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束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0719发布日期:2020-05-06 23:4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束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索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钢丝绳束成环的束环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绳索具是以钢丝绳为原料经过加工,主要用于吊装、牵引、拉紧和承载的绳索被称为钢丝绳索具。钢丝绳索具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运输、港口等行业。

钢丝绳索具在重工吊装领域运用非常广泛,钢丝绳索作为一种牵引工具,对于起吊不同的重物钢丝绳的尺寸要求也不一样,并且需要在钢丝900的一端部编织一个环或者一个环套,并在环套内嵌设一鸡心环902,用固定卡件901将钢丝绳900的自由端固定在钢丝绳900上,方便牵引和安装,同时提高钢丝绳900的使用寿命,以上描述可参见图1。目前编环作业或束环作业基本是靠人工弯曲绳索或者借用部分夹具,但是对于大直径的钢绳索需要大力士的作业员才能进行弯曲,工作效率低,且弯曲的环的直径一般偏大,不标准以无法适配配套的鸡心环,存在质量问题,又因为钢丝绳被弯曲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很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款可以省力、便捷、安全的束环装置,来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力的一种束环装置,解决了传统人工作业上存在的缺陷,提高钢丝绳索具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束环装置,安装在一工作台上,用于将钢丝绳约束成标准环套,其中,所述束环装置包括:一机座,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固定安装部,所述固定安装部用于将所述束环装置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和一束环模块,包括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三套束环组件,其中两套所述束环组件共线设置,定义该两套所述束环组件之间的连线方向为y方向,另一套所述束环组件设置在该两套所述束环组件中部位置,并与共线设置的两套所述束环组件之间的连线垂直,定义该套所述束环组件垂直共线设置的两套所述束环组件之间的连线的方向为x方向;该三套所述束环组件均包括一齿座、一束环齿以及一驱动机构,所述齿座设置在所述机座内,所述束环齿安装在所述齿座上并向上延伸贯穿过所述机座,裸露在所述机座外,所述机座上开设有适配所述束环齿的一长条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齿座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束环齿在所述长条孔内滑动;将所述钢丝绳置于三个所述束环齿之间,三个所述束环齿与所述钢丝绳接触一侧凹陷有与所述钢丝绳适配的弧形部,通过对应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三个所述束环齿相互靠近运动,其中共线设置的两套所述束环组件中的所述束环齿持续在y方向相互靠近运动,直至使所述钢丝绳自身贴合,实现将所述钢丝绳约束成标准环。

优选的,所述x方向上的所述束环组件中的所述束环齿在背离所述弧形部的一侧设有一牵引限位部,用以牵引所述钢丝绳在x方向运动,即可以通过一牵引绳牵引钢丝绳用于束环的一端部,同时以y方向的上两所述束环齿为支点,使钢丝绳进行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限位部为向所述弧形部凹陷的一弧形口,所述弧形口的设置防止所述牵引绳在牵引过程中脱离所述x方向的所述束环齿。

优选的,所述y方向上的该两套所述束环组件中的两所述束环齿上均设有至少一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束环模块还包括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用于穿设在两所述束环齿上的对应设置的所述限位凸台的所述通孔内,用以限制所述钢丝绳运动,通过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凸台的配合,限制钢丝绳在束环过程中因抵抗变形产生反作用力而脱离所述弧形部,避免弹出装置外对人身造成伤害,进而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驱动电机和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包括一输入端和一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设有螺纹,所述驱动部通过一对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座内,并与所述齿座配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输入端传输动力,驱动所述齿座沿预定方向运动,本装置包括三套束环组件,且三套束环组件的所述驱动机构是相同的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y方向的所述束环组件中的两所述驱动轴为一体结构,该驱动轴中部设有一第一驱动部和一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上设有旋向相反螺纹,所述输入端分别连接的所述驱动电机择一启动,将两驱动轴设计为一体结构,可以节省一台所述驱动电机的成本,且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不受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上对应所述驱动轴上中的所述输出端开设有一u形槽口,便于所述驱动轴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机座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机座可同时起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束环装置,包括一机座和一束环模块,所述束环模块包括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三套束环组件,该三套所述束环组件均包括一齿座、一束环齿以及一驱动机构,所述齿座设置在所述机座内,所述束环齿安装在所述齿座上并向上延伸贯穿过所述机座,裸露在所述机座外,所述机座上开设有适配所述束环齿的一长条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齿座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束环齿在所述长条孔内滑动,即实现了三个所述束环齿分别沿对应的所述长条孔在x方向和y方向的运动,其中x方向运动的所述束环齿将所述钢丝绳的端部进行牵引,依靠设置在所述y方向的两所述束环齿为支点将所述钢丝绳弯曲成弧形,再由y方向的两所述束环齿在所述y方向上相互靠近运动,直至使所述钢丝绳自身贴合,实现将所述钢丝绳约束成标准环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可靠,操作简单,易于维护,极大的节省人工劳动强度,提供生产效率,同时束环后的钢丝绳环更加标准,提高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丝绳索具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束环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束环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束环装置带有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束环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第三束环组件,3-第一驱动轴,4-第一束环组件,5-第二束环组件,6-第二驱动轴,7-第三驱动轴,8-限位杆,20-第三束环齿,36-组合驱动轴,40-第一束环齿,50-第二束环齿,200-第三齿座,201-牵引限位部,202-第三弧形部,100-固定安装部,101-第三u形槽口,102-第二u形槽口,103-固定孔,104-第三长条孔,105-第一长条孔,106-第二长条孔,361-第二输入端,361a-第一输入端,362-第二轴承座,363-第二驱动部,364-第一驱动部,400-第一齿座,401-第一弧形部,402-第一限位凸台,500-第二齿座,502-第二限位凸台,701-第三输入端,702-第三轴承座,703-第三驱动部,900-钢丝绳,901-固定卡件,902-鸡心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为方便实施例中对技术方案的清楚描述,如图2将三套束环组件分别定义为第一束环组件4、第二束环组件5以及第三束环组件2,以便于撰写上的区分,同时结合图2和图3定义一坐标系,即第一束环组件4和第二束环组件5之间的连线方向为y方向,第三束环组件2垂直该第一束环组件4和所述第二束环组件5的方向为x方向,该坐标系在图3中有示出,以上定义只是为了清楚的呈现技术方案,方便理解,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束环装置,安装在一工作台(图未示)上,用于将钢丝绳900约束成标准环套,其包括一机座1和一束环模块,所述机座1为一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机座1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固定安装部100,所述固定安装部100用于将所述束环装置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图未示)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安装部100上还设有用于穿设螺栓固定的固定孔103;所述束环模块包括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机座1上的三套束环组件和一限位杆8,该三套束环组件分别为第一束环组件4、第二束环组件5以及第三束环组件2,其中第一束环组件4和所述第二束环组件5共线设置在y方向上,所述第三束环组件2设置在所述第一束环组件4和所述第二束环组件5的中部位置,并与共线设置的所述第一束环组件4和所述第二束环组件5之间的连线垂直,即设置在x方向上。

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束环组件4包括一第一齿座400、一第一束环齿40以及一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齿座400设置在所述机座1内,所述第一束环齿40安装在所述第一齿座400上并向上延伸贯穿过所述机座1,裸露在所述机座1外,所述机座1上沿y方向开设有适配所述第一束环齿40的一第一长条孔10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一驱动电机和一第一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包括一第一输入端361a部和一第一驱动部364,所述第一驱动部364通过一对第一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座1内,所述第一输入端361a向所述机座1外延伸,并且所述机座1对应所述第一输入端361a还开设有一第一u形槽口(图未示),以便于所述驱动轴的安装和拆卸,所述第一驱动部364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齿座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图未示)的输出端通过连轴器与所述第一输入端361a连接,实现动力的传递,因所述第一束环齿40安装在所述第一齿座400上且与所述第一长条孔105配合,由于所述第一长条孔105的限制,所述第一束环齿40只能沿所述第一长条孔105方向滑动,即实现所述第一束环齿40在y方向上的运动。

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二束环组件5包括一第二齿座500、一第二束环齿50以及一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齿座500设置在所述机座1内,所述第二束环齿50安装在所述第二齿座500上并向上延伸贯穿过所述机座1,裸露在所述机座1外,所述机座1上沿y方向开设有适配所述第二束环齿50的一第二长条孔106,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二驱动电机和一第二驱动轴6,所述驱动轴包括一第二输入端361部和一第二驱动部363,所述第二驱动部363通过一对第二轴承座362安装在所述机座1内,所述第二输入端361向所述机座1外延伸,并且所述机座1对应所述第二输入端361还开设有一第二u形槽口102,以便于所述驱动轴的安装和拆卸,所述第二驱动部363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齿座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图未示)的输出端通过连轴器与所述第二输入端361连接,实现动力的传递,因所述第二束环齿50安装在所述第二齿座500上且与所述第二长条孔106配合,由于所述第二长条孔106的限制,所述第二束环齿50只能沿所述第二长条孔106方向滑动,即实现所述第二束环齿50在y方向上的运动。

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三束环组件2包括一第三齿座200、一第三束环齿20以及一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齿座200设置在所述机座1内,所述第三束环齿20安装在所述第三齿座200上并向上延伸贯穿过所述机座1,裸露在所述机座1外,所述机座1上沿x方向开设有适配所述第三束环齿20的一第三长条孔104,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三驱动电机和一第三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包括一第三输入端701部和一第三驱动部703,所述第三驱动部703通过一对第三轴承座702安装在所述机座1内,所述第三输入端701向所述机座1外延伸,并且所述机座1对应所述第三输入端701还开设有一第三u形槽口101,以便于所述驱动轴的安装和拆卸,所述第三驱动部703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齿座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图未示)的输出端通过连轴器与所述第三输入端701连接,实现动力的传递,因所述第三束环齿20安装在所述第三齿座200上且与所述第三长条孔104配合,由于所述第三长条孔104的限制,所述第三束环齿20只能沿所述第三长条孔104方向滑动,即实现所述第三束环齿20在x方向上的运动。

参阅图1、图2和图4,进一步,所述第一束环齿40、齿所述第二束环齿50以及所述第三束环齿20与所述钢丝绳900接触的一侧凹陷有与所述钢丝绳900适配的第一弧形部401、第二弧形部(图未示)以及第三弧形部202,其中所述第三束环齿20在背离所述第三弧形部202的一侧设有一牵引限位部201,所述牵引限位部201为向所述第三弧形部202凹陷的一弧形口,用以牵引所述钢丝绳900在x方向运动,即可以通过一牵引绳(图未示)牵引所述钢丝绳900用于束环的一端部b处,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牵引绳为一种高强度的绳索;同时所述钢丝绳900以y方向的上所述第一束环齿40和所述第二束环齿50为支点进行弯曲,所述弧形口的设置防止所述牵引绳(图未示)在牵引过程中脱离所述x方向的所述第三束环齿20。

设置在所述y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束环齿40和所述第二束环齿50上分别设有一第一限位凸台402和一第二限位凸台502,所述第一限位凸台402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502同侧设置,且分别相对的开设有一通孔(图未示),所述限位杆8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402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台502的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用以限制所述钢丝绳900运动,通过配合运动即实现限制钢丝绳900在束环过程中因抵抗变形产生反作用力而脱离所述束环装置,避免所述钢丝绳900弹出装置外对人身造成伤害,进而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再结合图5,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凸台402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台502成对设计,使用时只需要将所述限位杆8穿设在对一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凸台402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台502中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在实施1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所述第一束环组件4和所述第二束环组件5做了如下改进;

参阅图2和图3,因所述第一束环组件4和所述第二束环组件5包括有一第一驱动轴3和一第二驱动轴6,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驱动轴3和所述第二驱动轴6设计为一体结构,即为组合驱动轴36,具体是,该组合驱动轴36包括设置在两端的一第一输入端361a和一第二输入端361,和设置在中部的一第一驱动部364和一第二驱动部363,所述第一驱动部364和所述第二驱动部363上设有旋向相反螺纹,所述第一输入端361a和所述第二入端分别连接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图未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图未示)可以至选择其中一个启动、另一台备用,即可以完成驱动所述第一束环齿40和所述第二束环齿50的运动,当然可只设置一台第一驱动电机(图未示)或第二驱动电机(图未示),其轴承座也可以减少一对。

结合附图,上述实施例1或2是这样实现钢丝绳900的束环作业的:

首先,所述第三束环齿20通过其所述牵引限位部201连接一牵引绳(图未示)的一端,所述牵引绳(图未示)的另一端与所述钢丝绳900的端部b处连接,并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402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台502中插入所述限位杆8,之后驱动所述第三束环齿20牵引钢丝绳900沿x方向远离所述第一束环齿40和所述第二束环齿50运动,即图1中的b2方向,所述钢丝绳900同时以所述第一束环齿40和所述第二束环齿50为支点被弯曲,同时限制在所述第一弧形部401和所述第二弧形部(图未示)内;再驱动所述第一束环齿40和所述第二束环齿50在y方向上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即图1中向a1和a2方向运动,以束紧钢丝绳900,同时所述第三束环齿20如图1中向b1方向运动调整环的尺寸大小,在环套内放入一鸡心环902,直到所述钢丝绳900环套与所述鸡心环902适配,则停止调整,操作工人进行微调然后固定,完成束环作业,最后将钢丝绳900的一自由端通过一固定卡件901固定在钢丝绳900上,完成钢丝绳索具的加工。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里只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因此就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同等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