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织物面料抗菌整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925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整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宗毛织物面料抗菌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毛织物因其弹性好、手感柔等优点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毛织物在穿洗过程中易发生虫蛀、霉变、滋养细菌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毛织物的外观、寿命和卫生性。市场上大多毛织物的抗菌整理都采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容易产生大量的可吸收性有机卤素,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效果好,同时对人体无毒,对环境无污染的毛织物面料抗菌整理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毛织物面料抗菌整理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浸泡、预烘干、一次浸轧、二次浸轧、水洗和烘干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浸泡:将毛织物面料放入温水中浸泡8-10min,所述水温为30-45℃;

(2)预烘干:所述烘干温度为40-45℃,烘燥时间为3-5min;

(3)一次浸轧:将预烘干后的毛织物放于90-95℃的抗菌整理剂中浸渍4-5小时,然后扎一遍;

(4)二次浸轧:将预烘干后的毛织物放于90-95℃的抗菌整理剂中浸渍1-2小时,然后扎一遍;

(5)水洗:将毛织面料用清水进行冲洗;

(6)烘干:将水洗后的毛织面料放于30-35℃的烘箱中,进行烘干,所述毛织面料含水率为1-3%。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剂的配方为:每升水中含有2-3g的液体姜黄素、1-1.5g的水性聚氨酯类粘结剂和8-12g的氯化钠。

进一步的,所述水洗步骤中采用清水进行三次清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天然抗菌的物质作为抗菌整理剂,对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实现了毛织物面料的抗菌性和健康环保相兼容的优点,同时本发明的工艺,能够符合健康环保的要求,同时检测整理后的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色牢度等指标没有任何波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1

一种毛织物面料抗菌整理工艺,包括浸泡、预烘干、一次浸轧、二次浸轧、水洗和烘干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浸泡:将毛织物面料放入温水中浸泡8min,水温为30℃;

(2)预烘干:烘干温度为40℃,烘燥时间为3min;

(3)一次浸轧:将预烘干后的毛织物放于90℃的抗菌整理剂中浸渍4小时,然后扎一遍,抗菌整理剂的配方为:每升水中含有2g的液体姜黄素、1g的水性聚氨酯类粘结剂和8g的氯化钠;

(4)二次浸轧:将预烘干后的毛织物放于90℃的抗菌整理剂中浸渍1小时,然后扎一遍;

(5)水洗:将毛织面料用清水进行冲洗,采用清水进行三次清洗;

(6)烘干:将水洗后的毛织面料放于30℃的烘箱中,进行烘干,毛织面料含水率为1%。

实施例2

一种毛织物面料抗菌整理工艺,包括浸泡、预烘干、一次浸轧、二次浸轧、水洗和烘干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浸泡:将毛织物面料放入温水中浸泡10min,水温为45℃;

(2)预烘干:烘干温度为45℃,烘燥时间为5min;

(3)一次浸轧:将预烘干后的毛织物放于95℃的抗菌整理剂中浸渍5小时,然后扎一遍,抗菌整理剂的配方为:每升水中含有3g的液体姜黄素、1-1.5g的水性聚氨酯类粘结剂和12g的氯化钠;

(4)二次浸轧:将预烘干后的毛织物放于95℃的抗菌整理剂中浸渍2小时,然后扎一遍;

(5)水洗:将毛织面料用清水进行冲洗,采用清水进行三次清洗;

(6)烘干:将水洗后的毛织面料放于35℃的烘箱中,进行烘干,毛织面料含水率为3%。

实施例3

一种毛织物面料抗菌整理工艺,包括浸泡、预烘干、一次浸轧、二次浸轧、水洗和烘干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浸泡:将毛织物面料放入温水中浸泡9min,水温为37℃;

(2)预烘干:烘干温度为42℃,烘燥时间为4min;

(3)一次浸轧:将预烘干后的毛织物放于93℃的抗菌整理剂中浸渍4.5小时,然后扎一遍,抗菌整理剂的配方为:每升水中含有2.5g的液体姜黄素、1.2g的水性聚氨酯类粘结剂和10g的氯化钠;

(4)二次浸轧:将预烘干后的毛织物放于93℃的抗菌整理剂中浸渍1.5小时,然后扎一遍;

(5)水洗:将毛织面料用清水进行冲洗,采用清水进行三次清洗;

(6)烘干:将水洗后的毛织面料放于32℃的烘箱中,进行烘干,毛织面料含水率为2%。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天然抗菌的物质作为抗菌整理剂,对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实现了毛织物面料的抗菌性和健康环保相兼容的优点,同时本发明的工艺,能够符合健康环保的要求,同时检测整理后的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色牢度等指标没有任何波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