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77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断纱之后通过气流纺纱机上的一维护装置使纱线生头的方法,其中,在一提升的纱筒上纱线端首先被检测并被吸入一检测咀,然后在纱线朝纺纱单元移动时生头所需的纱端从纱筒上退绕,在已测纱线长度的端部形成纱线纺纱端,该纱线在第一步中,借助负压部分被引入纺纱杯中,并且在随后的第二步中,被沉到纺纱杯的聚集槽上,在此处,纺线纺纱端由在所述聚集槽中由一纤维带形成的纤维连接,随后,纱线输出以及卷绕开始运行。
本发明也涉及通过一维护装置在气流纺纱机上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其中,维护装置适于沿机器的操作单元运行并在一选定的操作单元处停止,该维护装置装有一纱端检测装置,所述的纱端检测装置的检测咀适于放置在靠近纱筒的周边的地方。所述的维护装置还装有将纱线带到纺纱单元上的纱线传送装置、赋予纱筒转动的装置,以及产生纱线生头端的装置。
用于气流纺纱机的已知维护装置装在用于重新开始纺纱的操作单元上,用于纱筒的一纱端检测装置处于其提升的位置。检测装置具有一检测咀,该检测咀适于被连接到一负压源上并被置于靠近纱筒周围的地方。与检测装置相连的是用于将纱线传送纺纱单元上的一纱线传送装置以及将纱线退绕到生头所需的长度的装置。维护装置也包括用于将纱线切成一预定长度并产生适用于生头的一纱端的装置,以及用于将纱线引入纺纱杯并让所述纱端沉入纺纱杯的聚集槽中的装置。
例如在CS212263(DE OS 2620805)或在US4,724,665中,在断纱后生头工序开始时,检测咀首先朝纱筒摆动并吸进纱端,同时,纱线转向退绕方向。
在纱端已被吸进后,检测咀向后移动,而纱端借助于负压保持在检测咀内,并且纱线从纱筒上退绕。在检测咀的端部位置,纱线通过一拉杆的夹纱器被夹持在检测咀的前面。随着纱线被夹在夹纱器中,拉杆进行摆动,以便于一纱段从纱筒中退绕,而另一段从检测咀中被引出。然后将纱筒与拉杆的夹纱器之间的纱段引入开始转向纱线退绕的方向的维护装置的辅助引出辊之间。
当拉杆已摆入其端部位置时,在维护装置的辅助引出辊与拉杆的夹纱器之间的纱线由一摆动传送杆捕捉,被固定在其夹子内,然后传送杆朝纺纱单元摆动,并且在拉杆的夹纱器与传送杆的夹子之间的纱线通过一研磨装置进行修剪,由此在纱筒与传送杆之间的纱段内产生用于生头的纱端。传送杆的摆动运动将所述纱线带到纺纱单元中,由于在纺纱装置内存在的负压纱端被吸入纺纱装置的一引出管中,于是,传送杆的夹子打开,维护装置的辅助引出辊从纱筒退绕出生头所需的最后纱段。由于所述的负压的作用纱端然后到达纺纱杯的聚集槽并与纤维条相连。然后维护装置的辅助引出辊反向,它们开始把纱线从纺纱装置中引出。同时,维护装置的辅助驱动辊开始朝卷绕方向转动纱筒。当操作装置的所有部件的速度已达到其操作值时,把纱线从维护装置的机构转交到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装置的机构上。
这一方案的缺点在于在形成生头操作所需的纱端长度的工序中转交纱线的方式复杂。这导致维护装置的不精确操作,维护装置不能由适当机构可靠地夹持纱线,不能可靠地把纱端传送到随后的操作中;从而,影响了用于生头工序的维护装置的可靠性。另一缺点是在第一阶段中必须把一长的纱段吸入检测咀中以便在下一操作中把它从检测咀中引出;这样,尤其是,增加了操作装置的维护所需的时间间隔。另一缺点是在维护装置的辅助引出辊与引出管的咀之间的大距离具有其危险性,即在维护装置的辅助引出辊的最后反向退绕运动期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纱线的自由段上的低张力,已退绕的纱长度未能被吸入引出管中,结果不能被生头。
在生头之后把纱线从维护装置的机构转交到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单元的适应装置也是很复杂的,并且由维护装置的驱动辊进行转动运动的卷绕纱筒转交到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单元的卷绕装置的驱动辊也是很复杂的。
这种方案的一些缺点已经由CZ 277393(DE OS 3202428)中公开的用于使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克服,其中,与前述的方案相同,在纱筒上的纱端首先被吸入检测咀中,与此同时纱筒转向退绕方向。检测咀具有一纵槽,在纱线被吸入检测咀的端部之后,纱线部分地经该槽出来以致在处于其检测位置的检测咀的前面与检测咀的端部之间形成一弦。所述纵槽是可被封闭的。当检测咀已经摆到其后部位置时,所述的纱线在纱筒与检测咀的端部之间被拉伸。在此位置处,纱线被夹在一对辅助辊之间,辅助辊可转动地安装在位于维护装置之上的一杆的末端,于是,在辅助辊与检测咀之间按已知方式切断纱线,形成用于生头的纱端。在杆与辅助辊在纺纱单元上方一起旋转之后,纱端被吸入纺纱装置的引出管,于是,所述的辅助辊反向经过一时间间隔以致把纱端从纺纱杯的聚集槽移至一预定距离。在所述的反向运动停止之后,辅助辊打开并释放纱线,然后,纱线从维护装置的夹持器释放,由此纱端通过维护装置被传送到纺纱杯的聚集槽,在此处,与纤维条相连。然后维护装置的机构使提升的纱筒朝卷绕方向作转动,因此,纱线通过卷绕纱筒从纺纱装置引出。只有在卷绕和纺纱参考稳定之后,纱线引出被转换到被维护的操作单元的引出装置上,并且使卷绕纱筒斜置到被维护的操作单元的驱动辊上,从而结束该生头工序。
这一方案的缺点在于,纵槽降低了检测咀的口内的抽吸作用,由此也降低了纱筒上的纱端检测的可靠性。在可封闭的槽的情形下,检测咀的设计是复杂的。另一缺点在于在纱筒与由辅助辊接收纱线的地方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由于这段的纱线张力在车间操作的条件下因杂质的存在受到改变,结果纱线被转交到辅助辊的可靠性降低。
维护装置的机构不能即时给予纱筒,尤其是具有已绕上的大量纱线的纱筒充足的操作速度。因此,在该方案中以及其它类似的方案中,生头是在纺纱杯的降低的转速下进行的,所以,卷绕速度首先稍有降低。在生头之后,纺纱杯的速度逐渐增加到操作速度。类似地,把纱线从纺纱杯上引出的纱筒的转速也必定增加,并且在断纱后操作单元生头所需的总时间间隔也增加,其中,纺纱杯对维护装置的复杂性有很大需求。如果速度的增加不是伴随着相应改变条子喂入纺纱单元的速度,已生头的纱线会比以满速纺制的纱线厚。可以调节条子被喂入纺纱单元中的速度的装置会大大增加维护装置和被维护的操作单元的复杂性。
在另一已知装置中,在气流纺纱机断纱之后,检测咀首先检测并吸进一纱筒上的纱线,然后动离开纱筒。在检测咀的后方位置上,在纱筒与检测咀之间的纱线由一传送装置捕捉,纱线首先由传送装置阻断,并且,新形成的纱端被吸进。在脱离任何精确性的一纱线长度已被吸进后,传送装置与纱线一起移到纺纱单元。在该移动期间,纱线被导入一辅助钩,该辅助钩抓住纱线,并然后摆离纱筒。辅助钩的后部位确定了生头所需的测定的纱线长度。
当已产生生头所需的纱线长度时,在抽吸处的前面把纱线夹到传送装置中,并在夹持与抽吸点之间进行修剪,从而产生生头用的纱端,然后纱端被喂入纺纱器的引出管的区域中并被吸入所述管中。在该纱端已被吸进之后,通过传送装置的机构把纱线从其夹持状态松开,并且辅助钩朝纱筒移至其生头位置,在此,正释放的纱线被吸入纺纱单元的引出管中,直到在辅助钩的生头位置纱线进入引出管转入纺纱杯的内部空间的区域内。
在生头之后,纱线从辅助钩被释放一定长度,该释放的长度相应于纱端与纺纱杯的聚集槽之间的剩余距离。当纱端已到达聚集槽时,它与纤维条相接,已纺的纱线通过维护装置开始从纺纱杯引出。只有在引出以及卷绕情形已稳定之后,纺纱工序的纱线从维护装置的机构被转交到机器的引出机构。
这一方案的缺点在于操作循环的复杂性,即,纱端从纱筒传送到纺纱单元期间纱端两次吸进,即,第一次吸入检测咀中,第二次吸入传送装置中,在纱线从检测咀转交到传送装置期间还需要修剪纱线。这种操作增加了操作循环的时间消耗。新产生的纱端吸入传送装置甚至会导致生头失败,在此之后,由于如果新产生的纱端吸入传送装置失败的话,所述纱端绕到在那个时间周期,朝退绕方向转动的纱筒上,因此维护装置不再能检测纱筒上的纱端。在随后的生头偿试期间,纱筒朝退绕方向旋转,如上述所说的,绕在纱筒上的纱端不能被检测咀所捕捉;直到机器操作者消除故障。
另一缺点在于在测量生头所需的纱线长度以及产生生头工序用的纱端期间纱线张力的不均匀性,这导致生头所需的纱段长度的波动,不均匀的生头接合点,以及当已测定的纱线段太短使纱端不能到达聚集槽,或者该线段太长,在生头工序之前或开始时在纺纱杯中捻转而未能进行生头。
后一个其严重缺点在于把已纺的纱线从维护装置的引出装置转交到机器的引出装置,直到建立稳定的引出和卷绕关系。这一操作对维护装置的机构以及操作单元的速度同步性提出很多需求,并常常导致断纱。另外,即使纺纱已经重新开始,也需要维护装置一直在被维护的操作单元上穿行,从而还增加了其操作循环的时间间隔的所需长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或完全消除在气流纺纱机上当断纱后现有纱线生头各种设备所具有的缺点,尤其是增加在产生生头工序所需的纱端长度的机构之间的纱线的转交工序中的可靠性,增加这一长度的测定精度,并且尤其是简化生头工序以致缩短维护装置在操作单元上使断纱修复所需的时间间隔。同时,应当解决纱线从维护装置转交到被维护操作单元的装置上的有关问题。
上述目的通过在气流纺纱机上断纱之后使纱线生头的方法来达到,其原理在于,在退绕生头所需的纱线长度之后,以及在朝纺纱单元传送纱线之后,纱线通过维护装置受到作用,维护装置将纱线导入通过除纱线分布装置之外的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单元的所有装置的操作通道,然后进行各步骤,并在进行把生头的纱端沉到纺纱杯的聚集槽上的第二步骤之前,通过纺纱单元与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单元的引出装置之间的维护装置的一偏转装置而对纱线施加作用,并在停止这一作用时纱线生头端被沉到纺纱杯的聚集槽上,于是纱线受到被维护的操作工位的引出,监测以及卷绕装置的作用,然后,从维护装置被转交到机器的操作工位的分布装置上,从而重复获得在机器的任何操作工位上生头连接点的稳定质量及尺寸。
这种生头方法减少了维护装置在机器的操作工位上修复断纱所需的时间,与已知方法相比减少时间20-45%,并且也解决了已生头的纱线从维护装置转交到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单元的装置的有关问题。
在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有利的是,在生头所需的纱线长度退绕期间对纱筒与检测咀之间的纱线施加作用在其退绕方向的机械力,从而,在纱线退绕和传送期间直到到产生生头纱端期间获得均匀的纱线张力。
由于纱线在该处理期间一直处于张力之下。并且不受突然张力变化的影响,受到张力作用的纱线用来更精确测定生头所需的纱线长度。
在所提出的方法中,有利的是,使纱筒与检测咀之间的纱段中的纱线环绕在维护装置的生头头部的一张力辊的一部分圆周上,至少在生头所需的纱线长度上被退绕的一部分时间间隔期间它朝退绕方向转动从而把张力施加到纱线上,并且在进行纱线环绕之后使张力辊倾斜90°,以便把纱线传送到纺纱单元上,张力辊的回转运动在整个操作中使纱线从纱筒的退绕得以改进。
把纱筒与张力辊之间的这段中的纱线捕入维护装置的一可调节装置中也是有利的,纱线朝纵向自由地通过可调装置,于是,使所述可调装置与检测咀之间的纱线环绕张力辊的一部分圆周,该张力辊在朝向纺纱单元倾斜之后,测定生头所需的纱线长度,随后,停止纱筒朝退绕方向的转动,由此固定生头所需的已测定的长度。
在退绕生头所需的纱线长度期间,张力辊能中断地或至少在纱线修剪之前向纱线退绕方向转动。
在实施上述方法中,张力辊能变速转动。
还有利的是,在张力辊的前面通过生头夹子在纱线退绕方向夹持纱线,在夹持之前和之后张力辊的转动运动拉伸纱线,然后修剪夹持点与张力辊之间的纱线,从而在机械地拉伸的纱段中产生生头纱端。
在要被修剪的这段中的这种机械式纱线拉伸允许重复获得恒定的纱线张力以及恒定的纱线通道,从而,在生头之后,在机器的任何操作工作上,重复获得相同测量的纱线长度以及基本上有助于获得恒定质量以及生头接点的形状的相同形状的生头纱线。
在本方法的前述变型中,有利的是如果在纱线夹持之后维护装置的调节装置朝机器移到其转交位置。如果从夹中释放的纱线处于维护装置的生头夹与被维护的操作工位的引出机构之间的这一段中,由维护装置的一辅助补偿器接收,以便使纱线置于更靠近在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单元中的正常通道。
把纱线储备尽可能近地置于纺纱单元附近,这防止了把纱端引入并沉入纺纱杯中时的纱线处理期间出现错误。
在形成生头端之后,如果生头纱端借助生头夹被传送到在纺纱杯的输出管的出口孔的负压作用的区域中,生头端被吸入输出管中,此后,打开生头夹通过一辅助补偿器积极地回转,以便释放要被吸入纺纱杯中的纱线,纱线靠近其在被维护的操作工位的输出装置的区域内工作通道,并且生头端部分被引入纺纱杯中而离其聚集槽一预定距离的话,则是有益的。
在前述方法的一个变型中,在其反向运动期间,辅助补偿器停在一偏转位置,在该位置,它作为维护装置的一个偏转装置,在纱线的工作通道外面移动生头夹,于是,在纱线的工作通道外面辅助补偿器迅速移回,从而释放纱线,以使其进入在被维护的操作的其作通道,并且使其生头端沉到纺纱杯的聚集槽上。
在前述方法的另一变型中,生头夹被置于一辅助偏转位置,在该位置,它作为维护装置的一纱线偏转装置,辅助补偿器在纱线的工作通道外面完成其反向运动,从而使纱线在被维护的操作的输出装置中朝向其工作通道,随后生头夹在纱线工作通道外面移至其工作通道,它也在纺纱杯的输出管的出口孔也输出装置之间,并使其生头端沉到纺纱杯的聚集槽上。
在纱线生头之前使纱线朝向其工作通道,该方法可用于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的纱线输出、检测,卷绕以及适当装置可能的话,该机带有上石腊的装置,从而避免纱线只在生头之后从维护装置的机构转交到操作的机构时所引起的错误及问题,并且在操作装有上石腊或其它纱线整理装置的机器中,从纱线输出的一开始就可以开始进行上腊工序,而不是只在纱线从维护装置机构已被转交到操作单元后才进行。因此,增加的可靠性伴随着操作循环的长度的减少。
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原理在于,维护装置装有测量生头所需的纱线长度的装置,它包括一捕捉连杆以及一辅助补偿器,横跨筒纱筒与检测咀之间的纱线通道和在与纱筒的转轴相垂直的平面中可调地固定所述捕捉连杆。所述辅助补偿器与驱动装置相连以便向前和反向运动,辅助补偿器在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工位的输出装置之下干扰维护装置中的纱线通道并干扰被维护的操作中的纱线的工作通道。
所述的辅助补偿器可包含一补偿筒,该补偿臂可摆动地固定在维护装置上并与一拉簧相连,拉簧在纱线从其通道偏转的方向上作用在补偿臂上,并还与反向驱动装置相连,该驱动装置适于用优先于拉簧所施加的力反向作用在补偿臂上。
实现该方法的装置的原理还在于,纱线的输出装置包括一可转动的导辊(张力辊),纱线环绕在一部分导辊圆周上,该导辊与一驱动装置相连,当纱线环绕导辊的时间周期内该驱动装置把转动运动给予导辊,并具有把所述转动运动设置成中断的或不规律的运动的可能性,而且具有仅当纱线环绕导辊时的一部分或几部分间隔期间使导辊(张力辊)转动的可能性,导(张力)辊的所述转动用来在纱线中保持恒定张力。
实现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原理也在于纱线的输出装置被制成一生头头,该生头头被固定在维护装置上,摆过90°,并有可转动地固定在其上的纱线的导辊,在生头头的上位置中,其圆周部分地干扰纱筒与检测咀之间的纱线通道。
附图中所示意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在气流纺纱机上使纱线生头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附图只示出了与纱线生头有关的机构。

图1是维护装置到达操作工位后处于停留位置的维护装置以及气流纺纱机的一操作单元的机构的侧视图,图2是如图1那样的一个视图,只是纱筒处于提升的位置,图3是在纱筒上纱线检测工序中如图1那样的一个视图,图4是如图1那样的视图是在检测咀已移到其后位后纱线已被检测装置捕捉时的阶段的视图,图5是图1中纱线被纱线长度测量装置捕捉以及纱线引入生头头的一导辊中的阶段的一个视图,图6是图1中生头头斜置阶段的视图,图7是图1中纱线引入辅助补偿器中的阶段的视图,图8是图1中纱线阻断工序的视图,图9是图1中纱线阻断后的视图,图10是在生头纱线引入纺纱单元的入口中的阶段中维护装置的生头头,机器的操作站的引出装置,以及机器的操作工位的纺纱单元的细节,图11是图10中辅助补偿器的反向运动中的细节,图12是图10中辅助补偿器的补偿臂完全返回阶段以及纱线引入引出装置中的细节,图13是图10中在生头阶段,即,生头纱端与纺纱杯中的纤维带相接时的细节,图14是在纱线被吸入纱线检测装置的检测咀中阶段中已检测纱端后对操作工位维护时维护装置的正视图,图15是图14中在为生头的阻断纱线之前的阶段中的视图,图16是带有一生头夹以及一导辊的生头头的细节。
气流纺纱机由许多一个接一个设置的操作工位组成。每一操作工位是由条子独立地生产纱线并把这样生产的纱线绕在纱筒上的一单元,纱筒按需要可以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纱筒。
每个操作工位包括一纺纱单元1,条子2从未示出的条筒由一喂条装置3被喂入纺纱单元1中,条子2由把条子分成纤维的一分离装置4获取,所述纤维以已知方式借助负压被喂入纺纱杯5中。纺纱杯5中的负压可以通过在其圆周上装配气孔的纺纱杯的转动来产生,或者通过把由充实材料制成的纺纱杯5置入负压室中来产生。在纺纱杯5中负压产生的这些方法都是已知的,根据本发明的使纱线生头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它们中的每一个。由于负压进入纺纱杯中喂入的分离的(选出的)纤维在由纺纱杯5的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以已知方式移到纺纱杯5的聚集表面51,在此处,这些纤维形成一纤维带6,然后按已知方式被转变成纱线7。
已生头的纱线7从纺纱杯5中经一输出管8喂送,然后被喂到(向)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被制成一输出辊91的输出装置9,该输出辊91与每个机器侧面的操作工位的总数相同并与一压辊92相配合,该压辊92成为每个操作工位的一部件并用来把纱线7压到输出辊91上。在输出辊9后面,纱线7通过已知的、未示出的、检测纱线7存在的断纱传感器。纱线7从输出装置9通过已知的、未示出的断纱传感器以及通过按已知方式之一制成的一分布装置10被喂入卷绕装置11。该卷绕装置11含有沿机器长度设置的一连续驱动辊111,正卷绕的一纱筒112按已知方式压到驱动辊111上,纱筒112的纱管113被固定在一纱筒架114的臂上,这些臂按已知方式远离卷绕装置11的驱动辊111被斜置,以致在阻断纺纱工序时阻断卷绕,并且并被彼此斜置以使已卷绕的纱筒112被取出,插入纱管113。
在由空纱管113替换满纱筒112后或断纱后开始纺纱时,必须把纱线7的端部引入纺纱杯5中并使其与在纺纱杯5中,从分梳出的纤维按已知方式生产的纤维带6相连接。在纱线7的端部与纤维带6相连后,即,在生头之后,开始把卫生头的纱线7从纺纱杯5中引出并且把纱线7重新卷绕在纱筒112上。确实也能人工进行生头,但是,出于纺纱机的用户对一纱线7与纤维带6的连接上的质量的要求,优先选择应用能承担纺纱机操作者的职能的自动维护装置12。
维护装置12按已知方式,例如安装在轨道上,用来沿气流纺纱机的操作站移动并包含用于机器的各功能部件的装置,在几个实例中,借助于未示出的、能被制成维护装置12的一部分的控制单元加以控制。为简化描述,在本发明的几个实例的描述中只描述了在纱线7的生头工序中有作用的维护装置12的几个部件,而与本发明的目的无直接头系的维护装置12的其它部件被省略。
如果在一个操作单元上纺纱工序被中断,由正纺制的纱线7的断裂引起,或者在纱筒112卷绕预定的纱线长度时或当达到纱筒112的预定直径时,也就是,当已卷绕的纱筒112被一纱管113所替代时,操作工位等待维护装置12以保证重新开始纺纱。纱筒112或纱管113处于其提升的位置,与卷绕装置11的驱动辊111脱离接触。
维护装置12包括一机架13,其上安装有一运行装置14,该运行装置有位于一运行轨道15上的运行轮141,运行轨道至少沿一机器侧面的多个操作站延伸。
位于维护装置12的机架13上的是纱筒112的起动装置16,该起动装置16包括可摆动(可转动)安装的臂161,在臂161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驱动辊162,该驱动辊162与又和一相同的未示出的控制单元相连的未示出的反向驱动器相连。起动装置16的臂161能在维护装置的机架13内的其停留位置以及驱动辊162与提升的纱筒112或提升的纱管113相接触的其操作位置之间作摆动。
维护装置12的机架13也带有在纱筒112上的纱线的检测装置17,该装置17按已知方式与负压源相连的一检测咀171。在本实施例的所示实例中,检测咀171位于检测装置17的一空心臂172上。空心臂172被转动地安装在维护装置12的机架13上。并与已知的、未示出的、驱动器相连,适合于在一侧从位于维护装置12的机架13的区域内的其停留位置摆动动纱筒112上的纱线(纱端)的检测位置中,在其位置,它靠近纱筒112或与其表面接触,在另一侧,摆到转交位置中,在该位置,离纱筒112的距离最大,检测的纱线7(纱端)从纱筒112喂入检测咀171中。检测咀171能按一固定(静止)方式或如所代表的实例那样可转动地固定在空心臂172上,并能与已知的、未示出的装置例如与前进电机或与气缸相连。
在维护装置12的机架13上是纱线储备形成机构18,该机构18包括一纱线7的捕捉钩181,该捕捉钩181设置成可调的以致于到达纱筒112与位于其转交位置中的检测咀171之间的纱线7的通道。捕捉钩181被安装在一捕捉连杆182上,该连杆182可被转动地和摆动地设置在维护装置12的机架13上并与未示出的用于控制这种运动的驱动装置相连,即,与气缸或与步进电机相连。
维护装置12的机架13也带有生头头19,其体部191可摆动地安装在维护装置12的所述机架13上并与已知的未示出驱动装置相连,例如,与步进电机;气缸或使其停留位置与生头位置之间的生纱头19的体部191的摆动致动的另一气体驱动装置相连,其中,在其停留位置,生头头19的体部191位于最靠近(相对)卷绕装置11的地方,生头头19准备接收纱线7,在生头位置,生头头19的体部191位于纺纱单元1的上方,纺纱单元准备进行生头操作。
在生头头19的体部191上是转动地安装的一纱线7的导辊192。所述的纱线7的导辊192与已知的未示出的驱动装置,例如电机或气体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用来确保至少在纱线7从纱筒112退绕的方向进行转动,所述的驱动装置设置在生头头19的体部191内。在所示的实例中,在纱线7的导辊192的圆周上设置一圆锥形导向表面1922,该表面1922从导辊192的表面1921处开始变窄,经其最窄的部分进入一导向凸缘1923,在导向凸缘1923与导向表面1922之前设有一导槽1924,用来增加纱线7与导辊192之间的摩擦力并准确地确定在所有操作中的纱线的位置,其中,纱线7环绕导辊192的圆周。也可以用不同方式制作导辊192的所述导槽1924,例如用彼此开槽的两圆锥形表面等等来制作。
还安装在生头头19上的是一个纱线修剪装置193,它包含例如与已知的、未示出的驱动装置相连的一已知铣刀1931,所述铣刀1931至少在用于纱线修剪的时间间隔内位于或移入纱线7的通道。
在所示的实施例的有代表性的实例中,纱线7的导辊192被设置在一辅助体1902,该辅助体1902被设置在生头头19的体部191中,并绕与纱线修剪装置193的铣刀1931的转动轴相垂同的一轴转动。在该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辅助体190,铣刀1931以及导辊192所共有,并能被设置在生头头19的体部191上,驱动件通过传动装置被连接到驱动装置上,或者辅助体190,铣刀1931以及导辊192每个可具有其分离的驱动装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未示出,纱线修正装置193的铣刀相对于生头头19的体部191为可调地安装,而导辊192只转动地被安装在生头头19的体部19上。在又一可能的实施例中,纱线修剪装置193的铣刀1931以及导辊192相对于生头头19的体部可作调节地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例如通过滑动,把辅助体190可调地设置在生头头19的体部中。辅助体190与一已知的未示出的驱动装置相连,例如由电机或气缸组成驱动装置,位于生头头的体部191内,用于辅助体190的滑动运动。另外,纱线7的导辊192与使其转动的一未示出的驱动装置相连。在这种情况下,导辊192的所述驱动装置被设置在辅助体190上。在本实施例中,纱线修剪装置193的铣刀1931被转动地安装在生头头19的体部191中。
在生头头的体部191上设置一个在所示的实例中制成一机械式补偿器的辅助补偿器194,它包括一可转动设置的补偿臂194,在其自由端装有用于捕捉纱线7的装置。该补偿臂1941与用来朝第一方向转动补偿臂1941的一拉簧相连,同时,接收由捕捉连杆182的反向运动而释放的纱线储备。补偿臂1941也与未示出的驱动装置相连,该驱动装置用于在随后的操作中补偿臂1941的反转运动,在随后的操作中将使用纱线7的储备。补偿臂1941与拉簧1942相连,拉簧1942朝补偿臂1941转动的所述第一方向作用并用来支持纱线7的拉伸。所述的补偿臂1941的驱动装置可被制成例如电机或一气缸。
在生头头19的体部191上还安装纱线生头夹195,它包括一内爪1951与外爪1952,它们在生头头19的体部191内彼此可调节以及相对于生头头19的体部19可作调节地设置。内爪1951与外爪1952的相互对置的表面适于夹持纱线7。纱线8的生头夹195的两爪1951,1952都与一已知的驱动装置相连,该驱动装置相对于生头头19的体部191提供其共同的运动以及在(朝向)用于夹持纱线7的另一爪1952或1951的方向上提供至少一个爪的分离运动。靠近生头夹195固定在生头头19的体部191上的是用于纱线7的推持臂1956。
在特别示出的实施例中,制成内爪1951的生头夹195在生头头19的体部中被安装在滑销1953上,并与用来使它相对于生头头19的体部191滑动的的一移位气缸1954相连。与一夹持气缸1955相连的外爪1952可调在安装在生头夹195内。在另一实施例中,未示出,上述的气缸1954和1955由电机所替代。在这种实施例中,纱线握持臂1956被制成生头夹195的一固定部分并朝纱线运动方向位于纱线7的生头夹195的爪1951和1952的前面。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纱线7的握持臂1956能被直接制成纱线7的生头夹195的内爪1951。
无论是制成电机,气缸,或其它已知装置的所有上述驱动装置都与尤其用来控制与协同其功能的维护装置12的控制单元相连。
当纱线7断纱时或当所需的一段纱线7已绕在纱筒112上时,条子2的喂入装置3按已知方式停止。在卷绕工序中的纱筒与驱动辊111脱离接触,并被停止。在维护装置12到达后,首先发现,应当选择维护装置12的操作循环,即,(满)已绕的纱筒是否由空纱管所替代,随后重新开始纺纱工序以及把纱线7绕在空纱管113上,或在断纱之后重新开卷所讨论的操作工位,即,重新开始卷在纱筒112上。各种事务的状态能例如由起动装置16的臂161检测。如果起动装置16的臂161朝纱筒112移动期间即没有发现纱筒112,如没有发现空纱管113,在纱筒落纱之后维护装置12的操作转换为生头,这不是本发明的目的。如果所述的臂161朝纱筒移动期间位于纱筒112上或纱管113上,这是断纱后进行的生头循环。上述信息的至少一些条目信息能从机器的操作工位按已知方式给到维护装置。
在断纱后为了在一操作工位上重新开始纺纱工序,首先使纱筒112的起动装置16开始作用,起动装置16的臂161摆向机器以致于把臂161的驱动辊162摆到与纱筒112的圆周相接触。同时或之后,检测装置17的检测咀171被移入检测(寻找)位置,在该位置,检测咀171的入口沿纱筒112的卷绕的整个长度延伸并按已知方式被连接到未示出的负压上。驱动辊162朝退绕方向运动,从而使退绕方向的转动给予纱筒112,来自纱筒112的纱线7的端部由负压吸入检测咀171中,在纱端被寻找时,不管纱线7的端部是否处于纱筒112的卷绕的中心部分或靠近纱筒112的其中之一表面。如果寻找纱筒112上的纱线7的端部失败的话,维护装置12按已知方式把所述纺纱单元,看作是不受维护的,其机构重新处于其运行位置,并且维护装置12根据维护的需要移到另一纺纱单元1处,维护装置也能设置成通过检测咀171多次重复寻找纱筒112上的纱线7的端部并且只在最后一次偿试失败后把上述的纺纱单元看作不受维护的。
如果寻找纱筒112上的纱线7的端部已是成功的,纱线7通过检测咀171中存在的负压被吸入到空心臂172,纱线在定心缘173上面(横越)通过进入空心臂172中,定心缘173与检测咀171的入口的中心相对地被设置在检测喷咀171内。由于这一点,在纱筒与检测咀171之间拉伸的纱线7位于检测咀的入口的中心部分,沿纱筒112的卷绕的整个宽度延伸,纱线7的位置由定心缘173产生,与纱线正退绕的、纱筒112的圆周上的点有关连。接着,检测装置17的空心臂172开始转向其后位置,在该位置中它示于图4-9中。在空心臂172转向所述后位置的转动期间,纱筒112朝退绕方向转动,负压仍存在于检测咀171中并且在此操作期间在检测咀171内握持纱线7的端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检测咀171相对于空心臂172的位置不会改变并且仍然与检测位置中的相同;然而,在需要时,可以改变该位置。在检测咀171内,纱线7在通入空心臂171之前不变地横穿检测咀171的定心缘173。
在检测装置17的空心臂172已到达其后位后或者甚至之前,纱线储备形成装置18开始作用,它滑出维护装置12的侧壁,与捕捉钩181端的其捕捉连杆182在示出的实施例的实例中以这种方式倾斜摆动,即,含有捕捉钩182的部分摆离维护装置12的侧壁。在纱线储备形成装置18的滑出运动期间,捕捉连杆182横穿纱筒112与检测咀171之间拉伸的纱线7的通道。纱线储备形成装置滑出直到其端位置处,在该位置,连杆182的位置与在检测咀171的定心缘173与纱筒112的边缘之间拉伸的纱线的通道一致,而纱筒112的边缘与维护装置12的侧壁较远,其中,纱线储备形成装置被固定在维护装置12上。结果,无论纱线储备形成机构18何时滑出,纱线7与连杆182相接触。
当纱线储备形成装置18已到达其端滑出位置时,在检测装置17的空心臂172上的检测咀171向下倾斜以致把纱筒112与检测咀171之间拉伸的纱线沿捕捉连杆182向下传送,并且把纱线捕捉在捕捉钩181中。在此阶段,捕捉连杆仍占据上述的倾斜摆动的位置。
在纱线7已被捕捉在纱线储备形成装置18的捕捉钩181内之后,捕捉连杆182与捕捉钩181朝维护装置的侧壁倾斜,纱线储备形成装置设置在维护装置上以致到达其转交位置,在该位置,捕捉连杆182位于与机器的纵轴平面垂直的一垂直平面。在捕捉连杆182已斜至其转交位置之后,在检测咀17内在纱筒112与检测咀171的定心缘173之间通过负压拉伸的纱线7通过捕捉钩从其直通道偏转并环绕生头头19的导辊192的圆锥形导向表面1922,另外,由于检测咀192的倾斜位置而被压到导辊192的导向凸缘1923上。
捕捉杆182滑出以便捕捉纱筒112与检测咀172的定心缘173之间拉伸的纱线7时,捕捉杆182的位置可以是不同的,与该位置相对应也可以改变滑出运动的长度,以致确保纱线7由捕捉连杆182可靠地捕捉。在检测咀172的倾斜期间必须这样选择捕捉连杆的位置以致确保甚至在检测咀172已倾斜之后纱线7与在捕捉钩181内完全可靠地捕捉纱线所需的捕捉连杆不会中断接触。
然后生头头19在纺纱单元1上方倾斜至图6-13中所示的其生头位置。在此阶段,纱线仍被捕捉在体部191上并且仍环绕其导槽1914。在该操作期间以及生头纱线储备形成的前述操作期间,纱筒112朝退绕方向转动。在生头头19的旋转运动期间,体部191朝来自纱筒的纱线7退绕方向转动,从而,有助于纱线储备形成并减少停止或纱筒112与检测咀171之间的纱线7的断裂这样的危险。当生头头19已到达其生头位置时,在纱筒112与检测咀171之间拉伸的纱线7通过机器补偿器115与钩181引导并环绕体部191,从该体部191纱线被导入检测咀171中。
在生头头斜至其生头位置之后或甚至在其期间,纱线储备形成装置18开始把连杆182转到其后位置,纱线7仍挂在钩181上,并且纱筒112朝纱线7的退绕方向转动。当已到达连杆182的后位置时,测量纱线储备的长度并且起动装置16的驱动辊162停止,因此制动纱筒112。
在下一阶段中,生头头19的辅助补偿器194开始作用,其拉簧1942开始把拉力朝第一方向作用在补偿臂1941上。然后,纱线储备装置18的捕捉连杆182开始返回,由该捕捉连杆182释放的纱线7由辅助补偿器194的补偿臂1941接收并被拉伸直到捕捉连杆182停止而辅助补偿器的补偿臂达到其偏转的最大值时的时刻。从这一时刻,已形成的纱线储备被传送到生头头19的区域并准备生头。
在下一步中,辅助补偿器194与导辊192之间的纱线7被引入纱线7的生头夹195之中,在此处,纱线7被夹在内爪1951与外爪1955之间。纱线可在早些阶段被夹在生头夹195之中,在每种情况下,只在已测量纱线储备并且纱筒112被制动后才能进行。
在纱线已被夹在生头夹195之后,以已知方式的一种,例如在铣刀1931与纱线7之间预先接近之后通过纱线修剪装置193的转动铣刀1931对纱线进行修剪。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使铣刀1931的驱动装置作用,辅助体190通过未示出的传动装置被连接到铣刀1931上,并转动至其修正位置,它也把导辊192带到修剪位置,纱线仍环绕导辊192。在此运动期间,纱线7的通道变化,最迟在导辊192已到达其修剪位置的时候纱线与铣刀1931的圆周进行接触并在接触点被修正。然后纱线7的前部被吸入检测咀171中。在生头之后,纱线7从前管112通过机器补偿器115、纱线储备形成装置18的捕钩181输出装置9、检测正被输出并卷绕的纱线7的存在与否的、未示出的传感器以及辅助补偿器194而被导入生头夹195中,在其中纱线被夹持。在生头夹195的爪1951与1952下有纱线7的一自由端71。
接下来,生头夹195朝机器移动(滑出),纱线7的自由端71进入纺纱器1的输出咀8的口内的负压作用的区域中并被吸入所述输出咀8中。
另一步是打开内爪1951及外爪1952以松开纱线7,然后纱线7只在所述爪1951,1952之间引导在爪1951,1952与辅助补偿器194之间的区段内位于纱线7的握持臂1956上。
在此阶段,辅助补偿器194的补偿臂1941的未示出的驱动装置开始作用,补偿臂1941与拉簧1942的作用方向相反地向后转动,从而,朝纺纱单元1的纱纱杯的方向释放由输出咀8牵引(吸入)的纱线7。
较好的是,生头夹195朝机器移动,与输出咀8的位置相比更靠近机器。
在纱线7的自由端71已被吸入输出咀8之中后,生头夹195可部分地移回,即,朝远离机器的方向移回,从而,使较长一段纱线7的自由端71在爪1851,1952打开之前进入输出咀8中,由此消除了在随后的操作期间纱线7的自由端71脱落这样的危险。在补偿臂1941完全返回之后,生头夹195移动(滑出)至其生头位置,其中,在辅助补偿器194的补偿臂1941完全返回之后,纱线7经过纱线7的握持臂1956被导入输出咀8中。纱线7的自由端71到达纺纱杯5。
纱线7的自由端71沉入纺纱杯5并在那与纤维带6合并,即生头,这在已知的适当时候通过带有纱线7的握持臂1956的纱线的生头夹195反向运动来实现。在纱线7的所述生头之后,纱线7的输出装置9开始运动,纺制的纱线卷绕在纱筒112上。在卷绕的第一阶段中,纱线位于纱线储备形成装置18的捕捉钩181上,然后纱线从捕捉钩181上释放,只被转交到机器的操作工位的机构上。
参考符号清单1纺纱单元2条子3喂条装置4分离装置5纺纱杯
51纺纱杯的聚集面6 纤维带7 纱线71自由纱端8 输出咀(管)81输出咀的出口9 输出装置91输出辊92压辊10分布装置11卷绕装置111 卷绕装置的驱动辊112 纱筒113 纱管114 纱筒架115 机器补偿器12维护装置13维护装置的机架14维护装置的运行装置141 运行轮15运行轨道16用于纱筒的起动装置161 用于纱筒的起动装置的臂162 驱动辊17纱端检测器171 检测咀172 纱端检测装置的空心臂173 检测咀的定心缘18纱线长度测量装置181 捕捉钩
182 捕捉连杆19生头头190 生头头的辅助体191 生头头的体部192 纱线导辊1921 纱线导辊的表面1922 纱线导辊的导向表面1923 纱线导辊的导向缘1924 纱线导辊的导槽193 纱线修剪装置1931 纱线修剪装置的铣刀194 辅助补偿器1941 补偿臂1942 拉簧195 纱线生头夹1951 纱线生头夹的内爪1952 纱线生头夹的外爪1953 滑销1954 移位气缸1955 夹持气缸1956 纱线握持臂
权利要求
1.在气流纺纱机上断纱后通过一维护装置使纱线生头的方法,其中,在提升的纱筒上首先检测纱端并且纱端被吸入一检测咀中,然后在纱线朝纺纱单元移动时,生头所需的纱端从纱筒上退绕,在已测量的纱线长度的端部制成纱线纺纱端,在第一步中,通过负压作用该纺纱端部分地被引入纺纱杯中,并且在随后的第二步中,被吸到纺纱杯的聚集槽中,在此处,纱端与在所述聚集槽内由一纤维带所产生的纤维相连,随后,开始进行纱线输出与卷绕,其特征是在使纱线(7)退绕生头所需的长度之后并且朝纺纱单元(1)传送纱线(7)之后,纱线通过维护装置(12)的作用,使纱线(7)通过除纱线(7)分布装置(10)之外的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工位的所有相关装置导入其操作通道,然后进行另外的已知步骤,在生头纱线(7)端(71)沉到纺纱杯(5)的聚集槽上这第二步进行之前,纱线(7)由在纺纱单元(1)与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单元的输出装置(9)之间的维护装置(12)的一偏转装置作用,在所述偏转装置的作用停止之后,纱线(7)的生头端(71)被吸到纺纱杯(5)的聚集槽上,随后,纱线(7)开始受到被维护的操作工位的纱线输出,检测以及卷绕的作用,然后纱线从维护装置(12)被转交到机器的操作工位的分布装置(10)上,从而在机器的任何操作工位重复获得生头连接点的恒定质量与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生头所需的纱线(7)长度退绕期间,纱筒(112)和检测嘴(171)之间的纱线(7)受到在其退绕方向上作用的机械力的作用,从而在纱线退绕及传送直至形成生头纱线(7)的纱端(7)的期间获得均匀的纱线(7)的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纱筒(112)与检测咀(171)之间的这一段中的纱线(7)被环绕在维护装置(12)的生头头(19)的一张力辊(191)的一部分圆周上,至少在生头所需的纱线(7)的长度已退绕的一部分时间间隔期间,张力辊(191)朝退绕方向转动,从而把张力施于纱线(7)上,在所述环绕之后,纱线张力辊(191)的转动轴倾斜90°,以致把纱线(7)传送到纺纱单元(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纱筒(112)与张力辊(191)之间的这一段中的纱线(7)被捕入维护装置(12)的调节装置(181)中,该调节装置(181)在纵向自由地通过,于是,在所述调节装置(181)与检测咀(171)之间的纱线(7)张力辊(191)的一部分圆周,在朝纺纱单元(1)倾斜之后,测量生头所需的纱线(7)的长度,随后,停止朝退绕方向转动纱筒(112),由此,固定生头所需的已测量的纱线(7)之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纱线(7)退绕重新开始纺纱所需的长度期间,张力辊(191)朝纱线退绕方向中断地(间歇地)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和4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纱线(7)退绕重新开始纺纱所需的长度期间,张力辊(191)至少在纱线(7)被修剪时的移动之前的时候朝纱线(7)退绕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3-6的方法,其特征是,张力辊(191)以可变化的速度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3-7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已测量生头所需的纱线长度后,纱线(7)由生头夹(191)所夹持,而生头夹在纱线退绕方向上位于张力辊(191)的前面,在该夹持之前和之后,张力辊(191)的转动拉伸纱线(7),于是,纱线(7)在所述夹持点与张力辊(191)之间被修剪,从而,在机械式拉伸的纱线(7)的线段中产生生头纱线(7)的端部(71)。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纱线由生头夹(195)夹持后维护装置(12)的调节装置朝机器移到其转交位置,并且从生头夹释放的纱线(7)在生头夹(195)与被维护的操作工位的输出装置之间的这段中,由维护装置(12)的一辅助被偿器(194)接收,以便把更靠近其正常通道的纱线(7)放置在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单元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8和9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产生生头纱线(7)的端部(71)后,生头纱线(7)的端部(71)通过生头夹(195)被传送到纺纱杯(5)的输出管(8)的出口内负压作用的区域中,端部(71)被吸入输出管(8)中,此后,打开生头夹(195),然后通过辅助补偿器(194)向后积极转动生头夹,以便补偿要吸入纺纱杯(5)中的纱线(7),纱线(7)在被维护操作工位的输出装置的区域内靠近其工作(操作)通道,生头纱线端部(71)部分地被引入纺纱杯中,使其离其聚集槽有一预定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和10的方法,其特征是,辅助补偿器(194)停在辅助偏转位置,在该位置,它作为维护装置的一纱线(7)偏转装置,生头夹(195)在纱线(7)的工作(操作)通道外面移动,于是,辅助补偿器(194)在纱线(7)的工作通道的外面迅速移回,从而释放纱线(7)以便使其在被维护操作工位进入其工作通道,而其生头端(71)沉到纺纱杯(5)的聚集槽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和10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生头夹(195)处于一辅助偏转位置,在该位置,它作为维护装置(12)的纱线(7)偏转装置,辅助补偿器(194)在纱线(7)的工作通道外面完成其反向运动,从而,使纱线在被维护的操作工位的输出装置(9)内朝向其工作通道,随后,在纱线(7)的工作通道外面移动生头夹(195),从而也在纺纱杯的输出管(8)的出口与输出装置(9)之间把纱线(7)释放至其工作通道,让其生头端(71)沉到纺纱杯(5)的聚集槽上。
13.在气流纺纱机上通过维护装置实施权利要求1和3的方法的装置,所述维护装置适于沿机器的操作工位(单元)运行并停止在选定的操作工位,并具带有一纱端检测装置,其检测咀适于被放置在靠近纱筒的圆周的地方,还带有一把纱线带到纺纱单元的一纱线传送装置,使纱筒转动的装置,以及产生生头端的装置,其特征是,维护装置(12)装有生头所需的纱线(7)的长度的测量装置,包括一捕捉连杆(182)以及一辅助补偿器(194),横跨纱筒(112)与检测咀(171)之间的纱线(7)的通道和在与纱筒(112)的转轴相垂直的平面中可调地安装所述捕捉连杆(182),所述辅助补偿器(194)可转动地被安装并可调地位于与纱筒的转轴相垂直的平面内,并且与驱动装置相连以便向前和反向运动,在机器的被维护的操作工位的输出装置(9)之下,辅助补偿器(194)干涉维护装置(12)中的纱线(7)通道并干涉在被维护的操作工位中的纱线(7)的工作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特征是,辅助补偿器(194)包含一补偿臂(1941),该补偿臂(1941)可摆动地在维护装置(12)上并与一拉簧(1942)相连,拉簧(1942)在纱线(7)从其通道偏转的方向上作用在补偿臂(1941)上,还与反向驱动装置相连,该驱动装置适于用优选于拉簧(1942)所施加的力反向作用在补偿臂(1941)上。
15.用于在气缸纺纱机上通过一维护装置实施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生头的方法的装置,该维护装置适于沿机器的操作工位(单元)运行并停在选定的操作工位,并装有一纱端检测装置,其检测咀被置于靠近纱筒的圆周的地方,还装有把纱线带到纺纱单元的一纱线传送装置,用来使纱筒转动的装置,以及用来产生纱线生头端的装置,其特征是,纱线(7)传送装置包括与一驱动装置相连并由纱线(7)所环绕的、用于纱线(7)的可转动导辊(192)。
16.在一气流纺纱机上通过一维护装置实施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少线生头的方法的装置,该维护装置适于沿机器的操作工位(单元)运行,并停在选定的操作工位,它装有一纱端检测装置,其检测咀被放置在靠近纱筒的圆周的地方,还装有用来把纱线带到纺纱单元的一纱线传送装置,用来使纱筒转动的装置,以及产生纱线生头端的装置,其特征是,纱线的纱线(7)传送装置被制成一生头头(19),该生头头(19)被安装在维护装置(12)上可摆过90°,并带有可转动地安装在其上作的、纱线(7)的一导辊(192),在生头头(19)的上位置中其圆周部分地干涉纱筒(112)与检测咀(171)之间的纱线(7)通道。
全文摘要
气流纺纱机上纱线断裂后用维护装置将之生头的方法及其装置检查纱端并吸入检测嘴,退绕生头所需纱线长度制成纺纱端,用负压引纱线入纺纱杯并吸到聚集槽中,在槽内纱端和纤维条相连,输出并卷绕纱线。退绕生头所需长度并向纺纱单元输送后,将纱线导向通过除分布装置外的纺纱机受维护的操作工位的相关装置的操作路径。在偏转装置作用在纱线后,将其纺纱端吸到纺纱杯的聚集槽中,并受输出、检测及卷绕等装置作用,便从维护装置转交到分布装置。
文档编号D01H4/50GK1159492SQ9612117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6日
发明者Z·施平德勒, V·诺沃尼 申请人:里特埃利特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