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毛纺针织垫纱面料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851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精毛纺针织垫纱面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生活水平很高,室内会有空调,因此服装穿着就时兴2件套的穿法,外面的衣服厚薄在变化,里面永远是薄薄的一件,这就需要外套保暖性、实用性、时尚性更佳。针织在传统意义上是毛衫的概念,现在精毛纺圆机针织面料的开发,往外套开发运用,一种精毛纺针织垫纱面料的生产方法又是一个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毛纺针织垫纱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条染→复精梳→纺纱→针织→后整理:

1、上述的条染、复精梳、纺纱采用相应的公知技术。

2、上述的针织:

(1)组织结构为表层采用全羊毛或毛混纺纱线,中层采用中空涤纶长丝,底层采用棉纱,使得正面羊毛纱线挺括、活络、高档,底层棉纱近皮肤穿着柔软、亲肤,里面穿着短袖也没有刺痒感,服装制作还可以不用里布,中层中空结构化纤长丝,保暖,轻量,蓬松,手感挺阔并有韧性。

(2)增加垫纱嘴,并离针筒口越近越好,使垫入的纱能进入下一路;挡纱装置安装在垫纱嘴后一路,使辅助垫入的纱顺利进入针筒口以内;吹风装置安装在垫入的纱易飞段的连续出下针段的中心位置,使进入针筒口的纱不易飞出。

(3)针织园机针盘高度3-5mm,偏高、易下布;食位后吃1.5-2枚针,含针不易漏针;含针上下压针0.4-0.8mm,适中、连接丝不易露出,也不易太紧抽丝;单边压针1.7-2mm,偏长、易脱圈,平针回针筒(盘)外0.2-0.3mm,单边易下布。垫纱嘴位置安装在含针之前,垫纱进入后立刻被含针压住,不至于飞纱,垫纱张力偏紧。

3、上述的后整理,采用公知的针织后整理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的三层面料的垫纱针织设计,原料纱线的使用及园机的织造调整,制得了外观新颖时尚,质地丰厚蓬松,穿着亲肤舒适保暖、实用的精毛纺针织垫纱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精毛纺针织垫纱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条染→复精梳→纺纱→针织→后整理:

1、上述的条染、复精梳、纺纱采用相应的公知技术。

2、上述的针织,组织结构为表层采用48s/1全羊毛纱线,中层采用300d/96f中空涤纶长丝,底层采用36ne/1棉纱;

增加垫纱嘴,并离针筒口越近越好,使垫入的纱能进入下一路;挡纱装置安装在垫纱嘴后一路,使辅助垫入的纱顺利进入针筒口以内;吹风装置安装在垫入的纱易飞段的连续出下针段的中心位置,使进入针筒口的纱不易飞出;

针织园机针盘高度3.5mm,食位后吃1.5枚针,含针上下压针0.5mm,单边压针1.7mm,平针回针筒(盘)外0.2mm,垫纱嘴位置安装在含针之前。

3、上述的后整理,采用公知的针织后整理技术。

实施例2

一种精毛纺针织垫纱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条染→复精梳→纺纱→针织→后整理:

1、上述的条染、复精梳、纺纱采用相应的公知技术。

2、上述的针织,组织结构为表层采用72s/2羊毛70%/涤纶30%的混纺纱线,中层采用300d/96f中空涤纶长丝,底层采用21ne/1棉纱;

增加垫纱嘴,并离针筒口越近越好,使垫入的纱能进入下一路;挡纱装置安装在垫纱嘴后一路,使辅助垫入的纱顺利进入针筒口以内;吹风装置安装在垫入的纱易飞段的连续出下针段的中心位置,使进入针筒口的纱不易飞出;

针织园机针盘高度4.5mm,食位后吃1.8枚针,含针上下压针0.7mm,单边压针1.9mm,平针回针筒(盘)外0.3mm,垫纱嘴位置安装在含针之前。

3、上述的后整理,采用公知的针织后整理技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能生产一种精毛纺针织垫纱面料。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毛纺针织垫纱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条染→复精梳→纺纱→针织→后整理,上述的条染、复精梳、纺纱、后整理工序均采用相应的公知技术,其关键工序为针织,针织工序采用三层面料的垫纱针织设计,原料纱线的使用及园机的织造调整,制得了外观新颖时尚,质地丰厚蓬松,穿着亲肤舒适保暖、实用的精毛纺针织垫纱面料。

技术研发人员:徐高阳;黄小良;程中强;花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30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