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190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包括壳体,壳体由下壳、和上盖组成,上盖的后端较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壳体的两侧设有转辊,上盖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门字形的支架,支架下侧的下壳的底面上固定有T型槽轨,T型槽轨上插接若干个T型的滑块,T型槽轨两端的滑块上插接有竖直的档杆,档杆位于下壳的两侧,所述的滑块固定有导纱轮支架,导纱轮支架上较接有导纱轮,所述的转辊上插套有橡胶辊套。它在现有的输纱器的基础上增设了两侧的档杆和中部的保护之间,能防止安置其输纱器上的线筒的轴向移动,从而避免了线筒的掉落。
【专利说明】—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圆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

【背景技术】
:
[0002]针织机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的一种纺织设备。大圆机是目前常见的一种针织设备。现有的大圆机上除了安置有普通的纱线还安置有一些弹性的纱线,其弹性纱线的线筒一般安置在卧式的输纱器的两根转辊之间,由转辊转动从而带动线筒转动输线,但现有输纱器的两侧一般没有设有保护装置,在线筒转动时易从输纱器上掉落。同时现有的转辊为防止纱线起毛具有光滑的外侧壁,但其给于线筒的摩擦力较小,输纱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其能防止安置在输纱器上的线筒的掉落。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0005]—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包括壳体,壳体由下壳、和上盖组成,上盖的后端铰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壳体的两侧设有转辊,上盖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门字形的支架,支架下侧的下壳的底面上固定有T型槽轨,T型槽轨上插接若干个T型的滑块,T型槽轨两端的滑块上插接有竖直的档杆,档杆位于下壳的两侧,所述的滑块固定有导纱轮支架,导纱轮支架上铰接有导纱轮,所述的转辊上插套有橡胶辊套。
[0006]所述的T型槽轨的背面成型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插接螺栓,螺栓螺接在T型槽轨内滑块上,所述的档杆固定在T型槽轨两端最外侧的滑块上,导纱轮固定在T型槽轨内侧的滑块上。
[0007]所述的转辊设有两根,转辊的两端露出壳体的两侧壁,橡胶辊套插套在转辊两侧的辊体上,转辊通过铰接座铰接在下壳上;所述的下壳的后端通过铰接座铰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和转辊上固定连接有带轮,传动轴和转辊通过皮带相连接在一起,所述铰接在上盖上的转轴的下端和传动轴上固定有相哨合的伞齿轮。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1、它在现有的输纱器的基础上增设了两侧的档杆和中部的保护之间,能防止安置其输纱器上的线筒的轴向移动,从而避免了线筒的掉落。
[0010]2、它在转辊上插套橡胶辊套,既增加了转辊的摩擦力,又避免了转辊外表面的光滑处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下壳;2、上盖;3、皮带轮;4、转辊;5、橡胶辊套;6、T型槽轨;7、滑块;8、档杆;9、导纱轮支架;10、导纱轮;11、支架;12、螺栓;13、带轮;14、皮带;15、铰接座;16、传动轴;17、伞齿轮;6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
[0016]实施例:见图1至4所不,一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包括壳体,壳体由下壳
1、和上盖2组成,上盖2的后端铰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3,壳体的两侧设有转辊4,上盖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门字形的支架11,支架11下侧的下壳I的底面上固定有T型槽轨6,T型槽轨6上插接若干个T型的滑块7,T型槽轨6两端的滑块7上插接有竖直的档杆8,档杆8位于下壳I的两侧,所述的滑块7固定有导纱轮支架9,导纱轮支架9上铰接有导纱轮10,所述的转辊4上插套有橡胶辊套5。
[0017]所述的T型槽轨6的背面成型有导向槽61,导向槽61内插接螺栓12,螺栓12螺接在T型槽轨6内滑块7上,所述的档杆8固定在T型槽轨6两端最外侧的滑块7上,导纱轮10固定在T型槽轨6内侧的滑块7上。
[0018]所述的转辊4设有两根,转辊4的两端露出壳体的两侧壁,橡胶辊套5插套在转辊4两侧的辊体上,转辊4通过铰接座15铰接在下壳I上;所述的下壳I的后端通过铰接座15铰接有传动轴16,传动轴16和转辊4上固定连接有带轮13,传动轴16和转辊4通过皮带14相连接在一起,所述铰接在上盖2上的转轴的下端和传动轴16上固定有相啮合的伞齿轮17。
[0019]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上盖2上安装了支架11,并在下壳I上安置T型槽轨6,T型槽轨6上设有档杆8,档杆8能够在T型槽轨6上移动,从而档杆8和支架11形成了安置在转辊4上的线筒两侧的保护装置,从而能避免线筒转动时从转辊4上掉落。同时在它在转辊4上插套橡胶辊套5,既增加了转辊4的摩擦力,又避免了转辊4外表面的光滑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包括壳体,壳体由下壳(I)、和上盖(2)组成,上盖(2)的后端铰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3),壳体的两侧设有转辊(4),其特征在于:上盖(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门字形的支架(11),支架(11)下侧的下壳(I)的底面上固定有T型槽轨(6),T型槽轨(6)上插接若干个T型的滑块(7),T型槽轨(6)两端的滑块(7)上插接有竖直的档杆(8),档杆(8)位于下壳(I)的两侧,所述的滑块(7)固定有导纱轮支架(9),导纱轮支架(9)上铰接有导纱轮(10),所述的转辊(4)上插套有橡胶辊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槽轨(6)的背面成型有导向槽(61),导向槽(61)内插接螺栓(12),螺栓(12)螺接在T型槽轨(6)内滑块(7)上,所述的档杆⑶固定在T型槽轨(6)两端最外侧的滑块(7)上,导纱轮(10)固定在T型槽轨(6)内侧的滑块(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上结构优化的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辊(4)设有两根,转辊(4)的两端露出壳体的两侧壁,橡胶辊套(5)插套在转辊(4)两侧的辊体上,转辊(4)通过铰接座(15)铰接在下壳(I)上;所述的下壳(I)的后端通过铰接座(15)铰接有传动轴(16),传动轴(16)和转辊(4)上固定连接有带轮(13),传动轴(16)和转辊(4)通过皮带(14)相连接在一起,所述铰接在上盖(2)上的转轴的下端和传动轴(16)上固定有相啮合的伞齿轮(17)。
【文档编号】D04B15/38GK204023121SQ201420426808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李建法 申请人:绍兴闻翔远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