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黑色印花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3344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sm黑色印花浆,属于纺织品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黑色染料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红、黄、蓝三种颜色合成的黑色,另一种是以h酸为耦合组分的直接黑(如c.i.活性黑5),后者由于染料环境污染较严重,加之其在织物上呈藏青色,乌黑度并不理想,需要加入其它的染料来补色,且上染过程中色牢度不佳,固色剂的处理、水质的软硬度、上染时间等要求均比较苛刻,实行起来并不方便,稍不留意,就会出现色光不一致、色花、掉色等问题;红、黄和蓝三色合成黑虽然弥补了直接黑的藏青色,使黑色更丰满,但其合成的黑色属于深黑色,其颜色比标准的黑色要黑很多,在印制包边、小块面时这种乌黑度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如果印制较大面积黑色花花型,其乌黑度不佳就会直接影响印花织物的外观。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黑色染料所存在的上染乌黑度不理想、后处理复杂、三废量大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乌黑度饱满、匀染性和固色率俱佳的sm黑色印花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sm黑色印花浆,包括碳黑、红颜料、蓝颜料、黄颜料、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助剂和水,上述成分按照如下比例混配:

其中的红颜料、黄颜料和蓝颜料相互之间的比例为1:1:1,上述各成分混配形成本申请的sm黑色印花浆。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助剂为水性增稠剂和增艳剂,各成分的混配比例为:

其中,红颜料、黄颜料、蓝颜料相互之间的比例为1:1:1。

所述的水性增稠剂为丙烯酸树脂(型号ptf,绍兴市天基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所述的增艳剂为表面活性剂btf(绍兴市天基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更优选的,所述的助剂为水性增稠剂和增艳剂,各成分的混配比例为:

其中,红颜料、黄颜料、蓝颜料相互之间的比例为1:1:1。

该sm黑色印花浆的乌黑度大于活性黑。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1)乌黑度饱满,色彩鲜亮,印染外观良好。本发明以水性丙烯酸乳液和水性聚氨酯乳液为调配基体,并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础,辅以碳黑进行黑色印花浆的调配,其中红黄蓝三原色按照1:1:1的比例进行预混合,再添加入碳黑混合后,将该混合物加入到水性丙烯酸乳液中,并逐步添加水性聚氨酯乳液后,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水和助剂水性增稠剂、增艳剂,待混合均匀即可获得本申请的sm黑色印花浆,sm黑色印花浆不仅乌黑度饱满,其乌黑度超过活性黑,且比活性染料黑色更鲜艳,色度误差控制在0.001%左右,干摩、湿摩牢度达到3-4级,与标准黑色几乎是一致,既不会出现藏青色现象,也不会出现过黑现象,上染颜色鲜亮、细腻、清晰,不褪色,所形成的画面更真实,从而确保了印染效果外观的良好性。

2)印花浆细腻不褪色,匀染性良好。本申请中,红颜料、黄颜料、蓝颜料以及碳黑均采用超细研磨,颜料细度控制在300目以下,水性丙烯酸乳液在印花浆中起到粘合、增加牢度度的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则起到粘合与抗耐磨性的作用,从而使混配获得的印花浆品质细腻均匀,匀染性良好,吸附率达到100%。

3)上染后免蒸化、免水洗。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湿度的条件下对织物处理一段时间,使印在织物表面的色浆吸水膨化,染料在色浆所在花型范围内溶解并向纤维内部扩散、渗透;同时,纤维的大分子结构在这种湿热条件下,内部空隙增大,接纳染料的渗入并与之发生各种化学键结合,从而将染料固定在纤维上。由于采用了环保有机颜料、水性丙烯酸乳液和水性聚氨酯乳液,采用本申请印花浆上染完成后,织物无需进行蒸化和水洗,焙烘后即可直接使用,水污染率可降低80%以上,相应的水、电、煤的成本降低50%以上,而其成本只需要5-10元,是活性黑染料价格的30%左右,常规复配黑染料价格的30%左右,节能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最大优点在于克服了涂料黑色的黑程度与活性黑相似,在实际印花领域中,可采用本发明的新黑色替代活性黑在棉纺织上的印花或染色,从而达到免蒸化、免水洗的目的,可大大节约资源,免污水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sm黑色印花浆,包括碳黑、红颜料、蓝颜料、黄颜料、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助剂和水,上述成分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进行混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sm黑色印花浆,包括碳黑、红颜料、蓝颜料、黄颜料、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助剂和水,上述成分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进行混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sm黑色印花浆,包括碳黑、红颜料、蓝颜料、黄颜料、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助剂和水,上述成分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进行混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sm黑色印花浆,包括碳黑、红颜料、蓝颜料、黄颜料、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助剂和水,上述成分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进行混配:

实施例5

本实施例sm黑色印花浆,包括碳黑、红颜料、蓝颜料、黄颜料、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助剂和水,上述成分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进行混配:

上述各实施例中,碳黑、红颜料、黄颜料和蓝颜料的目数均为240目;水性丙烯酸乳液为绍兴市天基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型号501;水性聚氨酯乳液为绍兴市天基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型号502;水性增稠剂为绍兴市天基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型号ptf;增艳剂为绍兴市天基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btf;水为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上述各配方的印花浆制备过程:以水性丙烯酸乳液和水性聚氨酯乳液为调配基体,并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础,辅以碳黑进行黑色印花浆的调配,其中红黄蓝三原色按照1:1:1的比例进行预混合,再添加入碳黑混合后,将该混合物加入到水性丙烯酸乳液中,并逐步添加水性聚氨酯乳液后,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水和助剂水性增稠剂、增艳剂,即形成本申请的印花浆。

效果检测部分

将上述实施例1-5制备的sm黑色印花浆对化纤布进行染色并测试,样品规格:100×100cm,检测单位:浙江省纺织品与染化料质量检验中心,报告编号:(2017)fhb00359,检验依据: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b类,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等,结果参见表1所示。

表1化纤布染色结果对照表

将上述实施例1-5制备的sm黑色印花浆对棉布进行染色并测试,样品规格:100×100cm,检测单位:浙江省纺织品与染化料质量检验中心,报告编号:(2017)fhb00360,检验依据: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b类,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等,结果参见表2所示。

表2棉布染色结果对照表

上述实施例所形成的黑色印花浆,不仅乌黑度饱满,其乌黑度超过活性黑,且比活性染料黑色更鲜艳,色度误差控制在0.001%左右,印花浆品质细腻均匀,匀染性良好,吸附率达到100%,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不论是对化纤布进行染色还是棉布进行染色,其干摩、湿摩牢度达到3-4级以上,且上染色彩与标准黑色几乎是一致,既不会出现藏青色现象,也不会出现过黑现象,上染颜色鲜亮、细腻、清晰,不褪色,所形成的画面更真实,印花浆细腻不褪色,匀染性良好,从而确保了印染效果外观的良好性。

对比例1:红、黄、蓝三原料不均匀分配对印花浆的影响

对比例1对红、黄、蓝三原料配比非1:1:1的情况进行试验,并与实施例1-5进行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红黄蓝配比的配方对照表(单位,%)

本实施例中,序号1-3为实施例1的对比例,序号4-6为实施例2的对比例,序号7-9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序号10-12为实施例4的对比例,序号13-15为实施例5的对比例。

将上述表3中各序号所对应的对比例按照相同的方式分别对化纤布和棉布进行染色并测试,结果表明,仅仅调整了其中的红、蓝、黄三颜料的配比,虽然仍然可以调整出黑色,且与活性黑在黑度上差距并不明显,但在牢度和干摩、湿摩以及环保性(主要体现在甲醛含量和致癌成分上)上均优于常规活性黑(以c.i.活性黑5为例),而将其与本实施例1-5相比,不论是黑度的鲜艳度,还是饱和度上均存在明显差别,且随着红、蓝、黄三颜料配比的差距越大,这种差别越显著,即表3中序号1与实施例1、序号4与实施例2、序号7与实施例3、序号10与实施例4、序号13与实施例5在黑度的鲜艳度和饱和度上差距相对较小,而序号3与实施例1、序号6与实施例2、序号9与实施例3、序号12与实施例4、序号15与实施例5的差距较为显著,而这也侧面验证了,当红、蓝、黄三颜料的配比控制为1:1:1时,可以得到最佳的黑色鲜艳度和饱和度,其他配比时虽然也可以调出可替换活性黑的黑度,但在鲜艳度和饱和度上有所不足。

对比例2:色颜料不同配比对色浆的影响

色颜料主要包括碳黑以及红、黄、蓝三原料,本对比例对红、黄、蓝三原料配比非1:1:1情况碳黑的配合作用进行试验,并与实施例1-5和对比例1进行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色颜料的配方对照表(单位,%)

本实施例中,序号1-3为实施例1的对比例,序号4-6为实施例2的对比例,序号7-9为实施例3的对比例,序号10-12为实施例4的对比例,序号13-15为实施例5的对比例。采用上述表2各配方所形成的印花浆进行染色,并对其上染效果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对比例2的上染效果尤其是黑度的饱和度和鲜艳度不仅由于常规活性黑(以c.i.活性黑5为例),而且也优于对比例1中对应序号的印花浆上染效果,并接近于实施例1-5相对应的印染效果。

同时,从表4以及染色效果上还可以看出:碳黑含量越低,则可调节的范围越小,即相应的其他参数需要同样进行调整,才能实现黑度差距的缩小。尤其是当碳黑含量≥4%时,只需要调整碳黑与增艳剂的含量,即可满足黑度的要求(参见表2中序号1、2以及序号7-12),而当碳黑含量<4%时,则不仅需要调整碳黑与增艳剂的含量,还要调整水含量,才能满足黑度的要求(参见表2中序号3-6以及序号13-15)。

对比例3:基体原料对印花浆上染效果的影响

对比例3对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两种基体原料进行试验,并与实施例1-5进行对比,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基体原料的配方对照表(单位,%)

水性丙烯酸乳液在印花浆中起到粘合、增加牢度度的作用,水性聚氨酯乳液则起到粘合与抗耐磨性的作用,水性丙烯酸乳液和水性聚氨酯乳液虽然都具有增强粘合性的效果,然而在印花浆中还会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当两者配比失衡时,虽然可以单方面的实现耐磨性,但对于粘合效果、匀染性等方面效果不佳(参见表5中的序号3、6、8、9、11、12、15);而当两者配比达到平衡或近似平衡时,即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含量高于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含量,且水性丙烯酸含量越高,水性聚氨酯乳液含量随之增加时,擦能使混配获得的印花浆品质细腻均匀,匀染性良好,吸附率达到100%(参见表1、表2以及实施例1-5)。

且实施例1-5的各配方中,由于采用了环保有机颜料、水性丙烯酸乳液和水性聚氨酯乳液,采用本申请印花浆上染完成后,织物无需进行蒸化和水洗,焙烘后即可直接使用,通过表1、表2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甲醛含量,还是可分解出的芳香胺,实检出来的结果远远低于标准要求,因此,不论是染色过程中的水洗、皂洗等工序,还是染色后形成的成品穿着洗涤过程中,都不会出现致癌、甲醛等成分的超标,使水污染率可降低80%以上,而相应的水、电、煤的成本降低50%以上,因此,综合成本只需要5-10元,是活性黑染料价格的30%左右,常规复配黑染料价格的30%左右,节能效果显著。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