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定型机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075发布日期:2018-11-09 20:3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型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定型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定型机是布料后整加工的重要设备,其结构包括进布机构、对中机构、控制机构、热定型装置和冷却装置。

公告号为CN202925318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定型机冷却辊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了机架、进水管、出水管和至少四个冷却辊,其中的冷却辊都装设在机架上;进水管和出水管装设在机架两侧,冷却辊的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另一端与出水管相连;进水管上装设有进水阀门,出水管上装设有出水阀门。

上述方案通过增设冷却辊的数量,从而提高降温效果,但是冷却辊的数量增加布料前进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加,存在影响布料正常前进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定型机的冷却装置,热交换组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冷却布料,并通过驱动组件对布料施加向前的作用力,从而抵消热交换组件与布料之间的阻碍摩擦,进而确保布料的正常前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定型机的冷却装置,定型机包括机架,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于机架上的安装板、热交换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两块安装板之间的冷却水箱;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连接于两块安装板之间的驱动辊以及用于带动驱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辊圆周面与冷却水箱下表面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完成定型并被拉扯前进的过程中,布料穿过两个驱动辊与冷却水箱下表面之间的间隙,从而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迫使布料贴合于冷却水箱下表面,进而布料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给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最终实现布料的降温;与此同时由驱动电机带动两个驱动辊旋转,驱动辊在旋转过程中利用摩擦力推动布料前进,进而利用驱动辊与布料之间的有益摩擦,抵消布料与冷却水箱下表面之间的阻碍摩擦,确保布料的正常前进;综上所述,在确保布料降温效果的前提下,利用有益摩擦抵消阻碍摩擦,从而确保布料的正常前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与冷却水箱之间连通有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入水管设置有循环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交换组件在正常降温布料时,启动循环水泵控制冷却水于冷却水箱和循环水箱之间循环流动,从而增大冷却水与外界空气的接触,进而提高冷却水的降温速度,有效避免因冷却水温度过高,而影响布料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水箱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车间供水系统连通,并设置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循环水箱内的冷却水由于挥发等因素减少时,开启阀门控制供水系统内的液态水经补水管进入循环水箱内,从而为循环水箱补充冷却水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水箱下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内转动连接有抵紧辊,所述抵紧辊29配合驱动辊31夹紧布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压紧辊配合驱动辊夹紧布料,从而提高驱动辊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驱动辊的驱动效果;若驱动辊直接配合冷却水箱夹紧布料,则会导致布料与冷却水箱之间的摩擦力加大,即阻碍摩擦增大,为确保有益摩擦足以抵消阻碍摩擦,则必须增大驱动辊圆周面的粗糙程度,而驱动辊表面的粗糙呈度增大,则会存在驱动辊磨损布料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竖直滑移连接有上推板,两个所述驱动辊均与上推板转动连接,所述上推板下表面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驱动辊转动连接于上推板之上,同时上推板滑移连接于两个安装板之间,从而使得两个驱动辊在具备转动连接于两个安装板之间的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具备纵向滑动的能力,并利用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对上推板施加上推力,从而迫使驱动辊配合冷却水箱夹紧布料,进而使得驱动辊能够驱动不同厚度的布料;若驱动辊直接与两个安装板转动连接,则驱动辊与冷却水箱的间隙恒定,从而厚度过大的布料将无法穿过两者的间隙,厚度过小的布料将无法贴合冷却水箱下表面,存在无法适应多种厚度的布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块所述安装板相对竖直开设有行程槽,所述上推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俯视呈H形,所述行程槽的两侧边沿分别与滑移块间隙嵌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推板通过滑移块与行程槽的配合,实现滑移连接于两块安装板之间的技术要求,同时行程槽的两侧边沿分别嵌合于滑移块内,从而实现对于滑移块活动度的限制,进而使得上推板进仅具备纵向滑动的活动度,有效确保上推板与安装板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驱动辊圆心分别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滑移块水平开设有与转轴转动配合的转轴孔,所述转轴孔与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辊通过转轴与转轴孔之间的配合,实现驱动辊与上推板转动连接的技术要求;在转轴与转轴孔之间增设轴承,从而利用轴承降低摩擦力的特性,有效降低驱动辊转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达到驱动辊转动更加顺畅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转轴孔,并设置有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皮带轮,相邻所述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通过三个皮带轮与两根皮带之间的传动,实现同时带动两个驱动辊的技术效果,从而由一个动力源同时驱动两个驱动辊,有效提高两个驱动辊转动的协调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确保布料降温效果的前提下,利用有益摩擦抵消阻碍摩擦,从而确保布料的正常前进;通过迫使冷却水循环流动,从而提高冷却水的降温速度;通过补水管为循环水箱补充液态水,从而为补充液态水提供便利;通过压紧辊配合驱动辊夹紧布料,从而提高驱动辊的驱动效果;将驱动辊设置于上推板上,并由压缩弹簧对上推板施加上推力,从而使得驱动辊能够适应多种厚度的布料;通过滑移块与行程槽的配合,实现上推板滑移连接于两块安装板之间的技术要求;通过皮带轮与皮带的传动,实现一个驱动电机同时带动两个驱动辊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合定型机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主要表示内部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示循环水箱一侧的结构;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转轴与滑移块的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1、机架;11、安装板;21、冷却水箱;22、循环水箱;23、入水管;24、出水管;25、循环水泵;26、补水管;27、阀门;28、圆弧槽;29、抵紧辊;31、驱动辊;32、驱动电机;33、上推板;34、压缩弹簧;35、行程槽;36、滑移块;37、转轴;38、转轴孔;39、轴承;40、皮带轮;41、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用于定型机的冷却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定型机包括机架1,冷却装置包括相对焊接固定于机架1上的安装板11、热交换组件以及驱动组件,热交换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两块安装板11之间的冷却水箱21,驱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连接于两块安装板11之间的驱动辊31以及用于带动驱动辊31转动的驱动电机32,驱动辊31圆周面与冷却水箱21下表面间隙配合。

布料在完成定型并被拉扯前进的过程中,布料穿过两个驱动辊31与冷却水箱21下表面之间的间隙,从而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迫使布料贴合于冷却水箱21下表面,进而布料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给冷却水箱21内的冷却水,最终实现布料的降温;与此同时由驱动电机32带动两个驱动辊31旋转,驱动辊31在旋转过程中利用摩擦力推动布料前进,进而通过驱动辊31与布料之间的有益摩擦,抵消布料与冷却水箱21下表面之间的阻碍摩擦,确保布料的正常前进。

冷却水箱21内的冷却水在长时间吸收热量后温度将会变高,从而导致降温效果不佳,为此如图4所示,热交换组件还包括放置于车间内的循环水箱22,循环水箱22与冷却水箱21之间连通有入水管23和出水管24,入水管23设置有循环水泵25;热交换组件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启动循环水泵25控制循环水箱22内的冷却水经入水管23进入冷却水箱21内,冷却水箱21内的冷却水由于液压的作用经出水管24返回循环水箱22,从而实现冷却水的循环流动,进而增大冷却水与外界的接触,有效提高冷却水的自身降温速度,进而避免因冷却水的温度升高,而导致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发生。

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循环水箱22内的冷却水会因为挥发等因素而减少,为便于循环水箱22补充液态水,如图4所示,循环水箱22连接有补水管26,补水管26入口端与车间供水系统连通,并设置有阀门27;当循环水箱22需要补充冷却水时,开启阀门27,从而车间供水系统内的液态水由于液压的作用,经补水管26进入循环水箱22,进而为循环水箱22补充冷却水提供便利。

驱动辊31通过摩擦力为布料提供前进的动力,为确保驱动辊31能够为布料提供充足的动力,如图2、图3所示,冷却水箱21下表面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圆弧槽28,圆弧槽28内转动连接有抵紧辊29,抵紧辊29配合驱动辊31夹紧布料,从而增大布料与驱动辊31之间的正压力,进而提高驱动辊31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最终确保驱动辊31能够为布料提供充足的动力。

为使得驱动组件适应多种厚度的布料,如图2、图3所示,两块安装板11之间竖直滑移连接有上推板33,两个驱动辊31均与上推板33转动连接,从而在不影响驱动辊31转动连接于两块安装板11之间的前提下,赋予驱动辊31纵向位移的能力;上推板33下表面与安装板11之间焊接固定有压缩弹簧34,从而利用压缩弹簧34的弹性势能,迫使驱动辊31配合抵紧辊29夹紧布料;结合以上两点,最终实现驱动组件适应多种厚度的布料的技术效果。

上推板33通过如下方式滑移连接于两块安装板11之间,如图4所示,两块安装板11相对竖直开设有行程槽35,上推板33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滑移块36,滑移块36俯视呈H形,行程槽35的两侧边沿分别与相应滑移块36间隙嵌合,从而通过滑移块36与行程槽35的间隙嵌合,实现上推板33滑移连接于两块安装板11之间的技术要求。

驱动辊31通过如下方式与上推板33转动连接,如图4、图5所示,两个驱动辊31圆心分别键槽固定有转轴37,滑移块36水平开设有与转轴37转动配合的转轴孔38,从而通过转轴37与转轴孔38的转动配合,实现驱动辊31与上推板33转动连接的技术要求;为降低驱动辊31转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转轴孔38与转轴37之间设置有轴承39,轴承39内圆与转轴37卡接固定,其外圆与转轴孔38卡接固定,从而利用轴承39降低摩擦力的特性,降低转轴37与转轴孔38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驱动辊31转动时所受的阻力。

驱动电机32通过如下方式带动驱动辊31,如图2、图3所示,两根转轴37的一端穿过转轴孔38,并键槽固定有皮带轮40,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键槽固定有皮带轮40,相邻皮带轮40之间绕设有皮带41;驱动电机32通过三个皮带轮40与两根皮带41之间的传动,实现同时带动两个驱动辊31的技术效果,有效提高两个驱动辊31转动的协调性。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