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藤席注胶穿管结构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0809发布日期:2019-01-05 09:1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藤席注胶穿管结构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藤席及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藤席注胶穿管结构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藤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具品种之一,它携带着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藤席一般通过若干条藤条编织而成,为使藤席面保持张紧状态和防止藤条松散,一般会在藤席的端部进行封边处理,现有的封边处理一般是在藤席的端部通过加热模具进行加热,使藤席端部的藤条处于半熔融状态,然后通过挤压凝固成型,使藤席的端部融为一体形成相互约束结构,并且在藤席的端部形成凸起结构,便于藤席与外框架穿管固定,这种处理方式简单快捷、成本较低,在塑料藤席制造行业应用广泛,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制造的藤席,在进行封边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塑料熔渣粘在加热模具上,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并且藤席的端部会由于部分加热不均匀或藤席本身的材质具有差异性等问题,导致藤席端部出现封边紧固不均匀的现象,在进行穿管固定时,由于藤席端部的不稳定性,使藤席在穿管过程中极易发生卡接不牢固的现象,特别是在转角处的穿管过程中,极易由于藤席端部不稳定以及韧性不强,藤席发生断层的现象,从而使藤席的品质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封边均匀可靠、品质优良的塑料藤席注胶穿管结构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藤席注胶穿管结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编织,将若干条藤条编织成藤席;

步骤二:裁剪,将步骤一得到的藤席裁剪出所需的规格形状;

步骤三:装夹,将步骤二中裁剪完成的藤席充分展开固定装夹到注胶平台上;

步骤四:注胶,在藤席的端部设置塑胶层进行注胶固定,并在藤席的端部形成用于穿管卡位的凸起结构;

步骤五:穿管,将步骤四中得到的藤席插入外框架中,藤席的端部穿过外框架通过凸起结构卡接在外框架内将藤席拉伸固定。

在本发明中,步骤四中塑胶层是通过注胶头沿藤席的端部淋注一圈形成的,所述塑胶层设有两层,先在藤席一侧的端部淋注一层,冷却后,再在藤席另一侧的端部淋注一层。

在本发明中,步骤三中的注胶平台上设有注胶模具,所述步骤二中裁剪完成的藤席通过注胶模具固定,注胶模具上设有用于注胶封边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藤席的两侧,所述凸台与藤席的两侧之间间隔形成注胶区间,所述注胶区间与塑胶层相匹配。

在本发明中,步骤四中塑胶层通过在注胶区间内注入熔融状态的塑胶冷却后形成的,所述塑胶层设有两层,分别设置在藤席两侧的端部。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四中先进行藤席的端部预热处理,使藤席的端部变柔软后再进行注胶。

在本发明中,步骤四中通过在注胶区间内放入固体状态的塑胶,加热固体状态的塑胶,使塑胶与藤席融合紧密连接,冷却形成塑胶层,所述塑胶层设有两层,分别设置在藤席两侧的端部。

在本发明中,一种塑料藤席注胶穿管结构,由上述塑料藤席注胶穿管结构加工工艺制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框架内设有用于穿过藤席的开口槽和用于卡接藤席端部的内腔,所述藤席的端部穿过开口槽与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塑胶层安装在外框架的内腔内。

在本发明中,所述塑胶层的厚度在1mm~3mm之间,所述藤席与两层塑胶层的总厚度在5mm~6mm之间。

在本发明中,所述塑胶层与藤席的厚度比在0.4~1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塑料藤席注胶穿管结构及其加工工艺,通过在藤席两侧的端部设置两层塑胶层结构,在藤席的端部形成凸起结构,使藤席的封边更为均匀可靠,并且便于藤席在穿管过程中进行卡位;进一步的通过采用注胶模具限定藤席的注胶区间,使塑胶层的成型更为快速便捷,提高藤席加工的效率和成型品质,并且通过注胶模具的设置,可以有效控制塑胶层的在成型过程中注胶量的控制,节约注胶材料,从而降低藤席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注胶工艺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展开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注胶工艺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的注胶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塑料藤席注胶穿管结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编织,将若干条藤条编织成藤席1;

步骤二:裁剪,将步骤一得到的藤席1裁剪出所需的规格形状,裁剪的藤席1为长方形形状;

步骤三:装夹,将步骤二中裁剪完成的藤席1充分展开固定装夹到注胶平台2上;

步骤四:注胶,先将藤席1的端部通过热风源8进行预热处理,使藤席1的端部变柔软后间隔5s再进行注胶,使藤席1的端部和塑胶层3可以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在藤席1的端部设置塑胶层3进行注胶固定,并在藤席1的端部形成用于穿管卡位的凸起结构11,注胶时先在藤席1一侧的端部淋注一层,待冷却后,再在藤席1另一侧的端部淋注一层,形成两层的塑胶层3,所述塑胶层3是通过注胶头5沿藤席1的端部淋注一圈形成的;

步骤五:穿管,将步骤四中得到的藤席1插入外框架4中,藤席1的端部穿过外框架4通过凸起结构11卡接在外框架4内将藤席1拉伸固定。

通过上述工艺加工使藤席1的端部紧密连接,藤席1端部封边紧固可靠,并在藤席1的端部形成凸起结构,便于藤席1在穿管过程中进行卡位,有效提升藤席1的品质和延长藤席1的使用寿命;所述塑胶层3的厚度为1.5mm,所述藤席1与两层塑胶层3的总厚度在5mm,所述塑胶层3与藤席1的厚度比为0.75,所述塑胶层3的宽度为8mm,所述塑胶层3的长度与藤席1端部的长度相匹配,通过合理的藤席1和塑胶层3的厚度配比,使藤席1封边更稳固、节约生产材料;所述塑胶层3的注胶材料与藤席1的成型材料相同,使两者之间的融合度更高,相互之间的连接更紧凑,当藤席1插入外框架4内时,可以通过上下两层塑胶层3卡接在外框架4内,并且通过均匀设置的两层塑胶层3结构,使藤席1的穿管工作更顺畅,藤席1可以与外框架4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提高藤席1的抗拉强度,进一步的藤席1在外框架4的转角处进行穿管的过程中,通过均匀设置的塑胶层3结构,使藤席1端部的柔韧性更好,便于藤席1稳定顺畅的通过外框架4的转角位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框架4内设有用于穿过藤席1的开口槽41和用于卡接藤席1端部的内腔42,所述藤席1的端部穿过开口槽41与外框架4固定连接,所述塑胶层3安装在外框架4的内腔42内,便于藤席1端部的固定。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实施例二的内容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中的注胶平台2上设有两个注胶模具6,两个注胶模具6分别设置在藤席1的两侧,所述步骤二中裁剪完成的藤席1通过注胶模具6固定,注胶模具6上设有用于注胶封边的凸台61,所述凸台61设置在藤席1的两侧,所述凸台61与藤席1的两侧之间间隔形成注胶区间62,所述注胶区间62与塑胶层3相匹配;步骤四中塑胶层3通过注胶平台2上的注胶头5在注胶区间62内注入熔融状态的塑胶冷却后形成的,所述塑胶层3设有两层,分别设置在藤席1两侧的端部,通过注胶模具6的设置,使塑胶层3的成型更为快速便捷,提高藤席1加工的效率和成型品质,并且通过注胶模具6的设置,可以有效控制塑胶层3的在成型过程中注胶量的控制,节约注胶材料,从而降低藤席1的加工成本。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实施例三的内容与实施例二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四中通过在注胶区间62内放入固体状态的塑胶7,在注胶区间62的上方设置热风源8,通过热风加热固体状态的塑胶7,使塑胶与藤席1融合紧密连接,冷却形成塑胶层3,所述塑胶层3设有两层,分别设置在藤席1两侧的端部,通过固体状态的塑胶7熔融与藤席1融合形成封边工序,使藤席1的加工更为简单快捷,降低藤席1加工的难度,从而降低企业生产藤席1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