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张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2480发布日期:2018-07-07 19:4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纱线张力器。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技术领域所常用的纱线张力器主要包括经编机用的陶瓷环式张力器以及纬编机用的张力器。经编机用的陶瓷环式张力器,在陶瓷环的自身重力的作用力下等作用下压住纱线,从而增大或者减少纱线的摩擦力,达到控制纱线的张力;其只适用于经编机花纱张力要求均与比较度比较低,纱速度比较慢的情况。纬编机用的张力器多数为轻便弹簧压片式,结构简单,纱速要求快,张力控制不稳定,由于纬编机器进纱端需要电子输纱器或者MPF积极送经器来重新整理张力,使得纱线张力一致平衡。

上述两种纱线张力器的纱线张力调节范围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时间以及成本控制纱线的张力,生产效率较低,产品损伤较大,质量存在较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纱线张力器,通过设置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以及张力调节器,有效、稳定地调节纱线的张力,较大地节约纱线张力调节所损耗的时间、成本,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纱线张力器,包括底座主体、至少两个第一导轮、至少一个第二导轮、压片以及至少两个张力调节器;底座主体的水平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底座主体的长方形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纱线端口以及第二纱线端口,第一纱线端口与第二纱线端口的中心线位于同一中轴线上;至少两个第一导轮沿长方形的长度方向并列间隔设置于底座主体上,至少一个第二导轮并列间隔设置于至少两个第一导轮之间,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的中心线位于中轴线的下方,第一导轮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第一导轮两端的第一凸起结构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凹陷结构沿长方形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形状为第一形状,第二导轮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导轮两端的第二凸起结构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凹陷结构沿长方形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形状为第二形状;压片形状与底座主体的水平横截面形状相适配,压片设置于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上方;至少两个张力调节器沿长方形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压片上,张力调节器可扭动旋转。

进一步地,纱线张力器还包括摩擦刹车片,摩擦刹车片设置于压片与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之间,且摩擦刹车片与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为可滚动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摩擦刹车片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地,第一导轮包括第一中心轴承以及两个第一导向轮,两个第一导向轮分别形状相适配设置于第一中心轴承的两端形成第一凸起结构,两个第一导向轮之间的第一中心轴承部分相对于第一凸起结构形成第一凹陷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凹陷结构的第一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第二导轮包括第二中心轴承以及两个第二导向轮,两个第二导向轮分别形状相适配设置于第二中心轴承的两端形成第二凸起结构,两个第二导向轮之间的第二中心轴承部分相对于第二凸起结构形成第二凹陷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凹陷结构的第二形状为六边形。

进一步地,第一导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导轮沿长方形的长度方向并列间隔设置于底座主体上。

进一步地,第二导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导轮分别并列间隔设置于两个第一导轮之间。

进一步地,张力调节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张力调节器两两沿长方形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于压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纱线张力器,通过设置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以及张力调节器,有效、稳定地调节纱线的张力,较大地节约纱线张力调节所损耗的时间、成本,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张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张力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张力器图2中沿B-B剖切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张力器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张力器图2中沿C-C剖切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张力器图3中沿F-F剖切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张力器张力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座主体11,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压片14,张力调节器15,第一纱线端口16,第二纱线端口17,中轴线18,第一凸起结构121,第一凹陷结构122,第一中心轴承123,第一导向轮124,第二凸起结构131,第二凹陷结构132,第二中心轴承133,第二导向轮134,摩擦刹车片1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纱线张力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俯视图。该纱线张力器包括底座主体11、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压片14以及张力调节器15。

底座主体11的水平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即底座主体11垂直于底座主体11梁的轴向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底座主体11的上述长方形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纱线端口16以及第二纱线端口17,第一纱线端口16与第二纱线端口1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中轴线18上。具体地,第一纱线端口16为进纱陶瓷眼端口,由于第一纱线端口16直接面对纱筒,张力波动较大,为防止纱线缠绕在张力器上造成张力过紧,因此第一纱线端口16的开口较大。第二纱线端口17为出纱陶瓷眼端口,较优地,由于纱线出纱的角度各不一样,因此第二纱线端口17可设计为凸出的陶瓷眼结构,从而使得出纱的每个角度不会造成张力的大幅波动。

请进一步参阅图3、5、6,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轮12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导轮13的数量为两个。三个第一导轮12沿底座主体的长方形水平横截面的长度方向并列间隔设置于底座主体11上,两个第二导轮13并列间隔设置于两个第一导轮12之间;即一个第二导轮13设置于两个第一导轮12之间,两个第一导轮12之间间隔设置有一个第二导轮13。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的中心线位于上述第一纱线端口16以及第二纱线端口17的中轴线18的下方。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轮12及第二导轮13的数量也可为其他,例如第一导轮12为两个,第二导轮13为一个,此处不作过多限制。

请进一步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纱线张力器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导轮1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121、第二导轮1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131,第一导轮12两端的第一凸起结构121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凹陷结构122沿底座主体11的水平横截面长方形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形状为第一形状,第二导轮13两端的第二凸起结构131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凹陷结构132沿上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形状为第二形状。本实施例中,三个第一导轮12均包括第一中心轴承123以及两个第一导向轮124,两个第一导向轮124分别形状相适配设置于第一中心轴承123的两端形成上述第一凸起结构121,两个第一导向轮124之间的第一中心轴承123部分相对于第一凸起结构121形成第一凹陷结构122,该第一凹陷结构122的剖面形状即第一形状优选为圆形。两个第二导轮13均包括第二中心轴承123以及两个第二导向轮134,两个第二导向轮134分别形状相适配设置于第二中心轴承133的两端形成第二凸起结构131,两个第二导向轮134之间的第二中心轴承133部分相对于第二凸起结构131形成第二凹陷结构132,该第二凹陷结构132的剖面形状即第二形状优选为六边形。

上述第一导轮12及第二导轮13的凸起、凹陷结构设计,能够有利于控制导轮的摩擦力,使得纱线独立、顺畅地完成送纱。通过第一导轮12与第二导轮13的配套设计,能够有效控制纱线的打滑情况,更好地保障纱线各自独立地工作,彼此互不干扰。第二导轮13的凹陷结构的六边形设计有利于增加纱线的抱合力。此外,本实施例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的中心轴承结构设计,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使得纱线张力器不至于损坏,在调节纱线张力时,结构稳定。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轮12的第一形状、第二导轮13的第二形状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第一形状可为五边形,第二形状可为八边形等其他形状。

压片14形状与底座主体11的水平横截面形状相适配,压片14设置于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上方。本实施例中,压片14相对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为部分镂空结构设置。至少两个张力调节器15沿底座主体11的长方形水平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压片14上,张力调节器15可扭动旋转。

请进一步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张力调节器1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张力调节器15两两沿底座主体11的长方形水平横截面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于压片14上。本实施例中,张力调节器15上设置有数字大小为1-10的刻度,每一个刻度代表一个档位大小的张力,数字越大代表张力越大,可通过扭动旋转张力调节器15提供相应的张力。不同粗细的纱线对应不同的刻度数据,可通过记录相应的张力调节器15记录,从而在下次生产过程中提供更准确的张力。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张力调节器15也可设置其他刻度,对应相应的档位大小的张力,此处不作过多限制。

本实施例中,纱线张力器还包括摩擦刹车片19,摩擦刹车片19设置于压片14与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之间,且摩擦刹车片19与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为可滚动接触设置。摩擦刹车片19的材质优选为橡胶。通过在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与压片14之间设置摩擦刹车片19,起到耐热耐高温的作用,提高纱线张力器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纱线张力器也可不设置摩擦刹车片,此处不作过多限制。

本实施例中,纱线从第一纱线端口16进入,即纱线从上述中轴线18进入纱线张力器,依次经过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第一导轮12,通过张力调节器15调节相应的张力,最后从第二纱线端口17穿出,能够增加纱线的抱合力,使得纱线独立顺畅地送纱,实现对纱线张力的稳定控制。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主体11设置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以及张力调节器15,有效、稳定地调节纱线的张力,提高纱线张力控制的精准度及稳定性,较大地节约纱线张力调节所损耗的时间、成本,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张力器适用于经编机花纱张力以及纬编大圆机弹性纱线张力的调节,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