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272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织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织物。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静电织物大多应用碳黑型导电长丝制成,碳黑导电长丝在织物的正面形成了纵向条状或网格状。由于碳黑导电长丝颜色过深,织物经染色后(除黑色外)无法遮盖碳黑导电长丝的颜色,在织物上形成不和谐的黑色纵条状或网格状,严重影响织物的美观度,除行业劳保服可接受外,民用市场基本上不接受。为将这种防静电织物推向民用市场,改善防静电织物的外观,根据织物组织结构的特点,对现有的防静电织物进行进一步对改进,织物正面基本以显现经纱效应为主,以满足现有生产和消费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的碳黑型导电长丝在防静电织物的正面形成黑色的纵向条状或网格状,织物经染色后无法遮盖碳黑导电长丝的颜色,在织物上形成不和谐的黑色纵条状或网格状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静电织物。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静电织物,由经纱、纬纱和纬向导电纱线按照一定规律交织而成,所述经纱、纬纱按照三个纬组织点设置于经组织点之下和一个纬组织点设置于经组织点之上的单元规律相交织,所述经纱、纬向导电纱线按照三个纬组织点设置于经组织点之下和一个纬组织点设置于经组织点之上的单元规律相交织,所述纬向导电纱线和纬纱在经向上按照3-10根纬纱加一根纬向导电纱线组成的单元重复排列,所述纬向导电纱线由碳黑型导电长丝与常规纱线复合而成。

上述的一种防静电织物,所述纬向导电纱线等间距嵌织在织物内,两根纬向导电纱线之间的距离为5-10mm。

上述的一种防静电织物,所述经纱、纬纱为纯棉纱、纯涤纱或涤棉混纺纱。

上述的一种防静电织物,所述防静电织物为斜纹织物或缎文织物。

上述的一种防静电织物,所述经纱、纬纱为单纱或股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静电织物将碳黑型导电长丝配置在织物反面,利用织物正面的经纱效应对反面的碳黑型导电丝进行遮盖,消除了织物正面的纵向条状或网格状的黑丝状况,经染色后,织物正面色泽和谐一致,达到防静电功能与外观色泽效应的统一。该防静电织物将碳黑型导电长丝的纵向配置或纵横向的双向配置改为仅横向配置,简化了生产工序中整经、浆纱、穿筘的操作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纬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经纱,2-纬纱,3-纬向导电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防静电织物,如图1、2所示,该防静电织物为斜纹织物或缎纹织物。该防静电织物由经纱1、纬纱2和纬向导电纱线3按照一定规律交织而成。所述经纱、纬纱为纯棉纱、纯涤纱或涤棉混纺纱。所达经纱1. 纬纱2按照三个纬纱组织点设置于经纱组织点之上和一个纬纱组织点设置于经纱组织点之下的单元规律相互交织; 所述经纱1. 纬向导电纱线3按照三个纬向导电纱线组织点设置于经纱组织点之下和一个纬向导电纱线组织点设置于经纱组织点之上的单元规律相交织。所述纬向导电纱线3为碳黑型导电长丝与常规纱线复合而成,由于碳黑型导电长丝的颜色过深,此碳黑型导电长丝无法染色,这样设置可以将碳黑型导电长丝配置在织物反面,利用织物正面的经纱效应对反面的碳黑型导电长丝进行遮盖,消除了织物正靣的纵向条状或网格状的和黑丝状况, 经染色后, 织物正面色泽和谐一致,达到防静电功能与外观色泽美观的统一。所述纬向导电纱线3和纬纱2在经向上按照3-10根纬纱加一根纬向导电纱线组成的单元重复排列,优选的,纬向导电纱线和纬纱在经向上按照3根纬纱加一根纬向导电纱线组成的单元重复排列。这样的排列方式将碳黑型导电长丝的纵向配置或纵横向的双向配置改为仅横向配置,简化了生产工序中整经、浆纱、穿筘的操作难度。所述纬向导电纱线3等间距嵌织在织物内,两根纬向导电纱线之间的距离为5-10mm,纬向导电纱线排列均匀,能够使其具有更好的防静电功能。所述经纱、纬纱选择单纱或股线皆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