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针织面料的后整理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78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针织面料的后整理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吗,单一功能的纺织品已远远不能 满足人们的需求,多功能整理的纺织品因其优良的性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使用,而 拒水拒油整理就是一种面料的后整理。拒水拒油纺织品可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厨房及餐桌用布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厨房及餐桌布等各种油污多的工作环境,且能够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抗菌效果好,使用时间长的抗菌针织面料的后整理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菌针织面料的后整理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 PH=3,加入交联剂 2g—5g/L、氯化镁催化剂 3g—5g/L, 有机氟化合物 25 g -35g/L,得到溶液;

(2)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 25℃,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 20min;

(3)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 70%;

(4)烘干:将带液的针织品在 90℃~ 95℃的烘干炉内进行烘干,保持 15min;

(5)焙烘: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保持在 120℃~130℃,保持 5min;

(6)第一次抗菌处理:将针织面料脱水处理,然后浸入纳米抗菌液中,升温至 40-50℃, 浸泡 1-2 小时,然后再升温至 60-80℃,浸泡 2-3 小时;

(7)第二次抗菌处理:将抗菌整理液涂覆在针织面料的表面,然后在 60-80℃的温度下 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时间为 2-4 分钟,接着在 100-15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交联,时间为 5-8 分钟;

(8)还原清洗处理:将针织面料放入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

(9)后处理:依次进行脱水、松式烘干、拉幅定形和检验。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抗菌液是由纳米氯化银分散液以及纳米银离子粘结剂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液由竹醋液、涂层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的针织面料先通过拉幅烘干机烘干,再通过热定型机烘焙交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的清洗溶液的 ph 值为 5-5.5,清洗温度为 40-55℃,清洗时间为 10-20 分钟。

所述有机氟化合物为有效氟碳链碳原子数不超过 5 的有机氟类化合物。

所述的交联剂为环氧树脂交联剂。

有益效果:本发明抗菌针织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厨房及餐桌布等各种油污多的工作环境,且能够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抗菌效果好,使用时间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菌针织面料的后整理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 PH=3,加入交联剂 2g/L、氯化镁催化剂 3g/L,有机氟化合物 25 g/L,得到溶液;

(2)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 25℃,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 20min;

(3)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 70%;

(4)烘干:将带液的针织品在 90℃的烘干炉内进行烘干,保持 15min;

(5)焙烘: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保持在 120℃,保持 5min;

(6)第一次抗菌处理:将针织面料脱水处理,然后浸入纳米抗菌液中,升温至 40℃, 浸泡 1小时,然后再升温至 60℃,浸泡 2小时;

(7)第二次抗菌处理:将抗菌整理液涂覆在针织面料的表面,然后在 6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时间为 2分钟,接着在 10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交联,时间为 5 分钟;

(8)还原清洗处理:将针织面料放入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

(9)后处理:依次进行脱水、松式烘干、拉幅定形和检验。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抗菌液是由纳米氯化银分散液以及纳米银离子粘结剂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液由竹醋液、涂层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的针织面料先通过拉幅烘干机烘干,再通过热定型机烘焙交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的清洗溶液的 ph 值为 5-5.5,清洗温度为 40℃,清洗时间为 10分钟。

实施例2

一种抗菌针织面料的后整理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 PH=3,加入交联剂 5g/L、氯化镁催化剂 5g/L, 有机氟化合物 35g/L,得到溶液;

(2)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 25℃,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 20min;

(3)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 70%;

(4)烘干:将带液的针织品在 95℃的烘干炉内进行烘干,保持 15min;

(5)焙烘: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保持在 130℃,保持 5min;

(6)第一次抗菌处理:将针织面料脱水处理,然后浸入纳米抗菌液中,升温至 50℃, 浸泡 2 小时,然后再升温至80℃,浸泡 3 小时;

(7)第二次抗菌处理:将抗菌整理液涂覆在针织面料的表面,然后在 80℃的温度下 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时间为 4 分钟,接着在15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交联,时间为 8 分钟;

(8)还原清洗处理:将针织面料放入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

(9)后处理:依次进行脱水、松式烘干、拉幅定形和检验。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抗菌液是由纳米氯化银分散液以及纳米银离子粘结剂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液由竹醋液、涂层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的针织面料先通过拉幅烘干机烘干,再通过热定型机烘焙交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的清洗溶液的 ph 值为 5-5.5,清洗温度为55℃,清洗时间为 20 分钟。

实施例3

一种抗菌针织面料的后整理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 PH=3,加入交联剂 4g/L、氯化镁催化剂 4g/L, 有机氟化合物 30g/L,得到溶液;

(2)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 25℃,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 20min;

(3)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 70%;

(4)烘干:将带液的针织品在 92℃的烘干炉内进行烘干,保持 15min;

(5)焙烘: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保持在 125℃,保持 5min;

(6)第一次抗菌处理:将针织面料脱水处理,然后浸入纳米抗菌液中,升温至 45℃, 浸泡 1.5小时,然后再升温至 70℃,浸泡 2.5小时;

(7)第二次抗菌处理:将抗菌整理液涂覆在针织面料的表面,然后在70℃的温度下 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时间为3分钟,接着在 12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交联,时间为 6分钟;

(8)还原清洗处理:将针织面料放入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

(9)后处理:依次进行脱水、松式烘干、拉幅定形和检验。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抗菌液是由纳米氯化银分散液以及纳米银离子粘结剂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液由竹醋液、涂层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的针织面料先通过拉幅烘干机烘干,再通过热定型机烘焙交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的清洗溶液的 ph 值为 5-5.5,清洗温度为 45℃,清洗时间为 15分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