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83966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全面展开,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机场、铁路、大型公共设施的建 设过程中,对建筑物的外立面清水砼饰面要求简洁、美观,达到高级抹灰的要求将成为这类 工程的特色。尤其对于外立面为框架梁与12cm-20cm厚的板墙连在一起的结构形式,如何保 证板墙的清水砼质量,采用何种施工工艺方式及高质量低成本的模板系统,使其达到清水混 凝土质量标准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目前房屋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常规的木模散装散拆的模板系统。但是,如果有清水砼要 求的粱与板连接的结构形式如采用定型钢模模板系统一次性需要大量的钢材投入,而且因为 尺寸固定,所以不能在其他工程中再次利用,造成工程成本较高;而且梁与墙模板连接在一 起,墙板高于梁部分采用吊模的形式,则需增加围檩的刚度,增加使用成本,而且如此施工 方法对墙板混凝土外观质量不稳定。如果墙板在梁高度处留设水平施工缝,则无法满足设计 对外立面的美观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不仅使建筑物外立面饰面的感观效 果达到了清水混凝土标准,而且对不同截面尺寸的板墙挂板统一了施工方法,使板墙的施工 与主体结构脱开施工,即满足了板墙的清水砼要求,同时也加快了主体结构的施工,达到了 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釆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铺设梁底模以 及梁侧模,梁侧模模板采用座底模的形式,其中梁底模按结构梁设计尺寸进行铺设,梁侧模 的外側模板向内縮进一定距离进行铺设,使得梁側模所围成空间的截面小于梁底模的设计尺 寸;2)于梁内埋设对拉螺栓以及墙板内侧垂直钢筋,于梁侧边埋设水平锚固钢筋;3)然后 进行结构梁的浇捣;4)拆除梁侧模,对粱侧进行凿毛处理,向外调整锚固钢筋的位置并与墙 板外侧钢筋绑扎,调整对拉蟝栓位置,然后在外侧封清水砼墙板外侧模板;5)进行外侧墙板
的浇捣。
优选的,所述步骤l)中梁侧模的外侧模板向内縮进100mm进行铺设。梁底与墙板的接口 位置设置有滴水槽。墙板上设置有纵向防裂诱导缝。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取消了水平施工缝,满足了清 水砼外立面的美观要求;由于外墙后施工,不影响主体结构的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 了工期;外墙板后施工,施工工艺简化,节约了施工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诱导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铺设梁底模2以及梁侧模, 梁侧模模板采用座底模的形式,其中梁底模2按结构梁原截面尺寸进行铺设,梁侧模的外侧 模板向内縮进100mm进行铺设,该处为清水砼二次施工施工缝3,模板采用普通模板;2)于 梁内埋设对拉嫘栓4以及墙板内侧垂直钢筋5,对拉螺栓4的位置必须根据外立面清水模板的 排列布置,于梁侧边埋设水平锚固钢筋6; 3)然后进行结构梁l的浇捣;4)拆除梁侧模,墙 板施工前,搭设清水砼外墙模板排架7,对梁侧进行凿毛处理,向外调整锚固钢筋6的位置并 与墙板外侧钢筋8绑扎,调整第一次埋设的对拉螺栓4位置,然后在外侧封清水砼墙板外侧 模板9; 5)进行外侧墙板的浇捣。
由于梁截面縮小,外侧墙板后做,取消了水平施工缝,达到了清水外墙立面美观的效果。 粱底与墙板接口位置设置滴水槽IO,有效规避了施工缝的出现。
考虑到墙板长度较长,为了有效控制砼裂缝的发展,在结构柱的两侧设置诱导缝il,板 墙的外侧水平钢筋12在诱导缝处断开,引导裂缝向诱导缝处发展。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铺设梁底模以及梁侧模,梁侧模模板采用座底模的形式,其中梁底模按结构梁设计尺寸进行铺设,梁侧模的外侧模板向内缩进一定距离进行铺设,使得梁侧模所围成空间的截面小于梁底模的设计尺寸;2)于梁内埋设对拉螺栓以及墙板内侧垂直钢筋,于梁侧边埋设水平锚固钢筋;3)然后进行结构梁的浇捣;4)拆除梁侧模,对梁侧进行凿毛处理,向外调整锚固钢筋的位置并与墙板外侧钢筋绑扎,调整对拉螺栓位置,然后在外侧封清水砼墙板外侧模板;5)进行外侧墙板的浇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l)中梁侧 模的外侧模板向内縮进100mm进行铺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梁底与墙板的接口位置设置有滴水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墙板上设置有纵向防裂诱导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墙板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清水外墙板与结构梁脱开施工的新型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结构外侧与外墙板连接的结构框架梁,梁截面宽度缩小100mm,并预留墙板锚固钢筋,在结构梁施工时,在梁中插入板墙内侧钢筋,外侧采用普通模板,结构施工完成后,拆除外侧模板。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取消了水平施工缝,满足了清水砼外立面的美观要求;由于外墙后施工,不影响主体结构的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外墙板后施工,施工工艺简化,节约了施工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
文档编号E04B1/16GK101173530SQ20061011790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日
发明者何嘉明, 余华勇, 卜昌富, 吴忠强, 崔恒栋, 梁其家, 汤永根, 谭震川 申请人: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