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16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具有润滑油回收装置的缝纫机,上述装置是用来回收在缝纫机机架的各部分中、沿轴向滑动而进行规定动作的滑动轴的润滑油。
在缝纫机各部分中具有使装在一端上的针进行上下移动的针棒、使装在一端上的活套进退地动作的活套棒等许多滑动轴。这些滑动轴在结构上插通支持在缝纫机机架的适当位置上所固紧的筒形支撑轴衬上,由上述支撑轴导引而沿轴向滑动、进行规定的动作。
为了使这种滑动轴的滑动良好,和上述支撑轴衬相接的滑动接触部上的润滑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在要求高速动作的工业用缝纫机中,在结构上是将润滑油供给上述支撑轴衬一侧后,将其导向支撑轴衬侧的滑动接触部,由油润滑作用使它进行平滑的滑动。
可是,在采用这种油润滑时,在和支撑轴衬的滑动接触部,无法避免这种现象,即滑动轴周面上的润滑油伴随该滑动轴的滑动而被带出到上述的支撑轴衬的外部。上述针棒等滑动行程遍及缝纫机机架的内外、上述支撑轴衬的另一侧(和润滑油供给侧相反的一侧上)配置成面向缝纫机机架外部的滑动轴上,有附着在该滑动轴上而被带出的润滑油飞散、污损周围环境的问题。
又,在支撑轴衬的两侧是缝纫机机架内部的滑动轴的场合下,也有和滑动轴一起被支撑轴衬的另一侧带出的润滑油污损缝纫机机架内部或在长期运转中漏出至缝纫机机架外部的问题。
根据上述情况,在具有用来自支撑轴衬一侧的油润滑作用而滑动的滑动轴的缝纫机中,设置回收装置,用来在上述支撑轴衬的另一侧捕捉并回收附着在上述滑动轴周面上的润滑油,在现有的日本专利公报实公昭59-11745号(Examined Japanese Utility ModelPublication NO.59-11745(1984))、实开平7-12080号(UnexaminedJapanese Utility Model Publication NO.7-12080(1984))中都已公开过回收装置。


图1A、1B是表示公知的回收装置结构的说明图,图1A是滑动轴的支撑部附近的纵向剖面图,图1B是沿图1A的A-A线得到的剖面图。如图所示,作为滑动轴的针棒1插通并支撑在缝纫机上部机架2的下壁上的贯穿其内外而固定的支撑轴衬3上,由上述上部机架2内所构成的图上未示的驱动机构动作、将上述支撑轴衬3作为导件而使其沿轴向滑动。
把用以润滑针棒1的润滑油供给面向上部机架2内侧的支撑轴衬3之一侧(上端侧),浸渗到该支撑轴衬3和上述针棒1的滑动接触部里,对该滑接部进行润滑作用后,在面向上部机架2外侧的支撑轴衬3的另一侧(下端侧),用如下构成的回收装置5加以回收。
回收装置5有围着从上述支撑轴衬3的另一侧突出的针棒突出部的盖子50,在盖子50内部具有图1B所示的紧密绕在针棒1外周上的毛毡环51及使其一端接触该毛毡环51的周面一部分的导油毛毡52;做成导油毛毡52另一侧在与上述盖子50的一部分连续设置的导油管53内延伸,由此把供给支撑轴衬一侧而附着在针棒1周面上的润滑油吸收并捕捉到与周面相接触的上述毛毡环51上,还利用毛细管现象,经上述导油毛毡52而导入导油管53内,回流到与该导油管53另一端连结的图上未表示的存油部。
可是,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回收装置5中,和针棒1周面相接触的毛毡环51会由如上所述吸收了的润滑油作用而提早劣化,易失去其捕捉作用,为了能确实回收,有频繁地更换毛毡环51的问题,在疏忽上述更换的情况下,劣化了的毛毡环51所含的润滑油会因针棒1动作而被挤出,助长周围的污损。
此外,在上述针棒1滑动行程遍及缝纫机机架内外的场合下,在缝纫机机架外部、异物会附着在向下移动的针棒1周面上,当针棒1向上移动时该异物会侵入和毛毡环51的滑动接触部,有妨碍针棒1平滑地滑动的问题。在上述异物是金属屑等高硬度异物时,因和该异物的接触而损伤毛毡环51和针棒1的滑动接触面,有助长该毛毡环51劣化的问题,还会损伤针棒1的周面。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它具有能将从支撑轴衬一侧供给的并附着在滑动轴周面上的润滑油,在上述支撑轴衬的另一侧确实地加以捕捉并将其回收,而且可有效地阻止来自支撑轴衬的另一侧的异物侵入的回收装置;没有润滑油漏出的问题,能使针棒、活套棒等滑动轴长期良好地滑动。
本发明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滑动轴,它插通地支撑在缝纫机机架的一部分上所固紧的筒形支撑轴衬上,由供给该支撑轴衬一侧润滑油形成的润滑作用下沿轴向滑动;密封夹持器部,它是在该支撑轴衬另一侧被设置成包围该滑动轴的突出部的;密封环,它保持在密封夹持器部内、把在上述支撑轴衬一侧附着在滑动轴周面上的润滑油,捕捉在和上述周面滑动接触的内表面上;偏压环,它和上述密封环的外面弹性接触并将密封环的内表面压在上述滑动轴周面上;以及导油路,它将上述密封环内表面捕捉到的润滑油导向存油部。
本发明使用和密封环弹性接触的偏压环将密封环内面偏压在从一侧供给润滑油的支撑轴衬的另一侧突出的滑动轴周面上,将附着在滑动轴周面上的润滑油捕捉在密封环的内面上,用毛细管现象、自然落下等适当方法、经导油路将滞留在捕捉位置上的润滑油导向存油部。又利用上述密封环的内面挡住支撑轴衬的另一侧的附着在滑动轴周面上的异物,阻止侵入到与滑动轴的滑动接触部,防止由滑动接触部损伤而发生漏油。也可在轴向并排设置多个密封环及偏压环,由各个密封环捕捉润滑油和挡住异物。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述密封环用氟树脂制成,上述偏压环用橡胶制成。
本发明中,和滑动轴滑动接触的密封环采用摩擦系数小、耐磨耗性以及耐油性优异的PTFE(Poly Tetra Fluoro Ethylene)等氟树脂制成,以降低滑动阻力及提高耐久性;又将偏压该密封环的偏压环采用富有弹性的橡胶制成,能使其充分的压住滑动轴的周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述滑动轴是利用其滑动使装在朝上述支撑轴衬上述另一侧的突出端上的针进行上下移动的针棒。同样,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滑动轴是利用其滑动使装在朝上述支撑轴衬另一侧的突出端上的活套进退地动作的活套棒。
本发明中,在缝制动作中以高速滑动的针棒及活套棒中的一方或双方的支撑部上、采用具有上述密封环及偏压环的回收装置,能使它们的滑动长期良好地进行。
在参照着附图阅读如下的详细说明后,将会更明白本发明的目的和新的特征。
图1A、1B是表示以前的缝纫机所具备的润滑油回收装置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表示沿图2的III-III线取得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排油管的另一个实施例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缝纫机所具备的回收装置第1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6是表示在图5上的回收装置的密封环及偏压环的安装位置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缝纫机所具备的回收装置第2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表示在活套棒的支撑部上的回收装置的应用例立体图。
图9是活套棒的支撑部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10是表示于活套棒的支撑部上的回收装置第2实施例放大剖面图。
下面参照着表示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纵向剖面图。本图表示一个用于交叉缝边的包缝机应用例,但是具有下述本发明特征的结构当然也可应用于包缝机以外的缝纫机。
图2中,1是作为滑动轴的针棒,该针棒1在包缝机的头部20的前侧(在图2的右侧)安装成使其下端向前方倾斜。在头部20内侧、利用具有适当厚度的周壁包围周围,形成具有图示剖面形状的中空室。在头部20的上部壁21及下部壁22上固定着将这些壁内外贯穿并位于同轴上的支撑轴衬3a、3b,被支撑成具有上述的倾斜并在轴向能自由滑动。
针棒1的下端部向下部的支撑轴衬3b下方突出适当长度,面临下部机架8上的针板23。在该下端部,借助针固定件10安装着针11,针棒1以上下支撑轴衬3a、3b为导引件而进行滑动(上下移动)时,装在该针棒1下端的针11、在该针板23的上下、按所规定的行程进行上下移动,以缝制供给该针板23上的布料。
在头部20内侧的中空室的后部配置着针棒驱动轴6,在构造上它是使来自图上来表示的缝纫机马达的传动绕着与纸面正交的轴进行规定角度的反复转动,在该针棒驱动轴6安装着针摆动臂60。而,在头部20之前部所支撑的针棒上安装着针棒夹持器12,它在上下支撑轴衬3a、3b之间抱持针棒1,该针棒夹持器12借助针棒连杆13和朝前延长的针摆动臂60的前端相连结。
如上所示,针棒驱动轴6、针摆动臂60,针棒连杆13及针棒夹持器12构成针棒1的驱动机构,随着针棒驱动轴6反复转动、该针摆动臂在规定角度范围内摆动,借助针棒连杆13和针棒夹持器12传递摆动使针棒1在上下支撑轴衬3a、3b的限制下进行上下移动。
图3是表示沿图2的III-III线取得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头部20借助间隔壁24连续设置在缝纫机上部机架2的一侧上。在上部机架2内部配置着对该针棒驱动轴6的传动机构等、它们是用以对缝纫机各部进行传动的传动机构(省略图示),用以润滑这些传动机构的润滑由图上未表示的存油部供给。
在上部机架2和头部20之间的间隔壁24上固定着供油管25,它贯穿头部20内侧的和该针摆动臂60前端的摆动轨迹相对应位置上的间隔壁的里外。在往上部机架2内供油的供油管25的突出部上设置朝上开口的接油口,由上述传动机构的动作而向上部机架2内飞散的润滑油的油滴如图中的箭号所示,可经该接油口流入供油管25内。
在供油管25的朝头部20内的突出端上、靠近针摆动壁60前端的摆动轨迹处还开设着小口径供油口,在构造上使得在该供油口的外侧,由头部20内的针摆动臂60的摆动而产生负压,利用该负压作用吸入供油管25内的润滑油,经由该供油口而向头部20内如图中箭号所示地飞散。
针摆动臂60前端和针棒夹持器12的连接是利用针棒连杆13的各个成对的中空连接销14进行连接的。在图3中,表示针棒夹持器12和针棒连杆13的连接部,在该连接销14的中空部埋设毛毡15,使该毛毡15浸渍来自上述供油管25前端的供油口飞散的一部分润滑油,供给连接销14外周,对针棒夹持器12和针棒连杆13的连接部进行润滑。这种利用毛毡15的润滑也同样用在连结针摆动臂60前端和针棒连杆13的连结销14上。
从供油管25的供油口吸出的润滑油剩余部分向头部20内部的整个区域飞散,向前部飞散的润滑油供给针棒1和上下支撑轴衬3a、3b的嵌合部,用以润滑针棒1的上下动。在针棒1的支撑部后侧,如图2所示地形成比该支撑部更向下突出的凹处26,该凹处26如图3所示,在构造上利用在该间隔壁24上贯穿地形成的排油孔27与上部机架2内部连通,把向头部20内飞散而供给各部分进行润滑的润滑油集中于该凹处26,经排油孔27回到上部机架2内。
在排油孔27的内部将口径比其小的排油管28架设成使其从头部20的内部开始向上部机架2的内部朝下方倾斜。
该排油管28如图2所示,在凹处26内向前上方弯曲,在比支撑针棒1下部的支撑轴衬3b下方的位置和该凹处26的前壁连接,在向头部20外侧突出的该支撑轴衬3b的下部,把以下所示结构的回收装置4所回收的润滑油加以收集,经上部机架2内部构成的导向图上未表示的存油部的导油路。
图3所示的排油管28是内部中空管,在构造上做成润滑油能利用自然落下而在排油管28内部流过,被导向存油部而排出。图4是表示排油管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在图4中所示排油管28内部充填毛毡29,使该毛毡29浸渍上润滑油,在构造上做成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油导向上述存油部而排油。在采用本构造时,通过将排油管28的另一端和真空泵连接,借助真空泵抽真空,可使排油良好。
图5是表示回收装置4的实施例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该回收装置4和图1A、1B所示回收装置5一样,如上所示,具有在下部支撑轴衬3b一侧(头部20的外侧)捕捉供给针棒1润滑而附着于针棒1周面上的润滑油后加以回收的作用,如图5所示,在头部20的下部外面装着密封夹持器40,它包围着从支撑轴衬3b突出的针棒1突出部。在密封夹持器40内部设有密封环41和偏压环42。
密封夹持器40是底面有针棒1可插穿的贯穿孔43的盘形构件,底面朝下,利用固定螺丝44锁紧在上述凹处26的前壁外面,使开口侧周边和支撑轴衬3b突出在头部20的下部外面密接,在使针棒1插穿该贯穿孔43的状态下固加以固定。使这样固定的密封夹持器40的内部和把后侧取为下方地倾斜并在上述凹处26前壁贯穿地形成的排油孔45连通。在这排油孔45的往凹处26内的开口端上嵌接着上述排油管28的端部,滞留在密封夹持器40内部的油经排油孔45及排油管28如上所述地排油。
在图5中,虽然和图3所示一样地,表示内部中空的排油管28,但是它也可以和图4所示一样,是内部充填了毛毡29的排油管28。
在密封夹持器40的内部形成和底面贯穿孔43同轴而且截面为圆形的凹处46,上述密封环41及偏压环42以前者为内侧、重叠成同轴的状态装入上述凹处46内。图6是密封环及偏压环安装位置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如图6所示,内侧的密封环41是在其内表面上设有朝内突出的楔形舌部41a的矩形截面的环,使舌部41a前端缘与贯穿密封夹持器40轴心部的针棒1周面相接触,装成在密封夹持器40上面和紧密相接的头部20下部外面之间有规定的间隙。
而,外侧的偏压环42是具有圆形截面的O圈,在密封环41外表面和凹处46内表面之间弹性变形地嵌入,对密封环41外表面施加朝内的偏压力。
利用如上所述结构,上述密封环41的内表面,即舌部41a内周缘变成被外侧的偏压环42的偏压力压在针棒1周面上的状态,附着在针棒1周面上的润滑油由舌部41a的内周缘刮取而捕捉,不会漏到支撑轴衬3b的外侧。这样捕捉到的润滑油以舌部41a为底面而滞留,如图5中箭号所示,沿着密封环41的安装部倾斜地导向后,如上述地经过和头部20下部外面之间所确定的间隙而流出,经开口在该位置的排油孔45而流入排油管28内,如上所述地向上部机架2内部的存油部排油。
于是,在本发明缝纫机的回收装置4中,附着在作为滑动轴的针棒1周面上的润滑油被压在上述周面上的密封环41内表面刮取地捕捉,经上述路径确实回收。又因为密封环41内表面对针棒1周面的按压借助于与密封环41外表面弹性压接的偏压环42的偏压而强化,所以能更确实地捕捉。此外,因为所捕捉的润滑油不会浸渍密封环41地滞留于上部,所以不会有伴随针棒1的滑动而漏出的问题,能长期良好地回收。
具有上述作用的密封环41它能在上述的的按压状态下将针棒1的滑动阻力保持较小,将伴随这滑动的本身劣化抑制在最小限度,又要求其具有于润滑油的耐性,在可综合这些因素而加以实现的材料中,最好采用摩擦系数小、有优良磨耗性以及耐油性的氟树脂制成。
因为要求上述偏压环42对密封环41施加充分的压力,所以希望采用富弹性的橡胶制成,此外,和密封环41一样,因为需要对于滞留在其上部的润滑油具有充分耐油性,所以最好采用人造橡胶等耐油性优异的橡胶制成。
图7是表示回收装置4的第2实施例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本回收装置4在头部20的下部外面装着密封夹持器40,它包围着从支撑轴衬3b突出的针棒1的突出部,在密封夹持器40内部,如图7所示把密封环41和偏压环42上下堆积地安装2组。
密封环41及偏压环42的各自结构分别和图5及图6所示第1实施例的一样,上述堆积如图7所示,上下密封环41、41的方向相反,更具体地说,内表面的舌部41a、41a方向相反。
在本回收装置4中,上下密封环41、41的上部密封环41和第1实施例一样,具有捕捉附着在针棒1周面上的润滑油的油封作用,而下部密封环41在向支撑轴衬3b下方突出时,能挡住附着在针棒1外表面上的碎屑等异物,具有阻止向针棒1、上部密封环41和支撑轴衬3b的滑接部侵入的异物密封作用。因而,能保持成不会妨碍上部密封环41对润滑油的捕捉效果,能长期良好的进行润滑油回收。
此外,在图5及图6所示的第1实施例中,上述密封环41的舌部41a下缘具有异物密封作用,可阻止异物侵入,但是为了提高该阻止作用,如图7所示,只要使其有上下一对密封环41、41即可。
在图7中表示由各个偏压环42、42将一对密封环41、41向内偏压的结构,但是也可采用由单一的偏压环42将一对密封环41、41一起偏压的结构。又,在构造上也可替代图7所示的一对密封环41、41,采用内表面上具有彼此反向的一对舌部的单一密封环41,由此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回收附着在作为滑动轴的针棒1周面上的润滑油回收装置4的构造,但是该回收装置4可应用在缝纫机各部分中进行滑动的滑动轴上。
图8是表示用在活套棒的支撑部上的上述回收装置应用例立体图。图中7是作为滑动轴的活套棒,该活套棒7在下部机架8内部沿轴向滑动,使装在其一端的活套70进退地动作。
下部机架8具有活套70进行动作的活套室80和在其一侧并排设置的机构室81。该活套棒7穿过活套室80和机构室81之间所固设的间隔壁82的筒形的支撑轴衬3c,被支撑成在轴向自由滑动。活套棒7朝机构室81侧突出端和在该机构室81内部所构成的活套驱动机构71相连上述活套棒7在构造上利用活套驱动机构的周知动作、把支撑轴衬3c作为引导件而滑动,使装在朝活套室80内突出端上的活套70进退地动作。
把用以润滑活套驱动机构71的润滑油供到机构室81内部,该润滑油的一部分经开口在支撑轴衬3c的朝机构室81内的突出部周壁上、并贯穿形成的导油孔30而被引入支撑轴衬3c的内侧,以润滑活套棒7,在该支撑轴衬3c的另一侧(朝活套室80内的突出侧)设置回收装置4。
图9是活套棒7的支撑部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回收装置4是和图5及图6所示回收装置4一样,在盘形密封夹持器40内部具有密封环41和偏压环42。密封夹持器40的开口侧嵌合在贯穿上述间隔壁82并向活套室80内突出的支撑轴衬3c的端部上,利用固定螺丝47锁定,装成包围从上述端部突出的活套棒7突出部。密封夹持器40内部用与其周面下部嵌接的排油管48和设置在下方的未图示的存油部直接连通。
密封夹持器40内部的密封环41和偏压环42的构造及其安装形态与图5、图6所示实施例一样,在结构上利用在外侧进行弹性压接的偏压环42将内侧的密封环41偏压,将密封环41内表面上所设置的楔形舌部按压在活套棒7的周面上,刮取附着在活套棒7周面上的润滑油而将其捕捉,阻止往支撑轴衬3c外侧漏出。这样捕捉的润滑油收集到密封夹持器40的下部,经与上述位置相连通的排油管48将润滑导向存油部而加以回收。
图10是表示在活套棒7的支撑部中的回收装置4第2实施例放大剖面图。本回收装置4和针棒1的支撑部第2实施例(图7)一样,在安装成围着活套棒7的突出部的密封夹持器40内部、在活套棒7的轴向安装2组密封环41及偏压环42,在机构室81侧的密封环41具有捕捉附着在活套棒7周面上的润滑油的油封作用,而活套室80侧的密封环41具有捕捉在活套室80内附着在活套棒7周面上的异物的异物密封作用。
此外,在图9及图10所示实施例中,将支撑活套棒7的支撑轴衬3c的端部用作密封夹持器40的固定部,但是和针棒1的支撑部上的回收装置4一样,在结构上也可做成在活套室80和机构室81之间的隔壁82上固定密封夹持器40,并围着针棒1的突出部。
本实施例中,在结构上利用和支撑针棒1的支撑轴衬3b或支撑活套棒7的支撑轴衬3c分开设置的密封夹持器40构成在内部持有密封环41及偏压环42的密封夹持器部,但是也可利用支持轴衬3b、3c的一部分构成密封夹持器部,使其持有密封环41及偏压环42,用这种结构当然也可一样得到上述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缝纫机,因为在结构上是用由偏压环从外侧偏压密封环、将这密封环压在借助供给支撑轴衬一侧的润滑油的润滑而滑动的滑动轴另一侧突出部的周面上,利用该密封环捕捉附着在周面上的润滑油后导向存油部,所以能确实捕捉及回收润滑油。而且在支撑轴衬的另一侧附着在滑动轴周面上的异物不会侵入和支撑轴衬的滑接部,能确实防止润滑油向支撑轴衬另一侧漏出,可长期稳定的滑动。
因为和滑动轴滑接的密封环是采用摩擦系数小、耐磨耗性以及耐油性优异的氟树脂制成,和该密封环弹性接触的偏压环是采用富弹性的橡胶制成,所以能把作用于滑动轴上的滑动阻力抑制成较低、能将密封环强压在该滑动轴周面上,可更确实地捕捉和回收润滑油。
又如上述所示,因为在缝制动作中,以高速滑动的针棒和活套棒的支撑部设置了具有密封环及偏压环的回收装置,所以能使作为缝纫机重要零件的这些针棒及活套棒长期动作良好,容易适应缝制速度高速化,能使发明发挥优异效果。
以上,在发明的详细说明部分所说的实施例完全是为了弄清楚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发明并不只限定于这种具体实施例,在本发明主题和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滑动轴,它插通地支撑在缝纫机机架的一部分上所固紧的筒形支撑轴衬上,由供给该支撑轴衬一侧润滑油形成的润滑作用下沿轴向滑动;密封夹持器部,它是在该支撑轴衬另一侧被设置成包围该滑动轴的突出部的;密封环,它保持在密封夹持器部内、把在上述支撑轴衬一侧附着在滑动轴周面上的润滑油,捕捉在和上述周面滑动接触的内表面上;偏压环,它和上述密封环的外面弹性接触并将密封环的内表面压在上述滑动轴周面上;以及导油路,它将上述密封环内表面捕捉到的润滑油导向存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环由氟树脂制成,上述偏压环由橡胶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轴是利用其滑动使装在朝上述支撑轴衬另一侧的突出端上的针进行上下移动的针棒。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轴是利用其滑动使装在朝上述支撑轴衬另一侧的突出端上的活套进退地动作的活套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它是用从滑动轴的支撑轴衬一侧供给的润滑油润滑针棒、活套棒等滑动轴的,其中将密封夹持器部设置成围着滑动轴朝支撑轴衬的另一侧的突出部,在该密封夹器部的内部设有和滑动轴周面滑动接触的密封环以及和该密封环外面弹性相接的偏压环,利用偏压环的弹性将密封环的内面压在针棒周面上,把附着在针棒周面上润滑油,如刮取到密封环内面上地加以捕捉,使被捕捉的润滑油导向存油部后回收。
文档编号D05B71/00GK1256331SQ9912590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8日
发明者清水好秀 申请人: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