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95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编织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织机结构,包括提花片,提花片底部位于一底座上,提花片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提花片内侧面靠近顶部处设有沉降片,沉降片与提花片之间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沉降片上设有转动盘,转动盘设置在靠近沉降片端部处,转动盘机械连接在沉降片上,转动盘上竖向设有撑杆,撑杆顶部固定在转动盘上,其底部穿过两导杆与一牵引杆连接,导杆一端与提花片固定连接,牵引杆横向设置在提花片一侧,且牵引杆与导杆平行设置,牵引杆下表面分别设有摆动弹片和牵引线。本编织机结构易于操作,编织速度快,编织效果佳,方便进行穿孔,可快速将各行待编织物彼此串连在一起,使其出厂效率高,也节省了操作人员,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编织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编织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服饰、装饰带及鞋带等的绳带走马编织机其结构主要包括机台,位于机台上设有绳带牵引机构和多个沿圆周围成的转动盘,位于转动盘外围嵌装有多个绕线筒,在绕线筒上缠绕有编织线,这类编织机结构复杂,使用时,必须将所有绕线筒上的编织线拉出到编织定位杆的定位端,冰继续绕过牵引滚筒,启动机器,转动盘在电机的驱动下自转,然后带动其外围的绕线筒沿相邻的转动盘作S形移动,使绕线筒从相邻的转动盘过渡,从而形成绳带,这样的编织方法编织效率不高,且有可能出现缠绕现象,费时费力,不能更好的应用到编织中。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的易于操作,编织速度快,编织效果佳,方便进行穿孔,可快速将各行待编织物彼此串连在一起编织机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编织机结构,包括提花片,提花片底部位于一底座上,提花片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提花片内侧面靠近顶部处设有沉降片,沉降片与提花片之间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沉降片上设有转动盘,转动盘设置在靠近沉降片端部处,转动盘机械连接在沉降片上,转动盘上竖向设有撑杆,撑杆顶部固定在转动盘上,其底部穿过两导杆与一牵引杆连接,导杆一端与提花片固定连接,牵引杆横向设置在提花片一侧,且牵引杆与导杆平行设置,牵引杆下表面分别设有摆动弹片和牵引线,牵引线上连接有带线装置,带线装置为两个,且位于内侧的带线装置与摆动弹片之间连接有导线部,导线部两端分别固定在摆动弹片与带线装置之间。
[0005]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带线装置包括可上下进行往复运动的勾部。
[0006]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盘上设有旋转调节按钮。
[0007]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撑杆采用可拉伸撑杆。
[0008]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牵引线倾斜设置在牵引杆及带线装置之间。
[0009]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牵引线内置加强筋。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编织机结构易于操作,编织速度快,编织效果佳,方便进行穿孔,可快速将各行待编织物彼此串连在一起,使其出厂效率高,也节省了操作人员,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提花片;2.沉降片;3.转动盘;4.撑杆;5.导杆;6.牵引杆;7.牵引线;8.带线装置;9.摆动弹片;10.导线部;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5]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编织机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提花片1,提花片1底部位于一底座11上,提花片1与底座11之间固定连接,提花片1内侧面靠近顶部处设有沉降片2,沉降片2与提花片1之间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沉降片2上设有转动盘3,转动盘3设置在靠近沉降片2端部处,转动盘3机械连接在沉降片2上,转动盘3上竖向设有撑杆4,撑杆4顶部固定在转动盘3上,其底部穿过两导杆5与一牵引杆6连接,导杆5 —端与提花片1固定连接,牵引杆6横向设置在提花片1 一侧,且牵引杆6与导杆5平行设置,牵引杆6下表面分别设有摆动弹片9和牵引线7,牵引线7上连接有带线装置8,带线装置8为两个,且位于内侧的带线装置8与摆动弹片9之间连接有导线部10,导线部10两端分别固定在摆动弹片9与带线装置8之间,所述带线装置8包括可上下进行往复运动的勾部,所述转动盘3上设有旋转调节按钮,所述撑杆4采用可拉伸撑杆,所述牵引线7倾斜设置在牵引杆6及带线装置8之间。
[0016]本实用新型的编织机结构易于操作,编织速度快,编织效果佳,方便进行穿孔,可快速将各行待编织物彼此串连在一起,使其出厂效率高,也节省了操作人员,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所述带线装置8包括可上下进行往复运动的勾部,便于线进行缠绕;所述转动盘3上设有旋转调节按钮,使其可对转动盘3进行调节使用;所述撑杆4采用可拉伸撑杆,能起到一定的拉伸作用;所述牵引线7倾斜设置在牵引杆6及带线装置8之间,牵引所达到的效果更佳。
[001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编织机结构,包括提花片,其特征在于:提花片底部位于一底座上,提花片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提花片内侧面靠近顶部处设有沉降片,沉降片与提花片之间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沉降片上设有转动盘,转动盘设置在靠近沉降片端部处,转动盘机械连接在沉降片上,转动盘上竖向设有撑杆,撑杆顶部固定在转动盘上,其底部穿过两导杆与一牵引杆连接,导杆一端与提花片固定连接,牵引杆横向设置在提花片一侧,且牵引杆与导杆平行设置,牵引杆下表面分别设有摆动弹片和牵引线,牵引线上连接有带线装置,带线装置为两个,且位于内侧的带线装置与摆动弹片之间连接有导线部,导线部两端分别固定在摆动弹片与带线装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装置包括可上下进行往复运动的勾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上设有旋转调节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采用可拉伸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倾斜设置在牵引杆及带线装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内置加强筋。
【文档编号】D04C3/00GK204224826SQ20142059139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4日
【发明者】杨小波, 陈桂兰 申请人:晋江市闽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