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式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32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链条式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条式晾晒架。是为高层住房及旅馆等晾晒物品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晾晒架。
以往的传统晒架,一般是用三根金属管连接成的框架,然后固装于阳台之上,在该框架的对称部位焊上若干个“V”型钢叉,用以搁置晾衣晒竿;这种晾晒架,无论是用于晾晒衣物,还是收取衣物均十分不便,尤其当遇到刮大风时极易落竿伤人。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晾晒架,它能克服传统晒架的缺陷,既能方便地予以使用,又能使晒竿不易脱落保证安全。
这种链条式晾晒架,通过以下设计方案来实现的。
链条式晾晒架是采用链条传动,整个晾晒架由链传动装置、晒盆、晒网、晒竿等组成。所述的链传动装置有一对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组成。其中每一个主动链轮和相对应的从动链轮固装在转轴和固定轴上,转轴、固定轴与链轮之间配有轴承。所述的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间由链条连接;同时,该主动、从动链轮间设置着导轨,主动链轮的转轴一端设置着一摇杆;所述的晒盆为金属或非金属的无盖盒,由销杆将其活接于链条之上,可随着链条前后直线移动,同时拆卸极为方便;所述的晒网由网状织物构成,网的周边由条状构件经活销固装在链条上,置于链条上的条状构件,呈条块状间隙分布,使其可以随链条运移、转动;所述的晒竿横向设置于两链条对应的有耳链板上,由活销加以固定,根据以上方案设计的链条式晾晒架由支撑杆、支撑板和夹板固定于阳台之上;所述的支承板上设有链条张紧装置。
根据以上方案设计的链条式晾晒架的优越性在于传动灵活、省力方便。如遇天气突变只需摇动摇杆便可迅速收取衣物,同时由于设有晒盆、晒网还可以晾晒其它物品,并且完全可以避免晒竿、晒盆、晒网掉落。



图1为链条式晾晒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晒盆安装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附图3为晒盆安装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附图4为晒网安装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附图5为晒网安装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实施例,并进一步说明链条式晾晒架。
如图所示主动链轮(20)置于转轴(19)的两端,经过导轨(3)与从动链轮(10)的固定轴(4)连接,主动链轮(20)与从动链轮(10)之间设有链条(11),上述各链轮与转轴、固定轴之间设有轴承(14);在主动链轮一侧置有摇杆(13);所述的链传动装置由有耳链板(23)和直链板(25)、滚轮(24)销轴(26)等组合而成,在有耳链板(23)上设着一台销(21),该台销上设置着一弹簧卡(22);所述的晒竿即穿置于台销(21)上,由弹簧卡(22)予以固定;所述的晒盆(16)是一无盖盒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该晒盆(16)对应两边套装于台销(21)上,盒体坐于晒竿(18)之上,由弹簧卡(22)将其与下边的晒竿,一起固定在有耳链板(23)的台销之上;所述的晒网(9)由网状织物与条状构件(27)组成,所述的网状织物有两边套装在两晒竿上,末端由两层打包带(28)夹紧缝合;另两边条状构件间断地置于有耳链板的晒竿之上。
整个晾晒架由支撑杆(12),支承板(1)和夹板(17)固装在阳台(15)或其它所需地方。
每一对主动链轮(20)与从动链轮(10)间装有转轴(19)和固定轴(4)。
在使用时,只要打开控制摇杆的锁紧销,转动摇杆即可使链条迅速前后运移,很方便地从晒竿、晒盆、晒网上晾晒收取衣物和其它物品。
权利要求1.一种链条式晾晒架,由传动装置、晒盆、晒网、晒竿组成,其特征是a、所述的传动装置为链传动装置,由主动链轮(20)、从动链轮(10)、链条(11)组成,其中每一个主动链轮(20)和相对应的从动链轮(10)分别固装在转轴(19)和固定轴(4)上、转轴、固定轴与主、从链轮之间配置轴承(14)。所述的主动、从动链轮之间由链条(11)连接;同时,该主动、从动链轮间还设置着导轨(3),主动链轮转轴一端设置着一摇杆(13);b、所述的晒盆(16)为金属或非金属制作的无盖盒。并由活销固装于链条(11)上;c、所述的晒网(9)由网状织物构成,晒网的周边由条状构件将其用活销固装在链条上,置于链条上的条状构件呈条块状间隙分布;d、所述的晒竿(18)横向设置于两链条对应的有耳链板(23)上,由活销予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式晾晒架,其特征是链传动装置(链轮、链条、轴承)是由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介绍一种链式晾晒架。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具。其主要特点是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转轴构成链传动装置。在链条上设置有耳链板、晒竿可以方便地固定在有链板上;此外该链式晾晒架还设有一晒盆和晒网。既可以用来晒衣物还可以晾晒其它物品。既避免了以往传统晾晒竿遇风掉落的不足。又能极为方便地收取和晾晒衣物及其它物品,很有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D06F57/12GK2076126SQ9021314
公开日1991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12日
发明者刘大志, 宋花君 申请人:刘大志, 宋花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