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洗衣机包括机体,机体下部设有底座组件,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和底板,底板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在将底板安装时,操作人员需要借助螺丝刀将螺钉旋紧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以使底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由此看来,现有技术中的底板安装较为复杂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洗衣机,安装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所述机体下部的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和底板,所述底座设有安装口,所述底板由所述底座一侧插装到所述安装口,所述底板上设有止回扣,所述止回扣与所述底座一侧的横梁相抵以限制所述底板回退。
进一步的,所述止回扣包括弹性臂和设在所述弹性臂头部的凸起部,所述弹性臂的变形回弹使所述凸起部卡抵在所述横梁的内侧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与弹性臂之间连接有导向筋,所述导向筋沿着所述底板插入方向由高到低倾斜。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长条形的通孔,所述弹性臂由所述通孔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而出,所述弹性臂两侧与所述通孔侧面之间设有间隙。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背面邻近所述通孔两侧设有限位筋,两个限位筋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上对应所述止回扣的部位设有避让所述止回扣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横梁的一侧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和所述横梁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柱,另一个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装配到位时,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沿着所述安装口设置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底板边沿夹持在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下部的底座组件,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和底板,底座设有安装口,底板由底座一侧插装到安装口,底板上设有止回扣,止回扣与底座一侧的横梁相抵以限制底板回退。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安装在底座上时,操作人员只需将底板从底座一侧平插到安装口上即可,此时底板上的止回扣抵靠在底座该侧的横梁上,横梁可限制底板从安装口上脱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组装时,无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即可将底板顺利安装在底座上,操作简单方便;其次,由于无需使用螺钉,因此也避免了底座组件组装时因漏装螺钉导致底板与底座连接不可靠的问题;最后,减少了底座组件的零件构成数量,由此降低了底座组件的生产成本。
2、止回扣包括弹性臂和设在弹性壁头部的凸起部,弹性臂的变形回弹使凸起部卡抵在横梁的内侧面。如此设计,止回扣的结构更加简单,易于注塑加工成型。
3、凸起部与弹性臂之间连接有导向筋,导向筋沿着底板插入方向由高到低倾斜。如此设计,可减少弹性臂受到的挤压力,并使凸起部顺利滑动至横梁的背面。
4、底板上设有长条形的通孔,弹性臂由通孔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而出,弹性臂两侧与通孔侧面之间设有间隙。如此设计,可增大弹性臂的弹性变形量,延长使用寿命。
5、底板背面邻近通孔两侧设有限位筋,两个限位筋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如设计,可防止人的手指从底板背面伸进去破坏止回扣,导致底板脱出。
6、横梁上对应止回扣的部位设有避让止回扣的凹槽。如此设计,可使得底板的安装更加便利,同时也能延长止回扣的使用寿命。
7、底板靠近横梁的一侧设有翻边,翻边和横梁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柱,另一个上设有定位孔,底板装配到位时,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如此设计,可进一步增强底板与底座的连接可靠性。
8、底座上沿着安装口设置上挡板和下挡板,底板边沿夹持在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如此设计,可防止底板发生上下窜动,进一步增强了底板与底座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底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底板的背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和8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洗衣机包括机体(图中未示出),机体下部设有底座组件,底座组件包括底座1和底板2,底座1上设有安装口10,底板2由底座1的一侧插装到安装口10上,底板2上设有止回扣21,止回扣21与底座1一侧的横梁11相抵以限制底板2回退。本实用新型的底板2安装在底座1上时,操作人员只需将底板2从底座1的一侧平插到安装口10上即可,此时底板2上的止回扣21抵靠在横梁11上,横梁11可限制底板2从安装口10上脱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组装时,无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即可将底板2顺利安装在底座1上,操作简单方便;其次,由于无需使用螺钉,因此也避免了组装时因漏装螺钉导致底板2与底座1连接不可靠的问题;最后,减少了底座组件的零件构成数量,由此降低了底座组件的生产成本。
为了叙述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处于使用状态时,将底板2朝向上的一面定义为底板2的正面,将底板2朝向下的一面定义为底板2的背面,将底座1朝向上的一面定义为底座1的正面,将底座1朝向下的一面定义为底座1的背面。
具体的:如图4、5和8所示,止回扣21包括弹性臂211和凸起部212,凸起部212设在弹性臂211的头部,在凸起部212与弹性臂211之间连接有导向筋213,导向筋213沿着底板2插入方向由高到低倾斜,即导向筋213与凸起部212连接的一侧高于另一侧,优选导向筋213与凸起部212连接的一侧的顶端不低于凸起部212的顶端,导向筋213另一侧的顶端与弹性臂211圆弧过渡连接。底板2上设有长条形的通孔20,弹性臂211由通孔20靠近中心的一端向靠近其边缘的一端延伸而出,凸起部212与通孔20靠近边缘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横梁11的宽度,弹性臂211两侧与通孔20侧面之间设有间隙,如此设计,可增大弹性臂211的弹性变形量,延长使用寿命。
底板2靠近横梁11的一侧设有翻边22,翻边22和横梁11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柱,另一个上设有定位孔,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翻边22上的内侧设有向中心方向延伸形成的定位柱221,横梁11上设有定位孔112,底板2装配到位时,定位柱221插入定位孔112中。如此设计,可进一步增强底板2与底座1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柱设置在横梁的外侧并向外延伸,定位孔设置在翻边上,如此设计,也可实现与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6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背面邻近通孔20两侧设有限位筋23,具体的,限位筋23设置在通孔20长边的两侧,两个限位筋23之间的间距为B,B<10mm。如此设计,可防止人的手指从底板背面伸进去破坏止回扣21,导致底板2脱出。
如图3所示,底座组件组装时,底板1从横梁11的背面向着安装口10的中心方向插入,在插入过程中,导向筋213用于减少弹性臂211受到的挤压力并使凸起部212顺利移动到横梁11的背面上,在上述过程中,凸起部212由于横梁11的干涉而使弹性臂211向底板背面发生弹性变形,直至底板2安装到位时,由于横梁11的干涉作用消失,弹性臂211带动凸起部212发生弹性回弹,使凸起部212位于横梁11的内侧,此时,由于横梁11的内侧壁阻挡凸起部212向着与插入方向相反方向移动,因此使得底板2无法发生回退并脱离底座1。当底板2安装到位时,定位柱221插装在定位孔112上,以进一步增强底板2与底座1的连接可靠性。
如图8所示,为了提高底板2的安装便利性,本实用新型中的横梁11上对应止回扣21的部位设有避让止回扣21的凹槽113,凹槽113的上端为开放状态,凹槽113的底壁与凸起部212的顶端之间留有间隙,如此一来,在底板2的插入过程中,凸起部212不会与凹槽113的底壁之间产生摩擦,同时凸起部212直到移动到凹槽113的下端时,才会受到横梁11的干涉进而使弹性臂211向底板背面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减少了弹性臂211发生弹性变形的时间,延长了止回扣21的使用寿命。
此外,底座1上沿着安装口10设置上挡板13和下挡板12,底板2的边沿夹持在上挡板13和下挡板12之间,如此设计,可防止底板2发生上下窜动,进一步增强了底板2与底座1的连接可靠性,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上挡板13和下挡板12交错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