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及定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161发布日期:2019-10-13 02:3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及定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及定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定型机在对织物进行定型时,需要对定型机的链条上的织物进行脱边检测,定型机有两种运行模式:1)定型机运行模式中,当织物在定型机的链条上脱边时,则将需要定型机停机并处理脱边情况,否则将影响定型效果,造成产品回修甚至废品;2)定型机在日常维护、链条及针板检修等模式下,定型机的链条上无织物,此时传统的脱边检测装置未能检测到织物,认为定型机处于脱边状态,这时则需要关闭传统的脱边检测装置,否则将定型机无法运行维护、链条及针板检修等模式。当在上述2)的情况下关闭脱边检测装置后,若忘记重新开启脱边检测装置,则将造成在1)的状态下脱边检测装置不起作用,当出现脱边情况则不能令定型机停机,将会影响织物的定型效果,造成产品回修甚至废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定型机链条上的织物脱边情况并发出警报的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及定型系统。

织物检测器,用于检测定型机的链条上是否有织物;

至少两个脱边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织物的两侧边缘是否从所述链条上脱边;

控制器,连接所述织物检测器以及所述脱边检测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织物检测器的织物检测信息以及所述脱边检测器的脱边检测信息得出是否发出警报;

存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织物检测器的织物检测信息以及所述脱边检测器的脱边检测信息;

警报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以发出警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织物检测器为反射式光电检测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边检测器为反射式光电检测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式光电检测器为Sick光电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报器为声音警报器和/或者光警报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报器包括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蜂鸣器和/或闪烁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织物检测器的检测信息以及所述脱边检测器的检测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为工业触摸屏。

一种定型系统,包括定型机以及所述的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所述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的织物检测器以及脱边检测器均连接在所述定型机上,所述织物检测器以及所述脱边检测器均位于所述定型机的链条的上方,所述织物检测器对应于所述链条的非边缘位置,所述链条的两侧的边缘位置分别至少对应有一个所述脱边检测器。

上述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能够自动检测定型机链条上的织物脱边情况,避免织物在定型时出现质量问题。具体地,上述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在使用时,包括如下四种状态:1)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的织物检测器用于设在定型机上且位于链条的中部,用于检测织物的中部位置,当织物检测器检测到有织物时,则控制器判定定型机处于加工状态,当织物检测器未能检测到织物时,则控制器判定定型机处于空车状态;2)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的脱边检测器安装在定型机上且位于链条的两侧边缘处,脱边检测器用于检测织物的边缘位置,当脱边检测器检测到有织物,则控制器判定织物处于未脱边状态,当脱边检测器未能检测到织物,则控制器判定织物处于脱边状态;3)当定型机被检测到处于加工状态,而脱边检测器检测得到织物,控制器判断织物处于未脱边状态,则控制器判定定型机处于正常状态;当脱边检测器检测不到织物,控制器判断织物处于脱边状态,则警报器报警,定型机停机;4)当控制器判断定型机处于空车状态,存储器存储定型机处于空车状态的信息,无论脱边检测器是否检测得到织物,警报器均不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检测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100:织物检测器;200:脱边检测器;300:存储器;500:控制器;600:显示器;700: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型系统,该定型系统包括定型机以及所述的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10。

上述的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10包括织物检测器100、脱边检测器200、存储器300、警报器700以及控制器。

织物检测器100用于检测织物的中部位置。织物检测器100设在定型机上且对应链条的非边缘位置,例如位于链条的中部,织物检测器100用于检测定型机的链条上是否有织物。

脱边检测器200的数量至少有两个,脱边检测器200用于检测链条上的织物是否脱边。脱边检测器200安装在定型机上且链条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至少对应有一个脱边检测器200,脱边检测器200用于检测织物的边缘位置。

控制器500连接织物检测器100以及脱边检测器200,控制器500用于处理织物检测器100的织物检测信息以及脱边检测器200的脱边检测信息以得出是否发出警报,当需要发出警报时,控制器500给出警报信号至警报器。

存储器300连接控制器500,存储器300用于存储织物检测信息以及脱边检测信息。

警报器700,连接控制器500,警报器700用于发出警报。

控制器500与织物检测器100、脱边检测器200以及警报器700电性连接。

在一具体示例中,织物检测器100为反射式光电检测器。

在一具体示例中,脱边检测器200为反射式光电检测器。

进一步地,反射式光电检测器为Sick光电传感器,具体地,反射式光电检测器可以是型号为SICK光电WT34-R250的Sick光电传感器。

在一具体示例中,控制器500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00。

在一具体示例中,存储器300包括外储存器和内储存器。外储存器与内储存器进行交换信息,内储存器直接与控制器500连接,内储存器由存取速度较快的电子元件构成,内储存器储存容量较小,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程序的指令和数据,并直接与控制机构交换信息,是控制机构处理数据的主要来源。外储存器是内储存器的扩充,外储存器储存容量大,用来存放数据,需要时,可成批的与内储存器进行信息交换。

在一具体示例中,警报器700为声音警报器和/或光警报器。

进一步地,警报器700包括连接于控制器500的蜂鸣器和/或闪烁灯。

在一具体示例中,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10还包括连接于控制器500的显示器600;显示器600用于显示织物检测器100的检测信息以及脱边检测器200的检测信息。

在一具体示例中,显示器600为工业触摸屏。

参见图2所示,上述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10在使用时,包括如下四种状态:

1)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10的织物检测器100用于设在定型机上且位于链条的中部,用于检测织物的中部位置。控制器500控制织物检测器100检测定型机上的织物。当织物检测器100检测到有织物时,则控制器500判定定型机处于加工状态,当织物检测器100未能检测到织物时,则控制器500判定定型机处于空车状态,此时定型机不停机,警报器700不报警。

2)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10的脱边检测器200安装在定型机上且位于链条的两侧边缘处,脱边检测器200用于检测织物的边缘位置。控制器500控制脱边检测器200检测定型机上的织物的边缘。当脱边检测器200检测到有织物,则判定织物处于未脱边状态,当脱边检测器200未能检测到织物,则控制器500判定织物处于脱边状态。

3)控制器500判定定型机处于加工状态时,当脱边检测器200能检测到织物,控制器500判断织物处于未脱边状态,则控制器500进一步地判定定型机处于正常状态;当脱边检测器200检测不到织物,控制器500判断织物处于脱边状态,则警报器700报警,定型机停机,此时操作工人对定型机上的脱边织物进行处理,处理后对定型机复位开机。

4)当控制器500判断定型机处于空车状态,存储器300存储定型机处于空车状态的信息,无论脱边检测器200是否检测得到织物,警报器700均不报警,定型机不停机。

上述定型机织物非接触型脱边检测机构10能够自动检测定型机链条上的织物脱边情况,避免织物在定型时出现质量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