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数码印花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真丝织物的数码印花工艺。
背景技术:
数码喷墨印花技术是喷墨打印在工业应用领域的一大拓展。现代计算机喷墨打印技术用于纺织品印花时,可以用各种输入手段如扫描仪、数字摄像机、数字照相机等,把需要的图案以数字式输入计算机,经过各种作图软件(photoshop)印花分色系统(CAD)处理后,再经过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喷墨印花机,直接将印花墨水喷射到各种纤维织物上,印制出所需的各种图案,这种印花技术被称为数字喷墨印花。
近年来,数码印花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传统印花相比,数码印花工艺清洁,生产过程灵活,可以进行远程定货,纳入供应链网络,是未来纺织品印花技术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喷墨方式达到织物上的染料量较少,而且染料在真丝上的固色率不高,目前采用数码印花工艺普遍存在得色不深的问题;且采用数码印花工艺喷印真丝织物时,由于真丝纤维表面光滑、抱水性较差等原因,在喷墨印花时容易产生渗化现象,降低了喷墨印花图案的清晰度和得色深度。此外,基于数码印花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以及小型蒸箱汽蒸固色过程中出现印花发色不均匀、易产生水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丝织物的数码印花工艺,解决现有真丝织物的数码印花工艺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真丝织物的数码印花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真丝织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浸轧预处理液→烘干→喷墨印花→烘干→干热固色→冷水冲洗→温水洗→皂洗→温水洗净→烘干,所述浸轧预处理液中的预处理液各组分的含量如下:海藻酸钠5~10g/L,小苏打30~50g/L,尿素为30~50g/L,消泡剂5~15g/L。
其中,优选地,所述低温等离子处理步骤采用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对真丝织物进行表面改性。
其中,优选地,所述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包括两块放电电极,两块放电电极嵌入阻挡介质中,极板间的间距为2~10cm。
其中,优选地,所述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采用O2为等离子工作气体,处理功率为50~70W,处理时间为3~8min。
其中,优选地,所述干热固色步骤采用平板加热装置对真丝织物进行固色。
其中,优选地,所述平板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加热平板,所述两平板间的间距为2~10cm,所述加热平板的温度为140~160℃,加热时间为40~60s。
海藻酸钠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花型的渗化,但在汽蒸固色时,对染料渗透并上染纤维存在一定的阻力,海藻酸钠用量越大,膜越厚,对染料上染纤维的阻力越大,所以会出现随着海藻酸钠用量增加K/S值逐渐减小,丝织物表面得色深度下降的现象,海藻酸钠的含量为5~10g/L为宜。
尿素的作用是在汽蒸过程中吸湿,使纤维溶胀,帮助染料向纤维内渗透并上染纤维,但尿素用量过大会使预处理织物在存放过程中大量吸湿,印花后的皂洗过程将使废水中的尿素含量大大增加,引起环境富氧,因此应严格控制尿素的用量。随着尿素用量增加,印制织物表面的得色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大,尿素的含量为30~50g/L为宜。
碱是活性染料固色剂,活性染料在小苏打的作用下与纤维发生共价交联,但其用量过多,容易使活性染料水解,所以出现了在前处理过程中不加碱时,固色率低,表面得色浅,而在碳酸氢钠用量为1%时,固色率最高,继续增加碳酸氢钠,得色量反而下降。由于活性染料是在碱性条件下发色的,因此必须控制好上浆的胚布酸碱度,保持浆料为中性或者弱碱性。
低温等离子体中蕴涵着离子、激发态分子、自由基和光子等多种高能活性粒子,这些活性粒子作用于纤维、高分子材料等聚合物表面,可使材料获得表面改性效果。利于含氧等离子体表面刻蚀及表面清洁作用,可使真丝上的浆料和其他杂质分子链被切断,并在织物上引入-OH、-COOH、-COO等亲水性基团,使浆料和杂质易于溶解而去除,在后续的加工中采用较温和的条件即可达到前处理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提高了桑蚕丝织物数码印花的得色量,提高了数码印花在纺织 品上的颜色深度,减小了与电子图案的色差,且手感较好。
2.低温等离子处理的刻蚀作用使真丝纤维表面粗糙化,可赋予数码印花织物一定的深色效应;同时,等离子体处理也提高了真丝的润湿性能,且在喷墨印花之前对真丝织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减少预处理液中尿素的用量。
3.本发明采用干热固色方法,解决了小批量汽蒸固色中由于设备体积小,汽蒸箱内温度分由不均匀,蒸汽汽压不稳定而出现的印花图案发色不均匀、色牢度不够高和易产生水渍等问题。
4.采用本发明制成的产品,色牢度高,经多次水洗实验,甚至在更为恶劣的实验环境下,仍能不褪色、掉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和鲜艳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丝织物的数码印花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真丝织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浸轧预处理液→烘干→喷墨印花→烘干→干热固色→冷水冲洗→温水洗→皂洗→温水洗净→烘干,所述浸轧预处理液中的预处理液各组分的含量如下:海藻酸钠5~10g/L,小苏打30~50g/L,尿素为30~50g/L,消泡剂5~15g/L。
实施例中,喷印的条件为:由色卡软件生成黑、黄、青、红四色色卡并打印。打印条件为:双向,4pass,丝绸颜色管理曲线。
实施例1
一种真丝织物的数码印花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真丝织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浸轧预处理液→烘干→喷墨印花→烘干→干热固色→冷水冲洗→温水洗→皂洗→温水洗净→烘干,所述浸轧预处理液中的预处理液各组分的含量如下:海藻酸钠7g/L,小苏打40g/L,尿素为40g/L,消泡剂10g/L。
其中,低温等离子处理步骤采用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对真丝织物进行表面改性。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包括两块放电电极,两块放电电极嵌入阻挡介质中,极板间的间距为5cm。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采用O2为等离子工作气体,处理功率为60W,真丝织物放置在两电极板间,不与两电极板接触,处理时间 为5min。
其中,干热固色步骤采用平板加热装置对真丝织物进行固色,平板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加热平板,所述两平板间的间距为5cm,所述加热平板的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50s。
印花织物的各项牢度测试结果:
按照上述数码印花工艺进行喷印,分别对C(青)、M(品红)、Y(黄)、K(黑)4种颜色织物的各项牢度进行测试。
实施例2
一种真丝织物的数码印花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真丝织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浸轧预处理液→烘干→喷墨印花→烘干→干热固色→冷水冲洗→温水洗→皂洗→温水洗净→烘干,所述浸轧预处理液中的预处理液各组分的含量如下:海藻酸钠5g/L,小苏打50g/L,尿素为30g/L,消泡剂5g/L。
其中,低温等离子处理步骤采用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对真丝织物进行表面改性。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包括两块放电电极,两块放电电极嵌入阻挡介质中,极板间的间距为3cm。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采用O2为等离子工作气体,处理功率为50W,真丝织物放置在两电极板间,不与两电极板接触,处理时间为8min。
其中,干热固色步骤采用平板加热装置对真丝织物进行固色,平板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加热平板,所述两平板间的间距为3cm,所述加热平板的温度为140℃,加热时间为60s。
印花织物的各项牢度测试结果:
按照上述数码印花工艺进行喷印,分别对C(青)、M(品红)、Y(黄)、K(黑)4种颜色织物的各项牢度进行测试。
实施例3
一种真丝织物的数码印花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真丝织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浸轧预处理液→烘干→喷墨印花→烘干→干热固色→冷水冲洗→温水洗→皂洗→温水洗净→烘干,所述浸轧预处理液中的预处理液各组分的含量如下:海藻酸钠10g/L,小苏打30g/L,尿素为50g/L,消泡剂15g/L。
其中,低温等离子处理步骤采用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对真丝织物进行表面改性。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包括两块放电电极,两块放电电极嵌入阻挡介质中,极板间的间距为10cm。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装置采用O2为等离子工作气体,处理功率为70W,真丝织物放置在两电极板间,不与两电极板接触,处理时间为3min。
其中,干热固色步骤采用平板加热装置对真丝织物进行固色,平板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加热平板,所述两平板间的间距为10cm,所述加热平板的温度为160℃,加热时间为40s。
印花织物的各项牢度测试结果:按照上述数码印花工艺进行喷印,分别对C(青)、M(品红)、Y(黄)、K(黑)4种颜色织物的各项牢度进行测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