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释茶香味的聚氨酯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合成革在耐磨性能、柔软度、真皮手感等方面与其它合成革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目前最主要的合成革之一,在汽车内饰、沙发、服装、箱包等诸多领域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目前的聚氨酯合成革,在合成皮革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还气味不够理想的问题,不能满足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
目前,香型皮革主要有真皮皮革(专利公开号:CN 102268493A)、PVC皮革(专利公开号:CN 105297467A),但是,上述专利提供的技术,仅仅适用于真皮皮革,难以应用于聚氨酯合成革。同时,在香味的持久性上,由于现有香精为小分子化合物,难以长久存在于合成革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释茶香味的聚氨酯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氨酯树脂、溶剂、着色剂、缓释茶香香精搅拌混合,配置成浆料,把浆料涂覆在离型纸上,在40-150℃下烘干,得到具有茶香香味的聚氨酯涂层膜;
所述的浆料其质量份数组成为:
所述的聚氨酯树脂是指主链上含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目前商业化的产品分为聚酯型聚氨酯、聚醚型聚氨酯和聚碳酸酯型聚氨酯;
所述的溶剂为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丙酮、甲乙酮、环己酮、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溶剂为: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丙酮、甲乙酮、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着色剂为色浆、色粉和染料水的一种或多种,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最终产品的具体需求找到相应的产品并通过有限次实验获得相应的颜色比例;
所述的缓释茶香香精,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将上述组分混合,然后在100~10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10分钟~60分钟,再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即可得到缓释茶香香精;
所述的聚氨酯树脂是指主链上含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目前商业化的产品分为聚酯型聚氨酯、聚醚型聚氨酯和聚碳酸酯型聚氨酯;
所述的茶香香精,为从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中提取的香精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制备方法可以参见专利(公开号:CN 105566402A)和专利(公开号:CN 104178357A);
所述的多壁碳纳米管为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的同轴圆管状材料,其外径为8nm~50nm;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剂为一类聚乙烯醇的改性物,目前已经有商品化的产品,如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的碳纳米管DMF分散剂产品编号为TNDDIS。
所述的溶剂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乙二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三辊研磨机上研磨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
所述的离型纸为一种载体材料,其作用是赋予合成革的花纹,是一种公知的材料,可参见文献《合成革材料与工艺学》(曲建波等.合成革材料与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在步骤(1)中得到的聚氨酯涂层膜上,涂覆一层黏结层,贴在基布上,在40℃-150℃下烘干,剥离离型纸,然后进行常规的后处理,即可得到一种具有缓释茶香味的聚氨酯合成革。
所述的黏结层是指采用聚氨酯黏结剂将涂层膜和基布粘合在一起的涂层;
所述的聚氨酯黏结剂是指一液型聚氨酯树脂或二液型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
所述的基布是无纺布、织造布或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中的一种;
所述的后处理方法,可参见文献《合成革材料与工艺学》(曲建波等.合成革材料与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茶香型聚氨酯合成革采用茶的天然提取物作为香精的原料,环保无毒,可以有效的改善皮革的异味,使皮革散发出令人愉悦的香气,并且可以提神醒脑,改善疲劳感;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喜好采用不同类型的茶香,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档次。本发明的一种茶香型聚氨酯合成革具有香味持久稳定,缓释茶香香精与涂层中的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聚氨酯树脂:JF-S-8030(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公开销售的聚氨酯树脂),JF-A-WV2010(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公开销售的黏结层聚氨酯树脂)。
实施例中的多壁碳纳米管为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的多壁碳纳米管产品。
实施例中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剂为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的碳纳米管分散剂产品。
实施例中的基布为: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黑色、厚度为1.2毫米,可以从市场上购得,也可以通过文献《合成革材料与工艺学》(曲建波等.合成革材料与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中的着色剂为:日本三菱化学的碳黑,牌号为MA-100。
实施例中的离型纸为:大日本印刷DNP公司牌号为DE-178离型纸。
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组分均为质量份。
实施例1
缓释红茶香精,(质量份数):
将上述的组分混合,然后在1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60分钟,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一遍,即可得到缓释红茶香精;
浆料:
(1)将上述各个组分搅拌均匀,配置成浆料,把浆料涂覆在DE-178离型纸上,在100℃下烘干,得到具有红茶香味的聚氨酯涂层膜;
(2)在步骤(1)中得到的聚氨酯涂层膜上,涂覆一层JF-A-WV2010树脂的黏结层,贴上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在40℃下烘干,剥离离型纸,然后进行后处理,即可得到一种具有缓释红茶香型聚氨酯合成革。采用SES N 2405:2013标准进行检测,留香效果如下:气味等级:3级(容易识别的气味),舒适度:1级(有点舒适)。
实施例2
缓释绿茶香精,(质量份数):
将上述组分混合,然后在6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30分钟,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一遍,即可得到缓释绿茶香精。
浆料:
(1)将上述组分搅拌均匀,配置成浆料,把浆料涂覆在DE-178离型纸上,在130℃下烘干,得到具有绿茶香味的聚氨酯涂层膜;
(2)在步骤(1)中得到的聚氨酯涂层膜上涂覆一层JF-A-WV2010树脂的黏结层,贴上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在60℃下烘干,剥离离型纸即可得到一种具有缓释绿茶香型聚氨酯合成革。采用SES N 2405:2013标准进行检测,留香效果如下:
气味等级:3.1级(容易识别的气味),舒适度:1.2级(有点舒适)。
实施例3
缓释白茶香精,(质量份数):
将上述组分混合,然后在4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20分钟,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一遍即可得到缓释白茶香精。
浆料:
(1)上述组分搅拌均匀,配置成浆料,把浆料涂覆在DE-178离型纸上,在150℃下烘干,得到具有缓释白茶香味的聚氨酯涂层膜;
(2)在步骤(1)中得到的聚氨酯涂层膜上涂覆一层JF-A-WV2010树脂的黏结层,贴上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在80℃下烘干,剥离离型纸即可得到一种具有缓释白茶香型聚氨酯合成革。采用SES N 2405:2013标准进行检测,留香效果如下:
气味等级:3.2级(容易识别的气味),舒适度:1.2级(有点舒适)
实施例4
缓释缓释乌龙茶香精,质量份
将上述组分混合,然后在3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30分钟,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一遍,即可得到缓释乌龙茶香精。
浆料:
将上述质量份数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配置成浆料,把浆料涂覆在DE-178离型纸上,在40℃下烘干,得到具有缓释乌龙茶香味的聚氨酯涂层膜;
(2)在步骤(1)中得到的聚氨酯涂层膜上,涂覆一层JF-A-WV2010树脂的黏结层,贴上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在100℃下烘干,剥离离型纸,进行后处理,即可得到一种具有缓释乌龙茶香型聚氨酯合成革。采用SES N 2405:2013标准进行检测,留香效果如下:气味等级:3.1级(容易识别的气味),舒适度:1.1级(有点舒适)。
实施例5
缓释黑茶香精,质量份:
将各个组分混合,然后在2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40分钟,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一遍,即可得到缓释黑茶香精。
浆料:
(1)将上述质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均匀,配置成浆料,把浆料涂覆在DE-178离型纸上,在70℃下烘干,得到具有缓释黑茶香味的聚氨酯涂层膜;
(2)在步骤(1)中得到的聚氨酯涂层膜上涂覆一层JF-A-WV2010树脂的黏结层,贴上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在120℃下烘干,剥离离型纸即可得到一种具有缓释黑茶香型聚氨酯合成革。采用SES N 2405:2013标准进行检测,留香效果如下:
气味等级:2.9级(容易识别的气味),舒适度:1.3级(有点舒适)。
实施例6
缓释黄茶香精:
混合,然后在1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50分钟,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一遍即可得到缓释黄茶香精。
浆料:
将上述各个组分搅拌均匀,配置成浆料,把浆料涂覆在DE-178离型纸上,在90℃下烘干,得到具有黄茶香味的聚氨酯涂层膜;
(2)在步骤(1)中得到的聚氨酯涂层膜上涂覆一层JF-A-WV2010树脂的黏结层,贴上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在150℃下烘干,剥离离型纸,进行后处理,即可得到一种具有缓释黄茶香型聚氨酯合成革。采用SES N 2405:2013标准进行检测,留香效果如下:气味等级:3.0级(容易识别的气味),舒适度:1.3级(有点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