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高度预制箱梁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18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高度预制箱梁内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梁内模施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中小跨度低高度预制箱梁内模。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预应力预制箱梁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其预制箱梁内模多采用 组合模板。它是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模板形式。它由具有一定模数的若干类型的板块、 角模、支撑和连接件组成,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尺寸和几何形状。施工时可以在现场直接组装, 亦可以预拼装成大块模板或构件模板用起重机吊运安装。组合模板的板块有全钢材制成,亦 有用钢框与木(竹)胶合板面板复合制成。组合模板不但用于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 程亦广泛应用。但对于低高度组合内模人工进入箱室内拆除模板比较困难,耗时费工,不仅 使施工成本增加,而且影响施工进度;此外,在拆除时对模型进行敲击,容易使箱梁内模发 生变形,影响以后施工的梁体质量。另外通过检索得知已授权的专利4个1、《铰链四杆机 构液压箱梁内模》申请(专利)号CN200710035532.9做法是这种铰链四杆机构液压箱梁 内模,包括主梁、顶模板、上动模板、下动模板、带动上动模板向外张开或向内收拢的侧向 油缸,还包括两摇杆,所述顶模板和上动模板之间是通过两摇杆铰接式连接的。本发明通过 两摇杆分别与顶模板和上动模板上的耳板铰接,它们形成了铰链四杆机构,由带动上动模板 向内收的油缸来驱动,当该油缸伸縮时上动模板以两摇杆为半径做圆弧运动,这样可以保证 脱模时上动模与混凝土不再发生干涉,能采用液压方式来实现模板的整体收縮,不仅使箱梁 质量得到保证,而且可使模板的装卸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大大縮短工期,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从而能保证生产速度,适应箱梁的大批量生产。2、《全自动液压预制箱梁 内模系统》申请(专利)号CN200610201284.6做法是内模板由顶模与一对上阴角模和一 对下阴角模铰接而成,上斜向油缸连接于顶模与上阴角模之间,下斜向油缸连接于上阴角模
3与下阴角模之间,在内模板围合成的空腔底部中央沿箱梁进深间隔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架 设钢轨,钢轨上行走平移小车,平移小车包括走行轮、车架和固定在车架上的支座梁^平移 小车的车架延伸至内模板外,其上安放液压泵站及操作台。本发明结构简单,用钢量少,成
本低廉,使用操作简单、平移小车可整体行走,方便了内模的整体出入。3、《高速铁路客 运专线预制箱梁全液压整体收放内模》申请(专利)号CN200620134016.2做法是高速铁 路客运专线预制箱梁全液压整体收放内模,属于现场施工设备领域,包含有置于中部的顶模, 位于两侧并与顶模相铰接的两个侧模,侧模下方分别有销轴铰接的角模,其顶模和侧模之间 设有液压油缸,侧模与角模之间也设有液压油缸,顶、侧、角模形成的凹形空腔的中部设置 有走行梁,它通过滚轮支撑在底平面特制的扁担形箱梁上,与底平面间设有锚固拉杆。内膜 的安装、移出作业简化,同时简化了梁内支撑形式,采用液压折叠收放,不必人工折叠,通 过液压驱动,模板以折叠方式达到縮小体积的目的,整体一次性通过箱梁在梁端因加厚腹板、 顶板和底板而形成的狭小空间。4、《箱梁内模》申请(专利)号CN 200720089937.6本实 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梁内模,其顶模板两侧端分别与一个上侧板的上端铰接,两个上侧板的 下端分别与一个下侧板的上端铰接,,沿所述顶模板纵向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立梁和顶升 油缸,所有顶升油缸上端均与所述顶模板纵向中心线上的下表面铰接,所有顶升油缸下端均 安装在各自的立梁上,所有立梁和支架之间设置有导轨和滚轮,顶模板纵向若干横向切面上 设置有上、下伸縮油缸,上伸縮油缸设置在顶模板和上侧板之间,下伸縮油缸设置在上侧板 和下侧板之间,顶模板纵向若干横向切面上设置有上、下撑杆,上撑杆设置在顶模板和下侧 板之间,下撑杆设置在上侧板和立梁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制梁速度快、劳动强 度小、机械化程度高的优点。
然而这四个专利都采用了液压油缸系统,虽然都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在外模支好后, 外模内的剩余空间有限,所以具体施工条件受限,如人根本无法进入、设备也无法架设。 对于梁体内净空间狭小的箱梁,尤其受设备体积、液压机构尺寸的限制,上述专利方法及结 构不适用。
4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高度预制箱梁内模,采用该 内模刚度大、变形小、安装快、抽拔方便,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縮短了预制周期,降低了 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高度预制箱梁内模,它包括外模、设置在所述的外模内的内模,所 述的内模包括通过多个混凝土垫块支架支撑设置在所述的外模内的底模板、设置在所述的内 模的底模板上方的顶模板、所述的顶模板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上侧模板的上侧边焊接相连, 所述的内模的底模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下侧模板的下侧边铰接相连,第二上侧模板的下侧边与 所述的下侧模板的上侧边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上侧模板的下侧边与第二上侧模板的上侧边 之间设置有间距并且第一、第二上侧模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在所述的内模的底模板的中间 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其上开有孔的钢耳板, 一个其上一端设置有螺纹的通长连杆设置在所述 的每一孔内, 一个具有摇柄的螺纹套管与所述的通长连杆上设置的螺纹相转动配合连接,多 个顶杆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装置与所述的顶模板、通长连杆固定相连,在所述的钢耳板两侧的 内模的底模板上分别设置有两排滑杆,在所述的每一滑杆上插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套,所述 的每一滑套的顶部与所述的顶模板固定相连,所述的每一滑套分别通过一个侧连杆与所述的 下侧模板相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内模采用的是一种通过螺旋机构控制的可收縮的钢制箱形内模,刚度大、 变形小、安装快、抽拔方便,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缩短了预制周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 度,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高度预制箱梁内模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所示A处放大图3为图1所示的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装置的收縮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卩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描述。
如图l-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种低高度预制箱梁内模,它包括外模、设置在所述的外 模内的内模,所述的内模包括通过多个混凝土垫块支架1支撑设置在所述的外模内的底模板 10、设置在所述的内模的底模板10上方的顶模板6、所述的顶模板6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上 侧模板7-1的上侧边焊接相连,所述的内模的底模板10的两侧边分别与下侧模板9的下侧边 铰接相连,第二上侧模板7-2的下侧边与所述的下侧模板9的上侧边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上 侧模板7-1的下侧边与第二上侧模板7-2的上侧边之间设置有为上、下侧模错开留设的间距, 所述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通常可以为lcm,在所述的内模的底模板10的中间沿其 纵向设置有多个其上丌有孔的钢耳板2, 一个其上一端设置有螺纹的通长连杆11设置在所述 的每-一孔内, 一个具有摇柄的螺纹套管8与所述的通长连杆11上设置的螺纹相转动配合连接, 多个顶杆3两端分别与铰接装置铰接相连,所述的铰接装置分别与所述的顶模板6、通长连 杆11固定相连,在所述的钢耳板2两侧的底模板10上分别设置有两排滑杆,在所述的每一 滑杆上插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套4,所述的每一滑套4的顶部与所述的顶模板6固定相连, 所述的每一滑套分别通过一个侧连杆5与所述的下侧模板9相铰接连接。
本结构的安装及使用过程如下
在开工以前,对模型进行打磨试拼,保证模型表面平整光洁、拼缝严密、整体性好、模 内各部分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无误后再投入使用。外模包括外模底模板、内模的混凝土垫块 支架固定在外模的底模板上,并且该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与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沿内 模的底模板10纵向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钢耳板2,钢耳板2上设置有一个孔,该孔中插 有通长连杆ll,通长连杆ll与顶杆3铰接连接。顶杆和滑套分别与顶模焊接在一起,顶模 和上下侧模施工前预拼装好,形成一个整体。操纵螺纹套管8,使顶杆3向上移动,并使滑套 4也向上滑动并带动侧连杆5移动,将顶模板6、上侧模板7-l、 7-2和下侧模板9上升到位。 浇筑砼完毕后,再次操纵螺纹套管《,顶杆3和滑套4向下伸缩,使顶模、上側模板7-丄向下移动,上侧模板7-2、下侧模板向内收縮。用巻扬机即可快速拔出内模。然后拆除其余装 置。内模的砼垫层支架1不拆除,直接留设在箱梁混凝土里。
权利要求1. 一种低高度预制箱梁内模,它包括外模、设置在所述的外模内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包括通过多个混凝土垫块支架支撑设置在所述的外模内的底模板、设置在所述的内模的底模板上方的顶模板、所述的顶模板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上侧模板的上侧边焊接相连,所述的内模的底模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下侧模板的下侧边铰接相连,第二上侧模板的下侧边与所述的下侧模板的上侧边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上侧模板的下侧边与第二上侧模板的上侧边之间设置有间距并且第一、第二上侧模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在所述的内模的底模板的中间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其上开有孔的钢耳板,一个其上一端设置有螺纹的通长连杆设置在所述的每一孔内,一个具有摇柄的螺纹套管与所述的通长连杆上设置的螺纹相转动配合连接,多个顶杆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装置与所述的顶模板、通长连杆固定相连,在所述的钢耳板两侧的内模的底模板上分别设置有两排滑杆,在所述的每一滑杆上插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套,所述的每一滑套的顶部与所述的顶模板固定相连,所述的每一滑套分别通过一个侧连杆与所述的下侧模板相铰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高度预制箱梁内模,它包括外模、设置在所述的外模内的内模,内模包括底模板、设置在底模板上方的顶模板、顶模板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上侧模板焊接相连,内模的底模板的侧边与下侧模板的下侧边铰接相连,第二上侧模板的下侧边与下侧模板的上侧边焊接相连,在底模板上设置有多个其上开有孔的钢耳板,一个与螺纹套管相连的通长连杆设置在所述的每一孔内,多个顶杆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装置与所述的顶模板、通长连杆相连,在底模板上分别设置有两排滑杆,在每一滑杆上插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套,所述的每一滑套分别通过一个侧连杆与下侧模板相铰接连接。采用本内模刚度大、变形小、安装快、抽拔方便。
文档编号B28B7/32GK201279830SQ20082014221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流 余, 张云富, 杨健民, 王丽梅, 王存贵, 王文彪, 郭建东, 黄春生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