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砼电杆杆段的内法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609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砼电杆杆段的内法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线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连接砼电杆杆段的法兰。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使用的砼杆塔由于受制造设备、运输车辆、运输条件的限制,制造长度不得超过15米。但在35KV以上输电线路中,为保证输电线路对地距离,其输电杆塔一般在18米、21米、24米以上,更高可达42米。为满足电杆长度限制,砼电杆制造厂家将锥形砼电杆分成若干杆段运到现场后拼装、焊接,造成工序杂乱,且不能保证质量。特别是钢圈对接焊接工序,风焊由于受天气和操作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焊接质量经常达不到受力要求而只能采用电焊,35KV以上线路施工一般在野外,经常碰到没有电源的问题,给现场施工带来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连接砼电杆杆段的内法兰,利用这种内法兰对接电杆时,简单而方便。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在对接钢圈的右端安装对接法兰,对接钢圈的左端安装钢圈,在钢圈的右端安装张力法兰。
钢圈的右端位于对接钢圈的左端外面,在钢圈的左侧与对接钢圈的左端之间形成可以焊接非预应力钢筋的一段外壁。
在钢圈的外面安装轴向布置的加强板。在张力法兰与对接法兰间的对接钢圈外连接多块轴向布置的加强筋。在张力法兰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用于连接预应力钢筋的贯通孔,该贯通孔位于加强板之间。在对接法兰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用于对接电杆的贯通孔,该贯通孔位于加强筋之间。
采用这种内法兰对接电杆时,只需运到现场,多段组装排序后用螺丝连接即可,简单方便,受到电力安装施工人员的欢迎。另外内法兰电杆接头采用热镀锌工艺,解决了原来钢圈锈蚀的防锈老大难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对接钢圈4的右端安装对接法兰6,对接钢圈4的左端安装钢圈1,在钢圈1的右端安装张力法兰3。钢圈1的右端位于对接钢圈4的左端外面,在钢圈1的左侧与对接钢圈4的左端之间形成可以焊接非预应力钢筋的一段外壁。在钢圈1的外面安装轴向布置的加强板2。在张力法兰3与对接法兰6间的对接钢圈4外连接多块轴向布置的加强筋5。在张力法兰3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用于连接预应力钢筋的贯通孔7,该贯通孔7位于加强板5之间。在对接法兰6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用于对接电杆的贯通孔8,该贯通孔8位于加强筋5之间。
使用时,电杆砼体的端部位于钢圈1及对接钢圈4内,在钢圈1的外壁焊接非预应力钢筋,在张力法兰3上的贯通孔内穿预应力钢筋,用镦头法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张力法兰3上,通过施加张拉力,使预应力钢筋产生一定的预应力,当需要将两根电杆杆段相互连接在一起时,把对接法兰6上的贯通孔8与另一根杆段端部的对接法兰上的贯通孔对准,再穿入螺栓,用螺母将两个对接法兰6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完成电杆杆段的连接。其中的加强筋5与加强板2分别用于提高对接钢圈4与钢圈1的强度及刚性,以确保电杆具有国家标准要求的强度与刚性。
权利要求1.连接砼电杆杆段的内法兰,其特征是在对接钢圈(4)的右端安装对接法兰(6),对接钢圈(4)的左端安装钢圈(1),在钢圈(1)的右端安装张力法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砼电杆杆段的内法兰,其特征是钢圈(1)的右端位于对接钢圈(4)的左端外面,在钢圈(1)的左侧与对接钢圈(4)的左端之间形成可以焊接非预应力钢筋的一段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砼电杆杆段的内法兰,其特征是在钢圈(1)的外面安装轴向布置的加强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砼电杆杆段的内法兰,其特征是在张力法兰(3)与对接法兰(6)间的对接钢圈(4)外连接多块轴向布置的加强筋(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连接砼电杆杆段的内法兰,其特征是在张力法兰(3)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用于连接预应力钢筋的贯通孔(7),该贯通孔(7)位于加强板(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连接砼电杆杆段的内法兰,其特征是在对接法兰(6)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用于对接电杆的贯通孔(8),该贯通孔(8)位于加强筋(5)之间。
专利摘要连接砼电杆杆段的内法兰,涉及供电线路。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在对接钢圈的右端安装对接法兰,对接钢圈的左端安装钢圈,在钢圈的右端安装张力法兰。钢圈的右端位于对接钢圈的左端外面,在钢圈的左侧与对接钢圈的左端之间形成可以焊接非预应力钢筋的一段外壁。利用这种内法兰对接电杆时,简单而方便。
文档编号E04H12/00GK2821048SQ200520075078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9日
发明者陈卫国, 高泉兴, 王敏武, 陈锡奎, 刘龙德, 芮正石, 章志鸿 申请人:无锡华润实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