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6667发布日期:2021-03-16 22:4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化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长环蒸化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化机。



背景技术:

蒸化机的作用是使色浆中的染料经汽蒸向纤维内部转移达到固色作用,它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印花后的色泽和鲜艳度。

目前,公告号为cn20221461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长环蒸化机进布装置,包括进布辊系统,所述进布辊系统上安装有加湿系统;加湿系统包括连接有供液箱的喷水盘,供液箱与喷水盘之间安装有水泵,喷水盘位于进布辊系统的布料前方,且喷水盘的喷嘴对着布料正面。该长环蒸化机进布装置,通过在进布辊系统上增设加湿系统(给布料喷射化学助剂),可使经过长环蒸化机处理后的织物性能得到改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该进布装置导布时,布料先从低处向高处输送,传输路径较长,途中可能会由于导辊速度变化而导致布料输送时变松弛的情况,从而导致布料褶皱的情况,影响了布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布料输送时松弛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蒸化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蒸化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蒸化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所述第一张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底部,且所述第二张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于所述转轴上;

压杆,所述压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上,布料从所述压杆下方通过;以及

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压杆的张紧力,且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压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布时,布料首先经过机架顶部的第二张紧组件,之后再从压杆下方经过并进入蒸化机机体内,过程中可根据布料的运输情况和布料的材质,利用调节组件调节压杆对布料的张紧力,从而减少布料输送时出现松弛的情况,从而减少布料褶皱的情况,确保进布时布料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压杆两端设置有安装杆,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压块,所述压块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杆上;以及

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压块,且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可拆卸设置在安装杆上,并在固定件的作用下安放在安装杆上,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压块的数量,来调节压杆的张紧力。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为螺纹杆,所述固定件包括限位块和固定螺母,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螺纹杆上,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压块滑动设置于所述螺纹杆上,且所述压块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螺母之间,当压块固定于所述螺纹杆上时,压块一侧与所述限位块抵紧,另一侧与所述固定螺母相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压块放置在安装杆上,使压块一侧与限位块相抵紧,之后在拧紧固定螺母,使固定螺母与限位块另一侧抵紧,从而实现压块的固定。当需要拆卸压块时,拧下固定螺母,从而便于拆卸下压块。

优选的,所述机架顶部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二张紧组件设置于两所述安装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张紧组件包括:

第一张紧辊,第一张紧辊位于两所述安装板之间,且用于连接两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张紧辊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所述安装板上;

第二张紧辊,所述第二张紧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二张紧辊平行于所述第一张紧辊,布料从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之间的间隙通过;

滑移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张紧辊滑移,所述滑移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张紧辊两端,且所述第二张紧辊两端与所述滑移组件转动连接;以及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张紧辊的两端,且所述弹性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张紧辊的张紧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布时,布料从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之间经过,当对布料的张紧力过大时,第二张紧辊会在滑移组件和弹性组件的作用下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调节第二张紧辊和第一张紧辊之间的间隙,从而调节对布料的张紧力,减少布料因张紧力过大而损坏的情况,确保布料的质量。

优选的,两所述安装板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移组件为滑移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的滑块,所述第二张紧辊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侧滑动槽内的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张紧辊通过滑块可在滑动槽上滑移,并且第二张紧辊可靠近或远离第一张紧辊,从而调节张紧力。

优选的,所述第二张紧辊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辊的上方,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光杆,所述光杆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光杆穿过所述滑块并与所述滑块滑移连接;以及

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套设与所述光杆上,且所述抵紧弹簧位于所述滑块的下方,所述抵紧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块抵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槽内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张紧辊对布料下压力过大时,抵紧弹簧被压缩,因此抵紧弹簧会向上推动滑块,使第二张紧辊向上移动,从而减小第二张紧辊对布料的张紧力,从而减少布料因张紧力过大而损伤的情况。

优选的,述安装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转动两所述安装板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蜗轮,所述蜗轮设置于转轴一端;

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以及

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蜗杆转动,且设置于所述蜗杆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件带动蜗杆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相啮合,从而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转动,从而转动安装板,以调节安装板的角度,从而调节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对布料的张紧力。

优选的,所述蜗杆呈竖直设置,所述驱动件为转动轮,且所述转动轮设置于所述蜗杆的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轮设置在蜗杆的底端,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蜗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有益技术效果:

1.进布时,布料首先经过机架顶部的第二张紧组件,之后再从压杆下方经过并进入蒸化机机体内,过程中可根据布料的运输情况和布料的材质,利用调节组件调节压杆对布料的张紧力,从而减少布料输送时出现松弛的情况,从而减少布料褶皱的情况,确保进布时布料的质量;

2.压块可拆卸设置在安装杆上,并在固定件的作用下安放在安装杆上,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压块的数量,来调节压杆的张紧力;

3.上布时,布料从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之间经过,当对布料的张紧力过大时,第二张紧辊会在滑移组件和弹性组件的作用下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调节第二张紧辊和第一张紧辊之间的间隙,从而调节对布料的张紧力,减少布料因张紧力过大而损坏的情况,确保布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二张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张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安装板;111、滑动槽;112、转动轴;2、第二张紧组件;21、第二张紧辊;22、第一张紧辊;31、光杆;32、抵紧弹簧;41、蜗轮;42、蜗杆;43、转动轮;5、第一张紧组件;51、转轴;52、连接杆;53、压杆;531、螺纹杆;541、压块;542、限位块;543、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蒸化机,参照图1,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第一张紧组件5和第二张紧组件2,其中,第一张紧组件5设置于机架1底部,且第二张紧组件2设置于机架1顶部。布料输送时,首先经过第二张紧组件2,之后再从第一张紧组件5经过进入蒸化机机体内。

参照图1和图2,机架1顶部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板11,每个安装板11上固定穿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转动轴112。转动轴112远离安装板11的一端转动穿设在机架1上,由此安装板11通过转动轴112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

第二张紧组件2包括第一张紧辊22、第二张紧辊21、滑移组件以及弹性组件。两个安装板11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11,且滑动槽111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11的长度方向一致。滑移组件为滑移安装在滑动槽111内的滑块,第二张紧辊21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侧滑动槽111内的滑块上,且第二张紧辊21的长度方向与机架1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一张紧辊22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安装板11上,且第一张紧辊22位于第二张紧辊21的下方,并且第一张紧辊22平行于第二张紧辊21。布料从第一张紧辊22和第二张紧辊21之间的间隙之间通过。

弹性组件设置在滑动槽111内,且弹性组件包括光杆31以及抵紧弹簧32。其中,光杆31固定在滑动槽111内,光杆31的长度方向与滑动槽11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光杆31穿过滑块并与滑块滑移连接。抵紧弹簧32套设在光杆31上,且抵紧弹簧32位于滑块的下方,抵紧弹簧32一端与滑块的下表面相抵接,且另一端与滑动槽111内的下底面相抵接。当第二张紧辊21对布料下压力过大时,抵紧弹簧32被压缩,因此抵紧弹簧32会向上推动滑块,使第二张紧辊21向上移动,从而减小第二张紧辊21对布料的张紧力,从而减少布料因张紧力过大而损伤的情况。

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转动两个安装板11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蜗轮41、蜗杆42以及驱动件。其中,蜗轮41固定在其中一个转动轴112上,且位于转动轴112远离安装板11的一端上。机架1上靠近蜗轮41的位置固定有安装箱,且蜗轮41位于安装箱内进行保护。蜗杆42竖直转动穿设在安装箱上,且蜗杆42与蜗轮41相啮合。驱动件为转动轮43,且转动轮43固定在蜗杆42的底端上。

参照图1和图3,第一张紧组件5包括转轴51、连接杆52、压杆53以及调节组件。转轴51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且转轴51的长度方向与布料的宽度方向一致。连接杆52设置有两根,且两根连接杆52一端均固定在转轴51上。压杆53平行于转轴51设置,且压杆53固定在连接杆52远离转轴51的一端上,并且布料从压杆53的下方经过。

调节组件设置在压杆53上,且调节组件包括压块541以及固定件。压杆53两端固定有安装杆,安装杆为螺纹杆531。压块541上开设有用于穿入螺纹杆531上的通孔,压块541通过通孔与螺纹杆531间隙配合。固定件设置在螺纹杆531上,且固定件包括限位块542和固定螺母543。限位块542固定在螺纹杆531靠近压杆53的一端上。固定螺母543与螺纹杆531螺纹连接,压块541位于限位块542与固定螺母543之间,且当压块541固定于螺纹杆531上时,压块541一侧与限位块542抵紧,压块541另一侧与固定螺母543相抵紧。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上布前,布料首先经过机架1顶部的第二张紧组件2,先通过转动轮43调节安装板11的角度,使得第一张紧辊22和第二张紧辊21更好地张紧布料,之后再从压杆53下方经过并进入蒸化机机体内,过程中可根据布料的运输情况和布料的材质调节压块541的数量以调节压杆53的张紧力。

安装压块541时,将压块541放置在安装杆上,使压块541一侧与限位块542相抵紧,之后在拧紧固定螺母543,使固定螺母543与限位块542另一侧抵紧,从而实现压块541的固定。当需要拆卸压块541时,拧下固定螺母543,从而便于拆卸下压块54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