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32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筒状的被缝制物(筒状物)中、特别是在小直径的被缝物的周面也可进行刺绣等缝制的缝纫机。
要尽可能地使上述驱动环和框体接近筒床的外形将其设定为小直径,在其上使驱动环稳定回转地对其进行支承,存在的困难较大。缝制时小直径的框体和筒状物一起在筒床的周围回转,此时筒状物(垫布)可能被上述针板的边缘或从针板面凸出的针孔的凸起部等挂住。结果,难以对高尔夫球棒的外罩或袖口这样的小直径物品适当地进行刺绣等缝制。
另外,为了对筒状物在其圆筒方向的宽范围内进行缝制,框体需要宽的缝制用口,而且需要不在该缝制用口陷入筒状物地进行支承的垫布。该垫布用于在宽的缝制用口支承筒状物,所以,使用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和刚性的纸和无纺织物。
为了将这些筒状物和其垫布设置到框体,可将筒状物和配置于其内侧的垫布一起覆盖到该框体,而且,可通过在框体保持筒状物从而也保持垫布。然而,这样一起处理筒状物和垫布时作业性差,另外,垫布可能从框体的缝制用口错位,难以稳定保持筒状物。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尽可能接近筒床的外形地将驱动环和框体设定为小直径,并使该驱动环圆滑而且稳定地回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当框体与筒状物一起在筒床周围回转时防止筒状物被针板的边缘等挂住,可对小直径的筒状物在其周向的宽范围内进行刺绣等。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相对框体分别保持筒状物和其垫布,从而使其作业容易进行,并在具有宽的缝制用口的小直径的框体也可稳定地保持筒状物。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缝纫机具有在筒床的周围沿回转方向受到往复驱动而且在沿着筒床轴线的直线方向上被往复驱动的圆筒形的驱动环,在该驱动环一体地安装用于保持筒状物的圆筒形框体,驱动环由接触于其外周的3个以上部位地配置的支承构件可自由回转地支承。
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可使驱动环及安装于其上的框体成为小直径,同时,可由支承构件稳定地支承该驱动环并且可使其圆滑地回转。这样,可由上述框体保持例如高尔夫球棒的外罩或袖口这样的小直径筒状物,相对这些筒状物的周围适当地进行刺绣等缝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用于使驱动环成为小直径的具体的形式,其中,在第一方面中,上述驱动环的直径被设定成使其内周尽可能接近筒床外形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三~五方面涉及稳定地对驱动环进行驱动使其回转的形式,在第三方面中,对于第一方面的驱动环由支承构件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在沿着筒床轴线的直线方向上受到往复驱动的板;在第四方面中,第一方面的驱动环通过卷于其外周的缆索在筒床周围朝回转方向受到往复驱动;在第五方面中,对于第三方面,上述支承构件包含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上述板的3个以上的滚轮。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对于第一方面,筒床包括位于其内部的梭子和在与该梭子对应的位置具有针孔而且从内侧支承保持于框体的筒状物地配置的支承体,该支承体至少在针孔的近旁设置有沿着与框体的回转中心大体同心的圆弧的形状的受承部分。
这样,至少在针孔的近旁可由支承体的受承部分以圆弧状态支承筒状物,所以,当框体在筒床周围回转时筒状物不会挂到筒床侧的部件。因此,对小直径的筒状物也可进行适当的输送,可在其周向的宽范围进行正常的缝制。
本发明的第七~九方面涉及支承体的具体构成,在第七方面中,对于第六方面,上述支承体具有受承部分和连接部分,由该连接部分使支承体与筒床一体化;在第八方面中,对于第六方面,上述受承部分的圆弧形包含与框体的回转中心大体同心的圆筒形。在第九方面中,对于第八方面,受承部分的两端外周可圆滑地对筒状物进行引导地分别形成锥面。
特别是如第八、九方面那样,受承部分形成为圆筒形,其两端外周形成为锥面,从而在缝制时的筒状物和其垫布的输送过程中基本上不会产生钩挂。
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中,第一方面的上述框体具有可位于筒床外周的筒状的支承框,在该支承框沿其规定的范围开设缝制用口,并可相对该缝制用口的部位分别保持筒状物和其垫布。
特别是在以小直径的筒状物为对象而且沿其周向的宽范围进行刺绣等缝制的场合,小直径的支承框需要宽的缝制用口,但可相对该缝制用口的部位先保持垫布,然后保持筒状物,所以,这些作业容易进行,并可稳定地保持被缝制物。
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中,对于第十方面,上述缝制用口分别在支承框的上下两侧开口,而且在各缝制用口的部位分别保持筒状物和垫布。
这样,不相对框体重新设置筒状物和垫布即可在两缝制用口的部位分别进行刺绣等,提高作业效率。
在本发明第十二方面中,对于第十方面,框体具有用于相对支承框保持筒状物的压紧框和用于保持垫布的压紧框,这样,可容易地实现第十方面所述的筒状物和垫布的分别保持。
本发明第十三~十七方面涉及两压紧框的具体的构造,在第十三方面中,对于第十二方面,上述两压紧框的一端部分别可回转地接合于支承框,并且在垫布用的压紧框上重合筒状物用的压紧框,该筒状物用压紧框具有可接合于支承框的锁定构件。这样,由锁定构件将筒状物用的压紧框接合于支承框,可在支承框同时保持两压紧框。
另外,在第十四方面中,对于第十二方面,一方的压紧框可在支承框安装成保持垫布的状态,另一方的压紧框可在该压紧框安装成保持筒状物的状态。
在第十五方面中,对于第十方面,支承框具有用于保持垫布的弹簧构件,并具有可通过相对该支承框卷绕地安装从而保持筒状物的压紧框;在第十六方面中,第十五方面的压紧框由具有与支承框的缝制用口对应大小的口的柔性框和接合于其两侧的连接带构成;在第十七方面中,对于第十六方面,在支承框的缝制用口的周围设置防滑构件,并在上述柔性框的口的周围对应于缝制用口周围的防滑构件设置压紧构件。这样,可简化相对支承框保持筒状物和其垫布的构造。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见解、及优点可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说明而变得更为明白。
图2为实施形式1的框驱动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侧面图。
图3为图2的正面图。
图4为仅放大示出实施形式1的框驱动装置的侧面图。
图5为图4的平面图。
图6为表示实施形式1的框体的外观透视图。
图7为实施形式1的框体的平面图。
图8为图7的侧面图。
图9为实施形式1的变更例的框体的透视图。


图10为示出实施形式2的框驱动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侧面图。
图11为仅放大示出实施形式2的支承体的透视图。
图12为局部剖切示出图11的支承体的侧面图。
图13为图11的支承体的断面图。
图14为示出实施形式3的框体的侧面图。
图15为示出实施形式4的框体的侧面图。
图16为仅示出实施形式4的垫布用压紧框的透视图。
图17为将实施形式5的框体分离为支承框和2个压紧框而示出的透视图。
图18为示出实施形式6的框体的正面图。
图19为仅示出图18的支承框的正面图。
图20为图19的侧面图。
图21为仅示出实施形式6的压紧框的平面图。
图22为示出实施形式7的框体的透视图。
首先,参照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
图1为缝纫机的示意侧面图,机头1在支承于机架2的状态下配置于其前面,在多头式缝纫机中相对机架2配置多个机头。设于该机头1下方位置的筒床10在支脚3的上面支承其基部,使筒床10的上面和机台4的上面大体为同一平面地进行调整。可沿着这些上面朝图1所示箭头Y的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的驱动部13在其前面具有2个连接板14、16。
上述驱动部13和连接板14、16在与箭头Y直交的方向(图3所示箭头X的方向)具有规定的长度。一方的连接板14与驱动部13为一体,另一方的连接板16可相对驱动部13朝箭头X方向相对移动地受到支承。驱动部13与连接板14、16一起由设于机台4下方的马达等驱动源(未示出)朝箭头Y方向往复驱动。另外,连接板16由相同的马达等驱动源(未示出)通过皮带或丝索等朝箭头X方向往复驱动。
图2为放大示出在筒床10的位置安装框驱动装置20的状态的侧面图,图3为图2的正面图。图4为仅放大示出框驱动装置20的侧面图,图5为图4的平面图。从这些图可以看出,在筒床10的靠前端的部位内装梭子19和其驱动机构(未示出)(图3)。在筒床10的下面中央沿长度方向形成导轨12。
框驱动装置20可朝其长度方向(箭头Y的方向)往复移动地安装于筒床10外侧。在该框驱动装置20的支承板21的后端部的两侧不会脱开地设置螺钉24。框驱动装置20的滑板34可朝以图3、5所示箭头X方向相对移动而且不相互脱落地安装于支承板21的上面。在该滑板34的后端部分别于其两侧固定连接构件36。
上述支承板21通过使上述两螺钉24的轴部位于形成在一方的连接板14的各切口(未示出)并紧固,从而接合到该连接板14。另外,上述滑板34通过使不脱落地设置于另一方的连接板16的各螺钉18的轴部位于形成在上述两连接构件36的切口38(图5)并紧固,从而接合于该连接板16。
在上述支承板21的下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托架26,在其前面固定板28。在这些托架26分别由具有上下方向位置调整功能的支承部(未示出)支承具有滚轮30的滚轮轴32的端部。使该滚轮30接触上述导轨12的下面地调整滚轮轴32在托架26的支承部,由此消除框驱动装置20相对筒床10的晃动。另一方面,板28具有允许筒床10不干涉地插通的开口部29(图3),并且在该板28的前面以相等角度间隔分别可自由回转地支承3个支承滚轮44。
在这些各滚轮44的内侧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圆筒形的驱动环40。如图4所示,各滚轮44分别具有凸缘形的大直径部45,这些大直径部45嵌合到形成于驱动环40的靠后端的外周的环状槽41。这样,驱动环40可相对其轴线方向在固定位置绕轴线回转。驱动环40的环状槽41与滚轮44的大直径部45的关系也可相反地设定相互的凹凸关系。另外,各滚轮44也可由滚轮(回转体)以外的构件替代,而且支承驱动环40外周的部位也可增加到4个以上。
在上述驱动环40将缆索46卷绕到上述环状槽41的靠后端的外周。固定于该缆索46两端部的构件48分别在上述滑板34的前面部由螺栓固定接合(图3)。缆索46除了丝索外也可使用正时皮带。
如图2的点划线所示那样,在上述驱动环40安装用于设置筒状被缝制物(筒状物)的框体50。根据缝纫机的框驱动数据由Y驱动对框驱动装置20全体朝箭头Y方向往复进行驱动,并由X驱动朝箭头X的方向驱动滑板34和其它装置部件。这样,驱动环40与框体50一起朝箭头Y方向直线移动,而且绕移动直线回转。结果,可对设置于框体50的筒状物的周面进行刺绣等缝制。
上述驱动环40由配置于其外侧的各支承滚轮44可回转地支承,所以,可使该驱动环40的直径尽可能地接近筒床10的外形而小型化。为此,可减小上述框体50的直径,筒状物例如为高尔夫球棒的外罩或袖口这样的小直径物品时也可充分对应。将滑板34的直线驱动作为其回转驱动传递到驱动环40的丝索或正时皮带等缆索46也可由齿轮等传递装置代替。另外,在多头式缝纫机中,也可在各筒床的各框驱动装置20分别设置作为驱动环40的回转驱动源的马达,分别对各框驱动装置20的驱动环40进行驱动。
图6为表示设置筒状物的筒状物框的框体50的外观透视图,图7为该框体50的平面图,图8为图7的侧面图。由这些图可知,框体50大体由支承框51、垫布用的压紧框58、筒状物用的压紧框62构成。
支承框51为可位于筒床10外周那样的圆筒形,除了其两端的环状部53之外的部分形成沿周向大体上半部的范围开口的缝制用口52。支承框51的基端部内周设定成可安装于上述驱动环40的小直径部42外周的尺寸,由该安装一体地将框体50安装到驱动环40。图中省略了用于锁定该安装状态的构件或限制支承框51相对驱动环40的小直径部42的绕轴线的位置的构件等。另外,在支承框51的基端部外周固定具有凸缘55的保持架54,在该保持架54的两侧设置有从凸缘55一体伸出的支承部56。
如图8所示,在支承框51的两侧部(图中仅示出单侧)沿缝制用口52的开口缘相互平行地固定2片保持板70。在这些保持板70之间形成垫布用的压紧框58的两侧部嵌入的槽72。
上述两压紧框58、62分别通过将金属制的圆杆或圆管弯曲成框形而构成,其端部分别可相对上述两支承部56自由回转地接合,在垫布用压紧框58上重合筒状物用的压紧框62。这些压紧框58、62在与支承框51的前端侧的环状部53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圆弧部60、65。
垫布用的压紧框58的圆弧部60接触在支承框51的前端侧的环状部53外周地设定。另一方面,在筒状物用的压紧框62的圆弧部65的中间部固定朝上的支承部66。在该支承部66安装使用板簧的锁定构件68。该锁定构件68例如图6所示那样可接合于支承框51的前端部,由此可如图6所示那样保持两压紧框58、62。另外,压紧框62在与支承框51的基端侧的环状部53对应的部位也具有圆弧部64。
下面说明上述框体50的使用。首先,使上述两压紧框58、62如图8的实线所示那样相对支承框51都成为立起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先在支承框51上将该缝制用口52罩住地设置筒状物的垫布(未示出),将压紧框58倒成图8的点划线所示状态(图6、7的状态)。这样,压紧框58的两侧部以夹住垫布两端的状态嵌入保持板70间的槽72,将垫布保持于框体50。
接着,将筒状物覆盖于支承框51(包含垫布)的外周地对其进行设置,使压紧框62倒成图8的点划线所示状态(图6、7的状态)。这样,将锁定构件68接合到支承框51的前端部内周,在支承框51的外周保持筒状物。
当将由织物、人造革或类似材料制成的筒状物设置到支承框51时,垫布起到支承筒状物以防止筒状物陷入缝制用口52的作用。因此,当垫布的尺寸稍比缝制用口52的尺寸大时则可满足要求,具有适当厚度和刚性的纸材或由树脂制成的无纺织物可用作垫布。
通过在支承框51的周向绕约360°设置缝制用口52,可在筒状物的整个外周进行缝制操作。如筒状物由牢固的材料制成,则支承框51的环状部53可对其进行保持,在该场合,可从支承框51省去缝制用口52。
另外,与图6同样地以透视图示出框体50的图9所示的辅助框78相对刺绣等缝制范围狭小的筒状物使用。该辅助框78由金属或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与支承框51的环状部53大体相同曲率的圆弧状。辅助框78的两端部成为用于将该辅助框78安装于支承框51的脚部79。使用辅助框78时,使两压紧框58、62都成为立起的状态,相对支承框51的缝制用口52的边缘从外侧由弹性力夹住两脚部79地进行安装。
通过使用上述辅助框78,可在缝制用口52的部位以正常的姿势支承筒状物(垫布)。辅助框78的安装部位可根据在筒状物的刺绣等的范围自由调整。也可在辅助框78的外侧面即与垫布76相接的面粘贴橡胶板等防滑构件。
下面,参照图10-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该实施形式2在筒床10的前端部设置与其另成一体的支承体80。
图10为示出在实施形式2的筒床10安装框驱动装置20的状态的侧面图,图11为仅放大示出支承体80的透视图,图12为局部剖切示出支承体80的侧面图,图13为支承体80的断面图。由这些附图可以看出,支承体80具有圆筒形的受承部件82和平板形的连接部分88。在该受承部件82的平坦部分81形成针孔86,并通过该针孔86的凸起部84接合受承部件82和连接部分88(图12、13)。另外,受承部件82的两端外周可对朝箭头Y方向的筒状物输送平滑地进行导向地分别形成锥面83。
上述连接部分88通过在形成于其后端侧的2个螺钉孔89分别插入螺钉(未示出)并拧紧,从而固定到筒床10的上面。在该状态下,支承体80与筒床10一体化。受承部件82如图13所示那样位于与支承框51的回转中心大体同心的位置而且位于该支承框51的内侧。在受承部件82的外周面与支承框51的内周面之间设置微小的间隙,相互不摩擦。
如由实施形式1说明的那样设置于框体50的垫布76由图13示出,该垫布76位于受承部件82的外周。在框驱动时,当框体50与筒状物和其垫布76一起受到直线驱动或受到回转驱动时,该垫布76即使在上述缝制用口52的部位成为陷入的状态,也可在针孔86的附近由受承部件82以圆弧状支承垫布76,进行正常的缝制。
垫布76如已经说明的那样用于在缝制用口52的部位尽可能地将筒状物支承为正常的姿势,使用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和刚性的纸或树脂制的无纺织物等材料。通过围住缝制于筒状物的刺绣等的部位在垫布76预先形成缝纫机针眼,在缝制结束后可从缝纫机针眼的部分简单地切取垫布76,很方便。
上述支承体80的受承部件82不一定非要为完全的圆筒状,也可形成为将其下部(针孔86相反的部分)切去不会在垫布76和筒状物的输送过程中产生钩挂的程度的圆弧状。另外,也可在筒床10的上面固定具有针孔的平板,在其两侧将圆弧状的受承部件82固定于筒床10。在该场合,为了防止垫布76和筒状物在平板的针孔的凸起部产生钩挂,需要考虑到消除该凸起部。这样的受承部件82的圆弧形包含完全连接的环状和仅在规定角度连续的圆弧状。
在具有针孔的平板和受承部件82各成一体的场合,也可考虑由螺钉等将受承部件82可装拆地接合于筒床10,并准备箭头Y方向上的尺寸(宽度)不同的各种受承部件82。这样,可根据筒状物或其垫布76的特性分开使用受承部件82,从而可使筒状物的更为适合的输送成为可能。
下面根据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该实施形式3示出以下说明的实施形式4-7和框体50的变更例。
图14为示出实施形式3的框体50的侧面图。在该实施形式3中,缝制用口52分别形成于支承框51的上下两侧。与此相应,两压紧框58、62也分别配置于上下,另外,附属于它们的保持板70(槽72)等也在上下成对地配置。按照该构成,不用相对框体50重新设置筒状物也可在上下的缝制用口52的部位分别进行刺绣等,提高作业效率。
下面根据图15和图1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4。
图15为示出实施形式4的框体50的侧面图,图16为仅示出垫布用的压紧框58A的透视图。在该实施形式4中,支承框51和筒状物用的压紧框62与实施形式1的场合相同,但垫布用的压紧框58A可相对支承框51装拆。该压紧框58A如图8所示那样为接合两侧的杆59A和前后一对的圆弧部60A的构成。这些杆59A如图15所示那样可在夹住垫布两端的状态下嵌入到保持板70间的槽72,从而可保持垫布。
下面,参照图17的透视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
在该实施形式5中,仅支承框51与实施形式1相同,垫布用的压紧框58B和筒状物用的压紧框62B都可相对支承框51装拆。垫布用的压紧框58B在形成为接合两侧的杆59B和前后1对的圆弧部60B的构成这一点,与实施形式4的压紧框58A相同,但杆59B位于圆弧部60B的外侧,而且使用比杆59A直径大的杆材。
筒状物用的压紧框62B为对一片的板材进行压力成形等使两侧部和圆弧部64B、65B成为一体的构成,在两侧的内侧沿其全长固定嵌合体74。这些嵌合体74分别嵌合到压紧框58B的两杆59B。垫布用的压紧框58B与实施形式4的场合同样地在夹住垫布两端的状态下将两侧的杆59B嵌入到保持板70间的槽72。之后,在夹入筒状物的状态下将筒状物用的压紧框62B的两嵌合体74嵌入到这些杆59B。
下面,参照图18-图2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6。
图18为示出实施形式6的框体50的正面图,图19为仅示出其支承框51的正面图,图20为同样的仅示出支承框51的侧面图,图21为仅示出实施形式6的压紧框62C的平面图。如这些附图所示,在支承框51的缝制用口52的两侧分别沿除保持架54外的大体全长固定弹簧构件91。在这些弹簧构件91与支承框51的外周面之间滑入垫布的端部,从而在支承框51保持垫布,取消了垫布用的压紧框。另外,在缝制用口52的前后的环状部53和两侧的缘部由粘合对使用橡胶带等的防滑构件90、92进行固定。
如图21所示,压紧框62C由具有与缝制用口52对应的大小的孔93的柔性框94和由粘合方式接合于其两侧的连接带96构成。柔性框94由具有柔性的不锈钢板等形成,两连接带96使用人造革等材料。
在柔性框94的孔93的周围于与支承框51的前后的防滑构件90对应的部分以规定间隔粘合梯形断面的多个压紧构件100,而且于与防滑构件92对应的部分粘合沿长度方向连续的压紧构件102。另一方面,在连接带96的各端部粘合成对的平面扣件(商品名“魔带”)98。
使用实施形式6的框体50时,首先相对支承框51将筒状物的垫布覆盖到其缝制用口52,并使垫布的两端滑入到上述两弹簧构件91与支承框51的外周面之间,保持垫布。接着,将筒状物覆盖到支承框51的外周,然后,如图18所示那样将压紧框62C卷绕到筒状物的外周地安装,由平面扣件98相互接合两连接带96。
在该状态下,柔性框94的压紧构件100、102分别与支承框51的防滑构件90、92对应,夹于其间的垫布和筒状物不滑动地受到保持。另外,如图18所示,弯曲形成于柔性框94的两缘的凸片95推压两弹簧构件91,进一步提高对垫布的保持力。
最后根据图2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7。
该实施形式2仅由支承框51作为设置筒状物的框体50。即,根据作为被缝制物的筒状物的形状和材料的特性,存在将小直径的筒状物覆盖于支承框51外周即可进行设置的可能。例如,对于筒状物在其自由状态下直径比支承框51的外径小而且具有伸缩性的场合,由其恢复力即可对其进行设置,在筒状物的直径比支承框51的外径稍大的场合,可通过由橡胶环等固定在缝制用口52的前后位置而进行设置。
在关于框体50的上述各实施形式中,对于由图14说明的实施形式3的技术,即不用相对框体50重新设置筒状物和垫布即可在支承框51两侧周面分别进行刺绣等的技术,当然可将其与实施形式4-6的技术组合起来利用。
以上以优选实施形式说明了本发明,但在不脱离记载于后附书中的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可容易地进行变更和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具有在筒床的周围沿回转方向受到往复驱动而且在沿着筒床轴线的直线方向上被往复驱动的圆筒形的驱动环,在该驱动环一体地安装用于保持筒状物的圆筒形框体,驱动环由接触于其外周的3个以上部位地配置的支承构件可自由回转地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环的直径被设定成使其内周尽可能接近筒床外形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环由支承构件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在沿着筒床轴线的直线方向上受到往复驱动的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环通过卷于其外周的缆索在筒床周围朝回转方向受到往复驱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构件包含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上述板的3个以上的滚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筒床包括位于其内部的梭子和在与该梭子对应的位置具有针孔而且从内侧支承保持于框体的筒状物地配置的支承体,该支承体至少在针孔的近旁设置有沿着与框体的回转中心基本同心的圆弧的形状的受承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体具有受承部分和连接部分,由该连接部分使支承体与筒床一体化。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受承部分的圆弧形包含与框体的回转中心基本同心的圆筒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受承部分的两端外周可圆滑地对筒状物进行引导地分别形成锥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具有可位于筒床外周的筒状的支承框,在该支承框沿其规定的范围开设缝制用口,并可相对该缝制用口的部位分别保持筒状物和其垫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缝制用口分别在支承框的上下两侧开口,而且在各缝制用口的部位分别保持筒状物和垫布。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框体具有用于相对支承框保持筒状物的压紧框和用于保持垫布的压紧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两压紧框的一端部分别可回转地接合于支承框,并且在垫布用的压紧框上重合筒状物用的压紧框,该筒状物用压紧框具有可接合于支承框的锁定构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一方的压紧框可在支承框安装成保持垫布的状态,另一方的压紧框可在该压紧框安装成保持筒状物的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支承框具有用于保持垫布的弹簧构件,并具有可通过相对该支承框卷绕安装从而保持筒状物的压紧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压紧框由具有与支承框的缝制用口对应大小的口的柔性框和接合于其两侧的连接带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支承框的缝制用口的周围设置防滑构件,并在上述柔性框的口的周围对应于缝制用口周围的防滑构件设置压紧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缝纫机,具有在筒床的周围沿回转方向受到往复驱动而且在沿着筒床轴线的直线方向上被往复驱动的圆筒形的驱动环,在该驱动环一体地安装用于保持筒状物的圆筒形框体,驱动环由接触于其外周的3个以上部位地配置的支承构件可自由回转地支承。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可使驱动环及安装于其上的框体成为小直径,同时,可由支承构件稳定地支承该驱动环并且可使其圆滑地回转。这样,可由上述框体保持例如高尔夫球棒的外罩或袖口这样的小直径筒状物,在这些筒状物的周围适当地进行刺绣等缝制。
文档编号D05C9/00GK1348517SQ99816607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9日
发明者田岛郁夫, 铃木雄一朗, 高木广文, 平手正义 申请人:东海工业缝纫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