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7808发布日期:2019-07-24 08:4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羽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用于人类保暖的天然材料,经过洗涤、干燥、分级等工艺处理以后,制成羽绒服。跟人造材料相比,羽绒的保暖能力是一般人造材料的三倍。最早生产的羽绒制品有露绒的缺点。此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涂层织物的出现,使羽绒服露绒这一缺点得到克服,从此羽绒服成为人们主要冬装必备品。羽绒服是羽绒行业主要的产品。羽绒是由绒和羽构成的。高档次羽绒服一般选用90%以上的白鹅绒或90%以上的白鸭绒,真正的90%以上的羽绒服保暖性强,蓬松度又高,羽绒服穿着又轻,又舒适。一般使用含绒量90%羽绒,充绒量230g~320g(根据商品尺寸)的羽绒服才适应在北方零下20度~零下30度左右的环境。

但是目前羽绒一般不具备防水功能,在羽绒制作成羽绒服或者衣服时,在雨天或湿度较大的天气,羽绒服中的羽绒受潮后会收缩变形,会降低其保暖效果,若处理不当还会造成羽绒结块、变硬,降低穿着舒适度等一系列的问题,并且现有的羽绒防水处理不够完善,无法进一步提高羽绒的防水性能,导致其防水性能不够强,并且对羽绒防水处理的方式过于繁琐,且成本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防水助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S1、原料选用:按重量份组分为十八烷基酚20~40份、二甲基含氢聚硅氧烷3~10份、硅烷偶联剂2~6份、聚丙烯酸钠分散剂0.5~1.3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2~5份、钛酸酯5~8份、余量为水;

S2、搅拌混合:将上述原料中的十八烷基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二甲基含氢聚硅氧烷按一定组份加入到搅拌罐中,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通过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S3、成品制备:在上述搅拌罐内搅拌混合1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钛酸酯,均匀搅拌,15min后,再次向上述搅拌罐内的混合液中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和聚丙烯酸钠分散剂,全部加入后,再继续混合搅拌20~30min,即可制得羽绒防水助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的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的粘度为300~350mPa·s。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中的搅拌速度为100~200r/min,时间为30min,且前15min为顺时针转动,后15分钟为逆时针转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的转速为100~150r/min,且搅拌罐内的温度控制在40~50℃的恒温状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上述的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为以下步骤:

A1、预处理:将羽绒进行水洗处理,去除油脂及杂质后,备用;

A2、助剂处理:将处理后的羽绒放入淋喷箱内,利用淋喷箱内的淋喷装置将防水助剂对羽绒进行喷淋,喷淋的同时进行均匀搅拌,喷淋后继续搅拌15min;

A3、干燥处理:在A2中对羽绒进行淋喷结束后面,将处理后的羽绒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杀菌;

A4、冷却除尘:在A3烘干杀菌结束后,将烘干后的羽绒吸入储绒箱内,利用冷风机对烘干后的羽绒进行吹风冷却,再利用内置的过滤网将羽绒中的杂质过滤筛除,即可完成防水助剂对羽绒的处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A2中的淋喷装置包括箱内顶端内置的多排淋喷管、外接防水助剂箱、助剂箱内的水泵和水管上的控压阀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A1中淋喷条件为:调整喷淋压力为3~6kg/cm2,喷淋时间为15~30min。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A3中的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消毒时间20~4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在实际使用时,通过采用防水助剂对羽绒进行搅拌式淋喷处理,可以使防水助剂更加充分的与羽绒进行融合,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羽绒的加工效率,而且对于羽绒的防水性能得到了优异的提升,进而解决了羽绒雨水变形的问题,相比现有羽绒处理工艺加工的羽绒,本发明加工的羽绒防水性能达到99.5%,且遇水不易发生形变,其保形性能好,同时该发明的处理方法简捷,成本低,加工的羽绒防水性能好,进一步的提高了羽绒的使用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中实验对比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防水助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S1、原料选用:按重量份组分为十八烷基酚20份、二甲基含氢聚硅氧烷3份、硅烷偶联剂2份、聚丙烯酸钠分散剂0.5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2份、钛酸酯5份、余量为水;

S2、搅拌混合:将上述原料中的十八烷基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二甲基含氢聚硅氧烷按一定组份加入到搅拌罐中,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通过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S3、成品制备:在上述搅拌罐内搅拌混合1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钛酸酯,均匀搅拌,15min后,再次向上述搅拌罐内的混合液中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和聚丙烯酸钠分散剂,全部加入后,再继续混合搅拌20~30min,即可制得羽绒防水助剂。

其中,S1中的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的粘度为300~350mPa·s。

进一步,S2中的搅拌速度为100~200r/min,时间为30min,且前15min为顺时针转动,后15分钟为逆时针转动。

进一步的,S3中的转速为100~150r/min,且搅拌罐内的温度控制在40~50℃的恒温状态。

再进一步的,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为以下步骤:

A1、预处理:将羽绒进行水洗处理,去除油脂及杂质后,备用;

A2、助剂处理:将处理后的羽绒放入淋喷箱内,利用淋喷箱内的淋喷装置将防水助剂对羽绒进行喷淋,喷淋的同时进行均匀搅拌,喷淋后继续搅拌15min;

A3、干燥处理:在A2中对羽绒进行淋喷结束后面,将处理后的羽绒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杀菌;

A4、冷却除尘:在A3烘干杀菌结束后,将烘干后的羽绒吸入储绒箱内,利用冷风机对烘干后的羽绒进行吹风冷却,再利用内置的过滤网将羽绒中的杂质过滤筛除,即可完成防水助剂对羽绒的处理。

其中,A2中的淋喷装置包括箱内顶端内置的多排淋喷管、外接防水助剂箱、助剂箱内的水泵和水管上的控压阀门。

进一步的,A1中淋喷条件为:调整喷淋压力为3~6kg/cm2,喷淋时间为15~30min。

进一步的,A3中的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消毒时间20~40min。

实施例2

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防水助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S1、原料选用:按重量份组分为十八烷基酚40份、二甲基含氢聚硅氧烷10份、硅烷偶联剂6份、聚丙烯酸钠分散剂1.3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5份、钛酸酯8份、余量为水;

S2、搅拌混合:将上述原料中的十八烷基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二甲基含氢聚硅氧烷按一定组份加入到搅拌罐中,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通过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S3、成品制备:在上述搅拌罐内搅拌混合1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钛酸酯,均匀搅拌,15min后,再次向上述搅拌罐内的混合液中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和聚丙烯酸钠分散剂,全部加入后,再继续混合搅拌20~30min,即可制得羽绒防水助剂。

其中,S1中的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的粘度为300~350mPa·s。

进一步,S2中的搅拌速度为100~200r/min,时间为30min,且前15min为顺时针转动,后15分钟为逆时针转动。

进一步的,S3中的转速为100~150r/min,且搅拌罐内的温度控制在40~50℃的恒温状态。

再进一步的,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为以下步骤:

A1、预处理:将羽绒进行水洗处理,去除油脂及杂质后,备用;

A2、助剂处理:将处理后的羽绒放入淋喷箱内,利用淋喷箱内的淋喷装置将防水助剂对羽绒进行喷淋,喷淋的同时进行均匀搅拌,喷淋后继续搅拌15min;

A3、干燥处理:在A2中对羽绒进行淋喷结束后面,将处理后的羽绒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杀菌;

A4、冷却除尘:在A3烘干杀菌结束后,将烘干后的羽绒吸入储绒箱内,利用冷风机对烘干后的羽绒进行吹风冷却,再利用内置的过滤网将羽绒中的杂质过滤筛除,即可完成防水助剂对羽绒的处理。

其中,A2中的淋喷装置包括箱内顶端内置的多排淋喷管、外接防水助剂箱、助剂箱内的水泵和水管上的控压阀门。

进一步的,A1中淋喷条件为:调整喷淋压力为3~6kg/cm2,喷淋时间为15~30min。

进一步的,A3中的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消毒时间20~40min。

实施例3

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防水助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S1、原料选用:按重量份组分为十八烷基酚30份、二甲基含氢聚硅氧烷6份、硅烷偶联剂4份、聚丙烯酸钠分散剂0.8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3份、钛酸酯7份、余量为水;

S2、搅拌混合:将上述原料中的十八烷基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二甲基含氢聚硅氧烷按一定组份加入到搅拌罐中,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通过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S3、成品制备:在上述搅拌罐内搅拌混合1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钛酸酯,均匀搅拌,15min后,再次向上述搅拌罐内的混合液中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和聚丙烯酸钠分散剂,全部加入后,再继续混合搅拌20~30min,即可制得羽绒防水助剂。

其中,S1中的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的粘度为300~350mPa·s。

进一步,S2中的搅拌速度为100~200r/min,时间为30min,且前15min为顺时针转动,后15分钟为逆时针转动。

进一步的,S3中的转速为100~150r/min,且搅拌罐内的温度控制在40~50℃的恒温状态。

再进一步的,一种羽绒防水助剂的制备及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使用该助剂处理羽绒的方法为以下步骤:

A1、预处理:将羽绒进行水洗处理,去除油脂及杂质后,备用;

A2、助剂处理:将处理后的羽绒放入淋喷箱内,利用淋喷箱内的淋喷装置将防水助剂对羽绒进行喷淋,喷淋的同时进行均匀搅拌,喷淋后继续搅拌15min;

A3、干燥处理:在A2中对羽绒进行淋喷结束后面,将处理后的羽绒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杀菌;

A4、冷却除尘:在A3烘干杀菌结束后,将烘干后的羽绒吸入储绒箱内,利用冷风机对烘干后的羽绒进行吹风冷却,再利用内置的过滤网将羽绒中的杂质过滤筛除,即可完成防水助剂对羽绒的处理。

其中,A2中的淋喷装置包括箱内顶端内置的多排淋喷管、外接防水助剂箱、助剂箱内的水泵和水管上的控压阀门。

进一步的,A1中淋喷条件为:调整喷淋压力为3~6kg/cm2,喷淋时间为15~30min。

进一步的,A3中的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消毒时间20~40min。

对比实施例1

选用普通处理工艺对羽绒进行加工处理。

实验条件:选取四份相同材质重量的羽绒进行实验,将其中一份羽绒利用对比实施例1进行加工处理,另外三份羽绒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进行处理,检测羽绒的处理效率、防水性能和遇水保形性能实验,具体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的防水助剂和利用防水助剂对羽绒进行处理加工,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羽绒的加工效率,而且对于羽绒的防水性能得到了提升,进而解决了羽绒雨水变形的问题,相比现有羽绒处理工艺加工的羽绒,本发明加工的羽绒防水性能达到99.5%,且其遇水的保形性能达到9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