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棉局部弹性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0767发布日期:2019-08-09 23:5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混合棉局部弹性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合棉局部弹性成型工艺,属于织物局部弹性成型工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织物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机织物是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针织物是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纺织物是由存在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第三织物是由存在交叉/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

众多纱线构成稳定的关系后就形成了织物。交叉,绕结和连接是纱线能构成的三种稳定结构关系。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特定力学性能。分析织物中的纱线组及其运行方向、运行规律和形成的关系,可以清晰地认识各种织物。

织物弹性度一致,在一些特定服饰中,要求服饰具备局部弹性差异,从而起到塑身、局部紧固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在织物的局部区域进行弹性胶打印,热固化后产生与基材不同的弹性度,从而起到局部收紧的作用。

传统地弹性胶打印后,打印区域厚度出现变化,且透气性差,导致服饰穿戴舒适度受到较大影响,影响到穿戴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采用局部区域打印从而调整局部收紧力存在面料增厚及透气性差的问题,提出混合棉局部弹性成型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混合棉局部弹性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混合棉制备,

选择弹性体纤维与棉纤维的混合基体;

s2烧棉浆选择,

选择能将棉纤维完全炭化的烧棉浆;

s3局部舒张区涂覆,

通过印花机对局部舒张区进行烧棉浆的印刷;

s4压烫除棉,

通过压烫工艺将局部舒张区内棉丝烧除形成局部舒张区。

优选地,所述混合基体的横向与纵向开度均为x、且回复率超过95%,x≤130%;

所述局部舒张区的横向与纵向开度至少为3x、且回复率超过95%。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混合基体为经纬编织体,经、纬线均由弹性体纤维与棉纤维混纺而成编织丝。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编织丝包括50wt%~65wt%的弹性体纤维、35wt%~50wt%的棉纤维。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烧棉浆按照质量比选择烧花浆100份、烧花份15~25份、乳化剂6~12份,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以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压烫温度为100℃~110℃,压烫压力为5~6kg·f/cm2,保压时间为20~30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混合棉具备较小地弹性开度和较大地弹性收紧力,满足塑身类服饰的需求,通过在混合棉上进行烧棉作业,能形成局部舒张区,实现塑身类服饰的张紧区域划分。

2.收缩区与舒张区之间的弹性开度设计合理,均具备较优地弹性回复度。

3.张紧区域划分不会闭塞混合棉的原网孔,整体透气性较优、穿戴舒适度较优。

4.成型工艺简洁,易于塑身类服饰的裁片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混合棉局部弹性成型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混合棉局部弹性成型工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混合棉局部弹性成型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混合棉制备,选择弹性体纤维与棉纤维的混合基体。

s2烧棉浆选择,选择能将棉纤维完全炭化的烧棉浆。

s3局部舒张区涂覆,通过印花机对局部舒张区进行烧棉浆的印刷。

s4压烫除棉,通过压烫工艺将局部舒张区内棉丝烧除形成局部舒张区。

具体地说明,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传统地服饰收紧区是采用弹性胶打印后热固化成型,弹性胶具备一定地厚度,容易降低服饰的穿戴舒适感,同时,弹性胶热固后封堵了布料的空隙,导致弹性收紧区不透气,同样会影响到穿戴体验。

而传统布艺中存在一种烧花工艺,通过烧花浆等化学原料将基布中的某些纤维成分进行高温烘烧去除,从而产生需求的图案标识。

本案即利用了传统的烧花工艺,通过对布料进行调整,实现服饰中的部分弹性区域控制,满足局部收紧力、局部舒张的需求同时,确保整体地透气性。

更细化地说明,例如,在紧身裤中,一般工艺为采用弹性开度较大的弹性布料,在需要收紧区域进行弹性胶印制,而本案中,采用弹性开度较小的弹性布料,在需要局部舒张区进行烧棉纤维作业即可,局部舒张区包括膝关节区域、侧线释放区域、臀部区域等。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混合基体的横向与纵向开度均为x、且回复率超过95%,x≤130%,混合基体本身具备加大地收紧塑身力,且抗弹性疲劳度较优。

而局部舒张区的横向与纵向开度至少为3x、且回复率超过95%。

即局部舒张区内的混合基体去除棉纤维后,具备较大地弹性开度,满足局部开度需求,且亦具备较优地抗弹性疲劳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1中,混合基体为经纬编织体,经、纬线均由弹性体纤维与棉纤维混纺而成编织丝。

更细化地,编织丝包括50wt%~65wt%的弹性体纤维、35wt%~50wt%的棉纤维。

具体地说明,棉纤维的弹性较低而弹性体纤维具备优地弹性,两者通过纤维丝混编形成编织丝,由该编织丝形成的基布具备较优地弹性回复力且同时满足较小地开度,适于作为塑身基布使用。

而在烧棉工艺中,会将局部舒张区内编织丝中所存在的棉纤维去除,仅留下弹性体纤维,因此仅含弹性体纤维的编织丝具备较优大地弹性开度,满足局部舒张使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2中,烧棉浆按照质量比选择烧花浆100份、烧花份15~25份、乳化剂6~12份,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以上。

烧花浆和烧花份均为仅针对烧棉需求的材料,其属于常规化学物品,可以选择市面上的棉布烧花浆或按照上述基材调配。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4中,压烫温度为100℃~110℃,压烫压力为5~6kg·f/cm2,保压时间为20~30s。

此温度范围能保护弹性体纤维不会产生热熔形变,同时满足烧棉需求,而压烫压力能使得局部舒张区内仅存弹性体纤维的编织丝之间紧弛。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发明混合棉局部弹性成型工艺,混合棉具备较小地弹性开度和较大地弹性收紧力,满足塑身类服饰的需求,通过在混合棉上进行烧棉作业,能形成局部舒张区,实现塑身类服饰的张紧区域划分。收缩区与舒张区之间的弹性开度设计合理,均具备较优地弹性回复度。张紧区域划分不会闭塞混合棉的原网孔,整体透气性较优、穿戴舒适度较优。成型工艺简洁,易于塑身类服饰的裁片生产加工。

以上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