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对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01215发布日期:2018-08-19 12:1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要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对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环保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钢铁、冶金、化工、电力等烟气的粉尘治理大量采用袋式除尘法。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高温含尘烟气一般来说具有自身的特点:烟气浓度较高,波动较大;烟气温度高;含有酸性气体和湿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鉴于燃煤烟气其苛刻的工况条件,许多厂家使用pps纤维、p84纤维和ptfe纤维制作过滤材料。而这几种纤维的价格都比较高,且不同程度的存在耐腐蚀性差、耐水解性差、耐高温性差等缺点。

玻璃纤维覆膜滤料是在玻璃纤维织物表面覆合膨化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而制成的高效过滤材料,它综合了二者的优点,具备柔软、润滑、疏水等性能,是处理高温、高湿、腐蚀性烟尘的理想滤料。此外,与传统滤料相比,玻纤覆膜滤料在过滤机理上实现了表面过滤,过滤效率高,过滤阻力低,处理风量大,使用寿命长。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透气性能,但它的耐挠耐折性极差,在脉冲清灰时很容易被损坏。

因此,有必要对采用处理剂对玻纤织物表面进行处理,改善其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得到的玻纤滤料,强度高、透气性能好,同时具有优良的耐折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包括水和如下组分: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包括水和如下组分:

优选的,所述氟聚物乳液选自聚四氟乙烯乳液和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稀共聚物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硅油乳液选自甲基硅油、苯甲基硅油、羟基硅油和含氢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关联介质为甲醇或甲酸。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还包括0~40重量份的环氧乳液。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还包括0~40重量份的聚氨酯乳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氟聚物乳液、硅油乳液、交联剂、表面活性剂和关联介质混合,得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的方法,包括:

将玻纤织物在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中脱蜡、浸渍、烘干得到处理后的玻纤织物。

优选的,所述脱蜡温度为250~350℃;所述烘干温度为220~320℃;所述玻纤织物的前进速度为3m/min~6m/min;所述玻纤织物经烘干后,玻纤织物上涂覆量为40~95g/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包括水和如下组分:氟聚物乳液25~45重量份;硅油乳液0.2~10重量份;交联剂0.2~1重量份;表面活性剂0.2~2重量份;关联介质0.5~2重量份。本发明通过上述特定配比的氟聚物乳液、硅油乳液与其余组分的协同作用,最终制备得到组合物,采用上述组合物对玻纤织物进行表面处理,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膜。应用该涂层配方进行后处理得到的玻纤滤料,具有优良的耐折、耐磨及较好的耐酸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对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包括水和如下组分:

本发明提供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包括25~45重量份的氟聚物乳液;优选包括28~43重量份的氟聚物乳液;更优选包括28~40重量份的氟聚物乳液;最优选包括28~38重量份的氟聚物乳液。

按照本发明,所述氟聚物乳液优选选自聚四氟乙烯乳液和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稀共聚物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聚四氟乙烯乳液。

本发明氟聚物乳液具有优异的耐酸、防腐、耐高温和抗氧化性能。它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滤材的耐酸性和疏水性。

本发明对其来源不进行限定,市售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包括0.2~10重量份的硅油乳液;优选包括0.5~8重量份的硅油乳液;更优选包括0.6~6重量份的硅油乳液;最优选包括0.6~5重量份的硅油乳液。

本发明所述硅油乳液优选选自甲基硅油、苯甲基硅油、羟基硅油和含氢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选自甲基硅油、苯甲基硅油和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最优选选自苯甲基硅油和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最最优选为苯甲基硅油。

硅油乳液是常见的织物整理剂,可以使滤料更柔软、表面更光滑,有利于降低滤料除尘过程中的运行阻力。

本发明对其来源不进行限定,市售即可。

本发明人创造性的发现,所述氟聚物乳液和硅油乳液可以发生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玻纤滤料经后整理剂涂层后,纤维缠结更牢固,提高了玻纤滤料的拉伸强力和耐磨性;硅油乳液均匀包裹在纤维上,改善了纤维的柔软性和耐折性。

按照本发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0~40重量份的环氧乳液;优选还包括5~30重量份的环氧乳液;更优选还包括10~25重量份的环氧乳液;

本发明所述环氧乳液的分子量优选为200-800。

本发明所述特定配比的环氧乳液以及其分子量对产品综合性能有重要影响。本发明对其来源不进行限定,市售即可。

按照本发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0~40重量份的聚氨酯乳液;优选还包括5~30重量份的聚氨酯乳液;更优选还包括10~25重量份的聚氨酯乳液。

聚氨酯乳液成膜后与其余乳液协同作用,其柔韧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耐折性。本发明对其来源不进行限定,市售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包括0.2~1重量份的交联剂;优选包括0.3~0.8重量份的交联剂;更优选包括0.4~0.7重量份的交联剂;最优选为0.5~0.7重量份的交联剂。

本发明所述交联剂优选选自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硅烷偶联剂。本发明对其来源不进行限定,市售即可。

本发明所述交联剂的使用有利于增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间的结合强度,使滤料表面的高分子膜与玻纤基材结合得更牢固。

本发明提供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包括0.2~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优选包括0.5~1.5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更优选包括0.7~1.4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最优选包括0.8~1.3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所述表面活性剂能够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有利于浸渍液在滤材上良好渗透。本发明对其来源不进行限定,市售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包括0.5~2重量份的关联介质;优选包括0.5~1.8重量份的关联介质;更优选包括0.5~1.6重量份的关联介质;最优选为0.5~1.3重量份的关联介质。

本发明所述关联介质为甲醇或甲酸。本发明对其来源不进行限定,市售即可。

当本发明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总量为100份时,其各自质量份即为各自百分比值,并且总量为100%,除了上述组分外,余量为水。

本发明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组合物包括水和如下组分:

本发明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组合物包括水和如下组分:

本发明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组合物包括水和如下组分:

本发明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组合物包括水和如下组分:

本发明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组合物包括水和如下组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包括水和如下组分:氟聚物乳液25~45重量份;硅油乳液0.2~10重量份;交联剂0.2~1重量份;表面活性剂0.2~2重量份;关联介质0.5~2重量份。本发明通过上述特定配比的氟聚物乳液、硅油乳液与其余组分的协同作用,最终制备得到组合物,采用上述组合物对玻纤织物进行表面处理,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膜。应用该涂层配方进行后处理得到的玻纤滤料,具有优良的耐折、耐磨及较好的耐酸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氟聚物乳液、硅油乳液、交联剂、表面活性剂和关联介质混合,得到。

本发明对于所述混合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的方法,包括:

将玻纤织物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中脱蜡、浸渍、烘干得到处理后的玻纤织物。

本发明对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的方法首先将玻纤织物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中脱蜡。即在高温下除去淀粉等处理剂。

本发明对于所述脱蜡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

本发明所述脱蜡温度优选为250~350℃。

脱蜡之后为浸渍、轧辊;具体为:坯布用配制好的乳液进行浸渍,然后经两个辊进行挤压,除去一部分浸渍液,并能使浸渍更充分更均匀。

两辊间的间隙对上胶量很关键,本发明所述间隙为0.3-0.6mm

浸渍后为烘干,浸渍后的布进入烘干炉进行烧焙;当脱蜡和烘干炉温度稳定后,布卷以特定的生产速度向前行进。

本发明所述烘干温度优选为220~320℃;所述玻纤织物的前进速度优选为3m/min~6m/min;所述玻纤织物经烘干后,玻纤织物上涂覆量为40~95g/m2

本发明通过控制布的前进速度以及烘干温度使得产品最终的综合性能良好。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对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涂层配方为

将上述组分混合,得到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

玻纤滤料首先在300℃进行脱蜡,在高温下除去淀粉等处理剂;脱蜡后的玻纤滤料以5m/min的生产速度向前行进,用配制好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进行浸渍,然后经两个辊进行挤压,除去一部分浸渍液,并能使浸渍更充分更均匀。浸渍后的玻纤滤料进入烘干炉225℃进行高温烘焙。得到的滤材性能检测指标见下表。

实施例2

涂层配方为

将上述组分混合,得到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

玻纤滤料首先在300℃进行脱蜡,在高温下除去淀粉等处理剂;脱蜡后的玻纤滤料以5m/min的生产速度向前行进,用配制好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进行浸渍,然后经两个辊进行挤压,除去一部分浸渍液,并能使浸渍更充分更均匀。浸渍后的玻纤滤料进入烘干炉240℃进行高温烘焙。得到的滤材性能检测指标见下表。

实施例3

涂层配方为

将上述组分混合,得到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

玻纤滤料首先在300℃进行脱蜡,在高温下除去淀粉等处理剂;脱蜡后的玻纤滤料以5m/min的生产速度向前行进,用配制好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进行浸渍,然后经两个辊进行挤压,除去一部分浸渍液,并能使浸渍更充分更均匀。浸渍后的玻纤滤料进入烘干炉225℃进行高温烘焙。得到的滤材性能检测指标见下表。

实施例4

涂层配方为

将上述组分混合,得到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

玻纤滤料首先在300℃进行脱蜡,在高温下除去淀粉等处理剂;脱蜡后的玻纤滤料以5m/min的生产速度向前行进,用配制好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进行浸渍,然后经两个辊进行挤压,除去一部分浸渍液,并能使浸渍更充分更均匀。浸渍后的玻纤滤料进入烘干炉225℃进行高温烘焙。得到的滤材性能检测指标见下表。

实施例5

涂层配方为

将上述组分混合,得到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

玻纤滤料首先在300℃进行脱蜡,在高温下除去淀粉等处理剂;脱蜡后的玻纤滤料以5m/min的生产速度向前行进,用配制好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进行浸渍,然后经两个辊进行挤压,除去一部分浸渍液,并能使浸渍更充分更均匀。浸渍后的玻纤滤料进入烘干炉225℃进行高温烘焙。得到的滤材性能检测指标见下表。

实施例6

涂层配方为

将上述组分混合,得到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

玻纤滤料首先在300℃进行脱蜡,在高温下除去淀粉等处理剂;脱蜡后的玻纤滤料以5m/min的生产速度向前行进,用配制好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进行浸渍,然后经两个辊进行挤压,除去一部分浸渍液,并能使浸渍更充分更均匀。浸渍后的玻纤滤料进入烘干炉225℃进行高温烘焙。得到的滤材性能检测指标见下表。

比较例1

涂层配方为

将上述组分混合,得到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

玻纤滤料首先在300℃进行脱蜡,在高温下除去淀粉等处理剂;脱蜡后的玻纤滤料以5m/min的生产速度向前行进,用配制好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进行浸渍,然后经两个辊进行挤压,除去一部分浸渍液,并能使浸渍更充分更均匀。浸渍后的玻纤滤料进入烘干炉225℃进行高温烘焙。得到的滤材性能检测指标见下表。

比较例2

涂层配方为

将上述组分混合,得到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

玻纤滤料首先在300℃进行脱蜡,在高温下除去淀粉等处理剂;脱蜡后的玻纤滤料以5m/min的生产速度向前行进,用配制好的玻纤织物表面处理组合物进行浸渍,然后经两个辊进行挤压,除去一部分浸渍液,并能使浸渍更充分更均匀。浸渍后的玻纤滤料进入烘干炉225℃进行高温烘焙。得到的滤材性能检测指标见下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