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04352发布日期:2018-06-05 19:2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印染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活性染料印花浆是将活性较强的活性染料与活性催化剂一起制成印花浆料。这样浆料使用时间短,浪费量大,费浆多,污染严重。传统活性染料印花都采用漏印方式,由于该方式无法跟漏印模网加压,所以只能依靠重力原理从网模孔穴中渗漏。这又造成用量无法精准,所以只能采取超量印刷,为此大量浆料不能与纺织品结合。最后只能用水洗去纺织品上多余浆料后在行烘干。产生大量污水,烘干纺织品也需要大量热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在预制薄膜和活性染料使用上,用料少,施料精准无废料产生,无废水,废气排放,能耗极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活性油墨通过凹版印刷机做单色或多色轮转式印刷涂印到具有离型层的薄膜上,制成转移印花膜;

(2)用涂布液通过涂布机对纤维织物进行涂布,将涂布后的纤维织物与步骤(1)中制成的转移印花膜贴合,通过单滚压机或多滚压机滚压,使所述涂布后的纤维织物与所述转移印花膜贴合紧密收卷,60℃~80℃下保温1~3h,实现印花;

(3)印花完成后,将所述印花膜剥离,再将经过印花完成的纤维织物进行固色处理,所述固色处理的步骤为用涂湿剂通过涂布机对所述印花完成的纤维织物进行涂湿,经涂湿后的纤维织物经烘干即可;

步骤(1)中所述的活性油墨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活性染料10~30份、增稠粘合剂0.4~2.3份、潮解剂0.35~1份、电解质0.3~0.8份、均染剂0.3~0.6份、水70~90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和乳化剂0.05份,所述的增稠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0.1~0.5份、羟甲基纤维素0.1~0.5份、有机膨润土0.1~0.3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0.1~1份,所述潮解剂包括丙三醇0.05~0.2份和尿素0.3~0.8份,所述电解质为十水合硫酸,所述均染剂为聚氧乙烯醚;

步骤(2)中所述的涂布液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碳酸钠0.1~0.5份、碳酸氢钠0.1~1份、硅酸钠0.01~0.5份、水85~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步骤(3)中所述的涂湿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0.3份、聚合氯化铝0.1~0.8份、硅烷偶联剂0.1~0.3份、乳化氨基硅油0.5~1份、水80~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在本发明中,步骤(2)总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步骤均在常温下进行,其中步骤(1)中凹版印刷机印刷压力为4~6kg/cm2;步骤(2)中单滚压机或多滚压机的滚压压力为10~80kg/cm2;步骤(3)中涂布机涂布压力为1~3kg/cm2

本发明提出的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的工艺流程是:

用涂有离型层的塑料薄膜在凹版印刷机上作单色或多色轮转式连续印刷,印刷所用油墨是由活性染料制成的活性油墨,凹版印刷机所使用模版为电脑精密雕刻而成,所印刷出的产品图案精美,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品质感极高,将印有高品质图案的具有离型层塑料薄膜储存备用。该离型层塑料薄膜储存有效期可达一年以上。

用涂布机对纤维织物进行涂布,涂湿剂是由粘合剂,电解质,碱剂等原料配制而成;将涂布后的纤维织物与印有高品质图案的具有离型层塑料薄膜重合经单滚或多滚压机滚压,使印有高品质图案的具有离型层塑料薄膜与涂湿后的纤维织物贴合紧密。印有高品质图案的具有离型层塑料薄膜在涂湿剂粘合作用下,薄膜上印制的图案便完全粘附在纤维织物上,薄膜上的活性油墨在电解质和碱剂等助剂作用下,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与纤维织物的纤维发生反应,形成共键结合,从而固着在纤维织物上。待反应完成后将薄膜与纤维织物分开,薄膜上的离型层会使薄膜与纤维织物轻易的完全分开,得到印有精美图案的纤维织物。

印制完成的纤维织物,因在第二步操作过程中,涂湿剂中还余有少量碱剂以及微量的活性染料分子,还具有亲水性,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固色处理,固色处理采取涂湿剂多方位一次涂布完成,涂湿剂由聚合氯化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硅烷偶联剂,氨基硅油以及其他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组成。用涂布机对第二步印制完成的纤维织物进行涂湿,再进入隧道炉烘干即可。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薄膜为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选自PET膜、PP膜或尼龙膜中的一种。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活性油墨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活性染料15~25份、增稠粘合剂0.9~0.15份、潮解剂0.6~0.8份、电解质0.4~0.6份、均染剂0.4~0.5份和水70~90份。

进一步地,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的增稠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0.2~0.3份、羟甲基纤维素0.2~0.3份、有机膨润土0.1~0.3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0.4~0.6份。

优选地,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的涂布液包括如下组分,碳酸钠0.3份、碳酸氢钠0.5份、硅酸钠0.3份、水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涂布液由如下步骤制成:用1~10份的水溶解0.01~0.5份的硅酸钠形成硅酸钠溶液待用,在75~97份的水中加入1~5份的碳酸钠和1~10份的碳酸氢钠搅拌至完全溶解,pH值为9.5~12,再加入0.03份的流平剂、0.03份的渗透剂、0.03份的乳化剂和0.05份的消泡剂,最后把硅酸钠溶液加入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涂布液。

优选地,以质量份数计,步骤(3)中所述的涂湿剂包括如下组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15份、聚合氯化铝0.45份、硅烷偶联剂0.2份、乳化氨基硅油0.8份、水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涂湿剂由如下步骤制成:用1~10份的水溶解0.1~0.3份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待用,将0.1~0.3份的硅烷偶联剂、0.1~0.8份的聚合氯化铝溶液溶于70~97份的水中pH值为4~5,依次加入0.03份的流平剂、0.03份的渗透剂、0.03份的乳化剂、0.05份的消泡剂和0.5~1份的乳化氨基硅油,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溶解后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涂湿剂。

优选地,所述纤维织物选自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或黏胶纤维中的一种。

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流平剂为HR-3302、渗透剂为渗透剂JFC-4.0、乳化剂为双甘油聚丙二醇醚和消泡剂为水性消泡剂。步骤(2)和步骤(3)中流平剂为HR-3302,购自鸿瑞化工,渗透剂能大大增进涂布液对涂层表面的润湿性、渗透性和流平性,本发明中使用的渗透剂为渗透剂JFC-4.0,购自辽宁吉化,乳化剂为双甘油聚丙二醇醚,购自创玥化工,消泡剂为TEGO Foamex 810,购自三升化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在预制薄膜和活性染料使用上,用料少,施料精准无废料产生,无废水,废气排放,能耗极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特别说明,本发明使用的设备和试剂为本技术领域常规市购产品。

一种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活性油墨通过凹版印刷机做单色或多色轮转式印刷涂印到具有离型层的薄膜上,制成转移印花膜;

(2)用涂布液通过涂布机对纤维织物进行涂布,将涂布后的纤维织物与步骤(1)中制成的转移印花膜贴合,通过单滚压机或多滚压机滚压,使所述涂布后的纤维织物与所述转移印花膜贴合紧密收卷,60℃~80℃下保温1~3h,实现印花;

(3)印花完成后,将所述印花膜剥离,再将经过印花完成的纤维织物进行固色处理,所述固色处理的步骤为用涂湿剂通过涂布机对所述印花完成的纤维织物进行涂湿,经涂湿后的纤维织物经烘干即可;

步骤(1)中所述的活性油墨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活性染料10~30份、增稠粘合剂0.4~2.3份、潮解剂0.35~1份、电解质0.3~0.8份、均染剂0.3~0.6份、水70~90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和乳化剂0.05份,所述的增稠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0.1~0.5份、羟甲基纤维素0.1~0.5份、有机膨润土0.1~0.3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0.1~1份,所述潮解剂包括丙三醇0.05~0.2份和尿素0.3~0.8份,所述电解质为十水合硫酸,所述均染剂为聚氧乙烯醚;

步骤(2)中所述的涂布液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碳酸钠0.1~0.5份、碳酸氢钠0.1~1份、硅酸钠0.01~0.5份、水85~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步骤(3)中所述的涂湿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0.3份、聚合氯化铝0.1~0.8份、硅烷偶联剂0.1~0.3份、乳化氨基硅油0.5~1份、水80~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实施例1

一种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活性油墨通过凹版印刷机做单色或多色轮转式印刷涂印到具有离型层的薄膜上,制成转移印花膜;

(2)用涂布液通过涂布机对纤维织物进行涂布,将涂布后的纤维织物与步骤(1)中制成的转移印花膜贴合,通过单滚压机或多滚压机滚压,使所述涂布后的纤维织物与所述转移印花膜贴合紧密收卷,60℃下保温1h,实现印花;

(3)印花完成后,将所述印花膜剥离,再将经过印花完成的纤维织物进行固色处理,所述固色处理的步骤为用涂湿剂通过涂布机对所述印花完成的纤维织物进行涂湿,经涂湿后的纤维织物经烘干即可。

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步骤均在常温下进行,其中步骤(1)中凹版印刷机印刷压力为4~6kg/cm2;步骤(2)中单滚压机或多滚压机的滚压压力为10~80kg/cm2;步骤(3)中涂布机涂布压力为1~3kg/cm2

步骤(1)中活性油墨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活性染料10份、增稠粘合剂0.4份、潮解剂0.35份、十水合硫酸0.3份、聚氧乙烯醚0.3份、水70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和乳化剂0.05份,增稠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0.1份、羟甲基纤维素0.1份、有机膨润土0.1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0.1份,潮解剂包括丙三醇0.05份和尿素0.3份;

步骤(2)中涂布液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碳酸钠0.1份、碳酸氢钠0.1份、硅酸钠0.01份、水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步骤(3)中涂湿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份、聚合氯化铝0.1份、硅烷偶联剂0.1份、乳化氨基硅油0.5份、水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步骤(1)的活性油墨由如下步骤制成:将0.05份的丙三醇和0.3份的尿素加入温度为90℃的50份的水中,拌匀后加入10份的活性染料搅拌至完全溶解,待温度降至40℃以下,再加入用20份的水化开0.1份的聚乙烯醇、0.1份的羟甲基纤维素、0.1份的有机膨润土和0.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待浆料均匀后依次加入0.3份的十水合硫酸、0.3份的聚氧乙烯醚和适量的助剂,即得到活性油墨,助剂包括0.03份的流平剂、0.03份的渗透剂和0.03~0.05份的乳化剂,该处助剂与步骤(2)和步骤(3)中使用的流平剂、渗透剂和乳化剂的种类相同。

步骤(2)和步骤(3)中流平剂为HR-3302,购自鸿瑞化工,渗透剂能大大增进涂布液对涂层表面的润湿性、渗透性和流平性,本发明中使用的渗透剂为渗透剂JFC-4.0,购自辽宁吉化,乳化剂为双甘油聚丙二醇醚,购自创玥化工,消泡剂为TEGO Foamex 810,购自三升化工。

步骤(2)中涂布液由如下步骤制成:用1份的水溶解0.01份的硅酸钠形成硅酸钠溶液待用,在97份的水中加入1份的碳酸钠和1份的碳酸氢钠搅拌至完全溶解,pH值为9.5~12,再加入0.03份的流平剂、0.03份的渗透剂、0.03份的乳化剂和0.05份的消泡剂,最后把硅酸钠溶液加入搅拌均匀即得到涂布液。

步骤(3)中涂湿剂由如下步骤制成:用1份的水溶解0.1份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待用,将0.1份的硅烷偶联剂、0.1份的聚合氯化铝溶液溶于97份的水中pH值为4~5,依次加入0.03份的流平剂、0.03份的渗透剂、0.03份的乳化剂、0.05份的消泡剂和0.5份的乳化氨基硅油,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溶解后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即得到涂湿剂。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2)中70℃下保温2h,实现印花;

步骤(1)中活性油墨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活性染料15份、增稠粘合剂0.9份、潮解剂0.6份、十水合硫酸0.4份、聚氧乙烯醚0.4份和水70份;增稠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0.2份、羟甲基纤维素0.2份、有机膨润土0.1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0.4份,潮解剂包括丙三醇0.2份和尿素0.4份;

步骤(2)中涂布液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碳酸钠0.3份、碳酸氢钠0.5份、硅酸钠0.3份、水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步骤(3)中涂湿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15份、聚合氯化铝0.45份、硅烷偶联剂0.2份、乳化氨基硅油0.8份、水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2)中70℃下保温2h,实现印花;

步骤(1)中活性油墨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活性染料25份、增稠粘合剂1.5份、潮解剂0.8份、十水合硫酸0.6份、聚氧乙烯醚0.5份和水90份;潮解剂包括丙三醇0.2份和尿素0.6份;增稠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0.3份、羟甲基纤维素0.3份、有机膨润土0.3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0.6份。

步骤(2)中涂布液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碳酸钠0.3份、碳酸氢钠0.5份、硅酸钠0.3份、水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步骤(3)中涂湿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15份、聚合氯化铝0.45份、硅烷偶联剂0.2份、乳化氨基硅油0.8份、水98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2)中80℃下保温3h,实现印花;

步骤(1)中活性油墨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活性染料30份、增稠粘合剂2.3份、潮解剂1份、十水合硫酸0.8份、聚氧乙烯醚0.6份和水90份;潮解剂包括丙三醇0.2份和尿素0.8份;增稠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0.5份、羟甲基纤维素0.5份、有机膨润土0.3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1份。

步骤(2)中涂布液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碳酸钠0.5份、碳酸氢钠1份、硅酸钠0.5份、水85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步骤(3)中涂湿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3份、聚合氯化铝0.8份、硅烷偶联剂0.3份、乳化氨基硅油1份、水80份、流平剂0.03份、渗透剂0.03份、乳化剂0.03份和消泡剂0.05份。

实施例1~4得到的印花纤维织物,其上染率达99%以上,特别是实施例2和实施例3得到的印花纤维织物其上染率为99.9%,并且手感舒服,还无废料和废气产生,实现低耗环保的效果。

在步骤(1)预制印刷中每平方米所用活性油墨固体量1~10g;步骤(2)中滚压转印,由于塑料薄膜上离型剂的作用转移率可达100%,转移在纺织品上的油墨在涂布液中溶解,在纺织品表面形成预制的色彩,多余活性油墨则向下渗透,形成纺织品印花面颜色鲜艳背面没有颜色,这样上染率可达99.9%,也就没有了浮色;步骤(3)中在涂湿剂作用下活性油墨亲水基团关闭,与纤维分子网状结构形成,pH值6~8,乳化氨基硅油使纺织品手感滑爽。

本发明提出的纤维织物预制转移印花的方法在预制薄膜和活性染料使用上,用料少,施料精准无废料产生,无废水,废气排放,能耗极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黏胶纤维预制转移活性油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