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涤纶纤维用双模头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7946发布日期:2019-02-01 19:5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性涤纶纤维用双模头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能性涤纶纤维用双模头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化学纤维在多种不同领域的应用都有了急剧的增长,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单一纤维可以满足所有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复合纤维的出现,复合纤维通常是指由两种聚合物分别从至少两台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后经过特殊的喷丝孔形成的一种纤维,其结构可以是皮芯型,也可以是并列型或其他类型的断面结构,但是传统的复合纤维所采用的制备设备大多均需要混棉箱将各纤维混合均匀,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效率慢,耗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性涤纶纤维用双模头复合装置,能够简化工艺流程,并取消传统加工流程中的混棉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耗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功能性涤纶纤维用双模头复合装置,包括:主模头、辅助模头、位于所述主模头和所述辅助模头下方的整合机构;

所述主模头包括:主喷丝头以及主喷气管,所述主喷丝头包括:涤纶纤维进料口、涤纶纤维管道以及涤纶纤维喷丝口,所述主喷气管穿透于所述涤纶纤维管道内部;

所述辅助模头包括:辅助喷丝头以及辅助喷气管,所述辅助喷丝头包括:功能性纤维进料口、功能性纤维管道以及功能性纤维喷丝口,所述辅助喷气管穿透于所述功能性纤维管道内部;

所述涤纶纤维喷丝口和所述功能性纤维喷丝口相互交叉布置,且所述涤纶纤维喷丝口和所述功能性纤维喷丝口的交叉处正对于所述整合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整合机构下方还安装有针刺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针刺机构由左、右两针刺板组合构成,且所述左针刺板和所述右针刺板的排针呈纵向交叉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针刺板和所述右针刺板均由液压气缸进行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喷气管上设置有主流量阀,所述辅助喷气管上设有辅助流量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流量阀和所述辅助流量阀的流量控制比为10-15: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功能性涤纶纤维用双模头复合装置,通过采用主模头和辅助模头分别对涤纶纤维以及功能性纤维进行熔喷输送,从而使得涤纶纤维和功能性纤维在喷丝后直接进行交叉混合,以此取代传统加工流程中混棉的工艺,不仅简化了整体生产流程,而且还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耗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主模头,2、辅助模头,3、整合机构,4、针刺机构,11、涤纶纤维进料口,12、涤纶纤维管道,13、涤纶纤维喷丝口,14、主喷气管,15、主流量阀,21、功能性纤维进料口,22、功能性纤维管道,23、功能性纤维出料口,24、辅助喷气管,25、辅助流量阀,41、左针刺板,42、右针刺板,43、液压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功能性涤纶纤维用双模头复合装置,包括:主模头1、辅助模头2、位于所述主模头1和所述辅助模头2下方的整合机构3;

所述主模头1包括:主喷丝头以及主喷气管14,所述主喷丝头包括:涤纶纤维进料口11、涤纶纤维管道12以及涤纶纤维喷丝口13,所述主喷气管14穿透于所述涤纶纤维管道12内部;

其中,所述涤纶纤维进料口11用于通入高温熔融的涤纶纤维;涤纶纤维管道12用于输送高温熔融的涤纶纤维;涤纶纤维喷丝口13用于将涤纶纤维熔喷成涤纶纤维丝;

所述辅助模头2包括:辅助喷丝头以及辅助喷气管24,所述辅助喷丝头包括:功能性纤维进料口21、功能性纤维管道22以及功能性纤维喷丝口23,所述辅助喷气管24穿透于所述功能性纤维管道22内部;

其中,所述功能性纤维进料口21用于通入高温熔融的功能性纤维;功能性纤维管道22用于输送高温熔融的功能性纤维;功能性纤维喷丝口23用于将功能性纤维熔喷成功能性纤维丝;

所述涤纶纤维喷丝口13和所述功能性纤维喷丝口23相互交叉布置,用于将涤纶纤维丝和功能性纤维丝相互混合,且所述涤纶纤维喷丝口13和所述功能性纤维喷丝口23的交叉处正对于所述整合机构3,用于整合混合的纤维丝。

进一步说明,所述整合机构3下方还安装有针刺机构4,所述针刺机构4由左、右两针刺板组合构成,且所述左针刺板41和所述右针刺板42的排针呈纵向交叉排列,用于对整合后的纤维丝进行针刺处理。

所述左针刺板41和所述右针刺板42均由液压气缸43进行驱动。

再进一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喷气管14上设置有主流量阀15,所述辅助喷气管24上设有辅助流量阀25,所述主流量阀15和所述辅助流量阀25的流量控制比为10-15:4,通过设置主流量阀15和辅助流量阀25分开控制主喷丝管内和辅助喷丝管内的纤维流速,以实现涤纶纤维丝和功能性纤维丝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功能性涤纶纤维用双模头复合装置,其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将熔融的涤纶纤维通入主喷丝头的涤纶纤维进料口11中,随后在主喷气管14的驱动下,将涤纶纤维沿着涤纶纤维管道12输送至涤纶纤维喷丝口13处,最终通过涤纶纤维喷丝口13熔喷形成涤纶纤维丝;与此同时,将熔融的功能性纤维融入辅助喷丝头的功能性纤维进料口21中,随后在辅助喷气管24的驱动下,将功能性纤维沿着功能性管道输22送至功能性纤维喷丝口23处,最终通过功能性纤维喷丝口23熔喷形成功能性纤维丝;上述涤纶纤维丝和所述功能性纤维丝通过主流量阀15和辅助流量阀25各种的控制下,按照相应比例进行交叉混合,并通过整合机构3整合后进入针刺机构4,最终得到功能性涤纶纤维。

本实用新型一种功能性涤纶纤维用双模头复合装置,通过采用主模头和辅助模头分别对涤纶纤维以及功能性纤维进行熔喷输送,从而使得涤纶纤维和功能性纤维在喷丝后直接进行交叉混合,以此取代传统加工流程中混棉的工艺,不仅简化了整体生产流程,而且还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耗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