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机的毛刷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965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梳机的毛刷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梳机毛刷的调整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毛刷来清理锡林上的短纤维和杂质,这样,毛刷必须刺入锡林一定的深度,而毛刷刺入的深度均是通过目测和经验来确定,或是用一些专用的量具来确定,存在着深度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不靠的精梳机的毛刷调整装置,可准确的调整毛刷刺入深度以达到锡林的最佳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取下列措施来实现在墙板(8)上设有蜗轮轴(6),蜗轮轴(6)上设有与蜗杆(1)连接的蜗轮(2)和偏心轮(7),偏心轮(7)与调整块(3)连接,调整块(3)通过定位套(12)和螺栓(4)安装于墙板(8)上,调整块(3)上设有毛刷轴(5),毛刷轴(5)上设有与锡林轴(9)连接的毛刷(10)。锡林(9)与毛刷(10)的径向上设有传感器(11)。
调整块(3)近似为一个三角形,定位套一半固定在墙板(8)上,一半固定在调整块(3)上,并通过螺栓(4)把调整块(3)固定在墙板(8)上。调整块(3)与偏心轮(7)为线接触。
毛刷刺入锡林的深度是这样实现的锡林(9)与毛刷(10)的径向上设有传感器(11),该传感器为非金属传感器,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该传感器可以测知毛刷入锡林的深度,通过电信号可以把该深度显示到操作屏上。也可以把该信号通过一个比较装置,与预先设定的刺入深度范围进行比较,然后输出到指示灯上来通知操作者调整该深度。
本装置优点在于定位准确,用蜗杆蜗轮大传动比来清除人为的误差。毛刷刺入锡林的深度可以及时反馈,以免因深度不佳而造成所梳理的纤维质量降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刺入深度则由传感器的精度来确定,因而可以达到较佳的效果。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该装置在墙板8上设有蜗轮轴6,蜗轮轴6上设有与蜗杆1连接的蜗轮2和偏心轮7,偏心轮7与调整块3连接,调整块3近似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边与偏心轮7为线接触连接,调整块3通过定位套12和螺栓4安装在墙板8上,在不调整时,螺栓4是锁紧的,以免在工作时因机器振动而使调整块产生转动而影响刺入深度。而在调整时它是松开的。在调整块3上还设有毛刷轴5,毛刷轴5上设有与锡林9相连接的毛刷10,在锡林9与毛刷10的径向上还设有传感器11。
根据传感器所输出的信号,和预先设定的最佳范围相比较来确定是否进行刺入深度的调节。在调节时,先松开螺栓4,用搬手来使蜗杆1转动,蜗杆的转动带动与其相连接的蜗轮2和偏心轮7,偏尽轮7的转动使与其连接的调整块(3)产生以定位套12为中心的转动,调整块3上又设有毛刷轴5,毛刷轴5上又设有与锡林9相连接的毛刷10,这样蜗杆1的转动就使毛刷10刺入锡林9的深度产生了变化,这样就达到了调整毛刷刺入锡林深度的目的。
毛刷刺入锡林的深度,影响着锡林的清理效果和锡林的使用寿命。
毛刷刺入的深度越深,清理效果越好,但又加速了对锡林和毛刷的磨损。刺入深度不够,则对锡林清理不干净,把锡林梳理下的短纤维和杂质又送回到纤维中去,降低了梳理效果,影响了输出纤维的质量。
根据理论计算和在棉纺厂的实际应用,该刺入深度在1.8mm-2.2mm之间有较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精梳机的毛刷调整装置,它是由墙板(8)、蜗轮轴(6)、蜗轮(2)、蜗杆(1),偏心轮(7)、调整块(3)、毛刷轴(5)、毛刷(10)、锡林(9)、定位套(12)和传感器(11)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墙板(8)上设置有蜗轮轴(6),蜗轮轴(6)上设置有与蜗杆(1)连接的蜗轮(2)和偏心轮(7),偏心轮(7)与调整块(3)连接,调整块(3)通过定位套(12)和螺栓(4)安装在墙板(8)上,调整块(3)上设有毛刷轴(5),毛刷轴(5)上设有与锡林(9)连接的毛刷(10),锡林(9)与毛刷(10)的径向上设置有传感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的毛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块(3)近似三角形,定位套(12)一半固定在墙板(8)上,一半固定在调整块(3)上,并通过螺栓(4)把调整块(3)固定在墙板(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的毛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块(3)与偏心轮(7)的连接是线接触。
专利摘要精梳机的毛刷调整装置。墙板8上设有蜗轮轴6,蜗轮轴6上设有与蜗杆1连接的蜗轮2和偏心轮7,偏心轮7与调整块3线接触,调整块3通过定位套12和螺栓4安装在墙板8上,调整块3上设有毛刷轴5,毛刷轴5上设有与锡林9连接的毛刷10,锡林9与毛刷10的经向上设有传感器11。本装置中由于毛刷刺入锡林的深度可以及时反馈,所以可以方便可靠、准确的调整毛刷刺入深度,以达到锡林的最佳清理效果。
文档编号D01G19/06GK2404894SQ9924608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30日
发明者梁玉虎, 刘玉明, 孙冬生, 张莉 申请人:山西经纬合力机械制造公司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