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料可自动回收利用的吸音棉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09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边料可自动回收利用的吸音棉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吸音棉通常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即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纯碱、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状态下,借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状细纤维,纤维和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这种材料成本较高,容易漂浮在空气中,对施工人员的造成危害,不便于施工,而且其使用寿命、吸音系数也相对较低。现有的吸音棉生产设备也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不便以及占用空间大等缺点,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边料可自动回收利用的吸音棉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料可自动回收利用的吸音棉生产线,该生产线依次包括:三台并排布置的开包称重机、一台粗开松机、第一输料风机、大仓混棉机、精开松机、第二输料风机、给棉机、梳理机、输棉机、铺网成型机、第一针刺机、第二针刺机、第三针刺机、热压机、收卷机;

其中,三台并排布置的开包称重机的前端分别设有开包机输料带、后端共同设有一条与粗开松机连接的粗开松机输料带;粗开松机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输料风机连接,第一输料风机与大仓混棉机的顶部也通过管道连通;大仓混棉机具有混棉仓和匀棉仓,匀棉仓与混棉仓之间设有拨棉辊;匀棉仓的出口端直接与精开松机连接,精开松机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二输料风机连接,第二输料风机与给棉机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给棉机、梳理机、输棉机、铺网成型机依次衔接,第一针刺机、第二针刺机、第三针刺机、热压机、收卷机间隔排列;

所述的三台开包称重机与粗开松机并排布置,大仓混棉机与精开松机同排布置并与开包称重机呈垂直状态,给棉机、梳理机、输棉机、铺网成型机同排布置并与开包称重机呈平行状态,第一针刺机、第二针刺机、第三针刺机、热压机、收卷机同排布置并与开包称重机呈垂直状态,整条生产线呈矩形环状布置,粗开松机、精开松机、铺网成型机位于转角处;

在所述第一针刺机、热压机上分别设有切边机构,在第一针刺机的内侧方还设有一边料回收粉碎装置,且该边料回收粉碎装置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针刺机、热压机的切边机构处对接,边料回收粉碎装置的还通过管道与大仓混棉机的顶部入料口相连通,且在该管道中还设有第三输料风机。

本实用新型设备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除了人工拆包以及刚启动生产时棉层导入针刺机和热压机的人工引导操作,生产过程中均自动进行,因此节省劳动力、节约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生产设备中,成品出料前已切边,且切边的废料不用其他操作,利用粉碎回收装置以及风力、导管等直接处理导入大仓混棉机重复利用,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没有任何浪费,节约且环保;另外,本实用新型整体生产线采用环状布置,使整个生产线的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而且也便于人工操作以及监测设备运行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接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边料可自动回收利用的吸音棉生产线,该生产线依次包括:三台并排布置的开包称重机1、一台粗开松机2、第一输料风机3、大仓混棉机4、精开松机5、第二输料风机6、给棉机7、梳理机8、输棉机9、铺网成型机10、第一针刺机11、第二针刺机12、第三针刺机13、热压机14、收卷机15;

其中,三台并排布置的开包称重机1的前端分别设有开包机输料带101、后端共同设有一条与粗开松机2连接的粗开松机输料带201;粗开松机2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输料风机3连接,第一输料风机3与大仓混棉机4的顶部也通过管道连通;大仓混棉机4具有混棉仓401和匀棉仓402,匀棉仓402与混棉仓401之间设有拨棉辊403,拨棉辊403将大块的未充分打散的来料拨回混棉仓401进行再次混合,确保匀棉仓402内的材料相对均匀、分散;匀棉仓402的出口端直接与精开松机5连接,精开松机5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二输料风机6连接,第二输料风机6与给棉机7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给棉机7、梳理机8、输棉机9、铺网成型机10依次衔接,来料依次直接经过给棉机7、梳理机8、输棉机9、铺网成型机10,它们的出料口、进料口依次对接,由它们自身的出料辊、入料辊或者出料带、入料带等直接对接,不用其他的传输带或管道;第一针刺机11、第二针刺机12、第三针刺机13、热压机14、收卷机15间隔排列,铺网成型后的棉层具有定型和一定的强度,初次启动时通过人工导入依次导入第一针刺机11、第二针刺机12、第三针刺机13、热压机14、收卷机15后,后续可自动连续运动,并依靠收卷机15产生的牵引力来运动;

所述的三台开包称重机1与粗开松机2并排布置,大仓混棉机4与精开松机5同排布置并与开包称重机1呈垂直状态,给棉机7、梳理机8、输棉机9、铺网成型机10同排布置并与开包称重机1呈平行状态,第一针刺机11、第二针刺机12、第三针刺机13、热压机14、收卷机15同排布置并与开包称重机1呈垂直状态,整条生产线呈矩形环状布置,粗开松机2、精开松机5、铺网成型机10位于转角处;

在所述第一针刺机11、热压机14的两侧部分别设有切边机构,在第一针刺机11的内侧方还设有一边料回收粉碎装置16,且该边料回收粉碎装置16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针刺机11、热压机14的切边机构处对接,边料回收粉碎装置16的还通过管道与大仓混棉机4的顶部入料口相连通,且在该管道中还设有第三输料风机17;即利用回收风力将第一针刺机11、热压机14上的切边机构在运行中产生的边料直接吸收到边料回收粉碎装置16进行粉碎、分散处理,再直接抽吸到大仓混棉机4中与正常来料一起重新混合、打散使用,边料的比例与原料比例是一致的,从而充分利用材料,节省材料,避免浪费,并且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生产线运行工序如下:

a.将打捆的6Denier PET棉、4Denier PET棉、2.5Denier PET棉各置于一台开包称重机1的开包机输料带101上进行开包,开包的原料分别随运输带进入各个开包称重机1的电子计量称,按设定的重量比例称量并进入粗开松机传输带201;

b.粗开松机2依次对来料进行粗略开松,然后由第一输料风机3的风力将粗开松后的来料送入大仓混棉机4;

c.在大仓混棉机4的混棉仓401内对三种来料进行充分混合及进一步开松,混合的来料被输送至匀棉仓402进行进一步混合均匀;

d.混匀的来料输送入精开松机5进行更进一步的精细化开松;

e.经过精开松的来料通过第二输料风机6的风力进入储棉箱,储棉箱位于给棉机7的上方,再由储棉箱进入给棉机7,经过给棉机7再次打匀并且震动使来料变紧密;

f.给棉机7的出料喂入梳理机8进行梳理;

g.经过梳理机8梳理整齐,出料通过输棉机9输入铺网成型机10,形成多层叠置的、总厚度8cm-10cm的棉层;

h.棉层连续地导入到第一针刺机11进行预刺工序,预刺工序的针刺速率为450~700次/分钟;同时进行第一次切边工序,边料回收送入边料回收粉碎装置16经粉碎混匀后再导入到大仓混棉机4;

i.经过预刺工序的棉层依次导入到第二针刺机12、第三针刺机13分别进行倒刺工序、正刺工序,倒刺工序、正刺工序的针刺速率为450~700次/分钟;

j.经过正刺的工序导入热压机14进行热压工序,热压工序的温度为180℃~200℃,棉层运行速度为1~3m米/分钟;同时进行第二次切边工序,且边料亦回收送入边料回收粉碎装置16经粉碎混匀后再导入到大仓混棉机4;

k.热压、切边完成后的隔音棉成品收卷或分切。

本实用新型设备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除了人工拆包以及刚启动生产时棉层导入针刺机和热压机的人工引导操作,生产过程中均自动进行,因此节省劳动力、节约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生产设备中,成品出料前已切边,且切边的废料不用其他操作,利用粉碎回收装置以及风力、导管等直接处理导入大仓混棉机重复利用,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没有任何浪费,节约且环保;另外,本实用新型整体生产线采用环状布置,使整个生产线的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而且也便于人工操作以及监测设备运行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