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及其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6986发布日期:2019-06-15 00:29阅读:1268来源:国知局
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及其编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经编针织物领域,特别涉及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经编针织物主要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同时喂入经编机所有工作织针中,同步成圈形成的针织物。通常经编机能够织造二维织物,但是采用特殊的编织工艺也能织造三维织物。三维织物又可以分为三维成型织物和三维间隔织物。经编三维成型织物中最常见的就是圆筒形经编织物,例如人造血管、女士连裤袜等。三维间隔织物是由独立编织的上下两个表层和中间连接层组成,例如汽车坐垫、床垫、鞋材等。

上述三维织物均需要在双针床经编机上进行编织,且织物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编织工艺复杂,织物的应用领域也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单针床经编机上编织三维立体结构经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使织物表面具有凹凸效应,丰富经编三维织物的种类,拓宽经编三维织物的应用领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所述织物由具有选针装置的单针床经编机编织而成,其在厚度方向编织形成有若干立体凸起,所述立体凸起的横截面积根据参与编织的织针数量调节,其高度根据参与编织的横列数量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凸起分布在织物表面的局部或整个织物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立体凸起编织时在横截面积、高度上相互独立。

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编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由具有选针装置的单针床经编机编织而成,当编织立体凸起时,部分织针在一些横列进行编织,形成多于其它未编织织针上的线圈横列,下机后多出的线圈横列因其余线圈纱线拉紧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凸起,构成三维立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凸起的横截面积根据参与编织的织针数量调节,其高度根据参与编织的横列数量调节。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本发明提供的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的编织方法是基于二维结构的经编织物,可在单针床经编机上进行编织,编织时,在织物厚度方向上加以变化,构成三维立体结构,且编织工艺简单,花型变化丰富多样,应用领域较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所展示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用,只是示意图,不代表本发明中织物的实际尺寸及形状。

附图1是本发明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2是本发明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3是本发明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4是本发明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

本织物由具有选针装置的单针床经编机编织而成,形成普通织物基底1,并在其厚度方向编织形成有多个立体凸起2,立体凸起2的横截面积根据参与编织的织针数量调节,其高度根据参与编织的横列数量调节。

参照图1~4,立体凸起2分布在织物表面的局部。

参照图3~4,多个立体凸起2编织时在横截面积、高度上相互独立。

实施例2

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的编织方法。

本方法用于编织实施例1中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

其中,普通织物基底1由具有选针装置的单针床经编机编织而成,当编织立体凸起2时,部分织针在一些横列进行编织,形成多于其它未编织织针上的线圈横列,下机后多出的线圈横列因其余线圈纱线拉紧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凸起,构成三维立体结构。

立体凸起2的横截面积根据参与编织的织针数量调节,其高度根据参与编织的横列数量调节。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经编针织织物及其编织方法,在编织立体结构时,部分织针在一些横列进行编织,形成多于其他未编织织针上线圈横列,下机后这些多出的线圈因其余线圈纱线拉紧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凸起,构成立体结构。本发明可在单针床经编机上进行编织,且编织工艺简单易操作,花型变化丰富多样,产品应用领域较广。

技术研发人员:杨昆;李美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4.02
技术公布日:2019.0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