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系统及使用其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自动顶升平台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双作用整体式液压 自动顶升平台。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墙体、核心筒、烟自、水塔等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施工中, 大多采用整体提升钢平台脚手体系。该体系以墙内内插支承立柱(格构柱)为
支撑,以升板机为动力,主梁采用大截面H型钢,下挂才莫板和脚手系统。在核 心筒操作面之上形成封闭的,具有一定承载力的操作平台。
现有技术中所常用的液压整体提升钢平台脚手体系,其主要结构包括钢平 台,大模板爬升系统等,采用该整体提升钢平台脚手体系进行施工的工艺流程, 请参见图1, 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提升平台、脚手架;2.绑扎墙体钢筋;3.提升模板、脚手架;4.浇筑 墙体混凝土; 5.焊接格构柱;6.提升升板机;7.进入下一作业循环。
然而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该整体提升钢平台脚手体系存在着以下缺点
1. 由于该钢平台是整体固接,在遇到结构伸臂桁架、连梁时必须割除平台, 高空解体钢平台就位后,仍依靠手工葫芦提升,增加了施工难度。
2. 格构柱必须埋入结构内,无法回收,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3. 安装格构柱需要借助塔机吊装、工人焊接,占用了塔机的施工台班,影 响工期。
4. 大模板的提升需要人工用手拉葫芦完成,延长了施工周期,而且用工多, 钢大模拆除困难,只能局部清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系统,其包括爬升机械 系统;以及操作平台,其包括 一第一平台;以及一第二平台,包括多根纵向 承重大梁与多根横向次梁,其中上述承重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述爬升机械系 统,且每一根承重大梁配合固定连接于其两端的上述爬升机械系统,构成一组 承重片架,其中上述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形成一模板操作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进行施工的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才喿作架浇捣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在才喿作架上绑扎钢筋; 2.混凝土养护达强度后,拆除大模板,并挂装于爬架系统上;3.安装爬架附墙 装置,顶升导轨,固定导轨;4.爬架系统沿导轨顶升平台,在承重挂钩与附墙 装置之间插入承重销,完成力系转换;5.清理大模板,安装预埋螺栓套筒,测 量定位校正立模;6.进入下一段混凝土的浇捣施工流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工序简化,液压整体式顶升平台在遇到结构 阻碍时无需解体,可分单元独立完成爬升。同时预埋承力螺栓也比整体式钢平 台预埋格构柱来的简单。二、节约成本整体式钢平台采用的格构柱必须埋入 结构墙体内,无法回收;而液压整体顶升平台的构件几乎都可以重新回收利用。 三、控制方便液压整体顶升平台的操控简便,爬升时只需由手操盒进行控制, 实现液压千斤顶的升缩缸切换即可。同时由于不存在大面积多机位的同步爬升 问题,所以对爬升时的监控也来的容易许多,避免了监控不当而发生的意外事 故。
图1所示为采用现有整体提升钢平台脚手体系进行施工的工艺流程;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平面 示意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立面 示意图4A, 4B和4C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底平台承重大梁及爬升机 械系统组合图;图5所示为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 进行施工的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给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2,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 升平台平面示意图。该操作平台包括底平台210和顶平台220,图2的上半部分 是底平台210的平面示意图,该底平台210由两组纵向底平台承重大梁211和 横向次梁212连接构成。且该两组承重大梁211的两端分别连接爬升机械系统 213,爬升机械系统213通过附墙螺栓214与墙体固4,而无需在墙体内加入格 构柱作为支承,从而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和作业难度。
图2的下半部分是顶平台220平面示意图,该顶平台220由主梁221和次 梁222组成构架,上辅钢板形成操作平台。
由于底平台210的承重大梁211两端连接了爬升机械系统213,可以使操作 平台具有了独立的爬升系统,当整体式平台遇到结构阻碍时,各单元可以分别 独立爬升,无需解体。
请参见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由主 体架构包括绑筋操作架310、模板操作架320、设备操作架330,操作平台面340 包括顶平台341和底平台342,爬升机械系统343以及液压泵344、电控拒345、 大模板321组成。
其中爬升机械系统213、 343 —般采用四个机位,每个机位均配置一顶升能 力达到150KN的液压千斤顶。该爬升机械系统采用工厂定加工的构件,大才莫板 移动装置、围护网板等均是定型加工,可以进行重复周转使用,所以大大节省 一次性施工成本。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动力系统由一台 四机位多路等流量输出液压泵344提供,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液压泵站上的电器 拒345和用于操作的手操控制盒(图中未示)组成,两者之间用电缆通过接插 件连接。由于爬升时只需工人控制手操控制盒即可,操控简便,所以更适用于建筑工地。
图4A, 4B和4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底平台承重大梁及爬升机械系 统组合图。
承重大梁401两端分别与爬升机械系统402连接,其连接方式于后详述, 爬升机械系统402,包括附墙系统404,其与墙体固定连接;导轨405,其通 过附墙系统404与墙体固定连接;爬架系统406,其固定连接并沿导轨405作双 向上升和下P争运动;液压系统344 (见图3),其为所述的爬架系统406提供运 动动力。
承重大梁401由两根双拼][槽钢组成,承重大梁401的两端各安装爬升机械 系统402。其连接方式放大示意图,请参见图4B和4C,其中一端的爬升机械系 统承重挂钩409同承重大梁401采用滑块407以滑动形式连接,承重挂钩409 可以利用滑块407沿滑槽滑动,而另一端采用销轴408铰接形式,这样可以避 免由于施工中墙面垂直度误差而造成的机构卡死现象。
参见图5,采用双作用整体式液压顶升平台进行施工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 骤1.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先浇捣第N层墙体混凝土,绑扎第N+1层的结构 钢筋,在此可以在养护第N层混凝土的同时,绑扎第N+1层的钢筋,这样可以 减少施工工期;2.第N层混凝土养护达强度后,拆除大模板,并挂装于爬升架 上;3.安装爬架附墙装置,液压顶升导轨,固定导轨;4.爬架系统沿导轨顶升 平台,在承重挂钩与附墙装置之间插入承重销,完成力系转换;5.清理大模板, 安装预埋螺栓套筒,测量定位校正立模;6.进入下一段混凝土的浇捣施工流程。 综上所述,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进行施工,可 以达到工序简化,节约成本,控制方便等目的。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 习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 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双作用整体式自动液压顶升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升机械系统;以及操作平台,其包括一第一平台;以及一第二平台,包括多根纵向承重大梁与多根横向次梁,其中上述承重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述爬升机械系统,且每一根承重大梁配合固定连接于其两端的上述爬升机械系统,构成一组承重片架,其中上述第一平台与上述第二平台之间形成一模板操作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整体式自动液压顶升平台系统,其特征在 于,其中上述爬升机械系统采用四个机位,每个机位均配置一顶升能力达到 150KN的液压千斤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整体式自动液压顶升平台系统,其特征在 于,其中上述爬升机械系统的动力系统为 一 台四机位多路等流量输出液压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作用整体式自动^JE顶升平台系统,其特征在 于,其中上述爬升机械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由上述液压泵上的电器拒和用于操 作的手操控制盒组成,其中上述电器柜与上述手操控制盒之间用电缆通过接插 件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整体式自动液压顶升平台系统,其特征在 于,其中上述第二平台的承重大梁两端分别与上述爬升机械系统的连接方式为, 一端采用滑槽形式, 一端采用铰链形式。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整体式自动液压顶升平台系统,其特征在 于,其中上述爬升机械系统更包括一附墙系统,其与墙体固定连接; 一导向系统,其通过所述附墙系统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 一爬架系统,其固定连接并沿导向系统作双向向上、下降运动; 一液压系统,其为所述的爬架系统提供运动动力。
7. —种利用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进行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操作架浇捣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在操作架上绑扎钢筋; 步骤2.混凝土养护达强度后,拆除大模板,并挂装于爬架系统上; 步骤3.安装爬架附墙装置,顶升导轨,固定导轨;步骤4.爬架系统沿导轨顶升平台,在承重挂钩与附墙装置之间插入承重 销,完成力系转换;步骤5.清理大模板,安装预埋螺栓套筒,测量定位校正立模;以及 步骤6.进入下一段混凝土的浇捣施工流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系统及使用其的施工方法,利用该系统进行施工,可以达到工序简化,节约成本,控制方便等效果。该系统,包括爬升机械系统;以及操作平台,其包括第一平台;以及第二平台,包括多根纵向承重大梁与多根横向次梁,其中上述承重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述爬升机械系统,且每根承重大梁配合固定连接于其两端的上述爬升机械系统,构成一组承重片架,其中上述第一平台与上述第二平台之间形成一模板操作区。利用该系统进行施工,可以达到工序简化,节约成本,控制方便等功效。
文档编号E04G11/00GK101319560SQ20081004034
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
发明者夏卫庆, 胡玉银, 云 陆, 黄玮征 申请人: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