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及洗衣机内筒。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洗衣机制造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自身衣物整洁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普通洗衣机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在不易注意到的内外桶之间积累大量污垢,现有技术中针对此设计了一种内筒封闭式洗衣机,所述内筒封闭式洗衣机在洗涤时内筒封闭,内外筒之间没有水,因此能够保证内外筒之间的污垢不会返回内筒中而污染衣物。脱水时,水流依靠离心力和筒壁上的特殊压筋向上流动,最终从内筒上部与平衡环之间的间隙甩到外筒上。由于所述内筒封闭式洗衣机的内外筒之间的污垢没有随水流反向到达内筒的可能,从而解决了普通洗衣机反复污染的问题。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所述内筒封闭式洗衣机,为了在内筒无孔的情况下导出内筒中的水,将所述导水槽设计为成60度角排列的凸包式导水槽体,所述凸包式导水槽体内开设有导水槽,在造型上美观简洁,导水能力较好,基本满足预定功能。但在实际使用中,所述凸包式导水槽体因为结构的连续性,结构高低变化较小,脱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水能力较强且可提高脱水效果的洗衣机及洗衣机内筒。
一种洗衣机内筒,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凹设有多个导水槽,每一所述导水槽由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处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槽连通;每相邻两个所述导水槽之间形成有导水区域,所述导水区域内设置有多个凸包体,每相邻两个所述凸包体之间形成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包体包括呈直线排列的第一凸包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包体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包体之间的第二凸包体,所述第一凸包体与所述第二凸包体填充于所述导水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包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凸包体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所述正六边形与所述正三角形的边长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包体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包体的凸起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包体包括基体部与凸起部,所述基体部设置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所述凸起部凸设于所述基体部远离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部的横截面面积沿朝向所述凸起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水槽均相对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面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水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旋转轴之间形成有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为0.5度至1度。
一种洗衣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所述洗衣机内筒。
上述洗衣机及洗衣机内筒,通过在所述洗衣机的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设置相互间隔的所述多个导水槽以及多个凸包体,利用所述凸包体形成高度变化较大的结构,以破坏在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所形成的水膜,这样水流通过所述凸包体后因此聚拢于一起继而沿所述流水槽进入到所述导水槽中,并最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位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的所述出水孔甩出,从而使得所述洗衣机的洗衣机内筒在清洗衣物时,导水能力相对加强,进而脱水效果也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洗衣机内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凸包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导水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洗衣机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案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案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案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案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及洗衣机内筒。
例如,一种洗衣机内筒,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凹设有多个导水槽,每一所述导水槽由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例如,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处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槽连通。例如,每相邻两个所述导水槽之间形成有导水区域,所述导水区域设置有多个凸包体。例如,每相邻两个所述凸包体之间形成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又如,一种洗衣机内筒,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凹设有多个导水槽。例如,每一所述导水槽由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处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槽连通。例如,每相邻两个所述导水槽之间形成有导水区域,所述导水区域设置有多个凸包体。例如,每相邻两个所述凸包体之间形成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
例如,一种洗衣机,包括洗衣机内筒,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凹设有多个导水槽,每一所述导水槽由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例如,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处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槽连通。例如,每相邻两个所述导水槽之间形成有导水区域,所述导水区域设置有多个凸包体。例如,每相邻两个所述凸包体之间形成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又如,一种洗衣机,包括洗衣机内筒,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凹设有多个导水槽。例如,每一所述导水槽由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处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槽连通。例如,每相邻两个所述导水槽之间形成有导水区域,所述导水区域设置有多个凸包体。例如,每相邻两个所述凸包体之间形成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洗衣机内筒10,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凹设有多个导水槽110,每一所述导水槽由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即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竖直地设置有多个导水槽,用于将所述洗衣机内筒中的洗衣水导出。并且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处开设有出水孔120,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槽连通,这样当洗衣机在脱水任务进行中时,水流聚拢于所述导水槽后,会随着洗衣机内筒的转动做离心运动继而由下到上甩出至所述出水孔而完成脱水工作。另外,每相邻两个所述导水槽之间形成有导水区域130,所述导水区域内设置有多个凸包体140,即在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的所述多个导水槽之间形成一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即所述导水区域,在所述导水区域内设置多个凸包体,其中所述凸包体可以理解为具有凸起结构的实体或具有凸起结构的中空体,所述凸包体由于具有凸起结构,因而可以利用其破坏在所述洗衣机内筒中所形成的水膜,这样使得所述洗衣机内筒中的水流不会因为水膜而阻止其顺利进入到所述导水槽中,继而被甩出所述洗衣机内筒外。具体地,每相邻两个所述凸包体之间形成有流水槽150,所述流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这样当水流经过所述凸包体冲破水膜后沿着所述凸包体流进所述流水槽中,继而流进与其相连通的所述导水槽中,最终被甩出所述洗衣机内筒。这样经过多次甩水后,洗衣机内筒中的衣物上的水可被充分甩干,以便于快速晾干。
例如,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具体导水过程具体如下:
所述洗衣机内筒在进行衣物脱水过程中,电机驱动所述洗衣机内筒不断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流不断地向所述内筒的侧壁流过。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水流首先经过高度较高的所述凸包体,由于所述凸包体的高度落差较大使得所流经过的水流很难形成阻挡水流向上甩出的水膜,水流沿所述凸包体滑落到所述流水槽中,然后进入到所述导水槽中。进入所述导水槽的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上爬升形成被聚拢的水柱,最后爬升至所述导水槽的顶部后进入到所述出水孔从而将所述洗衣机内筒中的洗衣水带出到筒外完成对衣物的脱水过程。
上述洗衣机内筒,通过在所述洗衣机的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设置相互间隔的所述多个导水槽以及多个凸包体,利用所述凸包体形成高度变化较大的结构,以破坏在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所形成的水膜,这样水流通过所述凸包体后因此聚拢于一起继而沿所述流水槽进入到所述导水槽中,并最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位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的所述出水孔甩出,从而使得所述洗衣机的洗衣机内筒在清洗衣物时,导水能力相对加强,进而脱水效果也明显提高。
请再次参阅图2,例如,为了有效地破坏水膜的形成条件,所述多个凸包体包括呈直线排列的第一凸包体141,所述多个凸包体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包体之间的第二凸包体142,所述第一凸包体与所述第二凸包体填充于所述导水区域内。其中所述第一凸包体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包体的凸起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凸包体高出所述第二凸包体0.5毫米。即在所述导水区域内均匀地填充设置有多个高度不等的所述凸包体,这样便可形成具有高度落差的导水结构,尤其在所述第一凸包体高出所述第二凸包体0.5毫米时,所述凸包体对水膜的破坏效果最佳。这样当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首先触及所述凸起高度较高的所述第一凸包体,继而从所述第一凸包体落入到所述第二凸包体的凸起部上,由此便可更加有效地破坏了水膜的形成条件,使得所述洗衣机内筒中的水更易于被甩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包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凸包体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所述正六边形与所述正三角形的边长相等。由于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的边长相等,这样便能够形成结构紧密的凸包体结构群,完全地填充于所述导水区域内,这样使得水膜被破坏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洗衣机内筒的脱水效果。
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进一步形成能够破坏水膜的凸包体结构,例如,所述凸包体包括基体部143与凸起部144,所述基体部设置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所述凸起部凸设于所述基体部远离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的一端。即所述凸包体具有两个部分,其中所述凸起部专门用于破坏水膜的形成,例如,所述凸起部为圆球形,这样在破坏水膜形成的同时也不会伤及到所述洗衣机内筒中的衣物。进一步地,所述基体部的横截面面积沿朝向所述凸起部的方向逐渐减小。即所述基体部可以理解为梯形体,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梯形体中截面形状较小的一端上,这样使得整个所述凸包体的结构形成高度落差更加明显的结构体,以便于更好地破坏水膜形成条件,以提高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导水能力。
为了便于所述导水槽内的水流更加容易被甩出所述洗衣机内筒外,例如,所述多个导水槽均相对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面倾斜设置,具体地,所述多个导水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旋转轴之间形成有倾斜角θ,所述倾斜角为0.5度至1度,例如,所述倾斜角0.8度,即所述导水槽通过这样的倾斜设置,水流向上爬升更加容易,继而可使水流在所述导水槽内由下而上地被甩出筒外。
请一并参阅图3,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水流的聚拢效果,每一所述导水槽包括第一导水部111以及与所述第一导水部相连通的第二导水部112,所述第一导水部邻近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所述第一导水部的底部为圆弧形,所述第二导水部的底部包括圆弧段115与两个直线段117,所述圆弧段处于所述第二导水部的底部中央位置,所述两个直线段分别位于所述圆弧段的两侧。这样相对整段圆弧,使用直线连接在斜率上有突变,水流聚拢效果更好。即所述导水槽根据其底部形状结构可分为两段,其中邻近所述洗衣机内筒顶部的一段其底部形状为圆弧型,邻近所述洗衣机内筒底部的一段其底部形状为中间部分为圆弧型,两侧边为直线型。这样所述导水槽形成不同形状的两部分,由于水流首先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部进入到具有直线段的所述导水槽内,由于所述直线段在斜率上有突变,因此,水流的聚拢效果会更加显著,即水柱率先在所述导水槽的底部开始形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上爬升,最终被彻底甩出所述洗衣机内筒外,相比于不具有这种分段式的导水槽结构,则水柱可能不会从所述导水槽的底部开始形成,而是在爬升过程中才被不断聚拢形成水柱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上爬升。
请参阅图4,一种洗衣机2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所述洗衣机内筒10,例如,所述洗衣机包括外壳以及筒体,其中所述洗衣机内筒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以形成具有内外筒结构的洗衣机,例如市面上所售卖的双筒洗衣机,关于这种具有内外筒的洗衣机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其中为了使得所述洗衣机的导水能力加强以提高对衣物的脱水效果,例如,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凹设有多个导水槽210,每一所述导水槽由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即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竖直地设置有多个导水槽,用于将所述洗衣机内筒中的洗衣水导出。并且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处开设有出水孔220,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槽连通,这样当洗衣机在脱水任务进行中时,水流聚拢于所述导水槽后,会随着洗衣机内筒的转动做离心运动继而由下到上甩出至所述出水孔而完成脱水工作。另外,每相邻两个所述导水槽之间形成有导水区域230,所述导水区域设置有多个凸包体240,即在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的所述多个导水槽之间形成一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即所述导水区域,在所述导水区域内设置多个凸包体,可以理解所述凸包体为具有凸起结构的实体,所述凸包体由于具有凸起结构,因而可以利用其破坏在所述洗衣机内筒中所形成的水膜,这样使得所述洗衣机内筒中的水流不会因为水膜而阻止其顺利进入到所述导水槽中,继而被甩出所述洗衣机内筒外。具体地,每相邻两个所述凸包体之间形成有流水槽250,所述流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这样当水流经过所述凸包体冲破水膜后沿着所述凸包体流进所述流水槽中,继而流进与其相连通的所述导水槽中,最终被甩出所述洗衣机内筒。这样经过多次甩水后,洗衣机内筒中的衣物上的水可被充分甩干,从而使得所述洗衣机的脱水效果极大地被提高。
例如,为了有效地破坏所述洗衣机中附着于所述洗衣机内筒上的水膜的形成条件,所述多个凸包体包括呈直线排列的第一凸包体241,所述多个凸包体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包体之间的第二凸包体242,所述第一凸包体与所述第二凸包体填充于所述导水区域内。其中所述第一凸包体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包体的凸起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凸包体高出所述第二凸包体0.5毫米。即在所述导水区域内均匀地填充设置有多个高度不等的所述凸包体,这样便可形成具有高度落差的导水结构,这样当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首先触及所述凸起高度较高的所述第一凸包体,继而从所述第一凸包体落入到所述第二凸包体的凸起部上,由此便可更加有效地破坏了水膜的形成条件,使得所述洗衣机内筒中的水更易于被甩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包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凸包体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所述正六边形与所述正三角形的边长相等。由于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的边长相等,这样便能够形成结构紧密的凸包体结构群,完全地填充于所述导水区域内,这样使得水膜被破坏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洗衣机的脱水效果。
例如,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洗衣机的脱水效果,其中所述凸包体包括基体部与凸起部,所述基体部设置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所述凸起部凸设于所述基体部远离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的一端。即所述凸包体具有两个部分,其中所述凸起部专门用于破坏水膜的形成,例如,所述凸起部为圆球形,这样在破坏水膜形成的同时也不会伤及到所述洗衣机内筒中的衣物。进一步地,所述基体部的横截面面积沿朝向所述凸起部的方向逐渐减小。即所述基体部可以理解为梯形体,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梯形体中截面形状较小的一端上,这样使得整个所述凸包体的结构形成高度落差更加明显的结构体,以便于更好地破坏水膜形成条件,以提高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导水能力。另外,为了便于使得所述洗衣机内的水经所述导水槽更加容易被甩出,所述多个导水槽均相对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面倾斜设置,具体地,所述多个导水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旋转轴之间形成有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为0.5度至1度,例如,所述倾斜角0.8度,即所述导水槽通过这样的倾斜设置,水流向上爬升更加容易,继而可使水流在所述导水槽内由下而上地被甩出筒外。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所述洗衣机内的水流的聚拢效果,所述导水槽包括第一导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导水部相连通的第二导水部,所述第一导水部邻近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所述第一导水部的底部为圆弧形,所述第二导水部的底部包括圆弧段与两个直线段,所述圆弧段处于所述第二导水部的底部中央位置,所述两个直线段分别位于所述圆弧段的两侧。这样相对整段圆弧,使用直线连接在斜率上有突变,水流聚拢效果更好。即所述导水槽根据其底部形状结构可分为两段,其中邻近所述洗衣机内筒顶部的一段其底部形状为圆弧型,邻近所述洗衣机内筒底部的一段其底部形状为中间部分为圆弧型,两侧边为直线型。这样所述导水槽形成不同形状的两部分,由于水流首先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底部进入到具有直线段的所述导水槽内,由于所述直线段在斜率上有突变,因此,水流的聚拢效果会更加显著,即水柱率先在所述导水槽的底部开始形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上爬升,最终被彻底甩出所述洗衣机内筒外,相比于不具有这种分段式的导水槽结构,则水柱可能不会从所述导水槽的底部开始形成,而是在爬升过程中才被不断聚拢形成水柱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上爬升。
上述洗衣机,通过在洗衣机的洗衣机内筒的内侧壁上设置导水槽以及凸包体,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凸包体形成高度变化较大的结构,以破坏在洗衣机内筒的侧壁上的水膜的形成条件,这样水流通过所述凸包体后因此聚拢于一起继而沿所述流水槽进入到所述导水槽中,并最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位于所述洗衣机内筒的顶部的所述出水孔甩出,从而使得所述洗衣机在清洗衣物时,导水能力相对加强,进而脱水效果也明显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