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418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装置,属于陶瓷砖布料领域。
技术背景现有的布料装置图,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格栅预先放置在输送平台上, 然后水平移动料斗向格栅框内填设粉料,然后由推料车或其他循环输送机构 将设置在格栅内的粉料带进压机并填充于模具型腔内进行压制成型。该方法 在向格栅框内填设粉料的过程中,由于格栅框内格栅片有一定的厚度,这样 使得布设的粉料的装饰图案容易出现裂紋,从而导致装饰图案效果差。且由 于现有格栅格较大,位于格栅中的粉料通常会随格栅一起运动时,位于格栅 中的粉料由于受力不均以及粉料在移动过程中粉料间的摩擦,格栅格中的粉 料形成波紋状,使得粉料密度不均,从而影响砖坯的生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向格栅 框内填设粉料的过程中,由于格栅片的厚度而导致布设的粉料的装饰图案出 现裂紋等技术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料装置,包括格栅,其中, 还包括用于控制格栅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格栅连接。所述格栅的格栅片的厚度为0. 2 ~ 1. 2咖。 所述格栅的格栅格的截面长和/或宽为6cm以下。 所述格栅的格栅格的截面为菱形或矩形或三角形。 所述格栅连接有一用于控制格栅前进与回行的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还连接一底料布料装置,当移动机构带动格栅向工作位回 行时,底料布料装置向压机位方向移动。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格栅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兌明1—移动料斗; 2—格栅; 3—压机;4—底料布料装置; 10—输送平台; 20—粉料;30—驱动装置; 40—移动机构; 310—上模芯;320—下冲莫芯; 330—空腔; 340—才莫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布 料装置包括在输送平台10上方设置的格栅2,所述格栅2连接有一用于控制 格^^升降的驱动装置30。移动料斗将粉料20预先布在输送平台IO上,粉料 20沿输送平台IO移动到工作位时,驱动装置30控制格栅2下降,保护已布 好的粉料。由于布料装置采用带驱动机构的格栅,使得该格栅能够垂直运动,当粉 料移动到工作位时,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格栅下降,由于是先布料,后格栅下 降,因此使得粉料能够尽量保持原有的装饰图案效果。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该实施例中布料装置包括在输送平台10上方依次设置的移动料斗1、格栅2, 还包括一压机3。所述格栅2连接有一用于控制格栅升降的驱动装置30。移 动料斗1用于将粉料20预先布在输送平台10上,格栅2用于保护已布好的 粉料20,压机3用于将从工作位移动至压机位的粉料进行压制成型。上述各 装置之间的连接可以是传送带连接,也可以是人工搬运连接,或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采用的其他连接方式。本实施布料装置工作的基本流程是移动料 斗1将粉料20铺设在输送平台10上;粉料20沿输送平台10移动到工作位 时,驱动装置30控制格栅2下降,保护已布好的粉料;然后粉料20在格栅 2的保护下沿输送平台移动到压机位;格栅2离开压机位,向工作位回行; 压机的上模芯310下降,与粉料20上端面接触;压机的上模芯310与下模芯 320同时下降,将粉料20填入模腔34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该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实施例中,压机3只包括下模芯320, 模腔340。当粉料20在格栅2的保护下,沿输送平台10移动至压机3所在 的位置,移动到压机3的上方,格栅2与压机的下模型320同时下降,将粉 料20填入模腔。该实施例充分利用了格栅,从而省去了压机中上模芯的设计 结构。在将粉料20送至模腔340的过程中,格栅无须先离开压机位,因此使 得粉料20能够迅速的进入模腔340,从而避免了粉料损失以及粉料污染导致 的生产效率低等缺陷。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该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实施例中,格栅2还连接有一移动机 构(如图中电机M) 40,该移动机构40用于控制格栅2向压机位前进以及向 工作位回行。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该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实施例中,还包括以底料布料装置4, 移动机构40还与底料布料装置4连接,移动机构40还用于控制底料布料装 置4向压机位前进以及远离压机位方向回行。该实施例中移机结构40可以同 时控制格栅2以及底料布料装置4。当移动机构40带动格栅2向压机位方向 移动时,底料布料装置4向远离压机位方向移动;当移动^/L构40带动冲各4册2 向工作位回行时,底料布料装置4向压机位方向移动。底料布料装置4与格 栅2的移动可以完全由移动机构进行控制,也可以将底料布料装置4与格栅 2进行刚性连接,以辅助移动机构对底料布料装置4与格栅2移动的控制。 该实施例通过移动机构将格栅2与底料布料装置4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砖 坯生产的连贯性,提高了砖坯生产效率。由于上述实施例中是先布料后,后格栅下降,格栅下降后,由于格栅片 的厚度,会使格栅片附近的粉料由于格栅片的挤压,密度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或产生一定的凸起,当格栅片的厚度较大时,由于格栅片占用的空间较大, 格栅片附近的粉料密度的变化就会较大或凸起就会较大,这样就会影响粉料 的密度均匀性,或当粉料移动时由于粉料的凸起而引起的粉料滚动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般设置格栅片的厚度为0. 2-1.2mm,在本实用新型的较 佳实施例中, 一般采用0. 4mm。所述格栅的格栅格的截面为菱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其它不规则图形。由 于本实用新型的格栅在布料后再下降,因此格栅的形状受粉料装饰图案的影 响较小, 一般采用菱形。带格栅的粉料在移动过程中,若格栅格较大,位于格栅中的粉料通常会 随格栅一起运动,位于格栅中的粉料由于受力不均以及粉料在移动过程中粉 料间的摩擦,格栅格中的粉料形成波紋状,使得粉料密度不均,从而影响砖 坯的生产。为了保证粉料在移动的过程中的密度均匀性,在格栅的设计中, 可以将格栅格设置的尽量小一些,使得格栅格中的粉料受力尽量均匀,以保 证粉料在移动过程中的密度均匀性。 一般设置格栅格的大小截面长和/或宽在 6cm以下。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 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布料装置,包括格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格栅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格栅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的格栅片的 厚度为0. 2 ~ 1. 2mm。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的格栅格的 截面长和/或宽为6cm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的格栅格的 截面为菱形或矩形或三角形。
5、 才艮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连 接有一用于控制格栅前进与回行的移动机构。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连接 一底料布料装置,当移动机构带动格栅向工作位回行时,底料布料装置向压才;M立方向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装置,包括格栅,其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格栅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格栅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布料装置,由于布料装置采用带驱动机构的格栅,使得该格栅能够垂直运动,当粉料移动到工作位时,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格栅下降,由于是先布料,后格栅下降,因此使得粉料能够尽量保持原有的装饰图案效果。
文档编号B28B13/00GK201086350SQ20072017337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绍勇, 李高明, 桢 武 申请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