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和絮凝洗衣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95267发布日期:2018-06-05 06:4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洗衣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和絮凝洗衣机。



背景技术:

絮凝处理方法为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洗衣机领域,当衣物经过洗涤产生污水后,对污水投放絮凝剂,使得污水中的污物变为絮凝物与水分离,对污水实现再循环使用。这种污水处理方式:高效、环保、节能且成本低廉。但是,由于使用絮凝剂对洗涤水进行处理时,若洗涤水絮凝条件不足或絮凝剂投放量偏差较大,均易导致絮凝效果变差。最终造成过滤容器的滤网严重堵塞,不能正常排水并且难以清理,导致絮凝处理水的过程不能正常进行。

现有的絮凝洗衣机,其絮凝剂的投放量和絮凝流程主要基于絮凝剂量、洗涤水量来计算控制的;或者检测反应后浊度、电荷量来进行反馈控制。但均未涉及影响絮凝反应的另外两个关键因素:自来水的温度和自来水的电导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洗涤水电导率及温度,对絮凝反应进行控制的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和絮凝洗衣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所述絮凝洗衣机包括洗涤、漂洗过程分别进水进行洗涤的普通洗涤模式,和利用絮凝处理后的洗涤水和/或漂洗水执行后续漂洗程序的絮凝洗涤模式,对洗涤水的电导率进行检测,当检测值大于设定值时,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絮凝洗涤模式;当检测值小于设定值时,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普通洗涤模式。

对洗涤水的电导率进行检测,是考虑到了水的电导率对絮凝结果的影响。当电导率不符合实施絮凝的条件时,即控制絮凝洗衣机不执行絮凝,避免了絮凝失效等后果,节约了时间和絮凝剂。

进一步地,絮凝洗衣机开始执行洗涤程序,对洗涤进水的电导率K进行检测并与设定值X相比较判断,若K≤X则执行普通洗涤模式,若K>X则执行絮凝洗涤模式。

在絮凝洗衣机开始执行洗涤程序时,对刚从外部供水管路中流入的洗涤进水电导率进行检测,充分考虑到了本次进水的水质对絮凝的影响。此处的水质主要与絮凝洗衣机使用地的供水和环境有关。

进一步地,絮凝洗衣机开始执行洗涤程序后,絮凝洗衣机开始向内桶中流入洗涤水,在流入洗涤水的过程中对不同时间段的进水分别进行至少一次电导率检测;和/或在流入洗涤水完毕后,对絮凝洗衣机内不同区域的洗涤水分别进行至少一次电导率检测。

对电导率的检测为分时段多次和/或分区域多次,保证了电导率检测的全面和准确,为后续的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进一步地,絮凝洗衣机执行絮凝洗涤模式时,对絮凝洗衣机内洗涤水的温度进行检测,以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与检测温度相对应的絮凝程序。

由于水温为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之一,此处对将要执行絮凝的洗涤水温度进行检测,考虑到了水温对絮凝的影响,并将水温纳入了后续的絮凝控制依据里。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程序包括低温絮凝程序、中温絮凝程序和高温絮凝程序,分别对应具有不同的絮凝剂投放量,所述絮凝剂投放量依洗涤后水温确定,温度越高所投放的絮凝剂越少。

由于水温越高,投入絮凝剂后其絮凝效果越好,故针对温度的不同区间设置有不同的絮凝剂投放量,一方面保证了良好的絮凝效果,另一方面也节约了絮凝剂,避免了投放过量造成浪费。

进一步地,当洗涤水的温度检测值T≤低设定温度值A时,絮凝洗衣机执行低温絮凝程序,絮凝剂投放量为低温絮凝调用值m1;当低设定温度值A<洗涤水的温度检测值T≤高设定温度值B时,絮凝洗衣机执行中温絮凝程序,絮凝剂投放量为中温絮凝调用值m2;当洗涤水的温度检测值T>高设定温度值B时,絮凝洗衣机执行高温絮凝程序,絮凝剂投放量为高温絮凝调用值m3。

进一步地,洗涤水的温度检测值T为絮凝洗衣机执行洗涤程序前刚流入絮凝洗衣机中的洗涤进水温度检测值、或絮凝洗衣机执行洗涤程序完成后的洗涤水温度检测值、或流入絮凝洗衣机絮凝反应模块中的待絮凝处理水温度检测值。

对水温的检测可以为:对刚流入的洗涤进水温度进行检测,此时本次的洗涤过程不涉及加热;对完成洗涤的水温进行检测,或对流入絮凝反应模块的待絮凝处理水进行温度检测,此时的洗涤过程可能涉及到了加热。其中对流入絮凝反应模块的待絮凝处理水进行温度检测,是较为准确的检测方法,因为水在流动直至进入絮凝反应模块并执行絮凝之前,会有热量的交换和变换,在即将执行絮凝前检测水温是较为准确的做法。

进一步地,絮凝洗衣机进行漂洗过程时,对漂洗水的电导率进行检测;当检测值小于设定值时,在本次漂洗结束后将漂洗水全部外排,执行下次漂洗过程时重新进水进行漂洗;当检测值大于设定值时,在本次漂洗过程结束后将漂洗水进行絮凝处理后,利用絮凝处理水执行下次漂洗过程。

本发明涉及到絮凝,不止包括对洗涤水进行絮凝,还包括多次漂洗时对初次漂洗水的絮凝。每次均对可能重复利用的污水进行电导率检测,判断是否该用于絮凝回收,最大化地利用了资源。

进一步地,在漂洗结束后,对漂洗水进行絮凝处理时,对漂洗水的温度进行检测,以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与检测温度相对应的絮凝程序。

用于即将执行絮凝的漂洗水与洗涤水均需检测水温,以方便后续絮凝剂的投放量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絮凝洗衣机,所述絮凝洗衣机应用如上所述的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基于洗涤和/或漂洗水的电导率判断是否该执行絮凝,当电导率过小造成絮凝效果差或絮凝失败时,即判断不执行絮凝,保证了洗涤的高效性,也避免了絮凝失效的浪费;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还对洗涤和/或漂洗完成后的水,也即将要执行絮凝的水进行了温度检测,并且依据检测温度控制不同的絮凝剂投放量,精准控制絮凝反应,避免了絮凝剂投放过少或过多造成的絮凝效果差等后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絮凝洗涤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所述絮凝洗衣机对衣物执行洗涤和漂洗,或絮凝。执行洗涤和漂洗,不执行絮凝的洗涤模式为普通洗涤模式,在洗涤和漂洗之外还执行絮凝的洗涤模式为絮凝洗涤模式。在絮凝洗涤模式下,经絮凝处理的洗涤水会返回用于漂洗,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普通洗涤模式下,洗涤或漂洗后的水直接排出,不再对洗涤污水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所述的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在最初洗涤时即对洗涤水进行了电导率检测,此处的洗涤水为洗涤进水,由供水管路直接流入絮凝洗衣机中,在洗涤进水的过程中,使用电导率检测装置对不同时间段的进水进行至少一次电导率检测,多次读取并取平均值,保证了数据读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或者,在洗涤进水流入完毕后,对絮凝洗衣机的不同区域洗涤水分别进行至少一次电导率检测。对洗涤进水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区域的电导率检测,均多次读取并取平均值,保证了电导率检测的准确性。

对于洗涤水的电导率还设置有设定值,用于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以判断絮凝洗衣机后续的执行方式。由于电导率代表了水中存在的电解质程度,电导率越高添加絮凝剂后对水的絮凝效果越好。故基于电导率设有参照系,并具体设定有设定值,将检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此时洗涤进水的水质是否适宜执行后续絮凝。此处的参照系可以为使用本絮凝洗衣机所在地的标准水质,为民用标准水或标准纯净水,设定值为本地标准水质的某一百分比数值。当检测值大于设定值后,判断此次的洗涤水执行絮凝后效果较好,不会由于电导率过小造成絮凝效果差或絮凝失败。

若电导率检测值小于设定值,则判断絮凝洗衣机执行普通洗涤模式,进行洗涤和漂洗,不执行后续的漂洗程序;若电导率检测值大于设定值,则判断絮凝洗衣机执行絮凝洗涤模式,在洗涤后或漂洗后对洗涤污水或漂洗污水进行絮凝处理,将絮凝处理完的干净水用于漂洗或二次漂洗,有效利用了水资源。具体地,所述检测到的洗涤水的电导率K,与其设定值X相比较判断,若K≤X则执行普通洗涤模式,若K>X则执行絮凝洗涤模式。其中X取值300uS/cm~350uS/cm。

在进入絮凝洗涤模式后,执行絮凝前,对将要执行絮凝的洗涤水或漂洗水的温度进行检测,并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与检测温度相对应的絮凝程序。此处之所以对水温进行检测,是因为水温会影响絮凝结果,在控制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温越高絮凝效果越好。此处水温的检测也为对洗衣机内筒不同区域的分别多次检测,保证了水温检测的准确性。对应着洗涤水或漂洗水的温度检测值,本方法具有低设定温度值及高设定温度值,将温度检测值与设定温度值进行比较,判断絮凝时执行低温絮凝程序、中温絮凝程序或高温絮凝程序。其中,这三种絮凝程序对应具有不同的絮凝剂投放量,水温越高执行的絮凝程序中所投放的絮凝剂越少。进一步地,由于在某些洗涤程序中会涉及到加热,对温度的检测需要在洗涤完成后絮凝开始前进行,以保证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的,所述检测到的水温为T,当洗涤水的温度检测值T≤低设定温度值A时,絮凝洗衣机执行低温絮凝程序,絮凝剂投放量为低温絮凝调用值m1;当低设定温度值A<洗涤水的温度检测值T≤高设定温度值B时,絮凝洗衣机执行中温絮凝程序,絮凝剂投放量为中温絮凝调用值m2;当洗涤水的温度检测值T>高设定温度值B时,絮凝洗衣机执行高温絮凝程序,絮凝剂投放量为高温絮凝调用值m3。

实施例二

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此处的洗涤水为絮凝洗衣机最初的洗涤进水,也可以为絮凝洗衣机执行多次漂洗时第一次漂洗的漂洗水。为初次进水时,若洗涤进水电导率大于设定值,絮凝洗衣机将洗涤水进行絮凝,将絮凝处理后的水用于漂洗。为漂洗水时,絮凝洗衣机至少执行两次漂洗过程,对初次漂洗的漂洗进水电导率进行检测,若漂洗水电导率大于设定值,判断可以执行后续絮凝时,控制絮凝洗衣机在初次漂洗后对漂洗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水用于二次漂洗。此处所述的洗涤进水,为直接由外部自来水管等流入洗衣机的水。漂洗水为直接由外部自来水管流入洗衣机的水,也可以为经过絮凝处理后的处理水。

其中,所述絮凝洗衣机至少执行两次漂洗时,当首次洗涤进水的电导率不足以支持絮凝时,还对首次漂洗的漂洗进水进行电导率检测,若漂洗水的电导率足以支持絮凝时,对首次漂洗后的漂洗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水用于后续漂洗过程。即,只要在本次洗涤或漂洗后,还需再次进行漂洗的话,均对本次洗涤或漂洗进行电导率检测,若电导率足以支持絮凝则对本次的洗涤水或漂洗水进行絮凝。此处所述的电导率足以支持絮凝,是指电导率大于设定值。

实施例三

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水温T为絮凝洗衣机执行洗涤程序前刚流入絮凝洗衣机中的洗涤进水温度检测值、或絮凝洗衣机执行洗涤程序完成后的洗涤水温度检测值、或流入絮凝洗衣机絮凝反应模块中的待絮凝处理水温度检测值。其中流入絮凝洗衣机絮凝反应模块中的待絮凝处理水的水温T可以为执行漂洗后的水温。

实施例四

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为对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絮凝洗涤控制方法根据洗涤水或漂洗水的电导率,即流入絮凝洗衣机絮凝反应模块中待絮凝处理水的电导率,控制投入不同种类的絮凝剂。或结合流入絮凝洗衣机絮凝反应模块中待絮凝处理水的电导率和水温,控制投入絮凝剂的种类和剂量。

实施例五

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洗涤或漂洗过程中不涉及加热时,在洗涤开始时,即对洗涤进水的电导率及温度一并进行检测。此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控制絮凝洗衣机在洗涤后执行具有特定絮凝剂投放量的絮凝过程,省却了多次检测和判断的过程,为一种洗衣较为快速的实施例。

实施例六

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絮凝洗衣机。所述絮凝洗衣机包括用于洗涤或漂洗衣物的内筒,及对洗涤水或漂洗水进行絮凝处理的絮凝反应模块。在与内筒连接的进水管道上或内筒内部的分布设有多个电导率检测装置,对洗涤进水/洗涤水进行多次多处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导率结果传输给絮凝洗衣机控制板。絮凝洗衣机控制板将检测到的电导率结果与预设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判断控制絮凝洗衣机的下一步执行。

进一步地,在絮凝反应模块或内筒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对洗涤或漂洗完成后水的水温进行检测,更具体的说是对将要执行絮凝处理的水进行水温检测,水温检测为多次和多处,最终将温度检测结果传输给絮凝洗衣机控制板。絮凝洗衣机控制板将检测到的水温结果与设定温度值进行比较,控制絮凝剂的投放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