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94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梭织机,特别是一种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织物的形成过程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由于经纬纱在织造过程中张力的存在使纱线产生屈曲现象。纬纱的屈曲使织物幅宽减小,以至织机织口处的门幅与筘幅产生差异,即产生一定的缩幅。且经纱有较大的倾斜,这使边经纱与筘片的摩擦增加,导致边经纱容易断头。在织物两侧安装边撑装置可以对织物起到伸幅的作用,使它达到预定的织物幅宽,还可以防止边经纱倾斜。边撑刺轴的工作原理是当刺轴旋转时,利用刺辊上的刺抓住织物并把它向左右两侧拉伸。

现有织机中的的边撑刺轴一般安装在织机织口附近,对大多数织物织造生产能够满足需要。但对于色织、门幅较宽或较轻薄的织物织造生产时,由于边撑所能提供的横向拉力不足,进入卷取辊时的织物有一定程度的皱缩,使之经过卷取辊卷取后出现明显的皱缩印,对于色织物而言很难去除,大大影响了产品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织物进入卷取辊之前设置第二级边撑装置以增加边撑横向作用力,能从根本上消除皱缩印产生,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的一种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包括安装板、机架和织物放置板,所述机架呈竖直放置,所述机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机架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织物放置板,所述织物放置板呈水平设置并与所述机架相垂直,所述机架具有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内设置弹簧滑块机构,所述弹簧滑块机构包括位于下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固设螺帽,所述螺帽的上表面与所述中空腔室的顶壁相抵靠,所述滑块的下方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抵靠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弹簧的底端抵靠在所述中空腔室的底壁上,所述滑块上垂直固连有长轴,所述长轴穿出所述机架后平向延伸至所述织物放置板的上方,所述长轴上呈转动套接有刺辊,所述刺辊上固套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刺环,所述刺环上分布有若干刺针,所述织物放置板上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测头朝上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方设置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相套接的固定筒与升降轴,所述固定筒与升降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固定筒固定安装在所述织物放置板上,所述升降轴的顶端固连上述压力传感器,所述长轴上固定压板,所述压板在所述长轴下降后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测头形成施压接触。

在上述的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中,所述刺环的垂直法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α夹角,所述α夹角为10°~30°。

在上述的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中,每条所述刺环上设置四排刺针,每排所述刺针呈密布排列。

在上述的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中,所述机架包括两片夹板,所述夹板具有中空凹槽,两片所述夹板组合后使两个中空凹槽拼合形成上述中空腔室。

在上述的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中,所述长轴的内侧套接所述刺辊,所述长轴的外侧套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抵靠于所述刺辊的外端。

在上述的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中,所述安装板上开设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呈长条形。

在上述的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中,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安装通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螺纹孔,所述安装通孔内贯穿螺钉,所述螺钉伸入所述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固连。

升级边撑装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调节步骤:

1)、首先将织物放置在织物放置板上,并使织物由织物放置板与刺辊之间的缝隙穿过;

2)、通过旋拧高度调节组件的升降轴,以带动其上的压力传感器进行高度位移调节,以使压力传感器的感测头与织物的上表面向平齐;

3)、通过旋拧弹簧滑块机构的螺帽,以调节螺杆的伸出长度,当螺杆伸长时,推动下方的滑块下行压缩弹簧,由此同步带动长轴及其上的刺辊下移;当螺杆回缩时,配合弹簧欲恢复形变产生的弹性支撑力,带动滑块上移,由此同步带动长轴及其上的刺辊上移;

4)、使长轴下降至其压板与压力传感器的感测头形成施压接触,由压力传感器感测压力值,根据相应织物所适应的压力需求,进一步调整长轴的升降位移,直至达到适当压力。

在上述的调节方法中,本升级边撑装置通过安装板将其定位于初级边撑装置与胸梁之间,所述胸梁后方依次安装卷取辊、卷布辊。

织物经织口进入织机后,依次经过初级边撑装置施压、升级边撑装置施压,绕行胸梁后再绕经卷取辊、卷布辊依次进行织造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在织物进入卷取辊之前设置第二级边撑结构以增加边撑横向作用力,即多级边撑的设计可以分担向外撑开的力,使织物达到预定的布幅,防止织物产生横向皱缩,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而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升级边撑更具有合适可调的作用力,而且安装、调试及拆卸方面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织机上的安装位置简图。

图中,1、安装板;2、机架;3、织物放置板;4、螺帽;5、螺杆;6、滑块;7、弹簧;8、长轴;9、刺辊;10、刺环;11、刺针;12、固定件;13、压板;14、压力传感器;15、高度调节组件;16、初级边撑装置;17、升级边撑装置;18、胸梁;19、卷取辊;20、卷布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包括安装板1、机架4和织物放置板3,机架4呈竖直放置,机架4的上部固定连接安装板1,机架4的下部固定连接织物放置板3,织物放置板3呈水平设置并与机架4相垂直,机架4具有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设置弹簧滑块机构,弹簧滑块机构包括位于下部的滑块6,滑块6的顶部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螺杆5,螺杆5的顶部固设螺帽4,螺帽4的上表面与中空腔室的顶壁相抵靠,滑块6的下方设置弹簧7,弹簧7的顶端抵靠在滑块6上,弹簧7的底端抵靠在中空腔室的底壁上,滑块6上垂直固连有长轴8,长轴8穿出机架4后平向延伸至织物放置板3的上方,长轴8上呈转动套接有刺辊9,刺辊9上固套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刺环10,刺环10上分布有若干刺针11,织物放置板3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4的感测头朝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4的下方设置高度调节组件15,高度调节组件15包括相套接的固定筒与升降轴,固定筒与升降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固定筒固定安装在织物放置板3上,升降轴的顶端固连压力传感器14,长轴8上固定压板13,压板13在长轴8下降后与压力传感器14的感测头形成施压接触。

刺环10的垂直法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α夹角,α夹角为10°~30°。

每条刺环10上设置四排刺针11,每排刺针11呈密布排列。

机架4包括两片夹板,夹板具有中空凹槽,两片夹板组合后使两个中空凹槽拼合形成中空腔室。

长轴8的内侧套接刺辊9,长轴8的外侧套接有固定件12,固定件12抵靠于刺辊9的外端。

安装板1上开设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呈长条形。

机架4的顶部设置安装通孔,安装板1上设置螺纹孔,安装通孔内贯穿螺钉,螺钉伸入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固连。

升级边撑装置17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调节步骤:

1)、首先将织物放置在织物放置板3上,并使织物由织物放置板3与刺辊9之间的缝隙穿过;

2)、通过旋拧高度调节组件15的升降轴,以带动其上的压力传感器14进行高度位移调节,以使压力传感器14的感测头与织物的上表面向平齐;

3)、通过旋拧弹簧滑块机构的螺帽4,以调节螺杆5的伸出长度,当螺杆5伸长时,推动下方的滑块6下行压缩弹簧7,由此同步带动长轴8及其上的刺辊9下移;当螺杆5回缩时,配合弹簧7欲恢复形变产生的弹性支撑力,带动滑块6上移,由此同步带动长轴8及其上的刺辊9上移;

4)、使长轴8下降至其压板13与压力传感器14的感测头形成施压接触,由压力传感器14感测压力值,根据相应织物所适应的压力需求,进一步调整长轴8的升降位移,直至达到适当压力。

如图2所示,本升级边撑装置17通过安装板1将其定位于初级边撑装置16与胸梁18之间,胸梁18后方依次安装卷取辊19、卷布辊20。

织物经织口进入织机后,依次经过初级边撑装置16施压、升级边撑装置17施压,绕行胸梁18后再绕经卷取辊19、卷布辊20依次进行织造工作。

本无梭织机的升级边撑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在织物进入卷取辊19之前设置第二级边撑结构以增加边撑横向作用力,即多级边撑的设计可以分担向外撑开的力,使织物达到预定的布幅,防止织物产生横向皱缩,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而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升级边撑更具有合适可调的作用力,而且安装、调试及拆卸方面操作简单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安装板1;机架4;织物放置板3;螺帽4;螺杆5;滑块6;弹簧7;长轴8;刺辊9;刺环10;刺针11;固定件12;压板13;压力传感器14;高度调节组件15;初级边撑装置16;升级边撑装置17;胸梁18;卷取辊19;卷布辊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