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复合模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35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复合模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尤其是一种轻型复合模壳。
建筑行业为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减轻建筑自重,采用了模壳代替楼板进行建筑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现有的模壳均为钢制或塑料制的模壳,采用这种模壳必须在做完楼板后拆下模壳,其缺点是,现有模壳一次性投资大,施工快拆技术复杂,工程楼面耗费砼,这些不足影响了建筑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高效实用的轻型复合模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内为中空,壁由轻烧粉和胶结剂混拌的混合层与玻璃纤维布相互间隔叠加粘接而成,混合层为2—7层,玻璃纤维布为1—6层。
所述的壁的外层均为混合层;其内为中空且由壁构成的模壳,可以是中空封闭的六面体型,中空且在开口翻边的五面体型,中空且封闭的弧面体型,开放的槽型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仅采用轻烧粉、胶结剂和玻璃纤维布作为原料,制作工艺简单,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工程投资;(2)免去了大量租用钢模壳、塑料模壳的费用,成本仅为现有模壳的1/5-1/7;(3)避免了施工快拆、工程楼面耗费砼的缺陷,省却了脱模工时和等候下层支模时间;(4)自重轻,工程周期短,高效实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壁的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五面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弧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槽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祥述所述的模壳1均为中空,其壁2采用轻烧粉和胶结剂混拌的混合层3与玻璃纤维布4相互间隔叠加并通过所含的胶结剂粘接而成,壁的外层均为混合层。根据建筑需求,模壳壁厚也有所不同,最小为两层混合层内夹一层玻璃纤维布层,最厚的为七层混合层间隔内夹六层玻璃纤维布。本实施例中所示的为四层混合层和三层玻璃纤维布所组成的模壳壁。
由壁构成的模壳,可以是中空封闭的六面体型,如图1;中空且在开口翻边的五面体型,如图3;中空且封闭的弧面体型,如图4;开放的槽型,如图5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具制造模壳。
权利要求1.一种轻型复合模壳,由轻烧粉、胶结剂、玻璃纤维布构成,其特征在于其内为中空,壁由轻烧粉和胶结剂混拌的混合层与玻璃纤维布相互间隔叠加粘接而成,混合层为2—7层,玻璃纤维布为1—6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复合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的外层均为混合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复合模壳,其特征在于其内为中空且由壁构成的模壳,可以是中空封闭的六面体型,中空且在开口翻边的五面体型,中空且封闭的弧面体型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复合模壳。其主要特征为模壳其内为中空,壁由轻烧粉和胶结剂混拌的混合层与玻璃纤维布相互间隔叠加粘接而成,混合层为2—7层,玻璃纤维布为1—6层。模壳可以做成中空封闭的六面体型,中空且在开口翻边的五面体型,中空且封闭的弧面体型,开放的槽型等。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降低了工程造价,自重轻,工程周期短,高效实用,成本仅为现有模壳的1/5—1/7。
文档编号E04B5/02GK2466270SQ0026321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7日
发明者张佩生, 张凤云, 刘灵柱 申请人:张凤云, 张佩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