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轧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19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轧染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浸染的染液槽(2),在染液槽(2)一端的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能将面料输送到染液槽(2)内的进料装置,在染液槽(2)另一端的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能将面料输送出去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料装置和染液槽之间还设置有能将面料上的灰尘除去的除尘结构,所述的除尘结构包括上除尘辊(3)和下除尘辊(4),上除尘辊(3)和下除尘辊(4)平行设置,上除尘辊(3)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的下除尘辊(4)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一升降板(5)上,所述的升降板(5)通过升降定位结构连接在机架(1)上,上除尘辊(3)和下除尘辊(4)两者之间具有供面料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的染液槽(2)和出料装置之间还设置有上轧辊(6)和下轧辊(7),上轧辊(6)和下轧辊(7)均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上,上轧辊(6)和下轧辊(7)平行设置,上轧辊(6)和下轧辊(7)之间具有供面料通过的第二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定位结构包括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所述的第一气缸的缸体(81)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82)竖直向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82)端部固定在升降板(5)的一端上,所述的第二气缸的缸体(91)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92)竖直向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92)端部固定在升降板(5)的另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辊(3)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0)驱动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轧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除尘辊(3)中部穿设并固定有第一连接轴(11),第一连接轴(11)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2),第一连接轴(11)另一端 设置有第二轴承(13),第一轴承(12)外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21),第二轴承(13)外设置有第二轴承座(131),第一轴承座(121)和第二轴承座(131)均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连接轴(11)端部通过第一减速器(14)与第一驱动电机(1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除尘辊(4)中部穿设并固定有第二连接轴(15),第二连接轴(15)一端设置有第三轴承(16),第二连接轴(15)另一端设置有第四轴承(17),第三轴承(16)设置在第三轴承座(161)内,第四轴承(17)设置在第四轴承座(171)内,第三轴承座(161)和第四轴承座(171)均固定在机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装置包括上进料辊筒(18)和下进料辊筒(19),上进料辊筒(18)和下进料辊筒(19)平行设置,上进料辊筒(18)和下进料辊筒(19)均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上进料辊筒(18)和下进料辊筒(19)之间设置有供面料通过的第三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装置包括上出料辊筒(20)和下出料辊筒(21),上出料辊筒(20)和下出料辊筒(21)平行设置,上出料辊筒(20)和下出料辊筒(21)均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上出料辊筒(20)和下出料辊筒(21)之间设置有供面料通过的第四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液槽(2)内还设置有辅助上辊筒(22)和辅助下辊筒(23),辅助上辊筒(22)和辅助下辊筒(23)平行设置,辅助上辊筒(22)和辅助下辊筒(23)均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染液槽(2)内,所述辅助上辊筒(22)和辅助下辊筒(23)之间设置有供面料通过的第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液槽(2)还与一能对其内补充染液的补液机构相连接,补液机构包括水位感应仪(24)、阀门(25)、输液管(26)和原液灌(27),水位感应仪(24)位于染液槽(2)内,原液灌(27)位于染液槽(2)一侧,输液管(26)连接原液灌(27)和染液槽(2),输液管(26)内设有阀门(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板(5)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升降板(5)中部开设有条形的通孔。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