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纺管纱的复绕工艺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16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已纺管纱的复绕工艺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中所述、用于复绕已纺管纱的工艺,以及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工艺的装置。
对于离心罐式纺纱工艺来说,作为纱饼堆置于离心式纺纱罐或者纺纱罐内的纱线在结束原本的纺纱过程之后,被卷绕到一只预先引入的纱管上,这样就产生了一只管纱。这要用一根空纱管,它在原来的纺纱过程中已保持在导纱管上,并且为了便堆放在离心式纺纱罐内壁上的管纱开始卷绕过程而被降出到导纱管的口外。
这时纱管边缘例如在位于纱管下端的缝隙内抓住以导纱管出来的旋转的纱线底段,并且阻止它继续旋转,这样堆放在离心式纺纱罐内壁上,并且与它继续转动的管纱就缠到了纱管上,并且因此被复绕到空纱管上。
如果牵伸装置继续供料,或者由DE 4324 039 A1得知,在牵伸装置后面直接沿纱线移动方向被夹紧装置和切割装置切断,由于缺少了继续转动,纱线被从牵伸装置上断开。纱线固定在纱管上,并且形成拖尾纱线或者说是纱线头,而且它的例如半米长的自由端,可能在纺纱工位或者在继续操作纱管或者管纱时引起干扰。
本发明的目的是,清除离心罐式纺纱机上的干扰源。
该目的按照本发明分别由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方法,以及具有权利要求8特征的装置来解决。
该工艺的合理方案是下面权利要求2至7的对象。后面的权利要求9至12的特征表现了该装置的优选改进形式。
通过在筒管脚抓住纱线的位置附近分离,保留在筒管脚上的纱线的自由端就会很短,那么就不会再由于上述原因和由于通过吸走被完全分离的纱线段,而引起离心罐式纺纱机功能的损害和影响。
由于优先作为剪切过程进行分离,所以就能够进行目标明确、整齐、可靠的分离。纱线不会例如随机在某个纱线细节上扯断,而留下继续烦人的纱线头或者自由端。如果纱线的一端被牵伸装置的罗拉、而另一端被管纱或者纱管固定和张紧,正好在复绕过程开始与纱线从牵伸装置脱开之间这段时间的情况一样,这时优先进行分离过程为好。因此不用附加夹紧装置就能实现切断过程。纱线在剪切过程这一时刻,它的两端已足够被固定和张紧。
借助于可以由纱管与被设计为导纱器部件的导纱管之间相对移动进行控制的、合适的分离装置,可以确保在复绕开始时,也就是在纱线头产生时自动进行纱线头的分离。可以取消附加的控制过程。通过复绕开始时的分离可以避免纱线头在离心式纺纱罐上的堆放。
优先通过分离装置的转动进行分离过程,分离装置的旋转轴位于构成筒管脚与导纱管共用纵向轴线、可以想象出来的中心线上。这就允许了直接在筒管脚缝隙上进行、功能特别可靠、目的特别明确的分离过程。采用粗纱吸除的方式进行的优选吸纱过程,通过采用在纺纱工位处的吸纱,表现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吸断头纱可能性。
在该工艺另一种合理应用中,纱线头在巡回落纱机到达纺纱工位后,被巡回落纱机携带的分离装置分离,通过抽吸巡回落纱机吸走纱线头。这样,纱线头的分离与抽吸可以作为巡回落纱机的功能,以很小的成本实现。
在优选设计方案中,每个纺纱工位都有一套分离装置用于从管纱上分离纱线头,都有一套吸纱装置用于吸走被这样分开的纱线头。这样就能够在复绕开始时,并且因而在纱线头产生时立即予以清理。
为了避免使用附加的吸纱设备,并且使纺纱部位的构造费用尽量小,离心罐式纺纱机的纱断头吸除过程可以被设计为纱线头的吸纱装置。
在其他的实施形式中,分离装置优选拥有至少一只可沿纱管的移动的刀片,并且尤其拥有至少一只可绕旋转轴旋转的刀片,这里的旋转轴位于组成了纱管与导纱管共用纵向轴、可以想象出来的中心轴线上。刀片适于设计为冠形。分离装置采用按照本发明的这种构造,能够可靠而目标明确地、在分离过程中没有不良偏差地分离纱线头。这样就能够实现就象把分离装置设置在纱线内部这样的简便而且在构造上很节省空间的解决方法,而且不会影响或妨碍离心罐式纺纱机的其他功能。
尤其合适的是用于离心罐式纺纱的装置包括用于把导纱管与纱管的轴向移动转变为刀片移动的手段,这里的这种手段尤其由一只至少局部呈螺旋状延伸的槽和一只可以在槽内移动的销子组成。对于这种实施形式来说,附加的驱动、准确地说是附加的驱动装置成为多余之物。
在另一种合适的实施形式中,在巡回落纱机上设置至少一台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纱线头,而且落纱机的吸纱过程也被设计为纱线头的吸纱装置。通过把分离装置设置在巡回落纱机上,分离装置可以在每个单独的纺纱工位上取消,那么离心罐式纺纱机上实际上只有数量更少的分离装置显著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由下面借助于附图表现的实施例可以得知本发明的其他细节。
图中所示为

图1以局部剖面形式展示了离心罐式纺纱机纺纱工位的简图;图2带有已卷绕管纱的纱管的简易剖面图;图3用局部剖面形式展示了导纱器内的导纱管在纺纱工位上带有支撑、纱管和分离装置;图4图3中细节X的放大图;图5处于卷绕位置时如图4所示纱管的下部表现图;图6导纱器与导纱管处于图5中的卷绕位置的剖面图;图7用简图形式表现了离心罐式的纺纱机与配置了分离装置和吸纱装置的落纱机的纺纱工位。
在图1中所表示的离心罐式纺纱机的纺纱工位沿纱线移动方向位于用最后一对喂纱辊子表示的牵伸装置1的下方。在牵伸装置1内已牵拉变形的纤维须条子2在纺纱三角3内在转动运行的离心式纺纱罐4的作用下,被捻合成纱线5,并且被一根设计为导纱器部件的导纱管6导入到离心式纺纱罐4内。穿出导纱管6的口7外的纱线5,在离心式纺纱罐的转动作用下,贴靠到离心式纺纱罐4的内壁上,并在那里形成管纱9。导纱管6这时沿轴向进行用箭头22表示的往复运动,借助于这种往复运动,管纱的形成过程得以控制。导纱管6在图1中所示的以及往复移动期间所占据的位置,被称作纺纱工位。在纺纱过程中,套在导纱管6上的纱管10位于导纱管6的口7的上部。
为了开始复绕过程,纱管10被降到导纱管6的口子7外,降到用虚线表示的复绕位置11内。转动的纱线底段12被位于纱管10根部上的缝隙13抓住而且固定,这样管纱9在离心式纺纱罐继续转动的情况下被自动地复绕到纱管10上。卷绕后的纱管10接下来可以被堆放到已在离心式纺纱罐4的下面准备好的转送圆盘14上,并且与转送圆盘14一起被运走去继续加工。
已经形成用管纱30卷绕的纱管10。图2展示了一种这样卷绕后的纱管10。通过在缝隙13内固定纱线5,不会再被赋予给纱线捻度,纱线5因此而在牵伸装置1的下面被从纤维条子分开。也可以如从DE 43 24093 A1所知,借助于夹紧和切割装置直接在牵伸装置1的下面进行分离过程。此后纱线5的自由端就形成了纱线头15,它可能接近半米长。
长纱头15的一端固定在纱管10上,而松驰的另一端则在纺纱工位可能在运送时或继续加工时导致干扰作用。
图3展示了导纱管6的局部,它的下端突伸到离心式纺纱罐4内。导纱管6可以在导纱器17内沿轴向移动。纱管10在纺纱过程中借助于某种通过支撑16实现的可解除的联接被固定在它所处位置上。导纱器17位于纱管10的内部,在支撑件16内支承,可以绕与纵向轴线重合的中心轴18转动。在轴向方向上,导纱器17不能相对于支撑件16移动。
导纱管6的口子7突出到纱管10的端头外,而纱线底段12可以自由旋转。纱管10、纱管支撑件16与导纱管17和导纱管6一起,在纺纱过程中进行往复的向上和向下移动,各部分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在纱管10的下部设置一把与导纱器固定联接的切刀19。刀片19在一只本身与纱管10固定联接的对应件20内被导引。刀片19的下端设计为王冠状,并且可以冠状部分的锯齿21同位于对应零件20内一起绕中心绕进行转动。图3中的X细节在图4中放大表示。
导纱管6在下部拥有一道首先平行于中心轴线18延伸的槽22,这在导纱管6的下端被设计为呈螺旋状延伸。与导纱器固定联接的销子23咬合在槽22内,并且可以在槽内移动。
复绕过程将通过下述方式开始,即纱管10被向下降出到导纱管6的口7之外。当纱管10的下缘达到环绕的纱线底段12时,后者被缝隙13抓住并且固定。这样卷绕过程自动开始,这是由继续回转的离心式纺纱罐4作用所致。
在图5中表现了纱管10的复绕位置。纱管10与支撑16和导纱器17一起、带着固定在导纱器17上的刀片19和固定在纱管10上的零件20、相对于导纱管6沿轴向改变位置。销子23的位置同样可以向下改变相应的路段。导纱管6和纱管10按下述方式固定,即二者不能绕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
该位置内的其他细节可以由图6的剖面图中得知。在纱管10的继续向下移动过程中,销子23达到槽22的螺旋部分,并且引起导纱器17的旋转运动,以及刀片19围绕中心轴线18的转动。保持在牵伸装置1和纱管10上管纱30之间的纱线5在刀片19的两片锯齿21之间延伸,并且穿过对应件20的缝隙24,借助于刀片19和零件20之间的剪切作用被割断。纱线头15被起吸纱装置25作用的纱头吸除装置吸走。
落纱也可以逐渐无次序地借助于巡回式落纱机26进行。图7中的原理图展示了一种回转子落纱机26,它拥有切断装置27,吸纱装置28,以及抓取装置29,用于抽出已被复绕的纱筒10,以及用于插入作为空纱筒准备好的纱筒10。当巡回式落纱机26到达纺纱工位后,夹纱装置29就抓住已被卷绕过的纱筒10的底部,吸纱装置28抽吸此时在纺纱三角3那里从纤维粗纱条子2上松开的纱线头15,切断装置27则直接在已被复绕的纱筒10的底部把纱线头15切断。
本发明的对象并不仅限于图中所示实施例。也有可能采用例如支撑和导纱器的其他实施形式。
刀片19也可以直接与纱管10的缝隙13配合剪断纱线头,在这种情况下,缝隙13的作用类似于对应件20的槽24。
在这里未作介绍的传动装置导纱管、纱管、纱管支撑与导纱器的驱动及支撑件的细节可以按照类似于例如来自DE 195 20153 A1或DE 43 24039A1中的现状技术实施。
权利要求
1.用于把贴靠在离心罐式纺纱机的离心式纺纱罐(4)内壁上的已纺管纱(9)复绕到纱管(10)上的方法,其中,所用的纱管(10)被置于离心式纺纱罐(4)内,并且在首先达到导纱管(6)口子(7)的纱管(10)的末端,抓住在口子(7)和离心式纺纱罐(4)的内壁(8)之间延伸的纱线(5),其特征在于,在抓住了纱线(5)的纱管(10)的端头处,在牵伸装置(1)与纱管端头之间产生的纱线头(15)被从管纱(9)和纱管(10)上切断,并且接着被吸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纱切断作为剪切过程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纱线(5)的一端被牵伸装置(1)的罗拉,而另一端被管纱(9)或纱管(10)固定和张紧时,进行分离过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可以借助于纱管(10)和导纱管(6)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控制的分离装置起分离作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过程借助于分离装置的转动得以进行,分离装置的转动轴位于由纱管(10)与导纱管(6)的共用纵向轴线组成的,可以想到的中心轴线(18)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某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被设计为吸纱装置(25)的纺纱工位的断纱吸除过程实现抽吸。
7.如权利要求1或2中某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巡回式落纱机(26)到达纺纱工位后,纱线头(15)被一台由巡回式落纱机(26)携带的分离装置(27)分离;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巡回式落纱机(26)的吸纱装置(28)进行纱线头(15)的吸走过程。
8.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存在一只分离装置用于把纱线头(15)从管纱(9)上分离,一只吸纱装置(25,28)用于把上面分离出来的纱线头(15)吸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纺纱工位都拥有一只分离装置用于把纱线头(15)从管纱(9)上分离,拥有一只吸纱装置(25)用于把这样分离出来的纱线头(15)吸走。
10.如权利要求8或9中某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心罐式纺纱机的纱条吸除装置也被设计为纱线头(15)的吸纱装置(25)。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某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至少拥有一把可以沿纱管(10)的轴向移动的刀片(19)。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某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至少拥有一只可以绕旋转轴旋转的刀片(19),其中的旋转轴位于由纱管(10)和导纱管(6)的共用纵向轴组成的,可以想象出来的中心轴线(18)上。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刀片(19)被设计为冠状。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中某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离心罐式纺纱的装置拥有用于把导纱管(6)和纱管(10)的轴向相对移动转变为刀片移动的手段,这里的这种手段尤其由至少局部呈螺旋状延伸的槽(22)和可以在槽(22)内移动的销子(23)组成。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巡回式落纱机(26)上至少设置一只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纱线头(15),而巡回式落纱机的吸纱装置也设计为纱线头(15)的吸纱装置(2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把贴靠在离心罐式纺纱机的离心式纺纱罐(4)内壁(8)上的已纺管纱(9)卷绕到纱管(10)上的工艺与装置,其中纱管(10)为此而被装到离心式纺纱罐(4)内。通过把纱管(10)降出到导纱管(6)的口外,在导纱管(6)与离心式纺纱罐(4)内壁(8)之间延伸的纱线被纱管底部内的缝隙抓住,并且开始卷绕过程。这时在牵伸装置(1)与纱管底部之间会存在一段纱线头(15)。为了避免由于这段纱线头(15)的自由末端造成干扰,纱线头(15)被从管纱(30)与纱管上(10)分开,并且接着被吸走。
文档编号D01H9/18GK1255559SQ9912584
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7日
发明者K·-H·布鲁斯, K·科尔特泽, U·舒尔特, K·-H·克林肯贝格 申请人: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