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电机散热风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980阅读:10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衣机电机散热风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电机散热风轮,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按其额定洗涤容量分为家用和集体用两类。中国规定洗涤容量在6千克以下的属于家用洗衣机,家用洗衣机主要由箱体、洗涤脱水桶(有的洗涤和脱水桶分开)、传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有的还装有加热装置。洗衣机一般专指使用水作为主要的清洗液体,有别于使用特制清洁溶液,及通常由专人负责的干洗。现有的洗衣机主电机的工作时间长,一次清洗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洗衣机主电机设置于洗衣机壳体的每逢空间内,散热不良会导致电机烧毁,影响洗衣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洗衣机电机散热风轮,散热效果好,电机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衣机电机散热风轮,包括洗衣机主电机,洗衣机主电机的尾部设置有风轮轴,风轮轴上套接有散热风轮,所述散热风轮包括一个圆形的支撑板,支撑板中部设置有套接孔,套接孔内设置有轴套,轴套套接于风轮轴上,支撑板上设置有散热风孔Ⅰ,散热风孔Ⅰ与支撑板表面呈23.5度夹角,支撑板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均匀设置的散热风叶Ⅰ;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的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套接于洗衣机主电机外;所述支撑套筒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设置的散热风叶Ⅱ,支撑套筒上设置有若干散热风孔Ⅱ,散热风孔Ⅱ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散热风叶Ⅱ之间,散热风孔Ⅱ与支撑套筒表面呈27.5度夹角。

优化的,上述洗衣机电机散热风轮,所述散热风叶Ⅰ上设置有若干扰流风叶,扰流风叶与散热风叶Ⅰ呈45度夹角。

优化的,上述洗衣机电机散热风轮,所述支撑套筒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将现有技术中的片式风叶改为套筒式的风叶,散热效果较片式风叶较好。散热风孔Ⅰ与支撑板表面呈23.5度夹角,可以将支撑板端排出的气流变为涡流状,涡流状的气流有利于热空气的排出,提高了散热效果。散热风叶Ⅱ和散热风叶Ⅰ配合设置,可以将电机表面的热气以涡流的形式排出,增加了热气的散热效率。现有的滚筒洗衣机的洗衣能力在4.5-6.5公斤之间,电机的输出功率在350-550瓦,根据现有的电机直径计算得出,将散热风孔Ⅰ与支撑板表面呈23.5度夹角,散热风孔Ⅱ与支撑套筒表面呈27.5度夹角时,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支撑板、2为轴套、3为散热风孔Ⅰ、4为散热风叶Ⅰ、5为支撑套筒、6为散热风叶Ⅱ、7为散热风孔Ⅱ、8为扰流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洗衣机电机散热风轮,包括洗衣机主电机,洗衣机主电机的尾部设置有风轮轴,风轮轴上套接有散热风轮,所述散热风轮包括一个圆形的支撑板,支撑板中部设置有套接孔,套接孔内设置有轴套,轴套套接于风轮轴上,支撑板上设置有散热风孔Ⅰ,散热风孔Ⅰ与支撑板表面呈23.5度夹角,支撑板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均匀设置的散热风叶Ⅰ;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的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套接于洗衣机主电机外;所述支撑套筒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设置的散热风叶Ⅱ,支撑套筒上设置有若干散热风孔Ⅱ,散热风孔Ⅱ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散热风叶Ⅱ之间,散热风孔Ⅱ与支撑套筒表面呈27.5度夹角。所述散热风叶Ⅰ上设置有若干扰流风叶,扰流风叶与散热风叶Ⅰ呈45度夹角。所述支撑套筒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将现有技术中的片式风叶改为套筒式的风叶,散热效果较片式风叶较好。散热风孔Ⅰ与支撑板表面呈23.5度夹角,可以将支撑板端排出的气流变为涡流状,涡流状的气流有利于热空气的排出,提高了散热效果。散热风叶Ⅱ和散热风叶Ⅰ配合设置,可以将电机表面的热气以涡流的形式排出,增加了热气的散热效率。现有的滚筒洗衣机的洗衣能力在4.5-6.5公斤之间,电机的输出功率在350-550瓦,根据现有的电机直径计算得出,将散热风孔Ⅰ与支撑板表面呈23.5度夹角,散热风孔Ⅱ与支撑套筒表面呈27.5度夹角时,散热效果好。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