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013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锁式扣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建筑行业搭设脚手架用的自锁式扣件。
背景技术
建筑中使用扣件搭设脚手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搭设脚手架用的扣件是采用两个螺拴螺母紧扣的,该结构由于预紧力定量,受到机械震动和自然松动,容易下滑,螺拴螺母上又有细致的螺纹,灰浆落积和锈蚀,都会使其无法装拆,只有破坏性的除去它,使之报废,每次重复使用前又需用煤油浸洗,重新改丝过丝,配制报废或失落的螺拴螺母,增加了大量的重复使用费用。现有一种申请号为97248488.4的建筑用自锁式扣件专利,但该专利在生产和使用中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左抱箍插孔为上大下小,生产时很麻烦,而且右抱箍的椭圆孔较小,使用中稳定性差,不利于安全施工,因此大大限制了专利的推广应用。
(三)本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在建筑上使用的自锁式扣件,以有效解决生产加工难和稳定性差的问题,它是在现有专利申请号为97248488.4的专利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是由上、下盖、楔子及左、右抱箍构成,上盖、下盖用横销连在一起,下盖上有楔子,楔子下部经活动销装有左、右抱箍,左、右抱箍端部由铆钉固定在一起,活动销为圆角锥形,头部为椭圆形,左、右抱箍插孔为加大的椭圆孔,其结构简单,易生产,使用安全,省工省时省体力,节约材料,效率高,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上、下盖、楔子及左、右抱箍构成,上盖1、下盖2装在横销6上,下盖2下部有楔子3,楔子3上经活销5、销子9装有右抱箍4和左抱箍8,左、右抱箍端部由铆钉7相连在一起;销子9为圆角锥形,活销5插头为椭圆形(即椭圆头),左抱箍8和右抱箍4插孔为椭圆孔;插销9圆角锥形最宽处为18mm,活销5的椭圆头径宽为10mm,左抱箍8插孔10为10mm椭圆孔,右抱箍4插孔为宽0.7mm,上下长18mm的椭圆孔。
上述结构同原扣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原活销面为直角,活动销插头为方头,现活销为圆角锥形,最宽处达18mm,椭圆头,直径达10mm,生产难度大大降低了,易于批量生产,降低成本;2、左抱箍插孔,原为上大下小,右抱箍插孔原为宽10mm,上下12mm的椭圆孔,现左抱箍插孔为10mm椭圆孔,右抱箍插孔为上下18mm椭圆孔,使用中的稳定性大大加强,便于安全应用和扩大市场,有利建筑业的发展。
权利要求1.一种自锁式扣件,是由上、下盖、楔子及左、右抱箍构成,上盖(1)、下盖(2)装在横销(6)上,下盖(2)下部有楔子(3),楔子(3)上经活销(5)、销子(9)装有右抱箍(4)和左抱箍(8),左、右抱箍端部由铆钉(7)相连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是所说的销子(9)为圆角锥形,活销(5)插头为椭圆形,左抱箍(8)和右抱箍(4)插孔为椭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扣件,其特征在于是所说的插销(9)圆角锥形最宽处为18mm,活销(5)的椭圆头径宽为10mm,左抱箍(8)插孔(10)为10mm椭圆孔,右抱箍(4)插孔为宽0.7mm,上下长18mm的椭圆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上应用的自锁式扣件,以有效解决生产加工难和稳定性差的问题,它是在现有专利申请号为9724884.4的专利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是由上、下盖、楔子及左、右抱箍构成,上盖、下盖用横销连在一起,下盖上有楔子,楔子下部经活销装有左、右抱箍,左、右抱箍端部由铆钉固定在一起,活动销为圆角锥形,头部为椭圆形,左、右抱箍插孔为加大的椭圆孔,其结构简单,易生产,使用安全,省工省时省体力,节约材料,效率高,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E04G7/06GK2558719SQ0227877
公开日2003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2日
发明者周山林 申请人:周山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