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索热定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4469发布日期:2019-11-05 23:3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绳索热定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绳索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绳索热定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由化学纤维制成的绳索、缆绳,已广泛地用于航运、渔业、海军和各种海上作业平台,这些绳索具有质地柔软、强度高、抗腐蚀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使用。目前的制绳机在编绳完毕后,直接在卷绕机上捆绑成卷销售,大都没有进行定型等后处理。由于化纤弹性大,未经定型的绳索,因结构、性能不稳定,在外拉力作用下,绳索会发生很大变形,影响了使用性能。而且,由于纤维比较松散,在使用中因摩擦、碰撞、撕扯、造成部分纤维断裂,使绳索的寿命降低。普通的定型机利用压辊进行压力定型,定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进行加热与冷却定型,定型效果好,加工效率高的绳索热定型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绳索热定型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前后排列设置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下镜像设置的两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左右两块加热安装板,位于首尾两端的加热驱动滚筒,环绕套在加热驱动滚筒上的加热皮带,加热安装板之间固定有加热板,加热板内穿设有若干加热电偶,加热板位于加热皮带的环绕内部,且两块加热板分别与压紧绳索一侧的加热皮带紧贴,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上下镜像设置的两个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左右两块冷却安装板,位于首尾两端的冷却驱动滚筒,环绕套在冷却驱动滚筒上的冷却皮带,冷却安装板之间固定有冷却板,冷却板内设置有可使冷却溶液流过的循环冷却通道,冷却板位于冷却皮带的环绕内部,且两块冷却板分别与压紧绳索一侧的冷却皮带紧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分别固定在同一加热组件的加热安装板外侧或同一冷却组件的冷却安装板外侧,套设在安装块内的调节杆,位于调节杆底部且固定在机架上的调节杆底座,套设在调节杆上且位于安装块与调节杆底座之间的弹簧,横设在两根调节杆上端的连接板,连接板内穿设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末端固定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加热安装板或冷却安装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板不与加热皮带接触的面上固定有隔热板,所述加热皮带为耐高温皮带,所述加热板与隔热板上均穿设有若干散热通孔,所述加热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侧的加热安装板和两侧冷却安装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可滚动的限位轮,限位轮的周面与加热皮带和冷却皮带紧贴使加热皮带和冷却皮带张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通过传动装置联动,传动装置包括与加热驱动滚筒和冷却驱动滚筒连接同向运动的驱动齿轮,同一高度的驱动齿轮上环绕套有一驱动链条,驱动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链轮安装块,所述链轮安装块上设置有若干链轮,所述链轮与驱动链条咬合且使驱动链条张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若干过线组件,过线组件包括筒架,位于筒架上的过线筒,位于过线筒一侧的限位筒,所述过线组件设置在加热组件的始端和/或冷却组件的末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安装板和冷却安装板外均设置有若干温度测量仪。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机架后侧还设置有储线架,储线架底部设置有若干横向并列的储线下滚筒,储线架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上设置有若干横向并列的储线上滚筒。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线架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缓冲座,缓冲座内穿设有缓冲柱,缓冲柱上套设有压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绳索热定型设备利用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对绳索进行定型加工,加热装置的加热板与定型皮带紧贴导热效果更好,冷冷却板内的循环冷却通道内流过的冷却液体能起到更加的散热冷却效果,绳索在加热和冷却的同时还会被定型皮带和冷却皮带压制,定型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冷却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冷却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7,一种绳索热定型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前后排列设置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下镜像设置的两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左右两块加热安装板21,位于首尾两端的加热驱动滚筒22,环绕套在加热驱动滚筒22上的加热皮带23,加热安装板21之间固定有加热板24,加热板24内穿设有若干加热电偶25,加热板24位于加热皮带23的环绕内部,且两块加热板24分别与压紧绳索一侧的加热皮带23紧贴,使得加热皮带23能快速传导加热板24的热量至绳索上,加热效率高。

参照图3与图4,所述加热板24不与加热皮带23接触的面上固定有隔热板26,所述加热皮带23为耐高温皮带,所述加热板24与隔热板26上均穿设有若干散热通孔27,所述加热安装板21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28,散热通孔27和散热孔28能将加热板24多余的热量排出,避免加热装置内温度过高造成设备损坏,所述加热安装板21和冷却安装板31外均设置有若干温度测量仪8,能实时监测不同位置的温度情况,更好掌握定型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参照图5与图6,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上下镜像设置的两个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左右两块冷却安装板31,位于首尾两端的冷却驱动滚筒32,环绕套在冷却驱动滚筒32上的冷却皮带33,冷却安装板31之间固定有冷却板34,冷却板34内设置有可使冷却溶液流过的循环冷却通道35,冷却板34位于冷却皮带33的环绕内部,且两块冷却板34分别与压紧绳索一侧的冷却皮带33紧贴,冷却溶液在循环冷却通道35内流动,带走冷却皮带33上的热量,使得绳索快速降温。加热和冷却都自动进行,而且在加热和冷却的同时利用加热皮带23和冷却皮带33对绳索加压,定型的效果更佳,定型效率更高。

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块41,两个安装块41分别固定在同一加热组件的加热安装板21外侧或同一冷却组件的冷却安装板31外侧,套设在安装块41内的调节杆42,位于调节杆42底部且固定在机架1上的调节杆底座43,套设在调节杆42上且位于安装块41与调节杆底座43之间的弹簧44,横设在两根调节杆42上端的连接板45,连接板45内穿设有调节螺杆46,调节螺杆46的末端固定有调节板47,所述调节板4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加热安装板21或冷却安装板31上。扭动调节螺杆46使得调节板47向上或向下活动,能带动加热安装板21或冷却安装板31向上或向下活动,从而调节了上下两组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之间的距离,能容不同粗细的绳索穿过,适应不同型号不同粗细的绳索进行定型加工。弹簧44能起到缓冲和施加向上的支撑力,使得安装块41移动更加顺滑。

两侧的加热安装板21和两侧冷却安装板31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可滚动的限位轮10,限位轮10的周面与加热皮带23和冷却皮带33紧贴使加热皮带23和冷却皮带33张紧,能使得加热皮带23和冷却皮带33施加的压力更大,定型效果更佳。

所述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通过传动装置联动,传动装置包括与加热驱动滚筒22和冷却驱动滚筒32连接同向运动的驱动齿轮51,同一高度的驱动齿轮51上环绕套有一驱动链条52,驱动齿轮51连接有驱动电机53。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链轮安装块61,所述链轮安装块61上设置有若干链轮62,所述链轮62与驱动链条52咬合且使驱动链条52张紧。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若干过线组件,过线组件包括筒架71,位于筒架71上的过线筒72,位于过线筒72一侧的限位筒73,所述过线组件设置在加热组件的始端和/或冷却组件的末端,绳索从过线组件上绕过保持张紧,绳索在加工过程中能保持更好的张力,定型更快更好。

参照图1与图7,机架1后侧还设置有储线架91,储线架91底部设置有若干横向并列的储线下滚筒92,储线架91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座93,滑动座93上设置有若干横向并列的储线上滚筒94。所述储线架91为工字结构,所述滑动座93沿储线架91前侧面上下滑动,且滑动座93的后侧设置有若干滑轮95,所述滑轮95分别抵压在储线架91前侧面的前侧、后侧与两侧进行限位,滑轮95的中心设有调节螺母,扭动调节螺母能使得滑轮95与储线架91松开,从而可以移动滑动座93。所述储线架9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缓冲座96,缓冲座96内穿设有缓冲柱97,缓冲柱97上套设有压簧98,缓冲座96能避免绳索收线过程中发生事故滑动座93突然向上或向下移动时与储线架91发生碰撞,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滑动座93飞出,更加安全。

所述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基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