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经机停经片自动加料补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6143发布日期:2019-03-30 08:2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穿经机停经片自动加料补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穿经机部件装置领域,尤其与一种穿经机停经片自动加料补给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自动穿经机是将织轴上的经纱按织物上机图的规定,依次穿过经停片、综丝和钢筘。目前自动穿经机采用的停经片加料补给装置,由一根呈一定坡度(倾角)的直线型轨道构成,停经片分成几组悬挂于轨道上,组间由闸夹控制,最下方的轨道形成工作段,处于工作段上的停经片由顶起机构逐片顶起,以分离出一片停经片供给穿经之用。当逐渐用完后,第一闸夹打开,停经片靠自重滑入工作段,滑入完后第一闸夹关闭。这时第二闸夹打开,第二组停经片补给靠自重滑入第一组补给位置,第二闸夹关闭;以此类推完成停经片的加料补给。由于初始的停经片叠厚逐渐变薄,以及轨道上的坡度与尾部坡度一直,导致停经片对第一片停经片的底部端部受力压力逐渐变小,顶刀在顶起第一篇停经片时会出现插入第一片停经片与第二片停经片之间的间隙之中的现象,或出现顶起一部份插入一倍份的现象,导致机器运行时会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穿经机停经片自动加料补给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穿经机停经片自动加料补给装置,包括导轨、多个间隔设置于导轨上用于限制停经片组位移的挡料机构以及设置于导轨头部用于顶撑停经片的顶刀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分为两段,分别为处于尾部的补给段和处于头部的工作段,补给段的斜率大于工作段的斜率;工作段与所述的补给段之间设置所述的挡料机构,所述的工作段的下方设置有其驱动方向与所述的工作段的直线方向平行的顶料机构,顶料机构顶靠于位于工作段上的停经片组的尾部下方。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顶料机构包括顶料气缸和顶杆,顶杆与顶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所述的挡料机构包括挡料驱动机构和挡料块,挡料块通过挡料驱动机构驱动将停经片限位于导轨上,挡料块离开导轨上的位置后,停经片自动下移。

所述的顶刀机构包括顶刀和顶刀驱动机构,顶刀通过顶刀驱动机构竖直升降实现对停经片的分离。

所述的补给段上设置有三段用于存放停经片组的储料区,储料区之间通过所述的挡料机构隔开。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导轨分成两段,顶工作段上的坡度较小,停经片的压紧力偏离停经片下端的距离就小,有利于停经片的可靠顶起。补给段的坡度较大,可有效利用停经片自重,停经片会快速滑下排紧。通过导轨的结构设置,可以减少停经片切出段的倾角有利于顶起,也有利于停经片补给段的倾角自由滑下。这样,对停经片的光洁度要求降低,穿综加工时停经片有时夹带一点毛羽,虽摩擦阻力有所变大也仍会可靠地滑下,同时对导轨自身的精度要求也降低,降低了零件的加工成本。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段设置顶料机构,通过顶料机构配合将处于工作段上的停经片顶至顶刀机构的正对位置,顶刀把第一片顶起,顶起后可把停经片从一叠中分离出来挂到工作台上,从而提高了停经片补给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导轨、多个间隔设置于导轨上用于限制停经片组1位移的挡料机构2以及设置于导轨头部用于顶撑停经片的顶刀机构5;其特征在于:导轨分为两段,分别为处于尾部的补给段3和处于头部的工作段4,补给段3的斜率大于工作段4的斜率;工作段4与补给段3之间设置挡料机构2,工作段4的下方设置有其驱动方向与工作段4的直线方向平行的顶料机构6,顶料机构6顶靠于位于工作段4上的停经片组的尾部下方。

优选地,顶料机构6包括顶料气缸和顶杆,顶杆与顶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优选地,挡料机构2包括挡料驱动机构和挡料块,挡料块通过挡料驱动机构驱动将停经片限位于导轨上。

优选地,顶刀机构5包括顶刀和顶刀驱动机构,顶刀通过顶刀驱动机构竖直升降实现对停经片的分离。

优选地,补给段3上设置有三段用于存放停经片组的储料区,储料区之间通过挡料机构2隔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