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608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送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送纱装置,尤指一种具有自动导纱且可使纱线的牵绕具有集中、简易、便捷顺畅及较大的作业空间,进而使纱线牵绕操作及断纱停车修复具有迅速、便利等积极功效的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圆针织机是借导纱机构将纱线导入送纱装置后,再借送纱装置的送纱轮及导纱杆进行后续的定量或变量送纱操作,由于针织机织造纱线的种类变化日新月异,且织造市场其布匹特性需求日趋殷切,使得送纱装置对纱线的导引输送操作越显重要。按,现有具有定量或变量送纱功能的送纱装置,其主要是由一送纱装置本体、集体或个别传动的驱动机构、变量送纱轮或定量送纱轮、导纱单元、导纱架及出入纱停车侦知臂等所组成,该送纱装置本体借本体后端部的固定器以螺丝锁固在圆针织机上的纱架环圈,而该导纱单元结合一组或多组导纱架而设于该送纱装置本体上用以配合该导纱单元导引纱线进入变量定量送纱轮。

前述该送纱装置的入纱停车侦知臂、导纱架及穿线操作空间主要集中在该送纱装置本体的前、后两端部空间,尤其是在该位于送纱本体前后两端部的导纱架上的数个导纱眼进行来回反复绕设穿纱作业时,由于该送纱装置以环形数组布设于圆针织机上,一般为求空间有效利用,故相邻送纱装置间的可用间距都不大,使得该送纱装置其牵绕纱线的操作空间相当狭窄,因此使其牵绕纱线作业的进行相当困难又费时,且当断纱停车时,纱线更不易迅速重新完成绕设修复,使停机修复或重新穿纱作业时间拉长,故该送纱装置的入纱构件配置及纱线牵绕布设空间显得相当不符操作效益上的要求。再者,前述该纱线需从送纱装置本体前、后两端部长距离来回反复进行绕设,更使得牵绕工序较为繁琐又费时而实非属理想的绕线设计;因此针对送纱装置其整体纱线的牵绕布设结构及作动方式诚有待再加以突破的必要。

再者,现有的送纱装置的导纱眼为穿入式导纱眼,在牵设纱线时必须由一边穿入并在另一边接出,因此牵设纱线烦复也有待改良。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现有送纱装置的设计缺失问题加以彻底解决,诚是业界应加以探究、突破的重点方向。

缘此,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送纱装置使用上的缺失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案发明人即着手研发构思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确保圆针织机运作顺畅、牵引纱线便捷并设防止纱线纠缠绕设装置,以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其能使纱线的入纱构件及牵绕构件的主要操作空间皆集中在送纱装置本体不限空间的前端部,进而具有可供牵绕纱线具较大、较便利的操作空间,且不易受到圆针织机上相邻送纱装置所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其定量与变量导纱路径是采用快穿导纱眼,绕纱时纱线只要由导纱眼孔侧向导入即可,而不必前后穿纱,使纱线牵绕的作业迅速、便捷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其变量送纱及定量送纱是采用陶瓷送纱轮,可以大幅减少更换送纱轮的频率,并可防止纱线纠缠绕设,其能使纱线与送纱轮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至最小限度,以利提高送纱轮的送纱量及达成提高产量的效果,同时对纱线结构表面的光泽性可维持至最佳状态,以确保布匹织造的最佳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借分纱杆的分纱疏导作用,使弹性功能纱在因应织造时张力大小变化而赋予弹性分纱疏导,可避免弹性功能纱线纠缠。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导纱单元,固设于送纱本体的第一侧,该导纱单元于其后端部设有一导纱臂,该导纱臂能随送纱量需求大小自动调整其所处的空间位置,该导纱臂末端设有一第一导纱眼,该第一导纱眼设于该送纱本体的第二侧;一导纱眼总成,固设于一送纱轮组的前侧,该导纱眼总成设一入纱导纱部及一出纱导纱部,该入纱导纱部位于送纱本体的第一侧,该出纱导纱部位于送纱本体的第二侧,该入纱导纱部设一第一导纱眼、及出纱导纱部设一第一导纱眼,该导纱眼总成其下端设有一导引导纱眼;而借该送纱本体第二侧导纱单元的第一导纱眼及前侧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第一导纱眼、出纱导纱部第一导纱眼及导引导纱眼的导引,使一纱线绕设于该送纱轮组后出纱,而达成便捷顺畅的送纱作业的整体空间形态巧设配置。

所述的纱线的绕纱路径是先由一入纱导纱眼入纱,经过一入纱压纱器,该纱线接续牵过该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绕经该送纱轮组的一变量送纱轮一圈,而牵入该导纱单元的第一导纱眼、绕经该导纱眼总成出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继经该导纱眼总成的导引导纱眼,而使该纱线于该送纱轮组的一定量送纱轮上绕设半圈以上后,经一导出导纱眼穿出,该纱线接续经过一出纱压纱器及一出纱停车侦知臂而由一出纱导纱眼出纱,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

所述的导纱单元增设一第二导纱眼,而该导纱眼总成的入纱导纱部增设一第二导纱眼,而出纱导纱部则增设一第二导纱眼,该纱线是先由该入纱导纱眼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该纱线接续经过该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绕经该变量送纱轮一圈,而进入该导纱单元的第一导纱眼,绕经该导纱眼总成出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绕经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的第二导纱眼,再绕经该送纱轮组的变量送纱轮一圈,而进入该导纱单元的一第二导纱眼、绕经该导纱眼总成出纱导纱部的第二导纱眼,继进入该导纱眼总成下端的导引导纱眼,而使该纱线于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上绕设半圈以上后,经该导出导纱眼导出,该纱线接续穿过该出纱压纱器及该出纱停车侦知臂而由该出纱导纱眼出纱,以进行变量送纱。

所述的送纱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变量送纱轮及一个定量送纱轮。

所述的导出导纱眼、该出纱导纱眼、该导纱单元上的第一、二导纱眼或该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第二导纱眼及出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第二导纱眼、该导引导纱眼是采用快穿孔构造或穿入式导纱眼。

所述的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第二导纱眼的空间位置是设成与导纱单元处在同一侧,而该导纱眼总成出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第二导纱眼的空间位置则是设成与该导纱单元的第一、二导纱眼处在同一侧。

所述的变量送纱轮是一个可绕二圈纱线的双层变量送纱轮或一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或可绕一圈纱线的二个单层变量送纱轮。

所述的导纱单元在其前端部凸设有一调节件以方便肉眼观视调整导纱臂的送纱张力大小。

所述的导纱单元在其侧面设有一调节件以方便手触调整该导纱臂的送纱张力大小。

所述的导出导纱眼、出纱导纱眼、出纱压纱器及出纱停车侦知臂移设在圆针织机的纱架环圈上。

所述的导纱单元固设于该送纱本体后下方的垂直方向。

所述的纱线绕设在变量送纱轮圆周上接触面位置约为圆周长1/4,而在送纱量需求最大时,该纱线绕设在变量送纱轮圆周上接触面位置约为圆周长1/2。

所述的送纱装置,当该纱线绕经该送纱轮组变量送纱轮一圈,再使该纱线绕经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三圈以上后,或使该纱线再经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及分纱杆绕设三圈或三圈以上后,经该导出导纱眼导出,达成定量送纱的作业。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一导纱单元,该第一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1可为94至114度之间;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第三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2可为135至155度之间;第三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3可为80至100度之间。

所述的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1为104度,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第三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2为145度,该第三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3为90 度。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一导纱单元,该第一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2mm 至22mm之间;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4mm至 44mm之间;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51mm至61mm之间;第三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17mm至 27mm之间;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4mm至14mm之间;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

所述的第一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7mm,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11mm,该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9mm,该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56mm,该第三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22mm,该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9mm,该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11mm。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二导纱单元,该第二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4为94至114度之间;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5 为45至65度之间。

所述的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4为104度;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5为55度。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二导纱单元,该第二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3mm 至23mm之间;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4mm至 44mm之间;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56mm至66mm之间;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2mm至9mm 之间;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

所述的第二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8mm;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11mm;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9mm;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61mm;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4mm;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11mm。

所述的变量送纱轮是采用一陶瓷轮、一具有高耐磨性的胶圈轮或一金属棒轮所构成的送纱轮者,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是采用一陶瓷轮、一经硬化处理之实体表面轮或一金属棒轮所构成的送纱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手段包括一导纱单元,固设于送纱本体的第一侧,该导纱单元于其后端设有一导纱臂,该导纱臂能随送纱量需求大小自动调整其所处空间位置,该导纱臂末端设有一第一导纱眼,该第一导纱眼设于该送纱本体的第二侧;一导纱眼总成,固设于一送纱轮组的前侧,该导纱眼总成设一入纱导纱部及一出纱导纱部,该入纱导纱部位于送纱本体的第一侧,该出纱导纱部位于送纱本体的第二侧,该入纱导纱部设一第一导纱眼及出纱导纱部设一第一导纱眼,该导纱眼总成其下端设有一导引导纱眼;一前段控纱器,设于一入纱导纱眼与该导纱眼总成之间;一分纱杆,设于该导纱眼总成下端,位于该送纱轮组直径相对应位置的前侧;而借该位于送纱本体第二侧该导纱单元的第一导纱眼及前侧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第一导纱眼、出纱导纱部第一导纱眼及导引导纱眼的导引,并借该前段该控纱器的控制,可在入纱异常或断纱时瞬间停机;再借该分纱杆的分纱导纱,以防止弹性功能纱纠缠;使一纱线绕设于该送纱轮组后出纱,而达成便捷顺畅的绕纱作业的整体空间形态巧设配置。

所述的纱线是先由该入纱导纱眼入纱,经过一入纱压纱器,绕经前段控纱器,该纱线接续牵过该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绕经该送纱轮组的一变量送纱轮一圈,而牵入该导纱单元的第一导纱眼、绕经该导纱眼总成出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继牵入该导纱眼总成的导引导纱眼,而使该纱线于该送纱轮组的一定量送纱轮并绕经该分纱杆绕设一圈至三圈,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后,经一导出导纱眼牵出,该纱线接续穿过一出纱压纱器及一出纱停车侦知臂而由一出纱导纱眼出纱,以进行变量送纱。

所述的导纱单元增设一第二导纱眼,该导纱眼总成的入纱导纱部增设一第二导纱眼,而出纱导纱部则增设一第二导纱眼,该纱线是先由该入纱导纱眼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绕经前段控纱器,该纱线接续牵过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绕经该送纱轮组的变量送纱轮一圈,而牵入该导纱单元的第一导纱眼,该导纱眼总成出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绕经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的第二导纱眼,再绕经该变量送纱轮一圈,而牵入该导纱单元的第二导纱眼、该导纱眼总成出纱导纱部的第二导纱眼,继牵入该导纱眼总成下端的导引导纱眼,而使该纱线于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或变量送纱轮并绕经该分纱杆绕设一圈至三圈,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后,经该导出导纱眼出纱,该纱线接续穿过该出纱压纱器及该出纱停车侦知臂而由该出纱导纱眼出纱,以进行变量送纱。

所述的分纱杆是由一套筒与一螺杆所构成,该套筒可以自由转动。

所述的送纱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变量送纱轮及一个定量送纱轮。

所述的导出导纱眼、该出纱导纱眼、该导纱单元上的第一、二导纱眼或该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第二导纱眼及出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第二导纱眼、该导引导纱眼是采用快穿孔构造或穿入式导纱眼。

所述的导纱眼总成入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第二导纱眼的空间位置是设成与导纱单元处在同一侧,而该导纱眼总成出纱导纱部的第一导纱眼、第二导纱眼的空间位置则是设成与该导纱单元的第一、二导纱眼处在同一侧。

所述的变量送纱轮是一个可绕二圈纱线的双层变量送纱轮或一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或可绕一圈纱线的二个单层变量送纱轮。

所述的导纱单元在其前端部凸设有一调节件以方便肉眼观视调整导纱臂的送纱张力大小。

所述的导纱单元在其侧面设有一调节件以方便手触调整该导纱臂的送纱张力大小。

所述的导出导纱眼、出纱导纱眼、出纱压纱器及出纱停车侦知臂移设在圆针织机的纱架环圈上。

所述的导纱单元固设于该送纱本体后下方的垂直方向。

所述的纱线绕设在变量送纱轮圆周上接触面位置约为圆周长1/4,而在送纱量需求最大时,该纱线绕设在变量送纱轮圆周上接触面位置约为圆周长1/2。

所述的送纱装置,当该纱线绕经该送纱轮组变量送纱轮一圈,再使该纱线绕经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三圈以上后,或使该纱线再经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及分纱杆绕设三圈或三圈以上后,经该导出导纱眼导出,达成定量送纱的作业。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一导纱单元,该第一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1可为94至114度之间;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第三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2可为135至155度之间;第三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3可为80至100度之间。

所述的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1为104度,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第三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2为145度,该第三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3为90 度。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一导纱单元,该第一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2mm 至22mm之间;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4mm至 44mm之间;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51mm至61mm之间;第三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17mm至 27mm之间;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4mm至14mm之间;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

所述的第一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7mm,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11mm,该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9mm,该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56mm,该第三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22mm,该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9mm,该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11mm。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二导纱单元,该第二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4为94至114度之间;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5 为45至65度之间。

所述的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4为104度;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5为55度。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二导纱单元,该第二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3mm 至23mm之间;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4mm至 44mm之间;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56mm至66mm之间;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2mm至9mm 之间;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

所述的第二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8mm;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11mm;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9mm;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61mm;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4mm;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11mm。

所述的变量送纱轮是采用一陶瓷轮、一具有高耐磨性的胶圈轮或一金属棒轮所构成的送纱轮者,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是采用一陶瓷轮、一经硬化处理之实体表面轮或一金属棒轮所构成的送纱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所采取的又一技术手段包括一导纱单元,固设于送纱本体的第一侧,该导纱单元于其后端部设有一导纱臂,该导纱臂能随送纱量需求大小自动调整其所处空间位置,该导纱臂末端设有一第一导纱眼,该第一导纱眼设于该送纱本体的第二侧;一前段控纱器,设于一入纱导纱眼与一导入导纱眼之间;一支或一支以上的分纱杆,设于一送纱轮组的前侧,该分纱杆设有一齿状导纱部,而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凹部;而借该送纱本体第二侧的该导纱单元的第一导纱眼及前侧分纱杆的导引,使一纱线绕设于该送纱轮组后出纱,而达成便捷顺畅的送纱作业的整体空间形态巧设配置。

所述的纱线是先由该入纱导纱眼入纱,经过一入纱压纱器,该纱线接续绕过该前段控纱器,继牵入该导入导纱眼,绕经该送纱轮组的一变量送纱轮一圈,而牵入导纱单元的第一导纱眼,该纱线接续导入分纱杆的凹部,继牵入使该纱线于该送纱轮组的一定量送纱轮并绕经分纱杆的凹部绕设一圈至三圈,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后出纱,而由一导出导纱眼导出,该纱线接续牵过一出纱压纱器而由一出纱导纱眼出纱,而该出纱压纱器与出纱导纱眼间可由一出纱停车侦知臂侦测该纱线的出纱及停车状态,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

所述的导纱单元增设一第二导纱眼,该纱线是先由该入纱导纱眼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绕经前段控纱器,继牵入该导入导纱眼,绕经该送纱轮组的变量送纱轮一圈而牵入导纱单元的第一导纱眼,该纱线接续导入分纱杆的凹部,再绕经该送纱轮组的变量送纱轮一圈,而牵入导纱单元的第二导纱眼,再牵入分纱杆的凹部,继牵入使该纱线于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并绕经分纱杆的凹部绕设一圈或一圈以上,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导出,该纱线接续牵过该出纱压纱器,而由出纱导纱眼出纱,而该出纱压纱器与出纱导纱眼之间可由该出纱停车侦知臂侦测该纱线的出纱及停车状态,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

所述的送纱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变量送纱轮及一个定量送纱轮。

所述的导出导纱眼、该出纱导纱眼、该导入导纱眼、该导纱单元上的第一、二导纱眼是采用快穿孔构造或穿入式导纱眼。

所述的变量送纱轮是一个可绕二圈纱线的双层变量送纱轮或一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或可绕一圈纱线的二个单层变量送纱轮。

所述的导纱单元在其前端部凸设有一调节件以方便肉眼观视调整导纱臂的送纱张力大小。

所述的导纱单元在其侧面设有一调节件以方便手触调整该导纱臂的送纱张力大小。

所述的导出导纱眼、出纱导纱眼、出纱压纱器及出纱停车侦知臂移设在圆针织机的纱架环圈上。所述的导纱单元固设于该送纱本体后下方的垂直方向。

所述的送纱装置在未送纱时,该纱线绕设在变量送纱轮圆周上接触面位置约为圆周长 1/4,而在送纱量需求最大时,该纱线绕设在变量送纱轮圆周上接触面位置约为圆周长1/2。

所述的送纱装置,当该纱线绕经该送纱轮组变量送纱轮一圈,再使该纱线绕经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三圈以上后,或使该纱线再经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及分纱杆绕设三圈或三圈以上后,经该导出导纱眼导出,达成定量送纱的作业。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一导纱单元,该第一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1可为94至114度之间;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第三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2可为135至155度之间;第三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3可为80至100度之间。

所述的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1为104度,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第三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2为145度,该第三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3为90 度。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一导纱单元,该第一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2mm 至22mm之间;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4mm至 44mm之间;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51mm至61mm之间;第三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17mm至 27mm之间;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4mm至14mm之间;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

所述的第一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7mm,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11mm,该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9mm,该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56mm,该第三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22mm,该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9mm,该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11mm。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二导纱单元,该第二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4为94至114度之间;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5 为45至65度之间。

所述的第一水平曲折段与第二水平曲折段之间的夹角θ4为104度;该第二水平曲折段与导纱眼框架之间的夹角θ5为55度。

所述的导纱单元为一第二导纱单元,该第二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3mm 至23mm之间;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4mm至 44mm之间;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56mm至66mm之间;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2mm至9mm 之间;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

所述的第二导纱单元的导纱臂其插杆段的长度为18mm;第一垂直段的长度为11mm;第一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39mm;第二水平曲折段的长度为61mm;第二垂直段的长度为4mm;导纱眼框架的长度为11mm。

所述的变量送纱轮是采用一陶瓷轮、一具有高耐磨性的胶圈轮或一金属棒轮所构成的送纱轮者,该送纱轮组的定量送纱轮是采用一陶瓷轮、一经硬化处理之实体表面轮或一金属棒轮所构成的送纱轮。

兹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获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第一种绕纱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第一种绕纱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第二种绕纱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第二种绕纱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第三种绕纱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第四种绕纱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未送纱状态的上视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送纱状态的上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导纱单元的上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导纱单元导纱臂的前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6A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未送纱状态的上视示意图;

图16B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送纱状态的上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导纱单元的上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导纱单元导纱臂的前视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第一种绕纱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第一种绕纱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第三种绕纱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送纱装置第一实施例,该送纱装置100主要包括一送纱本体10、一驱动单元20、一送纱轮组30、一导纱单元的第一导纱单元40、一入纱单元50及一导纱眼总成60。

该送纱本体10的后端部设有一固定器11,该固定器11可借由螺栓111锁固在圆针织机的纱架环圈上(未图示),并在其第一侧固设有一固定板12;另,该送纱本体10后端部下方设有导出导纱眼13及出纱导纱眼14,且该导出导纱眼13与出纱导纱眼14之间设有一出纱压纱器15及出纱停车侦知臂16。

该驱动单元20是设置于该送纱本体10上方,且连结有一主轴21而传动,该主轴21上设有多层式皮带轮22及离合器23,并可由一组多数无端皮带所驱动。

该送纱轮组30包括有一变量送纱轮31及定量送纱轮32,该变量送纱轮31及定量送纱轮32 是固定于该主轴21上而与该驱动单元20连结传动,该变量送纱轮31可以是陶瓷轮或具有高耐磨性的胶圈轮或金属棒轮所构成可绕二圈纱线的双层变量送纱轮31,定量送纱轮32则是由陶瓷轮或表面经硬化处理的实体轮或金属棒轮所构成的送纱轮。

该第一导纱单元40基本上是固设于固定板12上,以定位在该送纱本体10的第一侧,该第一导纱单元40呈一长方形本体,且其端轴方向与该送纱本体10的本体纵长方向约呈相互平行的空间位置,该第一导纱单元40于其后端设有一导纱臂41,兹为配合整体牵纱空间形态的创新,以及与下述入纱单元50与导纱眼总成60的空间位置相搭配,该导纱臂41一端沿着本体外型弯曲,并且有垂直凸伸出本体的区段,而在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垂直段416,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垂直段416末端的导纱眼框架417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是设在与该第一导纱单元 40所固设于该送纱本体10的第二侧,即使该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第二导纱眼43、44设置在与该变量送纱轮31牵纱空间相接近又相对应的空间位置。

该导纱臂41具有受牵引而旋摆的张力机制,如上所述该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是转折位于送纱本体10及送纱轮组30第二侧,该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能随该导纱臂41 的送纱量需求大小自动调整而对应其送纱张力变动,又该第一导纱单元40于其端轴方向的前端部(即接近该送纱轮组30较大空间的前端部)凸伸设有一调节件42以方便调整导纱臂41的送纱张力大小。

该入纱单元50固设于该送纱本体10的前端部,该入纱单元50具有一入纱导纱臂51及入纱压纱器52,用以引导纱线70进入该送纱装置100中,该入纱导纱臂51上方设有入纱导纱眼511,该入纱压纱器52的下方设有一滤纱器53,该入纱导纱臂51在其下方设有一导纱架54,该导纱架54设有一导入导纱眼55。

该导纱眼总成60也与该入纱单元50固设于该送纱本体10的前端部,位于送纱轮组30的前侧,其上端水平延伸设有一垂直于该导纱眼总成60的固定片61,用以固设于该导纱架54下方,该导纱眼总成60设一入纱导纱部62及一出纱导纱部63,该入纱导纱部62位于送纱本体10的第一侧,该出纱导纱部63位于送纱本体10的第二侧,该入纱导纱部62嵌设第一导纱眼621、第二导纱眼622及出纱导纱部63嵌设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该导纱眼总成60其下端设有导引导纱眼64。

上述的导入导纱眼55、导出导纱眼13、出纱导纱眼14与导纱眼总成60下端的导引导纱眼 64及第一导纱单元40上的第一导纱眼43、第二导纱眼44及导纱眼总成60的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第二导纱眼622、导纱眼总成60的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 632是采用快穿孔,快穿孔设有由孔口向内延伸的缝隙,使纱线70由孔口侧面向内导入即可,而不用再进行传统的穿纱作业。

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二圈纱线 70,定量送纱轮32绕设半圈至三圈纱线70;该纱线70是从该送纱本体10前端部进入该送纱装置100,其牵绕方式为:该纱线70先由该入纱导纱臂51上的入纱导纱眼511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52及滤纱器53,继牵入该导纱架54的导入导纱眼55,该纱线70接续导入导纱眼总成60 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一圈,而牵入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及导纱眼总成60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绕经导纱眼总成60入纱导纱部62的第二导纱眼622,再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一圈,而牵入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二导纱眼44,再牵入导纱眼总成60出纱导纱部63的第二导纱眼632,继牵入导纱眼总成60下端的导引导纱眼64,使该纱线70于该定量送纱轮32上至少绕设半圈(定量送纱轮只有部份轮面碰到纱线)至三圈后,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该纱线70接续牵过该出纱压纱器15而由出纱导纱眼14出纱,而该出纱压纱器15与出纱导纱眼14之间可由该出纱停车侦知臂16侦测该纱线70的出纱及停车状态,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

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二圈纱线 70,定量送纱轮32绕三圈以上的纱线70;前述该纱线70的牵绕方式是进一步于该定量送纱轮 32上绕设三圈以上后再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定量送纱;也就是说,在相同的纱线70穿引路径上不必作任何变换,只需增加定量送纱轮32上纱线70的绕设圈数,即可达成定量送纱的目的,因此,不需剪断纱线70,也不需改变送纱零组件的配置位置及工序,而使送纱装置的实施变化极为便捷。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上述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与导纱眼总成60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第二导纱眼622及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仅使用一个快穿孔,或将双眼快穿孔改为单眼快穿孔,使绕纱路径更为简化又快速,而获得相同的功效。

请参阅图6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一圈纱线70,定量送纱轮32绕设半圈至三圈纱线70;其绕纱路径为:该纱线70先由该入纱导纱臂51上的入纱导纱眼511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52及滤纱器53,继牵入该导纱架54的导入导纱眼55,该纱线70接续牵过导纱眼总成60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或第二导纱眼622,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一圈,而牵入该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或第二导纱眼44,绕经导纱眼总成60 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或第二导纱眼632,继牵入该导纱眼总成60下端的导引导纱眼 64,使该纱线70于该定量送纱轮32上绕设半圈至三圈后,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该纱线70接续牵过该出纱压纱器15而由出纱导纱眼14出纱,而该出纱压纱器15与出纱导纱眼14之间可由该出纱停车侦知臂16侦测该纱线70的出纱及停车状态,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

请参阅图7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的第四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一圈纱线70;前述该纱线70的牵绕方式是进一步于该定量送纱轮32上绕设三圈以上后再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定量送纱;也就是说,在相同的纱线70穿引路径上不必作任何变换,只需增加定量送纱轮32上纱线70的绕设圈数,即可达成定量送纱的目的,因此,不需剪断纱线70,也不需改变送纱零组件的配置位置及工序,而使送纱装置的实施变化极为便捷。

本实施例前述的第一导纱单元40是固设于该送纱本体10的第一侧,当然也可以固设于该送纱本体10第二侧,使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相对位于送纱本体10 及送纱轮组30第一侧,导纱眼总成60的入纱导纱部62设于送纱本体10的第二侧,出纱导纱部 63设于送纱本体10的第二侧,而可得到相同的效果。

本实施例导纱眼总成60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第二导纱眼622及出纱导纱部63 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及导引导纱眼64均是设置在变量送纱轮31及定量送纱轮32 的前端位置,变量送纱轮31及定量送纱轮32的左右及后端空间均无阻碍构件,因此,本实施例的纱线70牵绕操作极为容易、快速及断纱停车修复具有迅速、便利等积极功效,是本实施例前所未见的创意。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纱线70在定量送纱轮32上的绕设圈数依实际需求可以是半圈至三圈或是三圈以上,并配合在变量送纱轮31可选择绕设一圈或是二圈的方式可以组合出不同牵绕方式。

请参阅图8A及图8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未送纱状态及送纱状态的上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未送纱时,该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 是转折位于送纱本体10及送纱轮组30的第二侧,即位于变量送纱轮31外周的外的空间位置,并与导纱眼总成60距离较远,使纱线70的长度在导纱眼总成60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 631、第二导纱眼632到X位置之间的长度较长,同时,纱线70在该变量送纱轮31上接触面少,如图8A及图8B所示的X-Y位置约为1/4,使纱线70与变量送纱轮31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至最小限度,对纱线结构表面的光泽性可维持至最佳状态,可大幅延长变量送纱轮31的使用寿命;而在送纱量需求最大时,纱线70在受张力牵引下拉动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靠近导纱眼总成60,使纱线70绕设在变量送纱轮31上接触面增加如图8B所示的X-Z位置约为1/2,并将纱线70在导纱眼总成60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到X 位置之间的长度缩短,以大量送纱,应付需求。而当在大量送纱情况下,停止送纱或减少送纱量时,纱线70张力减小,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旋摆回到未送纱的原位或与导纱眼总成60距离较远的位置,使纱线70的长度在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 631、第二导纱眼632到X位置之间的长度拉长,因此可吸收多余的纱线70,以杜绝纱线反绕,而可防止送纱轮意外停车的困扰及提高纱线的品质。

请参阅图2、图9及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第一导纱单元40的导纱臂41的夹角及长度实施例,该第一导纱单元40的导纱臂41设一插杆段411连接一朝下垂直设置的第一垂直段412,该第一垂直段412连接一第一水平曲折段413,再连接一第二水平曲折段414又连接一第三水平曲折段415,该第三水平曲折段415连接一第二垂直段416,该第二垂直段416垂直连接一导纱眼框架417;其中,该第一水平曲折段413与第二水平曲折段414之间的夹角θ1可为94至114度之间,较佳为104度;该第二水平曲折段414与第三水平曲折段415之间的夹角θ2 可为135至155度之间,较佳为145度;第三水平曲折段415与导纱眼框架417之间的夹角θ3可为80至100度之间,较佳为90度;而插杆段411的长度为12mm至22mm之间,较佳为17mm;第一垂直段412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较佳为11mm;第一水平曲折段413的长度为34mm 至44mm之间,较佳为39mm;第二水平曲折段414的长度为51mm至61mm之间,较佳为56mm;第三水平曲折段415的长度为17mm至27mm之间,较佳为22mm;第二垂直段416的长度为4mm 至14mm之间,较佳为9mm;导纱眼框架417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较佳为11mm;该第一导纱单元40的导纱臂41设有特定的夹角及长度,可以达到上述未送纱状态及送纱状态下,使纱线70与变量送纱轮31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至最小限度,对纱线结构表面的光泽性可维持至最佳状态,可大幅延长变量送纱轮31的使用寿命,而在送纱量需求最大时,可以大量送纱,应付需求,而当在大量送纱情况下,停止送纱或减少送纱量时,以杜绝纱线反绕,而可防止送纱轮意外停车的困扰及提高纱线品质的效果。

请参阅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部份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相关说明,两者的差异在于:该送纱装置100A 的送纱轮组30A是采用一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31A,该第一导纱单元40及导纱眼总成60仅使用一个快穿孔,或使用单眼快穿孔,其一种绕纱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绕纱方式相同,即为变量送纱轮31A绕一圈纱线70,而定量送纱轮32绕设半圈至三圈纱线70,另一种绕纱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第四种绕纱方式相同,即为变量送纱轮31A绕一圈纱线70,而定量送纱轮32绕三圈以上的纱线70,其绕纱方式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省略相关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大部份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相关说明,两者的差异在于:该送纱装置100B的送纱轮组30B是采用二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31A,其第一种绕纱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绕纱方式相同,即为二个变量送纱轮31A各绕一圈纱线70,而定量送纱轮32绕设半圈至三圈纱线70;第二种绕纱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绕纱方式相同,即为二个变量送纱轮31A各绕一圈纱线70,而定量送纱轮32绕三圈以上的纱线70;第三种绕纱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绕纱方式相同,即为二个变量送纱轮31A其中一个变量送纱轮 31A绕一圈纱线70,而定量送纱轮32绕设半圈至三圈纱线70;第四种绕纱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第四种绕纱方式相同,即为二个变量送纱轮31A其中一个变量送纱轮31A绕一圈纱线70,而定量送纱轮32绕三圈以上的纱线70;其绕纱方式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省略相关说明。

请参阅图13至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部份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相关说明,两者的差异在于:该送纱装置100C的导纱眼总成60C的上端延伸设有一垂直固定片61C,以固设于该导纱架54,而位于送纱轮组30的前侧,该导纱眼总成60C的两侧向上延伸设有一固定片67C,以供导纱单元的第二导纱单元40C固定,该第二导纱单元40C也可以如第一实施例固设于该送纱本体10第一侧,该第二导纱单元40C是呈一长方形本体,且其端轴方向是与该送纱本体10的本体纵长方向约呈相互平行的设置,该第二导纱单元40C于其端轴方向的后端部设有一导纱臂41C,该导纱臂41C 具有受牵引而旋摆的张力机制,其尾端并延伸有一第二垂直段415C,该第二垂直段415C末端连设的导纱眼框架416C设有与该变量送纱轮31相对应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该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转折位于送纱本体10及送纱轮组30第二侧,该第二导纱单元40C 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能随该导纱臂41C的调整而完成其准确位置的变动,该第二导纱单元40C于其侧面设有一调节件42C以调整自动导纱臂41C的送纱张力大小。

该导纱眼总成60C设一入纱导纱部62及一出纱导纱部63,该入纱导纱部62位于送纱本体 10的第一侧,该出纱导纱部63位于送纱本体10的第二侧,该入纱导纱部62嵌设第一导纱眼621、第二导纱眼622及出纱导纱部63嵌设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该导纱眼总成60其下端设有导引导纱眼64。

上述的导纱眼总成60C下端的导引导纱眼64及第二导纱单元40C上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及导纱眼总成60C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第二导纱眼622及出纱导纱部 63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是采用快穿孔,该快穿孔设有由孔口向内斜伸的缝隙,以使纱线70由孔口向内导入即可,而不用再进行传统的穿纱作业。

请参阅图13及图15所示,为第四实施例的第一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二圈纱线70,定量送纱轮32绕设半圈至三圈纱线70;该纱线70是从该送纱本体10前端部进入该送纱装置100C,其牵绕方式为:该纱线70先由该入纱导纱臂51上的入纱导纱眼511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52及滤纱器53,继牵入该导纱架54的导入导纱眼55,该纱线70接续牵过导纱眼总成60C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一圈,而牵入第二导纱单元40C 的第一导纱眼43,绕经导纱眼总成60C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绕经入纱导纱部62的第二导纱眼622,再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一圈,而牵入第二导纱单元40C的第二导纱眼44,绕经导纱眼总成60C出纱导纱部63的第二导纱眼632,继牵入该导纱眼总成60C下端的导引导纱眼64,使该纱线70于该定量送纱轮32上绕设半圈至三圈后,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该纱线70 接续牵过该出纱压纱器15而由该出纱导纱眼14出纱,而该出纱压纱器15与出纱导纱眼14之间可由该出纱停车侦知臂16侦测该纱线70的出纱及停车状态,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然在实际操作使用时,如果该纱线70的出纱张力状态稳定时,其出纱压纱器15的压纱作用力可以减至最小限度,甚至可省略出纱压纱器15而直接出纱也未尝不可,谨此说明。

第四实施例的第二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二圈纱线70,定量送纱轮32绕三圈以上的纱线70;前述该纱线70的牵绕方式是进一步于该定量送纱轮32上绕设三圈以上后再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定量送纱。

上述第二导纱单元40C的第一导纱眼43、第二导纱眼44及导纱眼总成60C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第二导纱眼622及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仅使用一个快穿孔,或将双眼快穿孔改为单眼快穿孔,使绕纱路径更为简化,而获得相同的功效。

第四实施例的第三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一圈纱线70,定量送纱轮32绕设半圈至三圈纱线70;其绕纱路径为:该纱线70先由该入纱导纱臂51上的入纱导纱眼511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52及滤纱器53,继牵入该导纱架54的导入导纱眼55,该纱线70接续牵过导纱眼总成60C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或第二导纱眼622,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一圈,而牵入该第二导纱单元40C的第一导纱眼43或第二导纱眼44,经导纱眼总成60C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或第二导纱眼632,继牵入该导纱眼总成60C下端的导引导纱眼64,而使该纱线70于该定量送纱轮32上绕设半圈至三圈后,由该导出导纱眼13牵出,该纱线70接续牵过该出纱压纱器15而由该出纱导纱眼14出纱,而该出纱压纱器15与出纱导纱眼14之间可由该出纱停车侦知臂16侦测该纱线70的出纱及停车状态,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

第四实施例的第四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一圈纱线70,定量送纱轮32绕三圈以上的纱线70;前述该纱线70的牵绕方式是进一步于该定量送纱轮32上绕设三圈以上后,再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定量送纱。

请参阅图16A及图16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在未送纱状态及送纱状态的上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在未送纱时,该第二导纱单元40C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转折位于送纱本体10及送纱轮组30的第二侧,即位于变量送纱轮31外周之外的空间位置,并与导纱眼总成60C距离较远,使纱线70的长度在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到X1位置之间的长度较长,同时,纱线70在该变量送纱轮31上接触面少,如图16A及图 16B所示的X1-Y1位置约为1/4,使纱线70与变量送纱轮31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至最小限度,对纱线结构表面的光泽性可维持至最佳状态,可大幅延长变量送纱轮31的使用寿命;而在送纱量需求最大时,纱线70在受张力牵引下拉动第二导纱单元40C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 44靠近导纱眼总成60C,使纱线70绕设在变量送纱轮31上接触面增加如图16B所示的X1-Z1位置约为1/2,并将纱线70在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到X1位置之间的长度缩短,以大量送纱,应付需求。

而当在大量送纱情况下,停止送纱或减少送纱量时,纱线70张力减小,第二导纱单元40C 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旋摆回到未送纱的原位或与导纱眼总成60C距离较远的位置,使纱线70的长度在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到X1位置之间的长度拉长,因此可吸收多余的纱线70,以杜绝纱线反绕,而可防止送纱轮意外停车的困扰及提高纱线的品质。

本实施例前述的第二导纱单元40C是固设在导纱眼总成60C或送纱本体10的第一侧,当然也可以固设在导纱眼总成60C或送纱本体10的第二侧,使第二导纱单元40C的第一导纱眼43、第二导纱眼44转折位于送纱本体10及送纱轮组30的第一侧,而导纱眼总成60C的入纱导纱部 62设于送纱本体10的第二侧,出纱导纱部63设于送纱本体10的第二侧,而可获得相同的功效。

本实施例的导纱眼总成60C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第二导纱眼622及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及导引导纱眼64均是设置在变量送纱轮31及定量送纱轮32的前端,使变量送纱轮31及定量送纱轮32的左右及后端空间均无阻碍构件,因此,本实施例的纱线70牵绕操作极为容易、快速及断纱停车修复具有迅速、便利等积极功效。

请参阅图14、图17及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第二导纱单元40C的导纱臂41C 的夹角及长度实施例,该第二导纱单元40C的导纱臂41C设一插杆段411C连接一朝下垂直设置的第一垂直段412C,该第一垂直段412C连接一第一水平曲折段413C,第一水平曲折段413C 连接一第二水平曲折段414C,该第二水平曲折段414C连接一第二垂直段415C,该第二垂直段 415C垂直连接一导纱眼框架416C;其中,该第一水平曲折段413C与第二水平曲折段414C之间的夹角θ4为94至114度之间,较佳为104度;该第二水平曲折段414C与导纱眼框架416C之间的夹角θ5为45至65度之间,较佳为55度;而插杆段411C的长度为13mm至23mm之间,较佳为18mm;第一垂直段412C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较佳为11mm;第一水平曲折段413C 的长度为34mm至44mm之间,较佳为39mm;第二水平曲折段414C的长度为56mm至66mm之间,较佳为61mm;第二垂直段415C的长度为2mm至9mm之间,较佳为4mm;导纱眼框架416C 的长度为6mm至16mm之间,较佳为11mm;该第二导纱单元40C的导纱臂41C设有特定的夹角及长度,可以达到上述未送纱状态及送纱状态下,使纱线70与变量送纱轮31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至最小限度,对纱线结构表面的光泽性可维持至最佳状态,可大幅延长变量送纱轮31的使用寿命,而在送纱量需求最大时,可以大量送纱,应付需求,而当在大量送纱情况下,停止送纱或减少送纱量时,以杜绝纱线反绕,而可防止送纱轮意外停车的困扰及提高纱线品质的效果。

此间应予以说明,本实施例也可以如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将送纱轮组30的变量送纱轮采用一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31A,或采用二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31A,而获得相同的效果。

请参阅图19至图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该送纱装置100D是因应弹性功能纱 (例如包覆纱等)使用,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第四实施例大部份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相关说明,两者的差异在于:该送纱装置100D的入纱单元50 的滤纱器53与导入导纱眼55之间增设一前段控纱器56,并在该导纱眼总成60下端位于定量送纱轮32直径相对应位置的前侧增设一分纱杆80;该前段控纱器56包括有一套筒561及两侧的控纱器臂杆562,该二个控纱器臂杆562是分别枢设于该送纱本体10的两侧;该分纱杆80由一套筒81与螺杆82所构成,在导纱眼总成60的下端的导引导纱眼64两侧崁柱65择一设一分纱杆80,使该分纱杆80位于定量送纱轮32直径相对应位置的前侧;由于前段控纱器56的设置,绕纱时纱线70绕经前段控纱器56,当入纱的纱线70异常或断纱时,该前段控纱器56立即动作,马上停机,使纱线的尾端仍留在送纱装置100D内,并使纱线的尾端不会送进圆针织机内制成瑕疵织品,且使容易接续纱线修复;而绕纱时纱线70绕经该分纱杆80,使弹性功能纱在因应织造时张力大小变化而赋予弹性分纱疏导作用,避免纱线纠缠在定量送纱轮32而停机,该分纱杆 80的套筒81可以自由转动,使分纱杆80在分纱导纱时能随纱线的分纱导纱而转动,而使纱线在分纱杆80上的分纱导纱部位不会固定在某一角度外周面上,因此套筒81不易于发生摩损,使对分纱导纱的顺滑性较为理想,分纱导纱作业更加顺畅。

请参阅图19及图21所示,为第五实施例的第一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二圈纱线70,定量送纱轮32及分纱杆80绕设一圈至三圈纱线70;该纱线70是从该送纱本体10前端部进入该送纱装置100D,其牵绕方式为:该纱线70先由该入纱导纱臂51上的入纱导纱眼511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52及滤纱器53,绕经前段控纱器56,继牵入该导纱架54的导入导纱眼 55,该纱线70接续导入导纱眼总成60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 一圈,而导入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及导纱眼总成60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 631、入纱导纱部62的第二导纱眼622,再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一圈,而导入第一导纱单元40 的第二导纱眼44后,再牵入导纱眼总成60出纱导纱部63的第二导纱眼632及下端的导引导纱眼 64,使该纱线70于该定量送纱轮32并绕经分纱杆80至少绕设一圈以上至三圈,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导出,该纱线70接续牵过该出纱压纱器15而由出纱导纱眼14出纱,而该出纱压纱器15与出纱导纱眼14之间可由该出纱停车侦知臂16侦测该纱线70的出纱及停车状态,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

第五实施例的第二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二圈纱线70,定量送纱轮32及分纱杆80绕三圈以上的纱线70;前述该纱线70的牵绕方式是进一步于该定量送纱轮32及分纱杆80 上绕设三圈以上后,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定量送纱;因此,不需剪断纱线70,也不需改变送纱零组件的配置位置及工序,而使送纱装置的实施变化极为便捷。

请参阅图22所示,上述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及导纱眼总成60 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第二导纱眼622及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第二导纱眼632仅使用一个快穿孔或将双眼快穿孔改为单眼快穿孔,使绕纱路径更为简化又快速,而获得相同的功效。

请参阅图22所示,第五实施例的第三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一圈纱线70,定量送纱轮32及分纱杆80绕设一圈至三圈纱线70;其绕纱路径为:该纱线70先由该入纱导纱臂 51上的入纱导纱眼511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52及滤纱器53,绕经前段控纱器56,继牵入该导纱架54的导入导纱眼55,该纱线70接续牵过导纱眼总成60入纱导纱部62的第一导纱眼621 或第二导纱眼622,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一圈,而牵入该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或第二导纱眼44,经导纱眼总成60出纱导纱部63的第一导纱眼631或第二导纱眼632,继牵入该导纱眼总成60下端的导引导纱眼64,使该纱线70于该定量送纱轮32并绕经分纱杆80至少绕设一圈以上至三圈,而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该纱线70接续牵过该出纱压纱器15而由出纱导纱眼 14出纱,而该出纱压纱器15与出纱导纱眼14之间可由该出纱停车侦知臂16侦测该纱线70的出纱及停车状态,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

第五实施例的第四种绕纱方式,即为变量送纱轮31绕一圈纱线70,定量送纱轮32及分纱杆80绕三圈以上的纱线70;前述该纱线70的牵绕方式是进一步于该定量送纱轮32及分纱杆80 绕设三圈以上后,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定量送纱。

请参阅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二、第五实施例大部份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相关说明,两者的差异在于:该送纱装置100E的送纱轮组30A采用一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31A,第一导纱单元40的与导纱眼总成60的导纱眼改为单眼快穿孔,其绕纱方式是在变量送纱轮31A绕设一圈,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并绕经分纱杆80至少一圈至三圈后,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变量定量送纱。

前述该纱线70的牵绕方式是进一步于该定量送纱轮32及分纱杆80上绕设三圈以上后,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定量送纱。

请参阅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三、第五实施例大部份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相关说明,两者的差异在于:该送纱装置100F的送纱轮组30B是采用二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31A,其第一种绕纱方式是在二个变量送纱轮31A各绕设一圈,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并绕经分纱杆80至少一圈至三圈后,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第二种绕纱方式是进一步于该定量送纱轮32及分纱杆80上绕设三圈以上后,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 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定量送纱;第三种绕纱方式是在二个变量送纱轮31A其中一个变量送纱轮31A绕一圈纱线70,而绕经定量送纱轮32并绕经分纱杆80绕设至少一圈至三圈纱线70;第四种绕纱方式是在二个变量送纱轮31A其中一个变量送纱轮31A绕一圈纱线70,而绕经定量送纱轮32并绕经分纱杆80三圈以上的纱线70;其绕纱方式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省略相关说明。

请参阅图2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五实施例大部份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相关说明,两者的差异在于:送纱装置100G是以一支分纱杆90取代该导纱眼总成60,该分纱杆90以定位板901固定在入纱单元50的导纱架54 下方,位于该送纱轮组30的前侧,该分纱杆90设有多数齿状导纱部91,而形成多数凹部911,其绕纱路径为:该纱线70先由该入纱导纱臂51上的入纱导纱眼511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52 及滤纱器53,绕经前段控纱器56,继牵入该导纱架54的导入导纱眼55,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 一圈而牵入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该纱线70接续导入分纱杆90的凹部911,再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一圈,而牵入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二导纱眼44,再牵入分纱杆90的凹部911,继牵入使该纱线70于该定量送纱轮32并绕经分纱杆90的凹部911至少绕设一圈以上至三圈,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导出,该纱线70接续牵过该出纱压纱器15而由出纱导纱眼14出纱,而该出纱压纱器15与出纱导纱眼14之间可由该出纱停车侦知臂16侦测该纱线70的出纱及停车状态,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

同理,前述该纱线70的牵绕方式是进一步于该定量送纱轮32及分纱杆90的凹部911绕设三圈以上后,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定量送纱。

上述送纱装置100G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及第二导纱眼44仅使用一个快穿孔或将双眼快穿孔改为单眼快穿孔,使绕纱路径更为简化又快速,而获得相同的功效。

其绕纱路径为:该纱线70先由该入纱导纱臂51上的入纱导纱眼511入纱,经过该入纱压纱器52及滤纱器53,绕经前段控纱器56,继牵入该导纱架54的导入导纱眼55,绕经该变量送纱轮31一圈而牵入第一导纱单元40的第一导纱眼43或第二导纱眼44,该纱线70接续导入分纱杆 90的凹部911,继牵入使该纱线70于该定量送纱轮32并绕经分纱杆90的凹部911至少绕设一圈以上(至三圈),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导出,该纱线70接续牵过该出纱压纱器15而由出纱导纱眼14出纱,而该出纱压纱器15与出纱导纱眼14之间可由该出纱停车侦知臂16侦测该纱线70的出纱及停车状态,借此,以进行变量送纱。

前述该纱线70之牵绕方式可进一步于该定量送纱轮32及第一分纱杆90的凹部911绕设三圈以上后,再绕经该定量送纱轮32后出纱,而由导出导纱眼13牵出,借此,以进行定量送纱。

上述送纱装置100G的分纱杆90于必要时也可以增设一支或一支以上的分纱杆,而获得相同的效果。

此间应予以说明,本实施例也可以如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将送纱轮组30的变量送纱轮采用一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31A,或采用二个可绕一圈纱线的单层变量送纱轮31A,而获得相同的效果。

上述第五、六、七及八实施例的导纱单元是以第一导纱单元40为例说明,当然也可以第二导纱单元40C取代而获得相同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送纱本体10后端部下方设有的导出导纱眼13、出纱导纱眼14、出纱压纱器15及出纱停车侦知臂16也可以移设在圆针织机的纱架环圈上(未图示),使该送纱本体10后下方并无构件存在,使纱线70牵绕操作更为容易、快速及断纱停车修复具有迅速、便利等积极功效。

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导纱单元40、第二导纱单元40C是固设于送纱本体10左、右侧,当然固设于送纱本体10后下侧的垂直方向也属可行。

又,上述的导纱眼是以具有快穿孔为例说明,当然也可以使用穿入式的导纱眼替代而可获得相同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由于能使纱线的入纱构件及纱线牵绕具有集中、简易及较大的操作作业空间,进而使纱线牵绕的操作及断纱停车的修复具有迅速、便捷顺畅等积极功效。

本实用新型由于能使纱线的入纱构件及牵绕的主要操作空间皆集中在送纱装置本体前端部,进而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以便利纱线牵绕,且不易受到圆针织机上相邻送纱装置所干扰。

本实用新型又由于导纱眼均采用快穿孔,绕纱时纱线由孔口向内导入即可,而不用进行一如传统的穿纱作业,使纱线牵绕的作业迅速、便捷顺畅。

本实用新型因其变量送纱轮及定量送纱轮均采用表面经硬化处理或陶瓷送纱轮,可以大幅减少更换送纱轮的频率,并可防止纱线纠缠绕设,其能使纱线与送纱轮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至最小限度,以利提高送纱轮的送纱量及达成提高产量的效果,同时对纱线结构表面的光泽性可维持至最佳状态,以确保布匹织造的最佳品质。

请参阅图2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体上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相关说明,两者的差异在于:该送纱装置100 的送纱轮组30A中的定量送纱轮32A是采用如图所示的表面经硬化处理的粗糙面实体轮,其纱线70的绕设方式皆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四种绕纱方式并具有相同功能,为简化起见,故省略相关说明。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确实为一相当优异的创思,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所延伸的变化,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特此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