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及ab多色段彩纺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83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及ab多色段彩纺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把编码器固定在细纱机上,通过齿轮或同步带与前罗拉相连接,带动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发出脉冲,通过人工输入所需要的工艺参数,由PLC进行计算,发出指令分别控制中、后伺服电机,由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和同步带带动中罗拉、后罗拉传动。根据A、B多色段彩要求,使中罗拉伺服电机转动后罗拉伺服电机停,后罗拉转动中罗拉停止这样重复运动,形成A、B多色段彩纱。
【专利说明】八8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及八8多色段彩纺纱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细纱纺纱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仙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及仙多色段彩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面料具备多风格,因此双色纱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采用在传统的细纱机是难以生产仙多色段彩纱,在传统的细纱机设备必须经过改造添加或更换部件,以实现多色段彩纱的生产,此种方式只需适当更换部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仙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同时提供一种新的仙多色段彩纺纱工艺。
[0004]仙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的技术方案为:仙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包括罗拉座、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导纱控制器单元、中张力器、后张力器、中铁棍轴承、后铁棍轴承;所述前罗拉设于罗拉座上;所述罗拉座上设有中罗拉滑座和后罗拉滑座,所述中罗拉装在中罗拉滑座内,后罗拉装在后罗拉滑座内;所述中罗拉套有中下皮圈和后下皮圈,所述中罗拉的前面设有下肖槽,下肖穿过中下皮圈和后下皮圈固定在所述下肖槽内;套在中罗拉上的后下皮圈同时套在后罗拉上;所述后罗拉的后面设有后喇叭口 ;所述中张力器固定在罗拉座上,所述后张力器固定在罗拉座上;所述导纱控制器单元包括导纱控制器、扁铁,所述导纱控制器固定在扁铁上,所述扁铁固定在罗拉座的扁铁座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中张力器包括扭簧支杆、张力架;所述张力架通过滑套设在扭簧支杆上,所述张力架的滑套内部设置有扭簧。
[0006]所述后张力器包括扭簧支杆、张力架、张力架座;所述张力架通过滑套设在扭簧支杆上,所述张力架的滑套内部设置有扭簧;所述后张力器的扭簧支杆两端均设有张力架座;所述后张力器通过张力器座固定在后罗拉滑块座与摇架支杆座中间的罗拉座上。
[0007]作为优选的,后张力器中,所述扭簧支杆与张力架座之间设有调整片,确保张力恒定。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中张力器和后张力器的皮圈滑槽端部设有左挡边和右挡边,起到防止皮圈转动时左右移动的作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纱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包括连接面,所述控制器主体上设置有导纱孔,导纱孔为单孔或多孔;所述连接面的上部设有皮圈清洁面,所述皮圈清洁面的端部设有导纱定位边。
[0010]进一步的,所述6个导纱控制器装在扁铁上,组合成六锭为一个单元的导纱控制器单元;所述导纱控制器之间的间距与锭子之间的间距相同。
[0011]所述中铁棍轴承装在上肖上,所述中铁棍轴承上套有中上皮圈,同时后上皮圈套在上肖和后铁棍轴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中铁棍轴承,包括棍体,所述棍体包括轴心和设于轴心两端的棍面部分;所述棍面部分包括轴承外套、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设有定位边,所述轴承外套用于控制中上皮圈。
[0013]所述滑动槽用于后上皮圈不受中铁棍控制,使皮圈在槽内做自由转动,所述定位边则限制后上皮圈的移动。
[0014]所述中铁棍轴、中上皮圈,通过摇架压力与中下皮圈组合成中粗纱喂入控区;同时后上皮圈套在上肖和后铁棍轴承上,后上皮圈通过中铁棍的滑动槽且不受中铁棍控制,通过摇架压力与后下皮圈组合成后粗纱喂入控区。
[0015]工作原理:细纱机纺纱牵引是由前、中、后三根罗拉分别通过车头箱内齿轮(工艺齿轮)传动而实现。新型八、8多色段彩牵伸,前罗拉是靠车头内齿轮或电机控制传动,在前罗拉上装有高精度编码器或不用编码器(前罗拉用伺服电机控制),检测前罗拉转速或计算前罗拉转速发出脉冲给?IX,再由?IX通过人工输入参数进行计算发出指令,控制中罗拉伺服电机和后罗拉伺服电机的传动,中罗拉伺服电机和后罗拉伺服电机是相互进行交替运动,控制八、8色粗纱的喂入长度,产生牵伸后形成一种八、8多色段彩牵伸传动。
[001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仙多色段彩纺纱工艺,具体步骤为:将六色、8色或多色粗纱装在粗纱架上,八色粗纱穿入导纱控制器中,上肖、中铁棍轴承、中上皮圈与中罗拉、中下皮圈构成中粗纱牵伸控制区;八色粗纱经过导纱控制器,受中罗拉转速带动中牵伸控制区与前罗拉转速之间的牵伸倍数控制,八色粗纱经过牵伸后产生细纱。
[0017]8色粗纱穿入后喇叭口,上肖、后铁棍轴承、后上皮圈与后罗拉、后下皮圈构成后粗纱牵伸控制区,上皮圈不受中铁棍轴承控制色粗纱经过后喇叭口,受后罗拉转速带动后牵伸控制区与前罗拉转速之间的牵伸倍数控制,8色粗纱经过牵伸后产生细纱。
[0018]输入八色细纱和8色细纱长度,通过编码器检测前罗拉的转速,结合输入八色、8色细纱的长度,由?IX进行计算,发出指令控制中、后伺服电机转速,中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同步带带动中罗拉,后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同步带带动后罗拉。
[0019]中罗拉转动带动中上皮圈和中下皮圈进行转动,喂入八色粗纱经过中粗纱牵伸控制区,通过前区牵伸倍数控制产生八细纱;同时后罗拉转动带动后上皮圈和后下皮圈进行转动,喂入8色粗纱,经过后粗纱牵伸控制区,通过后区牵伸倍数控制产生8细纱。
[0020]在中罗拉转动时,后罗拉停止,通过中铁棍轴承上的中上皮圈压制中罗拉,带动中铁棍轴承上的中上皮圈和中下皮圈转动,喂入八色粗纱。
[0021]在后罗拉转动时,中罗拉停止,通过后铁棍轴承上的后上皮圈及后下皮圈压制后罗拉,带动后铁棍轴承上的后上皮圈和后下皮圈转动,喂入8色粗纱。这样反复进行相互交替转动喂入八、8色粗纱,经过前区牵伸和后区牵伸控制就形成了八色细纱和8色细纱,在交替过程中有一段八色8色混合细纱,既形成八、8多色段彩细纱。
[0022]进一步的,中罗拉、中铁棍轴承、中上皮圈、中下皮圈都受中伺服电机控制,由中伺服电机带动一起转动,控制中粗纱喂入量,控制前区牵伸倍数;中伺服电机由?IX程序控制。
[0023]进一步的,后罗拉、后铁棍轴承、后上皮圈、后下皮圈都受后伺服电机控制,由后伺服电机带动一起转动,控制后粗纱喂入量,控制总牵伸倍数;后伺服电机由程序控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仙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发明的罗拉、皮圈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发明的中铁棍轴承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发明的导纱控制器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发明的导纱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发明的中张力器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发明的后张力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1-7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2]仙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包括罗拉座(15^前罗拉(1)、中罗拉(4)、后罗拉(10)、导纱控制器单元(9)、中张力器(19)、后张力器(21^中铁棍轴承(6)、后铁棍轴承
(12);所述前罗拉(1)设于罗拉座(15)上;所述罗拉座上设有中罗拉滑座和后罗拉滑座,所述中罗拉⑷装在中罗拉滑座内,后罗拉(10)装在后罗拉滑座内;所述中罗拉⑷套有中下皮圈(16)和后下皮圈(17),所述中罗拉(4)的前面设有下肖槽,下肖(2)穿过中下皮圈(16)和后下皮圈(17)固定在所述下肖槽内;套在中罗拉⑷上的后下皮圈(17)同时套在后罗拉(10)上;所述后罗拉(10)的后面设有后喇叭口(13);所述中张力器(19)固定在罗拉座(15)上,所述后张力器(21)固定在罗拉座(15)上;所述导纱控制器单元(9)包括导纱控制器(9-1^扁铁⑶,所述导纱控制器(9-1)固定在扁铁⑶上,所述扁铁⑶固定在罗拉座(15)的扁铁座(7)上。
[0033]进一步的,所述中张力器(19)包括扭簧支杆(31)、张力架(32);所述张力架(32)通过滑套(33)设在扭簧支杆(31)上,所述张力架的滑套内部设置有扭簧(341
[0034]所述后张力器(21)包括扭簧支杆(31)、张力架(32)、张力架座(35);所述张力架
(32)通过滑套(33)设在扭簧支杆(31)上,所述张力架的滑套内部设置有扭簧(34);所述后张力器的扭簧支杆两端均设有张力架座(35);所述后张力器通过张力器座(34)固定在后罗拉滑块座与摇架支杆座中间的罗拉座(15)上;所述扭簧支杆(31)与张力架座(35)之间设有调整片(39),确保张力恒定。
[0035]所述中张力器和后张力器的皮圈滑槽(36)端部设有左挡边(37)和右挡边(38),起到防止皮圈转动时左右移动的作用。
[0036]进一步的,所述导纱控制器(9-1)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包括连接面
(91),所述控制器主体上设置有导纱孔(92),导纱孔为单孔或多孔;所述连接面(91)的上部设有皮圈清洁面(93),所述皮圈清洁面的端部设有导纱定位边(941
[0037]进一步的,所述6个导纱控制器(9-1)装在扁铁(8)上,组合成六锭为一个单元的导纱控制器单元(9);所述导纱控制器之间的间距与锭子之间的间距相同。
[0038]所述中铁棍轴承(6)装在上肖(3)上,所述中铁棍轴承上套有中上皮圈(5),同时后上皮圈(11)套在上肖⑶和后铁棍轴承(12)上。
[0039]进一步的,所述中铁棍轴承(6),包括棍体,所述棍体包括轴心(61)和设于轴心两端的棍面部分¢2);所述棍面部分包括轴承外套(63^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上设有定位边(65),所述轴承外套用于控制中上皮圈。
[0040]所述滑动槽用于后上皮圈不受中铁棍控制,使皮圈在槽内做自由转动,所述定位边则限制后上皮圈的移动。
[0041]一种新的仙多色段彩纺纱工艺,具体步骤为:将八色、8色或多色粗纱装在粗纱架上,八色粗纱穿入导纱控制器(9)中,上肖⑶、中铁棍轴承(6)、中上皮圈(5)与中罗拉⑷、中下皮圈(16)构成中粗纱牵伸控制区洫色粗纱经过导纱控制器(9),受中罗拉(4)转速带动中牵伸控制区与前罗拉(1)转速之间的牵伸倍数控制,八色粗纱经过牵伸后产生细纱。
[0042]8色粗纱穿入后喇叭口(13),上肖⑶、后铁棍轴承(口)、后上皮圈(11)与后罗拉
(10)、后下皮圈(17)构成后粗纱牵伸控制区,上皮圈(11)不受中铁棍轴承(6)控制;8色粗纱经过后喇叭口(13),受后罗拉(10)转速带动后牵伸控制区与前罗拉(1)转速之间的牵伸倍数控制,8色粗纱经过牵伸后产生细纱。
[0043]输入八色细纱和8色细纱长度,通过编码器检测前罗拉的转速,结合输入八色、8色细纱的长度,由?IX进行计算,发出指令控制中、后伺服电机转速,中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同步带带动中罗拉(4),后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同步带带动后罗拉(10)。
[0044]中罗拉⑷转动带动中上皮圈(5)和中下皮圈(16)进行转动,喂入4色粗纱经过中粗纱牵伸控制区,通过前区牵伸倍数控制产生八细纱;同时后罗拉(10)转动带动后上皮圈(11)和后下皮圈(17)进行转动,喂入8色粗纱,经过后粗纱牵伸控制区,通过后区牵伸倍数控制产生8细纱。
[0045]在中罗拉⑷转动时,后罗拉(12)停止,通过中铁棍轴承(6)上的中上皮圈(5)压制中罗拉(4),带动中铁棍轴承(6)上的中上皮圈(5)和中下皮圈(16)转动,喂入六色粗纱。
[0046]在后罗拉(10)转动时,中罗拉⑷停止,通过后铁棍轴承(12)上的后上皮圈(11)及后下皮圈(17)压制后罗拉(10),带动后铁棍轴承(12)上的后上皮圈(11)和后下皮圈
(17)转动,喂入8色粗纱。这样反复进行相互交替转动喂入八、8色粗纱,经过前区牵伸和后区牵伸控制就形成了八色细纱和8色细纱,在交替过程中有一段八色8色混合细纱,既形成八、8多色段彩细纱。
[0047]进一步的,中罗拉、中铁棍轴承、中上皮圈、中下皮圈都受中伺服电机控制,由中伺服电机带动一起转动,控制中粗纱喂入量,控制前区牵伸倍数;中伺服电机由?IX程序控制。
[0048]进一步的,后罗拉、后铁棍轴承、后上皮圈、后下皮圈都受后伺服电机控制,由后伺服电机带动一起转动,控制后粗纱喂入量,控制总牵伸倍数;后伺服电机由程序控制。
【权利要求】
1.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包括罗拉座、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导纱控制器单元、中张力器、后张力器、中铁棍轴承、后铁棍轴承; 所述前罗拉设于罗拉座上;所述罗拉座上设有中罗拉滑座和后罗拉滑座,所述中罗拉装在中罗拉滑座内,后罗拉装在后罗拉滑座内;所述中罗拉套有中下皮圈和后下皮圈,所述中罗拉的前面设有下肖槽,下肖穿过中下皮圈和后下皮圈固定在所述下肖槽内;套在中罗拉上的后下皮圈同时套在后罗拉上;所述后罗拉的后面设有后喇叭口 ;所述中张力器固定在罗拉座上,所述后张力器固定在罗拉座上;所述导纱控制器单元包括导纱控制器、扁铁,所述导纱控制器固定在扁铁上,所述扁铁固定在罗拉座的扁铁座上; 所述中铁棍轴承装在上肖上,所述中铁棍轴承上套有中上皮圈,同时后上皮圈套在上肖和后铁棍轴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铁棍轴承包括棍体,所述棍体包括轴心和设于轴心两端的棍面部分;所述棍面部分包括轴承外套、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设有定位边,所述轴承外套用于控制中上皮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包括连接面,所述控制器主体上设置有导纱孔,导纱孔为单孔或多孔;所述连接面的上部设有皮圈清洁面,所述皮圈清洁面的端部设有导纱定位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6个导纱控制器装在扁铁上,组合成六锭为一个单元的导纱控制器单元;所述导纱控制器之间的间距与锭子之间的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张力器包括扭簧支杆、张力架;所述张力架通过滑套设在扭簧支杆上,所述张力架的滑套内部设置有扭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张力器包括扭簧支杆、张力架、张力架座;所述张力架通过滑套设在扭簧支杆上,所述张力架的滑套内部设置有扭簧;所述后张力器的扭簧支杆两端均设有张力架座;所述后张力器通过张力器座固定在后罗拉滑块座与摇架支杆座中间的罗拉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后张力器中,所述扭簧支杆与张力架座之间设有调整片。
8.一种AB多色段彩纺纱工艺,具体步骤为:将A色、B色或多色粗纱装在粗纱架上,A色粗纱穿入导纱控制器中,上肖、中铁棍轴承、中上皮圈与中罗拉、中下皮圈构成中粗纱牵伸控制区4色粗纱经过导纱控制器,受中罗拉转速带动中牵伸控制区与前罗拉转速之间的牵伸倍数控制,A色粗纱经过牵伸后产生细纱; B色粗纱穿入后喇叭口,上肖、后铁棍轴承、后上皮圈与后罗拉、后下皮圈构成后粗纱牵伸控制区,上皮圈不受中铁棍轴承控制;B色粗纱经过后喇叭口,受后罗拉转速带动后牵伸控制区与前罗拉转速之间的牵伸倍数控制,B色粗纱经过牵伸后产生细纱; 输入A色细纱和B色细纱长度,通过编码器检测前罗拉的转速,结合输入A色、B色细纱的长度,由PLC进行计算,发出指令控制中、后伺服电机转速,中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同步带带动中罗拉,后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同步带带动后罗拉; 中罗拉转动带动中上皮圈和中下皮圈进行转动,喂入A色粗纱经过中粗纱牵伸控制区,通过前区牵伸倍数控制产生A细纱;同时后罗拉转动带动后上皮圈和后下皮圈进行转动,喂入B色粗纱,经过后粗纱牵伸控制区,通过后区牵伸倍数控制产生B细纱; 在中罗拉转动时,后罗拉停止,通过中铁棍轴承上的中上皮圈压制中罗拉,带动中铁棍轴承上的中上皮圈和中下皮圈转动,喂入A色粗纱; 在后罗拉转动时,中罗拉停止,通过后铁棍轴承上的后上皮圈及后下皮圈压制后罗拉,带动后铁棍轴承上的后上皮圈和后下皮圈转动,喂入B色粗纱;这样反复进行相互交替转动喂入A、B色粗纱,经过前区牵伸和后区牵伸控制就形成了 A色细纱和B色细纱,在交替过程中有一段A色B色混合细纱,既形成A、B多色段彩细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AB多色段彩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中罗拉、中铁棍轴承、中上皮圈、中下皮圈都受中伺服电机控制,由中伺服电机带动一起转动,控制中粗纱喂入量,控制前区牵伸倍数;中伺服电机由PLC程序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AB多色段彩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后罗拉、后铁棍轴承、后上皮圈、后下皮圈都受后伺服电机控制,由后伺服电机带动一起转动,控制后粗纱喂入量,控制总牵伸倍数;后伺服电机由PLC程序控制。
【文档编号】D01H13/32GK104452005SQ20141066839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陆进 申请人:南通金驰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