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梭栉经编机针芯床凸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经编机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梭栉经编机针芯床凸轮,多梭栉经编机针芯床凸轮,包括轮盘与轮盘一体的轴颈,轴颈轴心处设有连接凸轮轴的轴孔,其轴向还设有开口槽,轴颈与凸轮轴之间以紧固螺钉紧固,所述轮盘外周是控制针芯床运动循环的具有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的外运动循环曲面,由七段弧度不同的曲面段构成,每个曲面段都为特定的运动段,轮盘相对于轴颈的另一面设有与轮盘外运动循环曲面不共轭的内运动循环曲面,该针芯床凸轮结构紧凑合理在与槽针床凸轮、机头凸轮和脱圈床板凸轮配合控制针芯床循环运动时运动更平稳,且有效避免撞击损伤针芯床,提高编织物质量和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多梭栉经编机针芯床凸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经编机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梭栉经编机针芯床凸轮。
【背景技术】
[0002]多梭栉经编机完成编织花编织物的过程主要包括移针绕圈、针背和针前垫纱、成圈、脱圈床和横移等编制程序,而以上所述的编织程序需要槽针床凸轮与机头凸轮、脱圈床板凸轮有序适时互动才能完成,目前现有的针芯床凸轮设计不合理,结构不紧凑,曲面跨度大,脱圈床运动不平稳,致使出现编织物花型变异、断经等情况,影响生产效率降低编织物的质量,且其外运动循环曲面和内运动循环曲面设计不合理,在与其他组件共同工作时会针芯床与外运动循环曲面之间的磨损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多梭栉经编机针芯床凸轮,该针芯床凸轮结构紧凑合理在与槽针床凸轮、机头凸轮和脱圈床板凸轮配合控制针芯床循环运动时运动更平稳,且有效避免撞击损伤针芯床,提高编织物质量和生产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多梭栉经编机针芯床凸轮,包括轮盘与轮盘一体的轴颈,轴颈轴心处设有连接凸轮轴的轴孔,轴颈轴向还设有与凸轮轴抱紧连接的开口槽,轴颈与凸轮轴之间以紧固螺钉紧固且轴颈与开口槽相垂直方向上设有紧固螺钉安置孔,所述轮盘外周是具有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的外运动循环曲面,外运动循环曲面为控制针芯床运动循环曲面,外运动循环曲面由七段弧度不同的曲面段构成,每个曲面段都为特定的运动段,七段相互衔接的特定运动段控制针芯床循环运动,轮盘相对于轴颈的另一面设有与轮盘外运动循环曲面不共轭的内运动循环曲面。
[0006]所述构成外运动循环曲面的七段曲面段为A段、B段、C段、D段、E段、F段、G段,在同一圆周内以正视于轴颈方向上轴颈左侧的0°为基准,45°至79°之间为A段对应为空行程下降运动段,79°至116°之间为B段对应快速上升运动段,116°至180°之间为C段对应慢速上升运动段,180°至270°之间为D段对应接近停止运动段,270°至314°之间为E段对应慢速下降运动段,314°至351°之间为F段对应快速下降运动段,51°至360°、0°至45°之间为G段对应空行程慢速下降运动段,其中所述79°至116°之间的B段、314°至351°之间的F段向远离轴心的方向凸起,所述外运动循环曲面与内运动循环曲面在空行程慢速下降运动段内不共轭,其余运动段内保持共轭,所述内运动循环曲面的空行程慢速下降运动段在19°位置处凹向轴心方向。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针芯床凸轮的外运动循环曲面与内运动循环曲面在空行程慢速下降运动段内不共轭,其他运动段保持共轭,且其运动循环曲面在79°至116°之间的B段、314°至351°之间的F段向远离轴心的方向凸起,使凸轮运动循环曲面跨度不大满足经编织的编制需求,结构紧凑,方便加工,且使其在与槽针床凸轮、机头凸轮和脱圈床板凸轮配合控制针芯床循环运动时运动更平稳,大大降低编织物花纹出现花型变异、断经等,且运动平稳则有效的避免了针芯床的撞击损伤,更好的保护针芯床,提高生产效率和编织物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0]图2为图1的右视图。
[0011]其中:1为轮盘,1.1为外运动循环曲面,1.2为内运动循环曲面,1.11为A段,1.12为B段,1.13为C段,1.14为D段,1.15为E段,1.16为F段,1.17为G段,2.1为轴孔,2为轴颈,3为开口槽,4为紧固螺钉安装孔,5为定位销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图2所示的多梭栉经编机针芯床凸轮,由轮盘I和与轮盘I 一体的轴颈2构成,轴颈2的轴心处设为轴孔2.1,轴孔2.1用来连接抱紧凸轮轴,轴颈2的轴向还设有与凸轮轴抱紧连接的开口槽3,轴颈2与凸轮轴之间以紧固螺钉紧固,相应的轴颈2上在与开口槽3相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处设有紧固螺钉安装孔4,为了便于本针芯床凸轮的安装对准,轴颈2上还设有定位销轴孔5,轮盘I的外周曲面是具有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的外运动循环曲面1.1,外运动循环曲面1.1为控制针芯床运动循环曲面,由A段1.11、B段1.12、C段1.13、D段1.14、E段1.15、F段1.16、G段1.17七段弧度不同的曲面段构成,每个曲面段都为特定的运动段,A段1.11对应为空行程下降运动段,B段对应快速上升运动段,C段对应慢速上升运动段,D段对应接近停止运动段,E段对应慢速下降运动段,F段对应快速下降运动段,G段对应空行程慢速下降运动段,相互衔接的特定运动段构成控制针芯床循环运动,在同一圆周内以正视于轴颈2的方向上的轴颈2左侧的0°为基准,在45°至79°之间为A段1.11,79°至116。之间为B段1.12,116°至180。之间为C段1.13,180°至270。之间为D段1.14,270°至314。之间为E段1.15,314°至351。之间为F段1.16,351°至360°、0°至45°之间为G段1.17,轮盘I相对于轴颈2的另一面为设有的与轮盘I外运动循环曲面1.1不共轭的内运动循环曲面1.2,内运动循环曲面1.2在G段对应的空行程慢速下降运动段的19°位置处凹向轴心方向与外运动循环曲面1.1不共轭,而其他运动段则保持共轭,当运动到该处时,针芯床不易与凸轮之间产生撞击避免损伤,循环曲面在79°至116°之间的B段、314°至351°之间的F段时向远离轴心的方向凸起,向外凸起增大了该处对应的快速上升运动段、快速下降运动段的行程同时减小了凸轮的尺寸,使凸轮结构更紧凑,便于加工,使凸轮曲面的跨度变小,使循环运动更平稳,在配合工作时大大降低了编织物花型出现变异、断经,提高编织物质量和提高生产率。
[0013]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多梭栉经编机针芯床凸轮,包括轮盘与轮盘一体的轴颈,轴颈轴心处设有连接凸轮轴的轴孔,轴颈轴向还设有与凸轮轴抱紧连接的开口槽,轴颈与凸轮轴之间以紧固螺钉紧固且轴颈与开口槽相垂直方向上设有紧固螺钉安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外周是具有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的外运动循环曲面,外运动循环曲面为控制针芯床运动循环曲面,夕卜运动循环曲面由七段弧度不同的曲面段构成,每个曲面段都为特定的运动段,七段相互衔接的特定运动段控制针芯床循环运动,轮盘相对于轴颈的另一面设有与轮盘外运动循环曲面不共轭的内运动循环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梭栉经编机针芯床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外运动循环曲面的七段曲面段为A段、B段、C段、D段、E段、F段、G段,在同一圆周内以正视于轴颈方向上轴颈左侧的0°为基准,45°至79°之间为A段对应为空行程下降运动段,79°至116°之间为B段对应快速上升运动段,116°至180°之间为C段对应慢速上升运动段,180°至270°之间为D段对应接近停止运动段,270°至314°之间为E段对应慢速下降运动段,314°至351°之间为F段对应快速下降运动段,351°至360°、0°至45°之间为G段对应空行程慢速下降运动段,其中所述79°至116°之间的B段、314°至351°之间的F段向远离轴心的方向凸起,所述外运动循环曲面与内运动循环曲面在空行程慢速下降运动段内不共轭,其余运动段内保持共轭,所述内运动循环曲面的空行程慢速下降运动段在19°位置处凹向轴心方向。
【文档编号】D04B27/08GK203962906SQ20142028295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谈良春, 钱亚刚 申请人:常州市龙春针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