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均匀的染色机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4504发布日期:2020-02-21 20:2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染色均匀的染色机纱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纱染色机,特别涉及一种染色均匀的染色机纱架。



背景技术:

筒纱染色机是一种为棉线圈进行染色的设备,通常包括缸体和竖向设置在缸体内的纱架,纱架通常由若干根竖向的杆件组成,在染色过程中。筒纱套在纱架上,接着利用动力泵朝向缸体内灌染料,在保温保压的工况下,完成对筒纱的染色。

目前,公开号为cn10663776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染色机,包括主泵、连接在主泵上的换热器和纱笼,所述换热器上连接换向器,所述换向器部件连接在纱笼上,所述纱笼内设有筒纱组件以及至少一个封板,所述封板将筒纱组件均分为至少两组筒纱,所述主泵通过换热器和换向器依次对纱笼的至少两组筒纱依次循环染色,所述纱笼上设有与至少两组筒纱相对应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换向器相连通。

这种高温高压染色机在对筒纱进行染色时,染液经过主泵的输送,经过换热器到达换向器,换向器的出液口均分成3部分,纱笼底部也均分成3部分与换向器的出液口相对应。染色时按工艺设定的循环时间,对各组筒纱逐段循环染色,其中一个气动蝶阀打开,另两个关闭,使对应的筒纱进行染色,依次切换染色筒纱进行染色,使染液不断接触纱线,使缸内的纱线在常温常压和高温高压中分段完成漂染、染色后处理及清洗工作。

但是,由于采用浸泡法对筒纱进行染色,染液是从外至内浸润筒纱,筒纱的受染色程度由外至内逐渐减轻,从而导致筒纱的染色不均匀,无法对筒纱形成内外均匀的染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染色均匀的染色机纱架,具有对筒纱进行均匀染色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染色均匀的染色机纱架,包括纱架,所述纱架包括底盘和竖向固定连接在底盘上的若干筒纱固定杆,所述筒纱固定杆为空心管,其顶端封死,底端开口,所述底盘上开有与筒纱固定杆相通的穿过孔,所述筒纱固定杆的外侧壁上开有若干过液孔,所述筒纱固定杆内插设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的顶端与筒纱固定杆的顶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穿过孔内螺接有密封环,所述供液管差穿过密封环,两者之间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筒纱进行染色时,将筒纱套设在筒纱固定杆上,接着朝向筒纱固定杆内输送染液。染液在进入筒纱固定杆前,首先进入供液管内,染液在筒纱固定杆内由上而下落下,通过此种方式供给染液能够降低染液在筒纱固定杆内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压差,从而使得染液能够以较为均匀的压力通过过液孔。染液经过过液孔后,由内而外透过筒纱,透过筒纱的染液落在纱笼中,从而再次对筒纱进行由外而内的浸润,以此实现了对对筒纱更为均匀的染色。

进一步的,所述筒纱固定杆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筒纱的压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组件能够在筒纱固定杆上压紧筒纱,降低了筒纱之间产生间隙,提高了染液渗透时的接触面积,以此进一步提高了染色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用于压紧筒纱的下压座,所述下压座的上表面相对连接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上开有供第一弹片穿过的让位口,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呈“x”状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弹片上开有供连接螺杆穿过的通过孔,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上方设有锁紧盘,所述锁紧盘螺纹连接于连接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筒纱进行压紧时,工作人员将连接螺杆依次穿过下压座和通过孔,此时拧入锁紧盘,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在锁紧盘的压力下产生弹性力,该弹性力促使下压座向下压紧筒纱。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座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压片、连套和下压片,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连接在上压片上,所述下压片抵压在筒纱上,所述连套呈竖向固定连接在下压片上,所述下压片开有与连套相通的连通孔,所述上压片滑移连接在连套上,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之间夹设有加压压簧,所述加压压簧套设在连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回弹力施加在上压片上,上压片压紧加压压簧,加压压簧促使下压片压紧筒纱。加压压簧的设置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降低了筒纱被压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在横向上呈“口”字形,所述定位框的底面开有调节螺孔,所述定位框的顶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管,所述调节螺管正对于调节螺孔,所述定位框内设有承接板,所述调节螺管抵触在承接板上,所述承接板上开有与调节螺孔同轴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内径不小于调节螺孔的内径,所述调节螺管的内径大于让位口的内径,所述承接板的底面相对固定连接有顶撑杆,所述顶撑杆穿过并滑移连接于定位框的底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筒纱进行压紧时,定位框通过调节螺孔与连接螺杆之间的螺接配合实现在连接螺杆上的定位,接着旋转调节螺管,使得调节螺管向下抵压承接板,承接板促使顶撑杆下移并抵触在筒纱上,以此实现对筒纱的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顶撑杆的杆身上套设有回位压簧,所述回位压簧压紧在承接板和定位框的底侧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除压紧组件时,回位压簧能够促使承接板上弹,从而使得顶撑杆能偶更加快速地从筒纱上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顶撑杆远离承接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的压盘,所述压盘的圆心位置开有供连接螺杆穿过的避让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盘的面积更大,能够将多个筒纱更加稳定地压紧在筒纱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盘背离顶撑杆的一面胶接有橡胶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层的设置降低了筒纱受到的刮蹭,以此提高了对筒纱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筒纱固定架上开过液孔,从而使得染液能够通过筒纱固定杆向外溢出,实现了对筒纱由内而外的浸染,同时透过筒纱的染液充满在纱笼内,以此使得筒纱再次受到由外之内的浸染,两种染色方式共同实施,以此提高了筒纱的染色均匀性;

2、供液管的设置使得染液能够在筒纱固定杆内由上而下充满筒纱固定杆,以此实现了筒纱固定杆内顶部和底部之间压差较小,使得染液能够以较为均匀的压力通过过液孔。

3、压紧组件的设置提高了筒纱在筒纱固定杆上的的稳定性,以此提高了染色过程中,筒纱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筒纱固定杆和供液管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纱架;11、底盘;12、筒纱固定杆;121、过液孔;2、供液管;21、密封环;3、连接螺杆;4、压紧组件;41、下压座;411、上压片;412、连套;413、下压片;42、第一弹片;421、通过孔;43、第二弹片;431、让位口;44、锁紧盘;45、加压压簧;46、定位框;461、调节螺孔;47、调节螺管;48、承接板;481、让位孔;482、顶撑杆;483、回位压簧;49、压盘;491、避让孔;492、橡胶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染色均匀的染色机纱架,参照图1,包括纱架1,纱架1包括底盘11和竖向固定连接在底盘11上的若干筒纱固定杆12。筒纱固定杆12为空心管,其顶端封死,底端开口,底盘11上开有与筒纱固定杆12相通的穿过孔,筒纱固定杆12的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穿过孔内。

参照图1,在筒纱固定杆12的外侧壁上开有若干过液孔121,在安装时,底盘11的下方设有染液收纳箱,主泵将染液打入染液收纳箱内,染液在主泵的持续供压下进入筒纱固定杆12内,并通过过液孔121向外溢出。在对筒纱进行染色时,筒纱套设在筒纱固定杆12上,由筒纱固定杆12内溢出的染液由内而外透过筒纱,最后落在纱笼内,对筒纱再进行由外而内的浸润。

参照图1,在筒纱固定杆12内插设有供液管2(参照图2),供液管2的顶端与筒纱固定杆12的顶端之间具有间隙,穿过孔111内螺接有密封环21(参照图2),供液管2穿过密封环21,两者之间过盈配合。在对筒纱固定杆12进行供液时,供液管2能够引导染液由筒纱固定杆12的顶部下落至筒纱固定杆12的底部,降低了染液在筒纱固定杆12内产生底部压力大、顶部压力小的可能性,从而使得筒纱的染色均匀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照图1,筒纱固定杆12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3,连接螺杆3上螺纹连接有压紧组件4。在进行筒纱的染色时,若干个筒纱由下而上依次套设在筒纱固定杆12上,接着在连接螺杆3上拧入压紧组件4,从而实现对筒纱的压紧。压紧组件4减小了筒纱之间的间隙,能够使筒纱固定杆12内的染液更加均匀和全面地透过筒纱,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筒纱的受染质量。

参照图3,压紧组件4(参照图1)包括用于压紧筒纱的下压座41,下压座41的上表面相对连接有第一弹片42和第二弹片43。下压座41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压片411、连套412和下压片413,第一弹片42和第二弹片43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上压片411上。第二弹片43上开有供第一弹片42穿过的让位口431,第一弹片42和第二弹片43呈“x”状交叉设置。第一弹片42上开有供连接螺杆3穿过的通过孔421,第一弹片42和第二弹片43的上方设有锁紧盘44,锁紧盘44螺纹连接于连接螺杆3。

参照图3,下压片413抵压在筒纱上,连套412呈竖向固定连接在下压片413上,下压片413开有与连套412相通的连通孔,上压片411滑移连接在连套412上,上压片411和下压片413之间夹设有加压压簧45,加压压簧45套设在连套412上。

参照图3,在对筒纱进行压紧时,将压紧组件4(参照图1)套设在连接螺杆3(参照图1)上,使得连套412和通过孔421依次穿过连接螺杆3,并使下压片413抵触在筒纱上,此时在连接螺杆3上拧入锁紧盘44,锁紧盘44的下压力使得第一弹片42和第二弹片43产生形变,该形变所产生的力促使加压压簧45下压,下压片413在加压压簧45的压力下,抵紧在筒纱的顶端,从而实现了对筒纱固定杆12上的若干筒纱进行压紧的效果。

实施例2:一种染色均匀的染色机纱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对压紧组件4的改变。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压紧组件4包括定位框46,定位框46在横向上呈“口”字形。定位框46的底面开有调节螺孔461,定位框46的顶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管47,调节螺管47正对于调节螺孔461。在定位框46内设有承接板48,调节螺管47抵触在承接板48上,承接板48上开有与调节螺孔461同轴的让位孔481,让位孔481的内径不小于调节螺孔461的内径,调节螺管47的内径大于让位口431的内径。

参照图4,承接板48的底面相对固定连接有顶撑杆482,顶撑杆482穿过并滑移连接于定位框46的底侧。在顶撑杆482的杆身上套设有回位压簧483,回位压簧483压紧在承接板48和定位框46的底侧之间。顶撑杆482远离承接板4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的压盘49,压盘49背离顶撑杆482的一面胶接有橡胶垫层492,压盘49的圆心位置开有供连接螺杆3穿过的避让孔491。

参照图4,在对筒纱进行压紧时,连接螺杆3依次穿过调节螺孔461、让位孔481和调节螺管47,定位框46通过连接螺杆3与调节螺孔461之间的螺纹配合实现在稳定,此时旋转调节螺管47,调节螺管47向下移动并抵触到承接板48上,承接板48向下移动,使得压盘49压紧在筒纱上,由此实现对筒纱的压紧。

具体实施过程:当工作人员将筒纱压紧在筒纱固定杆12上后,工作人员利用压紧组件4对筒纱进行压紧,压紧后,染液经过供液管2进入筒纱固定杆12,筒纱固定杆12内的染液经过过液孔121透过筒纱,由此实现对筒纱右内而外的浸透。透过筒纱的染液充满在纱笼内,以此对筒纱再次进行由外岛带内的浸染。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