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的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69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的烘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革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的烘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合成革生产线烘干设备,是专门针对油性树脂涂料设计的。油性树脂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及操作工人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使用油性树脂涂料制成的合成革中也会残留有毒有害物质,对消费者也造成危害。所以目前人们都逐渐开始使用无毒无害的水性树脂进行合成革的生产。但是由于水性树脂中含有大量的水,用现有技术中的烘箱设备不足以达到烘干要求。而且在烘干的时候,如果涂层表面经过空气的直吹会导致涂层表面被破坏,而导致产品的外观不合格。如果使用红外灯进行光照加热的话,虽然能够有效加热,并且布料的涂层表面也不会有空气直吹,但是由于烘箱的长度较长,导致使用红外灯灯罩的烘箱能耗极高;另外由于红外灯光的加热效果与布料与红外灯之间的距离有直接关系,所以位于相邻两个红外灯之间的布料的加热效果与正对红外灯的布料的加热效果并不相同,即红外灯作为加热源的烘箱内温度并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的烘箱,烘箱内的出风管的出风口的风向不直接吹向布料,保证水性涂层内的水分快速蒸发的同时,避免布料表面的水性涂层在未凝固的时候在风力作用下而破坏表面质量;而且相比于红外灯加热,其能耗较低;将出风口直接设在出风管的侧壁,便于出风管的直接生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将出风口设于出风管的底部,并在出风口的下方设有挡板,便于现有烘箱设备进行改造;通过烘箱顶部的抽风管的作用,将烘箱内含大量水蒸气的空气抽出,保证了布料的持续干燥;烘箱内使用热风作为导热介质,通过热风的流动,保证了烘箱内的加热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的烘箱,包括烘箱,穿过烘箱内的布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内位于布料传送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面向布料的一侧分别设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吹出的热风的风向为水平方向或者吹向远离布料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出风口设于出风管面向布料的一端,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与布料之间设有挡风板。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挡风板的两侧边部水平或者向向远离布料的一侧倾斜。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出风口设于出风管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烘箱的顶部设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与烘箱内连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烘箱内的温度在70~140摄氏度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烘箱内的温度沿着由前向后的顺序依次增加,所述烘箱内前段的温度在70~9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烘箱内后段的温度在100~140摄氏度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出风管分别垂直于布料的输送方向水平设置,并沿布料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布料在经过烘箱的时候,由传动链传送,所述传动链的顶部沿传动链的方向固定有刺针,所述刺针将布料的两侧与传动链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的烘箱,烘箱内的出风管的出风口的风向不直接吹向布料,保证水性涂层内的水分快速蒸发的同时,避免布料表面的水性涂层在未凝固的时候在风力作用下而破坏表面质量;而且相比于红外灯加热,其能耗较低。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的烘箱,将出风口直接设在出风管的侧壁,便于出风管的直接生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的烘箱,通过将出风口设于出风管的底部,并在出风口的下方设有挡板,便于现有烘箱设备进行改造。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的烘箱,通过烘箱顶部的抽风管的作用,将烘箱内含大量水蒸气的空气抽出,保证了布料的持续干燥。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的烘箱,烘箱内使用热风作为导热介质,通过热风的流动,保证了烘箱内的加热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烘箱7,穿过烘箱7内的布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7内位于布料传送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热风管12,所述热风管12面向布料11的一侧分别设有出风管13,所述出风管13的出风口17吹出的热风的风向为水平方向或者吹向远离布料11的一侧;所述出风口17设于出风管13面向布料11的一端,所述出风管13的出风口17与布料11之间设有挡风板18;所述挡风板18的两侧边部水平或者向向远离布料11的一侧倾斜;所述出风口17设于出风管13的侧壁;所述烘箱7的顶部设有抽风管16,所述抽风管16与烘箱7内连通;所述烘箱7内的温度在70~14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烘箱7内的温度沿着由前向后的顺序依次增加,所述烘箱7内前段的温度在70~9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烘箱7内后段的温度在100~14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出风管13分别垂直于布料11的输送方向水平设置,并沿布料11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布料11在经过烘箱7的时候,由传动链15传送,所述传动链15的顶部沿传动链15的方向固定有刺针14,所述刺针14将布料11的两侧与传动链15固定。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烘箱7内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热风管12,所述热风管12面向布料11的一侧分别设有出风管13,所述出风管13的出风口17吹出的热风的风向为水平方向;所述出风口17设于出风管13面向布料11的一端,所述出风管13的出风口17与哔了11之间设有挡风板18;所述挡风板18的两侧边部水平。

实施例2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烘箱7内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热风管12,所述热风管12面向布料11的一侧分别设有出风管13,所述出风管13的出风口17吹出的热风吹向远离布料11的一侧;所述出风口17设于出风管13面向布料11的一端,所述出风管13的出风口17与布料11之间设有挡风板18;所述挡风板18的两侧边部向远离布料11的一侧倾斜。

实施例3

结合图1和图4所示,所述烘箱7内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热风管12,所述热风管12面向布料11的一侧分别设有出风管13,所述出风管13的出风口17吹出的热风的风向为水平方向;所述出风口17设于出风管13的侧壁。

实施例4

结合 1和图5所示,所述烘箱7内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热风管12,所述热风管12面向布料11的一侧分别设有出风管13,所述出风管13的出风口17吹出的热风的风向吹向远离布料11的一侧;所述出风口17设于出风管13的侧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