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58341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使用横机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通过该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而编织的筒状针织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通过具备使用横机的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的折返编织,而在筒状针织物形成倾斜缘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使用作为折返编织(折り返し編成)的一种的返回编织(引き返し編成),编织构成针织物(筒状针织物)的领口的一部分的倾斜缘部。需要说明的是,在编织的领域,将折返编织中的、一边在返回端进行集圈编织等一边逐渐减少编织宽度的编织特别地称为返回编织。

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首先使钩挂于针床的针织物的左前身片(右前身片)向从针织物的中央远离的方向移动。接着,在进行返回编织时,通过左前身片(右前身片)的移动而在成为空针的织针形成增圈。并且,反复进行上述的左前身片(右前身片)的移动和返回编织。通过进行这一连串的编织,而形成在领口的倾斜缘部排列的增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84556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针织物的穿着感、外观,存在希望进一步增大相对于编织宽度方向的倾斜缘部的角度的需求。但是,在现有的返回编织中,在通过往路编织编织的往路线圈列的终端线圈与通过返路编织编织的返路线圈列的始端线圈之间编织的增圈只是一个。因此,如果增大构成u字型或v字型的领口的一部分的倾斜缘部的角度,则与领口的周长相比在领口排列的线圈的数量不足,担心产生在倾斜缘部的附近空出孔、或筒状针织物绷紧等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创立,其目的之一是,提供能够在往路线圈列与返路线圈列之间编织多个增圈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在往路线圈列与返路线圈列之间具备由多个增圈构成的倾斜缘部的筒状针织物。

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使用至少具备在前后相对的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的横机而编织筒状针织物的中途,反复进行由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返编织,在所述筒状针织物的一部分形成折返端的周缘倾斜的倾斜缘部,其中,进行下述工序a和工序b,将工序c进行1次以上后,进行所述返路编织。

[工序a]…对与所述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的折返端侧相邻的既有线圈进行挑半目,使所述既有线圈向相对的织针移动,并且在钩挂有所述既有线圈的织针编织新线圈。

[工序b]…将所述工序a的所述既有线圈规定为挑半目线圈,或编织在所述既有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连续线圈而将该连续线圈规定为挑半目线圈,使所述挑半目线圈向所述终端线圈与所述新线圈之间移动。

[工序c]…将所述挑半目线圈视为所述工序a的所述既有线圈,或编织在所述挑半目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连续线圈而将该连续线圈视为所述工序a的所述既有线圈,进行与所述工序a同样的编织。

但是,在进行多次所述工序c的情况下,在进行各工序c之前也进行所述工序b。

在此处,挑半目是指如下的公知的编织技术:使钩挂于针床x的织针xx的既有线圈p向与针床x相对的针床y的织针yy移动,并且在织针xx编织从既有线圈p引出的新线圈q。

作为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举出如下方式:在反复进行多次所述折返编织时,改变一部分所述折返编织中的所述工序c的次数。例如可举出如下方式:在倾斜缘部的角度小的部分,将工序c的次数设为1次,在倾斜缘部的角度大的部分,将工序c的次数设为2次以上。优选工序c的次数设为6次以下。

作为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能够举出如下方式:在所述工序b中的所述挑半目的移动时或移动后,将钩挂于所述一侧针床的线圈列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外端部与钩挂于所述另一侧针床的线圈列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外端部的编织宽度之差设为3个线圈以内。在此处,编织宽度方向的外端部是指与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的折返端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是具备通过往路线圈列和返路线圈列的折返端的周缘倾斜而形成的倾斜缘部的筒状针织物,其中,所述倾斜缘部的至少一部分由在所述往路线圈列的终端线圈与所述返路线圈列的始端线圈之间形成的多个增圈而构成,所述增圈通过挑半目而编织。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在从往路编织的结束直至开始返路编织为止的期间进行多次挑半目。其结果是,能够编织在通过往路编织而编织的往路线圈列的终端线圈与通过返路编织而编织的返路线圈列的始端线圈之间形成有多个增圈的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通过这多个增圈,在往路线圈列和返路线圈列的折返端侧形成倾斜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此处,关于通过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的哪个线圈成为筒状针织物的增圈,在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上述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中,在往路线圈列的终端线圈与返路线圈列的始端线圈之间,形成有成为倾斜缘部的多个增圈,因此能够避免在倾斜缘部排列的增圈不足这一问题。其结果是,能够避免在筒状针织物的倾斜缘部的附近空出孔、或筒状针织物绷紧这样的不良情况。

通过改变一部分折返编织的工序c的反复次数,能够形成与倾斜缘部的角度对应的最优的数量的增圈。例如,在形成u字型的领口时,在逐渐改变领口的倾斜缘部的角度的情况下,通过在倾斜缘部的角度大的部分增多工序c的次数,能够避免在倾斜缘部排列的增圈的数量不足的情况。

通过反复进行折返编织,或减小钩挂于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的线圈列的外端部之差,能够抑制对连接两线圈列的连接纱作用过量的张力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包括倾斜缘部的领口的针织套衫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倾斜缘部的编织步骤的编织示意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倾斜缘部的编织的编织工序图。

【标号说明】

11往路编织10往路线圈列11终端线圈

2返路编织20返路线圈列21始端线圈

3既有线圈

12新线圈13挑半目线圈14连续线圈15重叠线圈

5增圈

100针织套衫(筒状针织物)

50身片51左前身片52右前身片53后身片

50d隔离部

61左袖62右袖

70领口71、72倾斜缘部73下端部

80领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具有身片和袖的针织套衫(筒状针织物)的领口的一部分形成倾斜缘部的例子。

图1所示的针织套衫100(筒状针织物)具有身片50和装嵌类型的袖(左袖61·右袖62)。为了方便,身片50能够以针织物的中央为边界分为左前身片51、右前身片52、后身片53。该身片50中,形成前身片侧成为大致u字状的领口70,在该领口70设有筒状的领子80。通过该领口70,形成将左前身片51和右前身片52隔离的隔离部50d。使用横机编织该针织套衫100时,编织身片50和袖61、62直至腋部,而且直至领口70的下端部73的位置为止,一边编织身片50和袖61、62,一边将袖61、62与身片50接合。接着,一边进行袖61、62的编织和收针,一边形成身片50和领口70的轮廓。并且,与构成领口70的线圈连续而通过环绕编织编织领子80。

在上述针织套衫100的领口70中,形成有从其下端部73向斜上方(即,与针织套衫100的编织宽度方向和纵行方向这两方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倾斜缘部71、72。本例中,在该倾斜缘部71、72的形成中使用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基于图2的示意图说明在针织套衫100的左前身片51形成的倾斜缘部71附近的线圈的状态。图中的四边形的框表示线圈,v字表示增圈,左右方向的粗线箭头表示折返编织的往路编织1和返路编织2的方向。从往路编织1向返路编织2转移的一侧(纸面左侧)为折返端侧。

如图2所示,通过使由往路编织1和返路编织2构成的折返编织的折返位置逐渐向从折返端离开的一侧(右侧)偏移,而调整倾斜缘部71的角度。通过往路编织1编织的往路线圈列10的终端线圈11的位置和通过返路编织2编织的返路线圈列20的始端线圈21的位置也可以与图2不同,而向与编织宽度方向的折返端侧相反的一侧(纸面右侧)偏移。通过使返路线圈列20的始端线圈21的位置向右侧偏移,而能够减小倾斜缘部71的角度。

本例的针织套衫100中,在往路线圈列10的终端线圈11与返路线圈列20的始端线圈21之间形成有2个增圈5。这些增圈5如后述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示,是通过利用挑半目而编织的线圈。这些增圈5都由将终端线圈11和始端线圈21连接的针织纱构成。

如图2所示,本例的针织套衫100中,每当将左前身片51(右前身片52)编织2横列的量,就编织倾斜缘部71(72)构成的2个增圈5。即,每隔一横列的线圈列就形成有1个增圈5。因此,能够避免倾斜缘部71、72的线圈不足而领口70(领子80)缩小、或在左前身片51(右前身片52)与领口70之间产生褶皱或孔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形成具有倾斜角度大的倾斜缘部71、72的深的领口70。

接着,基于图3说明倾斜缘部71的具体编织工序。图3中,仅说明针织套衫100的左半部分的编织。图中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fd表示下部前针床(一侧针床),fu表示上部前针床(一侧针床),bd表示下部后针床(另一侧针床),bu表示上部后针床(另一侧针床)。bd、bu能够相对于fd、fu向左右横移,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在各编织工序中与编织动作有关的部分由粗线表示,并且在该工序中新编织的线圈由实心圆表示。图中的上下方向的箭头表示线圈的移动方向,附加了由圆圈包围的数字的左右方向的箭头表示往路编织1和返路编织2的编织方向。

如图3的s0所示,fd上钩挂有左前身片51和左袖61的前侧部分,bd上钩挂有后身片53和左袖61的后侧部分(虚线的右侧为左袖61)。从该状态起使用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而编织倾斜缘部71。

s1中,使给纱口9向左方向移动,进行往路编织1,并且对与往路编织1的终端线圈11的折返端侧相邻的既有线圈3进行挑半目(相当于工序a)。通过往路编织1编织的往路线圈列10成为左前身片51和左袖61的一部分。另外,通过上述挑半目,在s0中钩挂于fd的织针的既有线圈3向与fd相对的bu的织针移动,并且在s0中钩挂有既有线圈3的fd的织针上编织从既有线圈3引出的新线圈12。

在此处,图示的往路线圈列10为平针组织,但也可以设为罗纹组织。该情况下,可以使s0的左前身片51的线圈的一部分向bu移动,然后进行往路编织1。

s2中,使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编织在既有线圈3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连续线圈14。实施方式中,将该连续线圈14规定为挑半目线圈13。在此处,也可以不编织连续线圈14而进行接着示出的s3。该情况下,将既有线圈3规定为挑半目线圈13,进行以后的编织。

s3中,使往路线圈列10中的、包括终端线圈11在内的一部分线圈列从fd向bu移动。该s3的操作是向终端线圈11与新线圈12之间插入挑半目线圈13的准备。

s4中,使挑半目线圈13和在s3中向bu移动的线圈列朝向往fd的右方向(从返回端离开的方向)偏移1个线圈的位置移动(相当于工序b)。通过该s4,挑半目线圈13向终端线圈11与新线圈12之间移动。另外,通过s4,形成左前身片51的线圈与左袖61的线圈重叠而成的重叠线圈15。通过形成重叠线圈15而减少左袖61的编织宽度,即使向终端线圈11与新线圈12之间插入挑半目线圈13,也能够使钩挂于fd的线圈列的编织宽度和钩挂于bd的线圈列的编织宽度一致。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重叠线圈15不会减小左前身片51的编织宽度。

在此处,每进行1次的折返编织时,左前身片51的线圈与左袖61的线圈不会接合。因此,伴随着挑半目线圈13向线圈11、12间的插入,钩挂于fd的线圈列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外端(右侧的端部)与钩挂于bd的线圈列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外端之差增大,担心连接两线圈列的针织纱断开。因此,优选在两线圈列的外端之差增大之前,使该差为3个线圈以内。例如,可以减少钩挂于fd的线圈列的编织宽度,或使钩挂于fd的线圈列的外端的线圈向钩挂于bd的线圈列的外端的线圈的更外侧绕入。

s5中,将s4的挑半目线圈13规定为新的既有线圈3,使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对既有线圈3进行挑半目(相当于工序c)。通过挑半目,既有线圈3(在s2中编织的挑半目线圈13)向bu移动,在进行挑半目之前在钩挂有既有线圈3的fd的织针上编织新线圈12。

s6中,使给纱口9向左方向移动,编织在既有线圈3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连续线圈14。实施方式中,将该连续线圈14规定为挑半目线圈13。在此处,也可以不编织连续线圈14而进行接着示出的s7。该情况下,将既有线圈3规定为挑半目线圈13,进行以后的编织。

s7中,使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进行将往路线圈列10的终端线圈11的位置作为始端的返路编织2。返路编织2的始端线圈21在终端线圈11的纵行方向上连续而编织。始端线圈21的位置也可以处在相比终端线圈11靠右侧(从折返端离开的一侧)处。

上述的编织工序中,在s5中编织的新线圈12和在s6中编织的挑半目线圈13成为在图2所示的终端线圈11与始端线圈21之间形成的增圈5。

在s7之后,使挑半目线圈13向s7的新线圈12(增圈5)与始端线圈21之间移动,编织后身片53和图1的右前身片52侧的倾斜缘部72。关于倾斜缘部72的编织,可以进行使图3左右反转的编织。

在此处,在s6之后,也可以在使挑半目线圈13向终端线圈11与新线圈12之间移动,然后进行s7所示的返路编织2。

<实施方式2>

也能够在图2所示的往路线圈列10的终端线圈11与返路线圈列20的始端线圈21之间编织3个以上的增圈5。实施方式2的编织也能够与实施方式1的编织组合使用。实施方式2中,利用图3说明编织3个增圈5的步骤。

直至编织图2的二个线圈的增圈5为止,能够与图3的s1~s6同样地进行。在s6之后,进行与s3、s4同样的编织,即,使挑半目线圈13向s6中的终端线圈11与新线圈12之间移动的编织(第2次的工序b)。

接着,将挑半目线圈13规定为新的既有线圈3,进行与s5、s6同样的编织,即,进行对于既有线圈3的挑半目、和连续线圈14的编织(第2次的工序c)。最后,将连续线圈14规定为挑半目线圈13,使挑半目线圈13向终端线圈11与新线圈12之间移动,然后进行返路编织2。挑半目线圈13成为3个线圈的增圈。在此处,挑半目线圈13的移动也可以在返路编织2之后进行。该情况下,使挑半目线圈13向新线圈12与返路编织2的始端线圈21之间移动。

另外,在编织4个以上的增圈的情况下,能够基于与上述的思路同样的思路编织4个线圈的增圈。即,在第2次的工序c之后进行第3次的工序b,然后进行第3次的工序c。

<实施方式3>

除了在往路编织1与返路编织2之间形成2个增圈的实施方式1的编织、和在往路编织1与返路编织2之间形成3个以上的增圈的实施方式2的编织以外,还能够组合在往路编织1与返路编织2之间编织1个增圈的现有的折返编织。通过将这些编织组合,能够将与倾斜缘部的角度或周长、身片的组织对应的最优的数量的增圈形成于倾斜缘部。例如,即使利用罗纹组织等编织身片,如果将与罗纹组织的收缩对应的最优的数量的增圈形成于倾斜缘部,则也能够消除在倾斜缘部的附近空出孔这样的不良情况。

<其他>

实施方式1~3中说明了使用四针床横机的倾斜缘部的编织。相对于此,也能够使用两针床横机编织倾斜缘部。在该情况下,以在相邻的线圈之间设有空针的抽针状态进行编织。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领口形成倾斜缘部,但倾斜缘部的形成位置不限定于领口的位置。例如,也能够在无袖的袖笼形成倾斜缘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