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乳酸长丝的绒面针织面料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1607发布日期:2019-04-23 20:37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乳酸长丝的绒面针织面料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长丝的绒面针织面料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虽较其他产业来说,技术和工艺发展都已较为成熟,但不变的是都需要创新为行业增添活力。就如人们穿衣风格追求个性化,仅仅通过服装设计已不能满足要求,还要考虑到面料设计。

一种面料最终的外观表现会受到整条生产工艺链的影响,包括面料的材料、纺纱、织造方式以及后整理等。在近几年,技术也趋于成熟,新型的纺织材料变成了面料创新的重要方式。比如出现的天丝、莫代尔等人造纤维,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利用化学方式生产出的性能发生改变的一类纤维。这些纤维比天然纤维素纤维,在功能特性方面都有大幅提升:强度,光泽美观度,柔软舒适性等,甚至纤维长度和细度上的控制都更具有灵活性。纤维材料性能的改变,可以很大程度改变面料的外观表现及质量。材料创新的另一重要手段也和化学技术有关,就是直接以石油为原料,利用化学手段生产纤维,早期的涤纶和尼龙就是典型的代表。并在随后的化学技术发展中,人们已经可以基本利用技术生产出自己想要的纤维材料。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化学纤维并不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运用在服装用纤维和家纺产品方面。主要有几个方面:化学纤维生产是以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为原料;化学产品生产和废弃化学物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化纤产品与人体密切接触产生的危害莫衷一是。

近年来,纤维材料开发更多的是趋向功能化开发,其中各种具有新型功能的纤维材料受到追捧。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聚乳酸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纺织性能,同时对有害病菌和螨虫具有抑制效果。聚乳酸纤维天然的弱酸性,使得纤维面料在贴身穿着时,亲和体肤,有效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所以在作为贴身服饰面料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在积极开发聚乳酸纤维运用的同时,研发一款具有实用性的聚乳酸纤维面料具有现实意义。根据聚乳酸材料特点,采用绒面风格可进一步提升织物柔软感,可运用于服装,家纺等方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聚乳酸长丝的绒面针织面料及其制作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聚乳酸长丝的绒面针织面料,是通过针织编织形成表面带有纤维状绒毛的织物;

所述针织面料使用聚乳酸长丝作为地纱和毛纱,编织布面和所述绒毛。

进一步的,所述聚乳酸长丝是具有捻向和弹力变形的聚乳酸dty长丝。

一种聚乳酸长丝的绒毛针织物的制作工艺,如下:

步骤1聚乳酸长丝加弹处理:所述绒面针织面料,选取两种细度的聚乳酸长丝织造,分别作为面料组织的地纱和毛纱,并进行编织。聚乳酸长丝是聚乳酸切片,经熔融纺丝生产得到,产品一般为预取向丝(poy长丝)。此种规格的聚乳酸长丝,存在取向度、强力较低,且丝束表面光滑的特点,不适合直接上机织造。故需要通过加弹机对聚乳酸长丝进行加弹处理,使其得到变形,且提升其强力,并可有效降低织造难度。选用聚乳酸poy长丝线密度:地纱为100d-120d,毛纱为120d-150d,一般地纱细度低于毛纱的。

由喂丝罗拉牵引,将筒子上的聚乳酸poy长丝牵引至加弹机。聚乳酸长丝传输进入变形热箱,利用接触式加热(温度一般为:90℃-110℃),将聚乳酸长丝加热成塑化状态,使其降低拉伸变形应力。随后,聚乳酸长丝被传送至冷却板和假捻器部分,并由二者配合,对聚乳酸长丝进行加捻。假捻器对长丝会产生一个扭曲应力,处于热塑状态的聚乳酸长丝则产生扭曲变形,并通过冷却板对长丝变形获得的卷曲结构进行固定。在经过加捻之后,聚乳酸长丝被第二罗拉牵引,传送至定型烘箱。以非接触式的方式(温度:100℃-120℃),对长丝第二加热。此次加热主要是为消除加捻后长丝的内应力,提高长丝的尺寸稳定性。经过热定型后,第三罗拉对长丝牵引,并通过与第二罗拉配合产生速度差,对长丝进行牵伸。第三罗拉具有较高的握持能力,其旋转速度高于第二罗拉,且牵伸比一般为第三罗拉与第二罗拉的速度比(牵伸比:1.5-2倍)。主要通过上述加捻和牵伸工序,聚乳酸长丝获得蓬松变形成为聚乳酸dty长丝,并进一步提高聚乳酸长丝强度。由于进行牵伸,聚乳酸dty长丝细度降低为,一般,地纱70d-90d,毛纱90d-110d。

步骤2上机织造:编织绒面组织,需要在配置针筒和针盘的双面圆纬机上机型进行。针盘布置普通构型的织针——舌针,并设置高中低三种踵位,按照高-低-中-低的踵位排列顺序依次排列于针盘。针筒布置带有刀刃,无针舌的针织——刀针,并设置高低两种踵位,依次间隔排列。同时由于喂入刀针的毛纱比喂入舌针的地纱要粗,所以刀针针距是舌针针距的一倍,即高踵刀针和低踵刀针间空一个针位。在下三角设置高低两档,上三角设置高中低三档,分别控制对应织针。

组织共分为四个编织系统,地纱和毛纱分别对应四路进纱。在第1系统,在对应的下刀针和上舌针被垫入第一根毛纱,但是不成圈,形成圈弧。在第2系统,在对应的下刀针和上舌针被垫入第二根毛纱,也不成圈和形成悬弧。在第3系统,所有上舌针垫入地纱并成圈,形成平针地组织。在第4系统,所有下刀针上升,将握持在针钩中成悬弧的毛纱割断,从而使毛纱成为纤维束并附着在地组织的部分线圈上。并按照上述编织方式循环,可编织出后续横列,形成织物。

进一步的,步骤1聚乳酸长丝加弹处理过程,第二罗拉的旋转速度为5-10m/s,第三罗拉的旋转速度为7.5-20m/s。

进一步的,步骤2上机织造过程,所述第3系统垫入的地纱应在多路喂纱时,交替喂入s捻和z捻的聚乳酸dty长丝。

进一步的,步骤2上机织造过程,所述毛绒(纤维束)的长度,可以调整该针织机的筒口距离(上针盘口与下针筒口的间距),使喂入毛纱的悬弧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得到不同长度绒毛组织的织物。所述绒面针织面料的绒毛长度一般≥0.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针对聚乳酸纤维的面料开发研究,采用聚乳酸长丝为原料,通过长丝加弹处理,制备聚乳酸加弹丝;采用特殊针织织造工艺,编织绒面面料。采用本发明制备获得的面料,织物表面均匀附着绒毛,具有特别风格,可进一步进行服装等纺织成品的开发。

聚乳酸材料对有害病菌和螨虫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提高了面料在使用时的安全性能。聚乳酸材料天然的弱酸性能,提升了与人体皮肤间的亲和度,避免发生过敏反应。另外,聚乳酸作为一种可再生和可降解的新型环保材料,对环境保护等具有深远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绒面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织针构型示意图;

图3为组织编织方式图。

附图标记:1、地纱;2、毛纱;3、舌针;4、刀针;5、刀刃;6、第1系统;7、第2系统;8、第3系统;9、第4系统;10、高踵刀针;11、低踵刀针;12、高踵舌针;13、中踵舌针;14、低踵舌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聚乳酸长丝,是由聚乳酸切片通过熔融纺丝工艺,获得的具有可上机织造的纺织材料。聚乳酸长丝,保持了聚乳酸的多项优势特征,抗菌、防螨、降低了面料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本发明的面料,全部采用聚乳酸长丝,使用针织工艺织造,形成涉及服装、家纺等多用途领域的新型材料织物。

本发明的聚乳酸长丝的绒面针织面料,通过针织工艺编织形成表面带有纤维状绒毛的织物;

所述面料表现为,表面均匀附着突出于组织反面的纤维状绒毛,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

所述地纱1选取细度为75d的聚乳酸dty长丝,编织织物地组织;

所述毛纱2选取细度为100d的聚乳酸dty长丝,编织织物绒毛。

本发明聚乳酸长丝的绒面针织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

聚乳酸长丝加弹处理:

聚乳酸长丝为聚乳酸切片,经熔融纺丝生产得到,产品一般为预取向丝(poy长丝)。在实施例中选取细度为112d和150d两种规格的聚乳酸poy长丝为地纱1和毛纱2原料,并分别对其进行加弹处理。由喂丝罗拉牵引,将所述两种聚乳酸poy长丝牵引至加弹机。聚乳酸长丝传输进入变形热箱,利用接触式加热(温度设定为95℃),将聚乳酸长丝加热成塑化状态。然后,聚乳酸长丝进一步传送至冷却板和假捻器部分,并由二者配合,对聚乳酸长丝进行加捻。假捻器对长丝会产生一个扭曲应力,处于热塑状态的聚乳酸长丝则产生扭曲变形,并通过冷却板对长丝获得的卷曲结构进行固定。在经过加捻之后,聚乳酸长丝被第二罗拉牵引,传送至定型烘箱。以非接触式的方式(温度:110℃),对长丝第二加热。此次加热主要是为消除加捻后长丝的内应力,提高长丝的尺寸稳定性。经过热定型后,第三罗拉对长丝牵引,并通过与第二罗拉配合产生速度差,对长丝进行牵伸。并由于聚乳酸长丝玻璃化温度低等原因,设置的牵伸速度低于化纤丝,一般:第二罗拉转速为6m/s,第三罗拉的旋转速度为9m/s。第三罗拉具有较高的握持能力,其旋转速度高于第二罗拉,且牵伸比一般为第三罗拉与第二罗拉的速度比,故加弹的牵伸比为1.5倍。

上述工艺,提升了聚乳酸长丝的内部大分子取向,进而使丝束强力变大。

聚乳酸长丝的变形和获得捻向,增加表面摩擦力,而更易上机织造。

上机织造:

编织绒面组织,需要在配置针筒和针盘的双面圆纬机上机型进行。针盘布置普通构型的织针——舌针3,图2显示了织针的构型。舌针较为普通,时常见的针织机织针。针筒针上有一刀刃5,可以将垫入针钩的毛纱割断,故又称为“刀针”,由于刀针4上没有针舌,所以它不能成圈。

图3显示了该组织一个横列的编织方式。刀针有高踵刀针10和低踵刀针11两种,在针筒中呈间隔排列。由于喂入针刀的毛纱比喂入舌针的地纱要粗,所以针筒针距是针盘针距的一倍。舌针有高12、中13、低14三种踵位,按图3排列在针盘中。下三角分高低两档,上三角分高、中、低三档,分别控制对应织针。

组织共分为四个编织系统,地纱1和毛纱2分别对应四路进纱。在第1系统6,被选中的高踵刀针10和高踵舌针12被垫入第一根毛纱2,但是不成圈,形成圈弧。在第2系统7,被选中的低踵刀针11和中踵舌针13被垫入第二根毛纱2,也不成圈和形成悬弧。在第3系统8,所有舌针垫入地纱1并成圈,形成平针地组织。在第4系统9,所有刀针上升,将握持在针钩中成悬弧的毛纱2割断,从而使毛纱2成为纤维束附着在地组织的部分线圈上。按照上述方式循环,可以编织出后续横列。

本发明以一种短绒毛绒面面料为例,布面绒毛长度控制为0.2cm左右,具有仿天鹅绒的布面风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